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是什么主义作家
1、上周我们的毛姆老师讲堂里,他为我们分析了狄更斯和福楼拜的写法优长,包括刻画人物、铺陈情节以及叙述角度、结构的问题。
2、 “我并不高深,”奥诺雷•德•巴尔扎克有次说道,“但是够宽广。”他是在挖苦自己的体形,还是在说他作品的深广度,抑或是语带双关,同时提到了两者?我们并不清楚。
3、结婚5个月后,1850年8月18日,巴尔扎克就去世了,享年51岁。三天后,巴尔扎克被安葬在巴黎的拉雪兹神父公墓,雨果和大仲马扶灵而行。(巴尔扎克是什么主义作家)。
4、光自己败家其实也还罢了,巴尔扎克对家人的吝啬才更让人无语。我们上面聊过,他经商失败后,是他母亲用自己剩下的积蓄替他还清了债务。后来,当她连面包都快吃不上时,写信向儿子求助,要点之前说好的赡养费。但没良心的儿子只回复她,“你最好来巴黎,咱们好好谈一谈”……
5、巴尔扎克说:“我在白天翻都翻不出一毛钱来,难道你在晚上还能找到什么吗?”(巴尔扎克是什么主义作家)。
6、严酷的生活,使得加缪更加专注于人的内心世界、哲学意味浓厚。他从”存在主义“的形式,逐步走向”荒诞“思维。他的作品核心紧紧围绕着”苦与乐“、”罪与罚“、”肉体与折磨“、”灵魂与幸福”这样的话题,极具人道主义情怀。
7、 尽管巴尔扎克自封为贵族,但常常穷困潦倒。在最艰苦的岁月中,他生活在一个既无供暖也无家具的小棚屋里。不过,这位勇敢无畏的大作家,决定用自己的想象力来给这间小棚屋进行内部装饰。他在空空如也的四壁上写下了他希望摆在那儿的东西。在一面墙上,他写了“红木镶板,五斗柜”,在另一面墙上则是“哥白林挂毯,威尼斯挂镜”,而在空荡荡的壁炉前,他写的是“拉斐尔的画”。
8、所以,他的作品,前期和后期有着明显的不同、甚至对立。
9、幸福这个字眼根本不能表达我的幸福。我拥有一切女人所应有的一切!对自己所爱的男人感到眷恋和忠诚,在他的心里接触到无穷无尽的感情,甚至永远可以使一个女人的灵魂迷失在里面。
10、他在觉察到高老头的悲剧以后,便成为伏盖公寓中唯一同情高老头的人,他护理高老头的疾病,央求高老头的两个女儿来给父亲送终,他典当自己的表来给高老头办理后事,他差不多是唯一参加高老头的葬仪的人。但是,向上爬的野心还是在他身上占了上风,他在安葬高老头以后,就上纽沁根夫人家里吃晚饭去了。
11、 15岁随父母迁居巴黎。17岁入法科学校就读,课余曾先后在律师事务所和公证人事务所当差,同时旁听巴黎大学的文学讲座,获文学学士衔。20岁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笔名发表过许多不成功的剧本和小说。为维持生计,1825-1828年期间先后从事出版业和印刷业,皆告失败,负债累累。经过探索和磨炼,巴尔扎克走上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道路。
12、时间是人的财富、全部财富,正如时间是国家的财富一样,因为任何财富都是时间与行动化合之后的成果。
13、由于既定的复杂的主客观原因,鲁迅是中国的大师,雨果、巴尔扎克、加缪、托尔斯泰等则是世界的大师。但是,这实际并不能简单定论,就认为鲁迅先生会比后面几位大师差什么层次,思想境界,这个是不存在的,鲁迅站在他们中间,丝毫不逊色,依然是个文学大师,思想巨人。从这个意义上讲,鲁迅也可以是世界级的大师,只是东西方文化的某些差异、以及我们自己的文化软实力所不及,等等,看起来好像鲁迅的世界影响力就差一些,他的影响力主要在世界东方,中、日、韩等国。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中国当之无愧的文学大师。鲁迅出生于一个家道中落的晚清地主家庭,早年丧父,孤儿寡母几个相依为命。当时国家积贫积弱,满目疮痍,知识分子的良心和家庭的变故驱使他东渡日本留学学医;日俄战争宣传片深深地刺痛了他的中国心,依然执笔从文,想从文化思想的根基上挽救国人民心。国内军阀混战,独裁统治,民众疾苦,皆在眼底。
