道家学说的核心思想
1、在讲清楚了“道”的原理,即,我们弄清楚了“天”以后,我们再来讨论万物。易经和道家思想都认为在生成原理上,天和万物是一样的。只是老子说得更清楚和明白而已。这就是老子的“天下母”的思想。他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老子》52章)归结起来这就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来源。
2、秦朝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灭亡后,道家顺应汉初的客观需要获得了实践的机会,也造就了辉煌的文景之治;(道家学说的核心思想)。
3、 天性。道家认为万物有其个性,即万物有本性,所以要尊重万物的本性,顺其自然,这样才符合道。
4、对于腐败的封建帝王和达官贵族,老子做了深刻的批判,他说:“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爲盜誇。”(《德道经》第十六章)
5、 道。道是先秦诸子的共同思想。道教常被“一”与“恒”的概念所取代,这不仅是万物的普遍规律,也是万物的本源。它无处不在,复杂多变,难以被识别。
6、 但人生在世,对尊名荣贵,华衣美食,珍宝广室和音色财货总是有所企求的,但企求超出了自然无为的规律就会出现种种有为之弊害,转化为贪欲。而修道者除了要遵守清静寡欲的教义外,还应持守朴素无为的人生态度。消灭贪欲,淡泊以明志,不有为强求,基本企求不要脱离社会实际,以全身修道为目标,却危离咎,最终达到忘其形骸,无所执著,自然无为的境界。对此,《云笈七签》中还从两个方面作了阐释:一是先当避害。远嫌疑,远小人,远敬得,远行止。慎口食,慎舌利,慎处闹,慎力斗。常思过失,改而从善。二是要能通天文,通地理,通人事;通鬼神,通时机。在积极通晓自然、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基础上,更好地学道修道。
7、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毫无疑问,只有用新的方法才能应对。
8、那如何才能拥有智慧呢?这一点,老子早就在《道德经》中告诉我们了。
9、道家文化最讲究的,就是如何用最恰当适宜的办法,来解决目前所遇到的难题。
10、 庄子以逍遥出世的哲学思想而闻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1、从广义上来说,道家主要分为老庄派、黄老派、杨朱派三派,其中老庄派以大道为根、以自然为伍、以天地为师、以天性为尊,以无为为本,主张清虚自守、无为自化、万物齐同、道法自然、远离政治、逍遥自在,体现了“离用为体”的特点,因此成为了历代文人雅士远离残酷现实的精神家园。
12、他们也不仔细想想,我们今天所要面对的具体问题有这么多,如果仅靠以前的方法,怎么可能解决我们现在的这么多新问题?
13、有中华文化基石之称的道家哲学思想,还通过儒学以及中国化之后的佛学而得以不同程度的体现。
14、“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15、庄子曰:“夫子之问也,故不及质。正、获之问于监市履稀也,每下愈况。汝唯莫必,无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
16、有所作为,且不对人类的衍化产生重大影响——此即无为。故圣人只空谈,而不实干;只论道德,而不建功业。但常人,若无功业,则难以立足于世:所以,功名富贵之念,固不能重,亦不可太轻。于世无害,亦无大用;养家有余,济世不足:如此普通之业,平庸之辈,才是天地之幸,人类之福。
17、宇宙的本源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老子被哲学界称为古代最伟大的四大哲人之他的贡献首先在于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
18、 自然和无为是两个既不同又有着密切联系的教义名词。所谓自然,《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河上真人注曰:“道性自然,无所法也”。说明“道”的本性就是自然,道之自然的法则既是天所效法的,也是地所效法的。人生在天地间,其行为的最高法则也应是效法道性自然的法则。自然,没有任何固定的模式,道生化万物,万物皆按其各自的本性自然生长,无持无待,不存在强加的任何因素,从而保证了自然界的和谐。而人修真道,就当效法道的自然之本性,顺应天地自然变化的规律,尊重自然界一切生命的特性,致力于维护自然界的和谐。对于人世间的一切东西,不要强求,要顺应事物发生发展的自然规律。要知足、知止、知常,以使心神平和、精神得到升华。
19、庄子在《逍遥游》中是这样描述真人的:“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内。”
20、“曲成思维”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品格, 由道家开启。道家文化的渊源是《易经》, 《周易》形成了“一阴一阳之谓道”的阴阳转换理论架构, 《太极图》也准确表述出世界万物此消彼长、循环往复的和谐运动之道。
21、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技术越来越先进,但是人们离道失德也越来越严重,社會的罪惡和痛苦不斷增加。
22、当然,也有人说“无为而不为”的进一步解读是:自己无为,让别人替己有为。
23、而要做到“无为”,必须“无智无欲”。欲望是造成社会混乱和罪恶的根源,所以统治者应该“少私寡欲”。但在同时,道家认为人天生带有欲望,因此也肯定合理的“欲”,但绝不能不能贪欲、纵欲。
24、天地万物的尊贵与废弃就像宇宙运转一样, 是遵循固有规律的, 任谁也无法逆转。所以, 天地因道生万物, 让其成长到巅峰盛极, 然后走向衰竭, 天地万物无一幸免。天地从不因生万物作为善, 也不因杀死万物作为恶。所以, 天地生万物, 物无贵贱。
