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最有名的诗句是哪一句
1、除“落红”外,中国古代还有“落木”“落英”等,如杜甫被称作“千古绝句”的《登高》,就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之句,屈原《湘夫人》亦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之句,皆用以指秋冬之时,寒风凛冽摧残得枯枝上的败叶飒飒坠落的景象,并不是一味的枯黄衰败,而是体现时光轮转之中,自然衰颓的过程并且强调了其由上之下坠落的过程。“落英”在诗歌中也多指落花,我们最熟悉的当数《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句,可见这种对动态的植物的鉴赏,历史久远,多可溯至前秦。《说文解字》云:“凡艸曰零,木曰落。”后世所谓“零落”亦从此处而来,“落红”组合在一起,同时可以让人联想到红花的凋零和衰败,再到匆匆谢了枝头随水飘零的姿态,引静态的表达引发动态的联想,才是语言和诗歌最深切的感染力的所在。(龚自珍最有名的诗句是哪一句)。
2、在前去接眷属途中经过曲阜时,知县王大淮设宴款待了龚自珍。王大淮是龚自珍的庚午科(1810年)同年举人,那时是嘉庆十五年。龚自珍突然想起了“嘉庆文风”,他在诗中写道:“嘉庆文风在目前,记同京兆鹿鸣筵。白头相见冬山路,谁惜荷衣两少年?”在全部《己亥杂诗》中,这首诗算不得醒目。然而“嘉庆文风”四字后,而继以“白头相见冬山路,谁惜荷衣两少年”,颇使人生一种怅惘之感。道光十九年己亥,去嘉庆不远,但又似乎很远。这种感觉当然是很个人的,不必有任何深意。但是,按照一般的历史叙述,嘉庆与道光带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色调,一个据说是盛世的余光,一个是衰世的开始。在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夕,龚自珍己亥之行忽然吟了这么一首诗。难免让人感慨。
3、叶嘉莹,1924年出生于北京书香世家。她融贯中西,是誉满海内外的中国古典文学权威学者,是推动中华诗词在海内外传播的杰出代表。“继驼庵之诗话而别开生面,启桃李之芳园而香远益清”,她以全新的视角,以哲学和美学的角度,对中国诗词境界进行了高度概括;她是将西方文论引入古典文学从事比较研究的杰出学者,其诗论新意迭出,别开境界,在我国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当代古典诗词研究领域的第一人”;她从事教育事业七十余年,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深受学生爱戴;数十年来,她一边教书育人,一边从事研究,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千年传灯,岁月成诗,如今叶先生已成为在海内外传授中国古典诗词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人学者。
4、读之竟夜,遂书卷尾亦是三生影,同尾一杵钟。
5、03活跃在西湖风景中的著名人物:范景中谈“风景与书中的故事”之三
6、龚自珍在京期间的故居到如今还能找到痕迹,其地点位于北京市西城区上斜街50号。上斜街是很长的一条小街道,这一片全部都是平房和大杂院,在清代查慎行、顾嗣立都曾居住在上斜街,可惜我从资料上仅仅查到了龚自珍住在50号,而查和顾却查不到具体的门牌。
7、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夜坐二首》
8、早期的红是由物到物的色彩再到其附着的象征含义,这是其词义的转移路径。当“红”进入文字记载,尤其是文学书写之后,联想在写作和阅读的环节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看到红,就会联想到先秦时期以红为贵,后来又会联想到喜庆和祝福,联想到女子的妆面衣裳一应事物。到了文学意象“落红”的生成时,我们由落花,联想到如花一般的女子、青春,由落花联想到容颜老去、时光逝去、热情不再与壮志难愁,这一切都是由文字与文化带给我们的经验引起的。我们读到“落红”,便自然生发出一种萧瑟之感与哀怜之情,与其说是在对“落红”意象进行欣赏和体悟,不如说是在对我们的文化和经验进行审美欣赏。也就是说“落红”之美,是精神之美,经验之美,文化之美,美的根源不在花,而在它的象征与联想。
9、2017-2018获中山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中山大学逸仙励志奖学金。
10、龚自珍的父亲龚丽正,幼年过继给龚敬身为子,是嘉庆元年(1796年)进士,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龚自珍家人非但为官显赫,且都极有文学修养,包括他的母亲段驯在内,都著有诗集、文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