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传
1、人物再现手法是巴尔扎克人物塑造的一大特色。人物再现有多种形式:一是小说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一些重要人物往往出现过二三十次,在多部小说中反映他们的不同经历,最后构成这个人物的完整形象;二是并列出同一阶层人物的代表,或把小说人物的性格作对比,而这些人物都是在不同的小说中出现的。
2、在《赛查·皮罗多盛衰记》一书中,信用法则及其叙事占据了核心地位。在商业鼎盛期过后,由于既无法收回投资,又融资无门,皮罗多陷入资金周转的困境,被迫宣告破产。小说主人公皮罗多,面对的是个体与法国信贷系统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根本无法化解,主人公最后也被逼上绝境,只能一死了之。城市小资产阶级皮罗多所遭遇的困境,在广大的法国农村其实更为常见。大革命之前,农民普遍遭受封建领主的剥削;大革命之后,由于贵族领主的经济力量被削弱,高利贷资本家在乡村经济战场上一举占据上风,“他们用小额信贷来剥削农民,并且使农民成为靠他们过活的人。”
3、作为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巴尔扎克是一位具有浓郁浪漫情调的“编年史”作家,同时也是一名“充满激情的梦幻家”(波德莱尔语)。他一方面因个人生活放荡奢华而负债累累,另一方面又以崇高深刻的思想和博大精深的文学成就,被尊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他的《人间喜剧》则被誉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4、要是他一辈子踏踏实实的写作,或许生活会更优渥,但这样他就很难写出法国社会各阶层的真实嘴脸。
5、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就要求作者要善于观察生活,从众多的生活现象中提炼出写作的素材,找到最能表达作品主题的材料。
6、凭借着一股惊人的毅力,在从未被认可的绝境下,已坚持写了六七年的周梅森,终于有两篇文字见刊,发表在当时的《新华日报》上,按他的话,是“非常意外地”被发表了。(巴尔扎克传)。
7、一直循环往复,他从来不把失败放在心上 ,总是乐观地将希望寄托于未来,纵使他是大作家,成功的天平也从未向他倾斜。
8、他的经历,会给今天的我们什么启发呢?更需要思考的是,我们又该如何从平凡生活中,挖掘属于自己的伟大?
9、渐渐的,周梅森在办公室的官话、酒桌上的真话两套体系里,摸清了国家政权的运行机制。即便后来不再挂职,他也随时关注与官场有关的各种消息。尤其是新闻里曝出的各种贪腐案件,不管大官小官,网上一刷,全部存进自己的文件夹里。结合着身边人的经历与新闻中的线索,周梅森不仅看到了很多官员进去,更看到了他们是怎么进去的。
10、是爱因斯坦所有文稿解密之后问世的一部有关他内容详尽、可读性极强的传记,揭示了爱因斯坦的科学想象如何源于他叛逆的个性。
11、根据巴尔扎克小说改编的电影《贝蒂表妹》(1998)海报。
12、讲述了明代思想巨匠王阳明的辉煌传奇,剖析了知行合一的内涵。
13、著名学者、作家杨绛女士的近作。在她96岁高龄之时,首次坦诚自己对命运、人生、生死、灵与肉、鬼与神等根本问题的思考。
14、根据巴尔扎克小说改编的电影《人间喜剧:朗热公爵夫人》(1995)剧照。
15、所以茨威格将传记的副标题定为:伟大且平凡,这样的评价来形容巴尔扎克恰如其分。
16、莫洛亚不想神化天才,把伟人写得高不可攀有什么好处呢?徒然让人们感到自己更渺小,更无存在的价值。而他的愿望却是要“给人以自信”,让人们从伟人的生平中汲取力量。他的乐趣是记述天才所走过的坎坷道路,描写天才在创作上的艰苦摸索:那些呕心沥血写出来却受到冷遇的作品,那些经过十数次修改、涂得面目全非的校样,那些在同行的嫉妒和社会偏见压力下的苦苦挣扎……总之,他要说明天才比起旁人并没有什么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只不过具有更大的勇气、更坚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挠的毅力。
17、《人民的名义》播出时,编剧兼小说原著作者周梅森也坐在家里追剧。
