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核心思想
1、“心即理”认为的是“理”在心中,不用外求,心学家首先是在心里认为这个知识有必要去追寻,然后才去追寻。
2、《大学》说格物致知,王阳明认为物即心,格心就是格物,致知就是要致良知。《中庸》讲未发之中,就是良知,也就是心之本体,甚至不必从喜怒哀乐之未发中寻求。
3、与宋代新儒学的精神一脉相承,王阳明晚年提出“满街都是圣人”,更是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反响,出现了“圣凡平等”或“圣凡一律”等思想主张。阳明学的理论依据是:“人人胸中有仲尼”“心之良知是谓圣”。这些话头让普通百姓听来,就会很兴奋,让人觉得原来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实现理想的人格。阳明心学之所以在晚明兴起波澜,与心学话语贴近平民、切近生活有很大关联。
4、如果用我们平常定义各种概念的方法来定义“良知”,还真难说得清楚。王阳明的方法是,随时随地捡现在的例子给弟子们讲解。
5、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在“致良知”在知和行关系上发展。“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为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即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因此,知行合一反对那种只说不做的假道学,不行就不是真知,无疑有其深刻意义。
6、心外无物(事):心之发动处谓之意,即我们所说的"动心"。意不可能悬空,必有落实的对象,一切活动(事)都是意识参与的活动,因此,离开主体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心外无物”,所有没有映射到我们心中的东西都是没有价值,所以我们要去私欲,唯有“求诸于心”,只要让那些私欲不要进入、干扰我们的心就可以了。因为只有我们感知到的世界,才对我们有价值。(王阳明核心思想)。
7、心外无理:普遍规律只有与你的心灵融合才有意义,才能渗透到你的信念与情感中,从而有效地影响你的行为,否则只是一种空疏的概念、束缚主体的桎梏。
8、 二是致良知的方法论。他对《大学》的“致知在格物”一语,作了与朱熹很不相同的解释。他说:
9、1508年,“龙场悟道”发生,这是王阳明心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这一事件标志着王阳明在思想上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10、这引起了弟子后学的许多纷争。刘宗周和黄宗羲对四句教提出了一些批评。也有不少人认为,四句教反映了王阳明思想的成熟。我觉得四句教应该说是王阳明的精神所在,是王阳明对致知与格物、本体与工夫关系的疏解。
11、这段话大概是想说,教人做学问不能让他心里想着其他与学习不沾边的事。一般刚开始学习的人都会心猿意马,不能定下身心,而所想的多是想干的一些事。这个时候只需要让他能够坐下来想一些事情。时间久了,等到心稍微静下来,但是还是呆呆的坐在那的话,不去主动学习,也是没有进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他如何去学习了。
12、这是王阳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
13、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14、王阳明先生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道,地道,人道,世道都是一个道。人心和天理,也是一个理。所以说人心就是理,不是说人可以为所欲为,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从中,我们得到的启发应当是,做事应该合乎天理,应该尊重民意。而不是老子天下第一。
15、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16、感悟:抛下杂念,享受当下,安静地吃饭也是一件很美的事。
17、(译文)与朋友谈论学问,必须婉转曲从谦虚下问,与之宽和相处。
18、“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19、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20、王阳明认为,在一个人的行为发生之时,人心中的良知也必然同时启动,良知就像法官一样,监督着整个行为过程,包括人心意识的整个活动过程。这就是阳明强调的“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意思。按照文献记载,这句命题严格来说,应该这样表述:“一念发动处便是知,亦便是行。”也就是说,知和行同时发生于意识活动过程中,而意识活动即意味着人的行为开始。这才是阳明学“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
21、在认识论上,王阳明宣扬“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说,认为人的认识就是对本心良知的自我认识,人都有良知,良知也就是天理,一切事物及其规律都包含在良知之中。达到本心的良知,也就达到了对一切真理的认识。
22、从拜孔子,到求自己本心,这种变化的意义,不言自明。
23、知行合一: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先导,行是知的体现;知是行的开端,行又是知的完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是认知,行是行动,只有去实践了,才会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看了很多书,学了很多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所以知和行其实是一回事,即知行合一。
24、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根本观点,是用本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王阳明意识到将天理和人心分开是不对的,人虽然有着种种的欲望,但也是合乎情理的,强行用所谓的天理来压制绝不可能有任何效果。归纳为八个字则是: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25、阳明学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学说之后传于日本,对日本及东亚都有较大影响。阳明心学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学说之一。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
26、第知行关系是辩证的统一:知是行的出发点,是指导行的,而真正的“知”不但能“行”,而且是已在“行”了;行是知的归宿,是实现知的,而真切笃实的“行”已自有明觉精察的“知”在起作用了。
27、“人欲”战胜“天理”,是明代中期以后商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王阳明“心学”一出,学子蚁聚,风气大开,迅速成为当时社会上的又一种主流思想。
28、这件事对王阳明形成了沉重打击,是他思想上的一次严重挫折,给王阳明的内心造成了阴影:外在世界的“一草一木”之理,怎么与我们的内心世界打成一片呢?对此,当时的阳明始终不能释然,换言之,心与理、心与物如何化解对立以实现统这成为阳明的一个心结。但从正面看,阳明内心已隐伏了对朱子学的思想怀疑,成为他开创心学理论的一个契机。因为历史上,儒家相信有疑问则学问才有进步,叫作“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从哲学上看,任何理论的创新都源自怀疑精神。王阳明也同样经历了一番这样的思想历练。
