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讲的是什么
1、 薛侃莫名其妙,因为他劳碌了大半天,铲除了很多杂草,而且他经常浇灌花朵,这怎么能说是没有培养善,没有铲除恶呢!
2、 王阳明主张“事上练”,自己要认识一个事件,唯有去干了,才能够知道,即“事上练”。
3、再比如说,你如果说王阳明不会骑电动车,他肯定不答应,王阳明会说骑电动车的技术深藏在他的内心,他会驾驶,只是驾驶的技术有待通过实践来激活。王阳明的意思不是要把自己本没有的驾驶技术从外界学过来,而是把已有的驾驶技术激活,通过实践来激活,通过“行”来激活。比如,人可以通过实践去激活驾驶技术,猪就不可能会驾驶,因为猪的心里没有预先设置这项技术,所以猪不可能会骑电动车。
4、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5、程朱理学破心中之贼的前提是把天理说清楚。陆象山、王阳明的心学认为,破心中之贼,仍然用我们这个心,因为我们心本有良知,如果用在人心之外的高高在上的天理来破心中之贼,这仍然是对外部权威的服从。
6、这些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他们的人生观出了问题。用王阳明的话讲就是:他们的心,失去了本体。所谓失去本体,其实就是良知被遮蔽,不能正常工作了。所以王阳明说,有善有恶意之动。良知一旦被遮蔽,所发出的意(念头)就有了善恶,而有了善恶之后,又不肯为善去恶,所以人生观就有了善恶。
7、程朱理学主张要把"理"(天理,客观的真理)说清楚,他的说法有点接近于柏拉图了。柏拉图理念论就是,先把万事万物具体存在的那个理说出来。
8、 王阳明是心学的开创者,也是明代唯一一个封侯的文官,在以“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一辈子追求的儒家文化中,他独创“心学”,开拓了另一条文化之道。(王阳明心学讲的是什么)。
9、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其中心学最著名者六人,据黄宗羲《明儒学案》载:“南中之名王氏学者,阳明在时,王心齐、黄五岳、朱得之、戚南玄、周道通、冯江南,其著也。”
10、学习阳明先生的心学,尤其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对我们的人生修养和工作、生活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当今诚信缺失、浮夸、寻欢作乐、宴会的时代,提倡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洗刷我们的灵魂,纯洁我们的行为;提倡“知行合一”、“事上练”,对我们确保“六稳、六保”和“脱贫攻坚”付之行动提供理论指。
11、其实,要搞清楚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也不难。就是要搞清楚三句话: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
12、人的思想意识体糸就是人的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随着伦理道德良心的存在,并且每时每刻支配着人的“三观”意识,也就是知和行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并为一体,不可动摇。并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可以看透一个的意识本质。
13、嘉靖六年九月,阳明先生赴任广西前,发露了一个天机。起端是弟子钱德洪和王畿的一次争论,这次争论内容被后世称为“四句教”,历史上也把这个过程叫做天泉证道。
14、 王阳明年轻时,也是朱程理学的追随者,为了验证格物致知,他去格竹子,却终饿得虚脱!
15、要治愈这种“文明病”,最好的疗救之道,就是把我们习惯向外追逐的眼睛转回来,开始关注被我们自己放逐已久的心灵。用孟子的话说就是:“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做人的学问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把习惯放纵的心收回来而已。)而王阳明的心学,正是“求其放心”之学,因此正是我们这个时代之所需,也是每个人之所需。
16、 有朋友问:“看书不能明如何?”读书读不明白,该怎么办?
17、王阳明看着一位弟子说:“你胸中有个圣人。”
18、每日一句|王阳明: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19、致良知(价值归宿)王阳明认为,天下间没有比良知更好的东西了。“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所谓“致良知”,就是致自己内心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要达到良知,时时刻刻接受良知的指引。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20、 每一个人心里都有良知,假如用良知去为人处事,便能真正地遵照良知做人做事,就能存善除恶。“生而为人,应当善良”这一大道理看起来简单,但却难以真正做到,在良知以前便是知行合一。
21、 《传习录》上记载,一朋友问王阳明:“读书不记得如何?”