25、孔子被视为儒家学派的创立者,但他的观点并不是完全原创。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他对当时礼崩乐坏、动荡不安的社会情况痛心疾首,因此对其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思考、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26、道家文化,不是用信仰来解释眼前的遭遇,也不是依靠信仰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更不是用心灵鸡汤来安抚自己。
27、至于儒、法,则存在一个基本的共同点:都是积极入世,为了建设更美好的社会秩序出谋划策。但双方的分歧在于方式的区别:儒主张由内到外的主动性,法信奉由外至内的强力约束。
28、几千年来,这个理想还停留在书上,原因是什么呢?《老子》德经第一章指出了根本原因:“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
29、说白了,道家文化不讲虚的、不玩虚的,不讲空的、不讲没用的,就讲实打实的用最恰当适宜的办法,来把难题解决掉,即使是面对自然灾害,也离不开这条总原则。
30、天地万物是怎样演化生成的呢?老子说:“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德道经》第五章)“道生一”,是指道在本根阶段呈现为一种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由一生便是由混沌状态分阴分阳。“三”的含义是什么呢?经中接着说:“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这个“三”指的是阴阳相交而形成的中和状态以及“万物含三”的深层次内部结构。现代科学已发现,无论是宏观的天体,还是微观的原子结构,莫不由阴阳两个方面构成,二者互根,既对立又统一。这无疑是对老子学说的有力证明。
31、庄子说道无所不在,东郭子要庄子举例,然后问庄子为什么所举的例子这么低级。庄子批评东郭子只问道在哪里,却不问道的实质。其实道是无所不在的,包括那些低级、卑下的东西里也存在。庄子告诫东郭子不要把道绝对化,其实道并不离开任何一物。而且表现道的语言也一样,文殊而旨一。庄子还指出,道在万物之中,但高于万物。万物有成有毁,道却无成无毁。
32、李约瑟说:“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是一棵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道家思想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道家哲学)对中国科学史是有着头等重要性的”
33、道家是一门深意的学问,绝不是字面上理解的那样!学会了,你的人生一定就不一样了。
34、 道家思想中有两个核心内容,其一是“道”的概念;其二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35、 儒家的“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从这一角度看,“德治”主义和“人治”主义有很大的联系。“德治”强调教化的程序,而“人治”则偏重德化者本身,是一种贤人政治。由于儒家相信“人格”有绝大的感召力,所以在此基础上便发展为“为政在人”、“有治人,无治法”等极端的“人治”主义。
36、孔子回答说:“王骀先生是一位圣人,我的学识和品行都落后于他,只是还没有前去请教他罢了。我将把他当作老师,何况学识和品行都不如我孔丘的人呢!何止鲁国,我将引领天下的人跟从他学习。”
37、他的结论是这样:之所以社会动荡,是因为周天子的制度被破坏了,也就是“礼乐废,诗书缺”;而解决的办法,就是要重拾周礼,尤其要明确宗法制、确定名分,即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贵贱有等、上下有序,各人干好自己该干的事、守规矩,不越位、不僭礼;如果人人都这样,那社会就变得和谐有序、人民从此安居乐业了。
38、和儒家一样,法家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政权稳定,也都主张明确等级、强化君主地位。但区别在于,儒家主张品德教化,靠自觉;法家信奉外力,主张利用赏罚威逼利诱。
39、到魏晋又是一大阶段,史称“玄风”、“玄学”。各阶段之道家虽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但又都带有自己的特点。道家思想,“皆仰取诸象于天,俯查诸度于地。”效仿天地而为,行为方式则是“为无之事,行不言之教”。“与时迁变,应物变化”。后因侧重点不同,而分化为不同派别,形成了多种派别。仅据《汉书.艺文志》载班固所推崇的史官道家流,就有37家,共993篇。然多经秦火,汉火,衣冠南渡亡佚。
40、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人们所提出的哲学思想。他们的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过程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41、“儒家,释家,道家”的内容和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呀?
42、千古奇文《无根树》,隐藏上千年的道教修行秘密
43、⊙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44、书册已完成,喜欢的朋友看这里--汉文字源起与演变
45、“天之道,利而不害;从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七十三章)提出人类应按照道的规律来行动,反对妄为。人的行为应该合乎天道,这些思想对现今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46、好比两名学生,面对一道从未见过的数学题,有智慧的学生,就能够运用老师教过的基本原理把题目解出来,而没有智慧的学生,却想来想去也想不出还有这么一个解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