14、巴尔扎克是中国读者最熟悉的法国作家之他小说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陆续被林纾、徐霞村、蒋怀青、盛成、高名凯、穆木天等前辈译介到中国,民国时期中国就已出版巴尔扎克作品22种。但20世纪50年代后傅雷先生的译本,才真正使中国读者了解了巴尔扎克。1999年时值巴尔扎克诞辰200周年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隆重推出了30卷本《巴尔扎克全集》。该版本共计1200万字,除傅雷先生所译220万字外,其他均为80年代以来的新译,袁树仁、张冠尧、王文融、陆秉慧、施康强、罗新璋、黄晋凯等法语文学翻译界人士参与了这一巨制的翻译或审校工作。20年后的今天,应广大读者的要求,《巴尔扎克全集》再次修订出版,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法国作家诞辰220周年、逝世170周年。
15、起床后,穿上一件洁白长袍(他自称得穿着没有污迹的衣服才有利于创作),点上蜡烛,放一杯黑咖啡,开始用鹅毛笔写作;
16、他就是法国著名的作家巴尔扎克。巴尔扎克能从一个平庸作家成为著名作家,动力竟来源于那些巨额债务。为挣钱还债,他写作写作再写作。很难想象一个伟大的作家这样的创作动机,但巴尔扎克的故事却让我们明白,压力是成功的催化剂,它可以催生许多奇迹。
17、 然而,持之以恒显然是有好处的。很快,巴尔扎克穿着僧袍,喝着一杯又一杯咖啡,开始每天写作15个小时(在提神食物中,巴尔扎尔唯一不沾边的是烟草,他认为烟草会让人虚弱)。他还经常参加聚会派对,收集小说素材,把派对上偶尔听到的谈话,写到《人间喜剧》中去。
18、而所有这些“丰富的变动性”都能带来了“丰富的戏剧性”,为小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试想,倘若不是因为法国大革命及其后的一系列事件,若商人、贵族和农民各安其位,社会缺乏流动性和变化性,则所谓的“现实主义”文学也将是一潭死水,无有题材可以发挥。
19、因此,巴尔扎克的小说内容背景设置在巴黎,而所塑造的人物涉及各种阶层,他尤其喜欢写“落魄的贵族”(如拉斯蒂涅),或“花钱实现阶级上升的新贵”(如高老头一家),他在《高老头》一书中,尤其通过“伏盖公寓”这个出租房,将故事的戏剧性发挥到了极致。
20、历史小说《朱安d人》(1829)是巴尔扎克用真名发表的第一部作品,描述1800年法国布列塔尼在保皇d煽动下发生的反对共和国政府的暴动。作者赋予英勇的共和国军人以应有的光彩,但也大大美化了朱安d首领孟多兰侯爵,表现出他当时对贵族的同情。为了写这部小说,他曾细心研究有关暴动的历史文献,亲自去布列塔尼调查山川形势和农民生活,访问暴动的目击者和参加者,还从友人柏尔里公爵夫人那里收集许多关于朱安d人的掌故。从写神怪小说过渡到写历史小说,是巴尔扎克走向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个重要步骤。他在《朱安d人》中描写的不是古代历史,而是属于当代社会生活范畴的重要事件。着重反映当代社会生活,正是巴尔扎克日后所写的《人间喜剧》的一个特点。
21、 不过,无论人们对他的个人习惯有什么看法,巴尔扎克确实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这一点应该没人会反对。他标志性的多卷本巨著《人间喜剧》,是他花了一辈子的心血近距离观察拿破仑时代的法国社会各方各面之后的成果。
22、社会上的深仇宿恨,不管是为了政治还是私事,不管在女人之间还是在男人之间,原因都不外乎被人拿住了赃证。物质的损失,面子的伤害都还能补救,甚至挨了巴掌也没什么大不了,惟独犯案的时候被人撞破是无法挽回的!罪犯和见证的决斗一定得拚个你死我活才罢休。
23、(就是这本,豆瓣上256人打出了0分,不知道我26天能看完不?……)
24、回复“签到”,可查看往期“古代文学”复习签到内容;
25、巴尔扎克笑着说:“我家的门不是用来防盗的,是用来挡风的。”
26、(《高老头》插图:“现在咱俩来拼一拼吧!”)