18、“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信息积累丰富的素材。
19、在接下来的一周里,我们将跟随作者的步伐,感受巴尔扎克的平凡和伟大之处。
20、作者用两年多的时间,与乔布斯40多次的面对面倾谈,以及与乔布斯一百多个家庭成员、朋友、竞争对手、同事的不受限的采访,造就了这本独家传记。
21、罗曼·罗兰,这个名字就像―颗恒星,永久的闪耀着光芒。这位法国著名作家和音乐专家,在世界文学领域里占据着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贝多芬传》是罗曼·罗兰的得意之作,被评为“人类有史以来的30本最佳图书之一。
22、只有真正了解官场的人,才能写出真实的官场小说。
23、当时,周梅森手里有一部小说,写了十多万字,尚未完结。祁同伟等人正是小说中的形象。为了给导演挤出拍摄时间,他从小说里抽身而出转而创作剧本。2015年剧本完成后,他才回过头来继续写书。
24、作为巴尔扎克文学生涯96部作品中唯一一部以农村为题材的小说,《农民》(1844)一书对这一高利贷债务系统中农民遭遇的刻画(就像“虫子夹在锤子和铁砧之间一样”)曾引起马克思的高度重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多次将《农民》作为论据,揭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向非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扩张及其对农业农村所造成的危害。
25、亲爱的书友们,大家好,在过去的一周里,我们读完了《巴尔扎克传》。
26、记叙了罗素的早年岁月,揭示了支配着罗素生命之舟的三种激情: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同情。
27、古人说,拥书万卷,何假百城。家有藏书抵万金,腹有诗书气自华。家中有这些藏书,我感到心中很有底气。书籍是少年的导师,青年的指针,壮年的朋友,老年的慰籍。这些书籍,过去有些精读过,有些浏览过,有些并没有翻开书皮。但退休以后,想读那类书了,可以顺手掂来,在书海里畅游。写作品时需要寻找哪些名词典故,可以随时查找,非常方便自己读书学习。
28、当时他并不知道这本书就是赫赫有名的《巴尔扎克传》,但那行铿锵有力的小字,让少年周梅森很是触动。
29、在文坛,巴尔扎克是举世闻名的大作家。在世俗社会中,他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他想要名声、金钱和女人,大多求而不得,所以我们称其是“伟大的平凡”。
30、传主甘地是一个其貌不扬的普通人,一个谦虚和朴实的人,一个精神、理智、心灵上的王者,感召和引导着印度人民通过几十年不屈不挠的非暴力斗争和不合作运动,赢得了自己国家的独立。
31、直到一天晚上,他去理发店时路过一条破旧的小巷,放眼望去,家家户户都在看《人民的名义》。他发现,这部剧火了。
32、詹姆士·包斯威尔,这位不凡的传记作家通过生动的笔触非常成功地写下了世界近代最伟大的一部传记文学——《约翰逊传》。这部充满睿智且字字珠玑的书,是约翰逊传多姿多彩的一生最真切的画像,早已赢得了西方读书界得赞誉,而且成为学士传记的经典之作。
33、作为艺术品,他笔下的各类小说或许不够精致,但气魄宏伟,生气勃勃,和它们所揭示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同时又比现实生活更加集中、凝练和强烈。此外,他还借鉴了其他文学题材的特点,将戏剧、史诗、绘画、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融入小说创作中,使小说成为文学殿堂的瑰宝。正如文学评论家所说,在他之前,小说一般归为通俗文学(悲剧才是高雅文学),是巴尔扎克“使它登上了大雅之堂,并上升为主流文学”。
34、他总大包大包地寄出,又大包大包地收回。周围的人都觉得这人又轴又二。
35、每次你以为我们的这位大作家该死心了,他总是能找到新的产业,然后花上一大笔钱。
36、所以毋宁说这是一部传记作品,倒不如说有点像一部关于巴尔扎克的小说,其中充满了动人的心理描写,摆脱了以往人物传记写成流水账的毛病。
37、在那样的稿纸上,他写下了人生的第一部小说,名为《煤乡怒火》,总共25万字。
38、朋友们,你的家中藏书多吗?对此你有何看法呢?