22、也就是说,“天理”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人们应该“知行合一”地去提高内心的修养和智识,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
23、在这个背景下,就好理解了。王阳明的知行合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就是行,不知不行,不行不知。这里的“知”就相当于是刚才说的上天为你设置好的东西,它是一种潜在的存在,比如“甜”的味觉、“酸”的味觉等等,都给你准备好了,但是倘若你一辈子没有吃过甜的东西,你就不会知道什么叫甜,尽管你有甜这个味觉,这个吃的过程就相当于是“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讲的就是这件事。所以王阳明的知、行是不可能分离的,知和行看上去既是一回事,又不是一回事。但是两者不可分割,分割了就没有意义了。这和马克思主义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有点相似,但本质上他们不是在一个维度说事。王阳明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才强调行动、强调实践的意义和重要性。
24、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另辟蹊径,许多人把王阳明归于唯心主义,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王阳明并不否认这个世界的客观存在,但同时,王阳明认为,这个世界的一切景象、原理、道理都与生俱来植入人心,人为什么知道花香?知道甘蔗甜?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是这个道理。
25、朱熹讲人生修养的第一步是格物,就是穷尽事物的道理,然后有机会明白天理。王阳明一度是受了朱熹这条道路的吸引了,但心没安顿好,问题还是没解决。
26、 在心学出现以前,儒家文化将人分为圣贤和平常人,因此读儒家思想书籍变成了读圣贤之书,人和人之间的差别就变成了读书与不读书的差别。
27、大厅两侧各有侧屋。故居总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其中瑞云楼是王守仁当年出生的地方,已修复如初,并辟为王守仁史迹陈列馆。大厅为王氏家人议事及重要庆典活动场所。其它建筑如砖雕门楼,轿厅等历经岁月沧桑,仍保持了原有风貌。1997年3月被公布为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
28、王阳明心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29、“心即理”认为的是“理”在心中,不用外求,心学家首先是在心里认为这个知识有必要去追寻,然后才去追寻。
30、知行合一(价值判断)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认知,行是行动,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31、良知是天理之昭然明觉,良知就是天理。天理也就是仁义礼智,忠孝悌信五伦百行的道德规范。
32、明朝的官方指导思想是朱熹解释的儒家思想,朱熹的思想也是要成为圣人,要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路径走,王阳明和朱熹的冲突在哪里呢?关键是在“格物致知”,朱熹认为,人的内心原本是空的,什么也没有,必须要通过“格”物来达到认知的目的,不断把空空如也的内心填满,这有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的味道。
33、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
34、 他曾在一次讲学间隙对弟子们说:“人人胸中都有个圣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所以埋没了这位圣人。”
35、喜欢提知行合你能简单通俗的把王阳明的心学讲明白?那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一下吧!
36、那么"正事"的前提是正心,正心的前提是诚意,一个"诚"字。原来事物的道理我本心具备,何必到外面去求,这个悟很像禅宗的顿悟。在他之前的陆象山也是如此。这条路跟程朱理学的差别在哪里?都要破心中之贼。
37、他一介书生,却能带兵平叛,达成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成就。
38、所有的事情最根本的一条:我们人人都是佛。然后我们现在凡夫,是尚未看到自己的佛性,那叫没悟。众生是佛,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佛是已经觉悟了的众生。所以佛教严格意义上不是宗教,佛教是无神论的。
39、如果用我们平常定义各种概念的方法来定义“良知”,还真难说得清楚。王阳明的方法是,随时随地捡现在的例子给弟子们讲解。
40、 薛侃摇头道:“那这就是恶的了。”
41、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42、但是道家的学说是不足以给我们这个民族奠定社会生活的精神基础和社会秩序的根据。所以说魏晋玄学表明中国文化生命的衰落,后来获得一次拯救的希望,就是隋唐佛学。
43、然后他又语重心长地注解道:“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尧舜者,以此也。”
44、史学大家钱穆先生则评价说:“阳明以不世出之天姿,演畅此愚夫愚妇与知与能的真理,其自身之道德、功业、文章均已冠绝当代,卓立千古。”
45、那么他们怎么会对立起来了呢?就是破心中之贼的破法不一样。
46、 王阳明叫他坐下,笑着说:“众人皆有,你怎么就没有?天下万事都可谦虚,唯独这事不可谦虚。”
47、却未尝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
48、 真正打内心强大,真正的安定,安静,不是静坐能得到的。真正的安静,需要经得起“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考验。很多人修行只会静坐,这在王阳明看来是经不住重大事情的考验的。
49、首先是心即理:首先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究极规律,这个思想其实是源自于道家,道家认为世界的究极规律是“道”,而程朱理学就践行了“拿来主义”,直接剽窃了道家的这个思想,但他还是很机智的修改了一下,将“道”改成“理”。那说回来,那根据程朱理学的说法从哪里可以获得“理”呢?很简单,世界上万事万物都可以,小如一花一草,大如日月星辰,只要认真,都能从中参透出“理”,也就是理学所提倡的“格物致知”,王守仁少年时就相信这一套说法,去“格竹子”,认认真真格了七天结果一无所获反而病倒了,至此之后王守仁对程朱理学的“格物致知”产生了怀疑。这是导致心学脱离程朱理学,另辟蹊径的一大原因,“格物致知”的失败,导致王守仁认为其实我们自己的心就是“理”,“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人心就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中之理与天道原本就是一体,因此也不需要去“格物”了,不需要假托外在事物去获得“理”,而只需要读懂自己的内心就能获得“理”。王守仁这种纯粹的唯心论其实就是借鉴了佛家的思想,中国佛教的禅宗就有“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这一说法,很明显和心学的思想是一样的,连表述方式都如出一辙。
50、王阳明心学继承了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51、后来突然顿悟,他终于明白什么叫格物致知,不是去格那个外部事物,从中看出一个天理来,格物乃是"正事",我们人生在世就是做事情,做事情的本来道理要搞清楚,这才叫格物。
52、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有一点圣贤的品格,这是健康的民族、健康的社会的必要前提。我们现在不再相信有什么圣人了,圣人在王阳明那里是每一个人应当都具备的品质,没什么要求高的,应该是很自然的要求,今天我们很难做到,这个社会充满病症。
53、其实,要搞清楚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也不难。就是要搞清楚三句话:心即理、知行合致良知。
54、 王阳明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这样一来,碰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
55、知行合一(价值判断)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认知,行是行动,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56、无善无恶是心的本体,有善有恶是意念的发动,知道善恶是人的良心发现,行善去恶就是格物了。
57、人人皆有良知,为何有人会流芳千古,有人则遗臭万年?为何有人出类拔萃,有人却碌碌无为?为何有人是善人,而有人就成了恶人?