27、不论处境如何,女人的痛苦总比男人多,而且程度也更深。男人有他的精力需要发挥:他活动,奔走,忙乱,打主意,眼睛看着将来,觉得安慰。
28、 巴尔扎克弥留之夜,身为他新婚妻子的罕丝卡跟情人吉古同床共枕时,心境如何呢?根据吉古事后的回忆:“罕丝卡显出的并非痛苦,甚至不是悲伤和内疚。我可以肯定,她表现的像是烦躁情绪。就在巴黎的这座房子里,世纪的天才完全被她抛弃,死得不如山林土穴中的一只野兽!”
29、孩子,你那个感觉就是爱情,是纯洁的、天真的、保持着本来面目的爱情,它是不由自主的,来的很快,像一个贼似的把什么都席卷而去是的,把什么都席卷而去!那也早在我意料之中。我仔细观察过女性,知道她们之中有一部分,需要看到许多感情的证明和奇迹以后,才会动心,她们一直要打败了才开口,才让步;但也有别的女性,由于一种现在可用磁性液体来解释的共鸣作用,会一见生情。巴尔扎克
30、比起巴尔扎克的买买买,看起来总是很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则是败在了赌博上。(以下内容可以当作戒赌广告来看……)
31、1832年(33岁),他又认识了一位有钱的有夫之妇韩斯卡夫人。他天天盼望她的丈夫赶紧死去,盼望她能带着丰厚的嫁妆和自己结婚,从而彻底解决自己的经济困境。9年后,韩斯卡夫人的丈夫去世了。然而,到1850年3月14日,韩斯卡夫人才正式嫁给了他。
32、鼠疫到来,人们的各种形态,仓皇,无助,无奈。鼠疫结束后,人们对过往的经历的反思,恐惧,彷徨,迷茫,失序,每个人都深感孤独、孤立、渺茫,于是,“荒诞”主义产生了。
33、为了赚钱养活自己,他只好以各种笔名,为书商炮制和撰写流行小说以维持生计。他甚至雇用了一批文学青年,一人承揽一部分写作任务,最后再由他串联成书。
34、和很多白领一样,他对自己单调乏味的工作终于厌烦,直接裸辞了。可这时的他不但毫无存款,还欠了一屁股债——也正是从这时起,他一直困在债务中,直到去世。
35、总而言之,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具有很强的艺术特色和哲学特征,这在彰显小说本身文学性的同时,还加深了其思想性和哲理性。丰满的人物形象、体察入微的细节、生动的写作手法,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活态的情节与场景,加深了其艺术特色;此外,具有“现实”立场的哲学观、金钱对人的异化,都是其哲学思考,让小说本身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总而言之,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并不是单一化的文学作品,而是集文学、哲学、美学、艺术等多重特征于一体的历史著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6、1825年(26岁),巴尔扎克与一位出版商合作,结果欠债上万法郎。为了还债,他相继经营印刷厂、铸字厂,结果更是债台高筑。
37、这是“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突然撕破表面、展露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雨果说)
38、悲剧的是,巴尔扎克并没有经商的才能,加上他花起钱来大手大脚,经常把个人的账务,例如付给裁缝、鞋匠、珠宝商甚至洗衣工的钱都记在公司账上。就这样不到三年,公司被迫停业整顿了,巴尔扎克也欠下了五万法郎的外债——这笔钱最后还是由他妈妈还掉的。
39、铁打到基本程度或经过反复地冲压也会变形,它那难以穿透的分子被人纯化变成均质之后就分解了;铁不经熔化,就失去了原来的强度。马蹄匠、铁匠以及一切与这种金属打交道的人,对这种现象起了一个术语,叫做:“铁浸渍了!”他们使用了加工大麻的专用语,因为大麻是用浸渍来分解的。那么,人类的灵魂,或者说躯体、心脏和精神三位一体的力量,也会由于是反复地打击处在一种与铁相似的状态。这时,有些人便会像大麻和铁那样浸渍。