39、本书对了解、研究彼得大帝这个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及其改革,以及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俄国史不无参考价值。
40、巴尔扎克为人极为放荡,好色,贪财。这是他平庸的一面。唯一能确信他的伟大的一个细节是:当巴尔扎克沉迷在写作中,他可以放弃其他一切。这个时候的他才称得天才。所谓的天才应该可以这样定义吧:他可以专注在某一项工作中而忘掉其他一切。仿佛这一项工作具有魔力,把人深深地束缚住了。世人都知道巴尔扎克有一部《人间喜剧》,这部《人间喜剧》太大了,单就数量看,我估计没有人写的书比巴尔扎克多。这项文学事业是如此地伟大,在旁人看来,一定会认为巴尔扎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圣徒。而巴尔扎克其实是在追求财富和贷款还债的一个商人式的人生过程中完成的。尽管巴尔扎克个人鄙视商人,但他的人生却是商人式的。
41、《悲惨世界》,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0
42、巴尔扎克的第一个商业项目,是与书商合作出版袖珍版《拉封丹全集》。在筹集足够资金后,雄心勃勃的大作家将首印数定在5000册,丝毫没有考虑市场需求。《拉封丹全集》销路不佳,合伙人见势不妙,赶紧抽身退股,剩下巴尔扎克独立支撑。不巧的是,此时他又遭遇另一名无良书商,开出高价将滞销书悉数盘走,支付给他的却是无法兑现的破产商号的期票。为了弥补损失,巴尔扎克决意追加投资收购一所印刷厂,继续印刷出版《莫里哀全集》《高乃依全集》《拉辛全集》——以及他本人的作品。1826年,巴尔扎克的印刷厂在巴黎马雷区的一条小巷中正式开业,但生意清淡,收入微薄,于是次年,这位富于想象力的“老板”又追加资本再次扩大规模,成立将铸字、印刷、出版各环节组成一条生产链的印刷公司。
43、第四个书柜是本地商丘有关的各种书籍。如商丘地区志及九个县市区地方志,《商丘历史文化名城25集》,《中州古今科技名人》《商丘当代人物大典》,巜商丘d史大事记》,巜商丘d史资料集》,巜商丘改革开放口述史》,《商丘名人名胜》等。其中的《商丘市物价志》,是我任局长期间主持编写的,也是全国唯一一本地级市物价志。还有十多册是我的战友,首长,同学,同事,朋友自已创作出版的诗集,散文,自传,小说,地方方言集等,赠送给我的。
44、周梅森也认为,现实中打掉了这么多大老虎,剧本里的打虎层级可以更高。于是,幕后大反派被设定为赵立春。
45、所谓贵族身世,不过是巴尔扎克一厢情愿的猜想罢了。
46、像马克思一样,尽管终身不免为金钱所困,但巴尔扎克总能洞悉其本质,正如他在文章里所说,资本所到之处,地球几乎变成“一部金钱开动的机器”了。而金钱带来的人性的扭曲,也为巴尔扎克提供了无尽的题材。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的一个脚注中写道:巴尔扎克“对各色各样的贪婪做了透彻的研究”,这种对性格、贪欲的各种“细微差别”的细心态度,使巴尔扎克创造出来的不是一些抽象程式的脸谱化人物,而是一系列具体生动同时又是社会“典型的”性格。
47、周梅森,人们所熟知的身份是:顶级作家、金牌编剧、《人民的名义》编剧暨作者;
48、巴尔扎克出生在一个律师家庭。在当时的法国属于市民阶层。巴尔扎克的青少年过得并不好,缺乏家庭关爱。和大多数作家一样,巴尔扎克同样经历这些:孤独,受挫,大量的阅读。我不大清楚心理学的具体知识,但我基本可以认为:青少年受挫的经历使人产生强大的动力。形容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即青少年的巴尔扎克总是一种不可名状的自大。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天才资质。
49、“你看高育良做报告,满嘴大话、满嘴人民,是不是假啊?”周梅森说,但老戏骨们坐在会议桌前的表演得到了观众认可。“会上会下,高育良他们是两种模样。”
50、不仅人挨饿,连天上飞的鸟都饿得往下掉:“记得有次我和弟弟就捡了几只奄奄一息的麻雀,瘦得就剩皮包骨,我们把麻雀放在沸水里烫烫就吃了。”
51、有些人物在这部小说里是主角,在另一部小说里可能就是配角。
52、从他的童年生活说起,一起走进这位传奇人物别样的人生,一起去感受19世纪法国社会的风云变动。
53、与马克思的看法一致,恩格斯在致哈克奈斯的信中对巴尔扎克也给予了高度评价,“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在恩格斯看来,一切“经济细节方面”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必须要像巴尔扎克一样“践行”之后,才能变为真正有用的知识。
54、最初的设计中,周梅森没打算把贪官写到副国级。2015年的一次研讨会上,有人质疑如此严峻的反腐形势下,坏人只写到一个公安厅长,是不是有些轻描淡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