58、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
59、明朝扳倒奸臣严嵩,肃清朝纲的阁老徐阶;架空皇权,开启改革,为大明续命半个世纪的张居正;明末清初被誉为中国启蒙之父的黄宗羲,无一不是阳明心学的传人。
60、宋明儒学分了两大派:理学派和心学派,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颐、朱熹;心学的代表人物是:陆象山、王阳明,但是他们有先驱,恰好是程颐的哥哥程颢。程颢说:"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王阳明有一段原话是这样说的:
61、可以说心学彻底改变了明代中叶以后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整体格局,其学术思想甚至传至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哲学。心学即是一剂清心明目的人生药方,更是一本处世行事的实践指南,因此心学难的地方并不在逻辑思辨之上,而是在于实际的行动之上。正如“知行合一”说的那样,从做中知,必须去做,才能获得真知。正如陆游的那首《冬夜读书示子聿》所写的那样:“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62、禅宗不以理论做根据的,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是指向心的。心学起来就为宋明儒学做准备,宋明儒学当中就是陆象山、王阳明的心学尚存禅宗的真谛,开始直指人心了。
63、如果有其他的民族发现,我们中华民族正在非常认真地在电视台上公开讨论一个问题:假如老人倒在地上该不该扶?他们一定会大为惊讶。难道这是问题吗?在中国变成很现实的问题了。
64、王阳明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正所谓“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传习录》)。而“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对此,王阳明说:“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传习录》)
65、心学就是心即理。王阳明的心学,是对朱熹等人的理学的一种拨乱反正。王阳明认为,天理就存在于人的心中,所以,你要格物致知,你不应该骑驴找驴,不要到别处寻找了,你只要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去找就行了。因为,理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
66、很多人以为“心学”与理学是针锋相对的,其实不然。例如阳明说:“心即理。”他并不否认理的存在。他也不反对格物穷理,他说:“区区论致知格物,正所以穷理,未尝戒人穷理,使之深居端坐而一无所事也。”从这个意义上说,“心学”的产生是为了理学的振衰起弊。那么二者的根本区别在哪呢?《传习录》二云:“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可见,阳明认为,理是存在的,但必须由“心”里去求,也就是说,心先于理,按阳明的意思,心不仅先于理,心还先于万物。我们可以拿阳明论君臣伦理的话看出二者的区别。《传习录》云:“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就是说,有心才有理。而按照朱熹的话来说,则是“一切理都是永恒地在那里,无论有没有心,理照样在那里。”(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二者的区别。
67、正如程颢所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就是按照中国的哲学,整个宇宙是趋向于生命的,无机物的存在准备好有机物存在的条件,植物是生长在土壤里的,无机物为有机物的存在准备好条件,有机物又发生什么,植物为动物的存在准备好条件。
68、 薛侃搓着手兴奋地说:“黄金是大大的好东西,当然是善的。”
69、 因此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陆象山曾经与朱熹曾进行过多次辩论,辩论的范围涉及理学的所有核心问题,辩论的影响也涉及当时多个学派。明代的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实际上是朱陆之辨的一个成果。
70、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71、连王阳明自己都说:“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72、"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我跟这个小孩本来形骸间隔现在一体了,接下来又说:"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我们听到了鸟兽的哀鸣我们也不忍。
73、 然后他又语重心长地注解道:“人皆有良知,圣人之学,就是致此良知。自然而致的是圣人,勉强而致的是贤人,不肯致的是愚人。虽是愚人,只要他肯致良知,就和圣人无异。此良知所以为圣愚之同具备,而皆可为尧舜者,以此也。”
74、是说,“天理”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人们应该“知行合一”地去提高内心的修养和智识,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在王阳明的设想中,每个人只要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唤起最本初的良知,那么人人皆可为圣,社会大治也就能够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