40、高老头是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靠投机倒把大发横财的面条商人,他原想爬得更高,但是在金融势力统治日益强大的情况下,他的幻想不能实现,因而他在妻子死后,就把全部希望和感情转移到两个女儿身上。两个女儿十五岁时便有自备马车,生活非常奢华,像一个有钱的老爵爷所养的情妇,只要一开口,最荒.唐的欲望也会得到满足。
41、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
42、他的《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都是享誉世界的名著,大师当之无愧。
43、恩格斯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写出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败和资产阶级的上升发展,提供了社会各个领域无比丰富的生动细节和形象化的历史材料,“甚至在经济的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我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院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恩格斯:《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巴尔扎克以自己的创作在世界文学史上树立起不朽的丰碑。
44、一个人倒霉至少有这么一点好处,可以认清谁是真正的朋友。
45、人生是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
46、鲁迅的文章,尽管我们高中阶段就大量涉及,但是对高中生来说,确实基本属于蜻蜓点水,泛泛理解;可能人到一定年纪,比如40岁,才会更容易去理解。
47、少年巴尔扎克思维能力超常,在精神领域相当早熟,经常沉溺于一些玄妙抽象的哲理思考。中学毕业后,他按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大学法学院注册入学。他兴趣广泛,一面在法学院学习,一面在文学院听课,同时还进修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课程。就知识结构而言,他完全可以和恩格斯所说的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媲美。
48、使一个美好的灵魂流血的爱情的痛苦,永远是一场动人的戏。
49、没有钱的他不得不走上卖字求生和还债的道路。一年之内,他发疯似的写下了3部小说,但那些书反响平平,销售也不理想,而且因为版权得不到保护,即使小说写成,也不足以解决生计问题。他改做记者,为多家日报撰稿,他每天写大量的文字,换来一些微薄的稿酬。
50、关键词:巴尔扎克;人间喜剧;艺术特色;哲学性
51、为了完成《人间喜剧》庞大的创作计划,巴尔扎克夜以继日的连续工作了20年。他经常每天晚上6点钟上床,半夜12点起床,点起四支蜡烛,一口气工作16个小时,只有在早上7点时沐浴,稍作休息——出版商这时会派人过来取得稿件。巴尔扎克的传记作家George Saintsbury说过:“没有谁可以说清楚他到底是在生活还是在写作”。
52、我们看雪莱,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崇高的理想主义,充满了他对自由的热爱和对所有丑恶的憎恨,但在生活中,他完全是另外一种人,极度以自我为中心,对他人冷漠无情,这让他自己也感到痛苦。我相信,有许多画家和作曲家也像雪莱一样以自我为中心,一样冷漠无情,但每当我们被他们的作品所倾倒时,并不会因为美妙作品和卑劣行为之间的矛盾而不快。
53、另一个更严重的苦难是,因为支持农奴解放,他被判四年监禁苦役。《死屋手记》和《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发表后,他的生活稍微宽裕点。可好景不长,由于发表不恰当的文章,他和哥哥办的报刊被迫停刊了,对他又打击很大。可能是因为对现实太丧气,他开始染上赌瘾,根本离不开赌桌,他可能认为,只有赌博能让自己翻身吧。
54、坦率地说,若他真是一个节制、俭朴且工于心计的人,恐怕也很难成为这么一个作家。他是那么喜爱炫耀、喜欢奢华,总是控制不住要花钱。为此他不得不埋头拼命写作,以期挣钱还债,不幸的是,每次总是旧债未清,又添新债。
55、 如果仔细阅读傅雷、高名凯等翻译的几十部巴尔扎克名著,如“私人生活场景”里的《高老头》、“外省生活场景”里的《欧也尼·葛朗台》《幻灭》、“巴黎生活场景”里的《贝姨》《烟花女荣辱记》、“军事生活场景”里的《朱安d》、“乡村生活场景”里的《幽谷百合》、“哲学研究”里的《驴皮记》、“分析研究”里的《婚姻生理学》等等,脑中会产生一个很大的疑团:这些小说明明全是幻灭的悲剧,并没有一部是滑稽的“喜剧”,那么,巴尔扎克小说总集的题名,一直译为《人间喜剧》,究竟为了什么?是诙谐讽刺?是正题反写?……都不像。
56、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都程度不同地在作品中反映了自已的时代。而巴尔扎克的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力图完整地展现他的时代。他不满足于描绘社会的某一侧面,塑造某些个人物的典型,而是要完成“一整套反映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作品"。巴尔扎克曾说:"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家,我只充当它的秘书"。“写出一部许多历史家所忽略了的那种历史,也就是风俗史“!
57、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这位天才,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世上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上。
58、典型的含义,由巴尔扎克自述为:一个人物,汇总了与他或多或少有共通性的其他人类的全部特点……他这一类人中的模板。(Balzac, ‘Préface’ toUneTénébreuseAffaire,inLaComédiehumaine,VII,p.4)
59、孔乙己是旧社会封建礼教下的一个腐儒,一个“茴”字能顺手搞出四个字形来,穷酸落魄到非常不堪的地步,还要穿个代表斯文的长衫显示不同与“泥腿子”。
60、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随处可体味到浓郁的浪漫情调,而他自己的生活也很奢华。巴尔扎克年轻的时候经商失败,欠下了很多债务,所以尽管他的收入还算可观,但是经常会出现窘迫的情况。
61、在巴黎的圣安东郊区,莱特居耶尔街9号五层楼的一间阁楼是巴尔扎克献身文学的起点。1820年《克伦威尔》创作的失败,使他的生计受到了影响,父母也向他发出最后的通牒。为了生存,他决定与"魔鬼"订立契约,"卖文"为生,发表了许多"日常消费"的浪漫小说,这些小说光怪陆离,杂乱无章,粗制滥造,平庸无奇,但发表时用了笔名。
62、命运仿佛在和他作对,从出版、印刷,到报纸、地产、银矿、股票,每一次他发现机会、投入金钱、结果赔光家产、又借债扩大投资、又再次赔光。巴尔扎克终生都没有摆脱债务的困扰,一辈子都在破产、倒闭、清理、负债的痛苦中挣扎。
63、巴黎人的那套政治经济,已经潜伏在他心头,只要他从悠闲的旁观者一变而为现实生活中的演员,这些潜在的根苗便会立刻开花。
64、他骂尽了巴黎上流社会的卑鄙龌龊,但他自己所追求的却是要捞一笔资本到美洲去贩卖黑奴。他把自己置于道德之外、法律之上,用不道德来反对不道德,用无法纪来反对无法纪。他和其他掠夺者作斗争,采用了毒蛇猛兽互相咬啮对方咽喉的方法,谁是强者,谁就获得胜利。伏脱冷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抨击是由于掠夺失败的个人仇恨而产生的,只要个人野心得到满足,他就可以不再抨击。后来,在《娼妓荣辱记》中,伏脱冷已摇身一变而为巴黎秘密警察厅长。
65、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家,剧作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66、每次刚签合同(有时甚至都还没开始写),拿到大笔预支稿费,他就会立刻搬进大别墅,土豪装修,还要买一辆轻便马车加上两匹马。他非常热衷于布置房间,总是把他的住处装饰得既富丽又庸俗(可以参考《西虹市首富》里沈腾的房间)。
67、 巴尔扎克在1837—1843年间,也就是与罕丝卡热恋期间完成的小说《幻灭》,在整个《人间戏剧》定下了凄凉悲惨的基调。他好像预见了自己的“私人生活场景”。整个《人间戏剧》里面,无一篇具有令人宽慰的尾声,而全部都收束得十分阴沉,以恶势力得逞而告终。对金钱、权力与性爱三位一体的追求,无异梦幻泡影,如一场场戏。
68、年轻的大学生拉斯蒂涅从外省来巴黎求学,客居伏盖公寓,和退休商人高里奥老头为邻。高老头有一对漂亮的女儿,大女儿嫁给贵族为妻,小女儿则成了银行家的夫人。高老头对两个女儿宠爱有加,并给她们巨额陪嫁,然而两个女儿则将父亲视为摇钱树。当高老头被榨得一文不名,卧病在床时,两个女儿却毫不理睬。拉斯蒂涅守在其身边,目睹惨景,也埋藏了自己最后一滴眼泪。
69、在1835年,他出版了《高老头》(《人间喜剧》中一个故事),从此以后,其书形成了一个重要特点:人物复现(therecurringcharacter),例如, 拉斯蒂涅(EugènedeRastignac)这个《高老头》中的年轻主角,就是在《驴皮记》中曾经出现过的角色,并且在后来的很多小说中又再度出现,几乎贯穿整部《人间喜剧》;而伏脱冷(Vautrin)这个人物,是在《高老头》中第一次出现的,后来,他则在《幻灭》和《烟花女荣辱记》中再度出现。这种设置反映了巴尔扎克想要将社会作为总体呈现出来的决心,也便于他做这样的呈现,因为这种设置使其故事非常复杂而且相互之间有着种种联系。至他去世,他共写了91个故事,塑造了2000个有名字的人物,其中500个人物都曾经复现。
70、这种矛盾可以看作天才的独特之处。一般来说,每个人在幼儿时期都会以自我为中心,但到了青春期之后只有天才能够保持这种品性,也就是所谓的‘病态’。这种‘病态’让天才的精力比普通人更加旺盛,就像用不掺杂质的肥料种出的瓜一样,更加香甜,那些靠有毒成分合成的肥料只会让瓜空长出茂盛的茎叶。
71、至于他的两个女儿,她们只有在被债主逼得无路可走的时候才跑来找他,而他总是千方百计地满足她们的需要,为的是有机会看她们一眼。他病重垂危时渴望看看自己的女儿,可是她们都不肯为了给父亲送终而牺牲一次参加舞会的机会。高老头临终时,在他的嚎叫和诅咒中,夹杂着对两个女儿的凄惨的呼号。他甚至曾经发狠要再去做面食生意,赚它几百万回来,因为钱可以买到一切,也可以买到女儿。
72、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称赞他“是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
73、巴尔扎克(HonorédeBalzac,1799-1850):现实主义代表作家
74、真的是这样!到了写作时,巴尔扎克就会一键切换到清心寡欲的超级律己状态,这个时间表谁看了都害怕:
75、为了躲债,他不得不从杂志的作者基金里借钱,并拿到一部长篇小说的预支稿费,可他常常又在赌桌上把钱全输光,连手表也典当了。最后已经到了,没钱买面包,一个人静坐房里抵饿的惨状。
76、 以往的巴尔扎克传记大多只对罕丝卡伯爵夫人的爱情赞不绝口,誉为佳话。洋溢着浪漫、理想和激情的巴黎人不愿接受、甚至不愿设想对于巴尔扎克如此荒谬的亵渎。几代人宁愿沉醉在迷人的“佳话”幻影之中。巴尔扎克!法兰西文学之王!他必须有纯洁的生死不渝的爱情!……现在,这个虚妄的神话被揭穿了。为纪念巴尔扎克诞辰200周年,法国报刊公布了《巴尔扎克的惨死》,这是以生命最后一息写下的《人间戏》即人间悲剧“私人生活场景”的最后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