29、 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尝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30、心即理是阳明学的第一哲学命题,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时已悟出的心学原理。
31、 第三是和而不同的精神。王阳明虽然与朱陆有差异,他也想折衷朱陆,会通佛老。他吸收了道教和佛教不少东西。它实质上是一种“和而不同”、“多元和谐”的精神。
32、根据王阳明晚年的回顾,他在龙场三年,已经悟出了“良知”道理,只是“点此二字不出”,故没有明确地提出致良知学说。这一思想回顾对于我们理解知行合一有重要启发。原来,在知行合一命题中所讲的“知”和“行”都是有所特指的,而不是泛指一般意义上的“知行”,其中的“知”就是“良知”,其中的“行”就是指对“良知”的落实,即致良知。因此,知行合一原来就是良知学意义上的命题,而不是单纯的知识论命题,脱离了良知这一核心概念,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知行合一。因为从人类的行为过程看,知识和行为在发生上,始终存在有先有后的时间差异,两者如何达到真正的“合一”,只能是在结果上讲。
33、王阳明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34、立志立诚,做学问要先诚心立志,再去格物致知。
35、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相伴相生的存在。就好比我们知道孝顺父母是正确的事情,是我们的良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就是常回家看看,帮妈妈洗洗碗,,帮爸爸捶捶背,让他们幸福安享晚年,这就是“孝”的知行合一。
36、“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37、 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与理的关系,是共生关系——心之所达,理随心至。心离开了理,便无法存在。理离开心,理便无所依托。真理就在你心中,应该向内去求。每个人生活的世界,实际上是由你的内心创造的,这个世界的意义是由你的心赋予的。
38、佛教传入中国后,提倡一种人皆可成佛的思想,唐代道教则提倡人皆可成仙。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释道三教都主张通过一定的修养实践,任何人都可以实现自我的精神转化。在儒家,这叫作“超凡入圣”,成就圣人一般的理想人格,这成为激励人生的终极理想。宋代新儒学的开创者周敦颐首次提出“圣可学”,其弟子程颐提出了“圣人可学而至”的观点,他的理论依据是,一个人生下来“圣人之质”已具。周、程的这一观点上千年来成为激励儒家仁人志士的思想口号。
39、王阳明的学说深深影响了明代中晚期的官员、学者,后来心学流派一分为但“阴阳心学”到了清代就落没了,因为竟然还有人将明朝的没落归到王阳明的“阴阳心学”上。但“王学”对日本、朝鲜等国的思想界影响极大,现在每年都有一些日本学者前来阳明洞朝圣参拜。
40、 概括地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有三个要点:
41、 “知行合一”思想理论是由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先生提出。
42、然而阳明学的知行合一命题,却是强调知识和行为必然是同时发生的,两者原本就是“合一”的。所以阳明坚持认为知行合一是“就工夫上说”的实践论命题,知行两个字,讲的原是一个工夫。问题是,在行为发生之初,为什么“知识”也伴随发生?答案是,这个“知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经验知识,如物理学或数学知识,而是对行动具有指导意义的价值知识,即道德知识。
43、事件的背景是:在正德初年,王阳明被贬至贵州贵阳,当龙场驿站的驿长。1508年春,在那里王阳明发生了一次思想上的彻底觉悟,历史称为“龙场悟道”。
44、圣人之心以天下万物为一体,一心仁则天下万物一体皆仁。世人学习圣道的根本还是回到良知上。良知之明,万古如一。心圣,则圣人自可学而达之。
45、感悟:美丽并不只是源于外表,还有充实饱满的心。
46、王守仁反对把孔、孟的儒家思想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戒律,反对盲目地服从封建的伦理道德,而强调个人的能动性,他提出的“致良知”的哲学命题和“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具有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禁锢、呼吁思想和个性解放的意义。
47、知到真切笃实处就是行,行到明觉精察处就是知,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理论结合实际。
48、孟子心学可以说是“仁心”本体论,但他是从孔子那里继承而来的,叫仁学。孟子引用孔子之言说:“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上》)又说:“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
49、在哲学方面,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说,否认心外有理。认为事物的道理或规律离不开心或意识;他还认为,离开人天赋的良知,就无所谓万物,人的良知是自然界万物存在的依据,所谓物也就是人的意识的表现,精神、意识等是第一性的,万物则是意识派生的。
50、第“良知”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是统一主观与客观的认识主体。如他所说:
51、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但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52、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阳明子是他的别号,浙江余姚人。说起王阳明就不能不提及他的前辈——象山先生陆九渊,王阳明继其学说思想说发展起来的心说与陆九渊一道所构成的陆王心学,成为唯一堪与以大儒朱熹所代表的所谓儒家正宗的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儒家思想流派,对中国当时以及后世之读书人之思想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也在中国文化思想史及哲学史上书下浓墨一笔。
53、他的心学思想重点有三: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54、 若鄙人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55、时习一词语出《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说,按时温习。能做到按时温习所学知识的关键,是在一个人独处时要学会克制自己约束自己不忘学习。
56、人只有许多精神,若专在容貌上用功,则于心中照管不及者多矣。
57、释文:悔悟是祛病的良药,贵在改正。如果把悔恨留在心中,那又是因药而生病了。
58、诸如此类,生动地概括了王阳明哲学的本体论和致良知的方法论思想。“万化根源总在心”、“万化根源在良知”。
59、此文据讲座录音整理,独家版权,转载务必联系;
60、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客观世界之所以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有赖于人的存在才得以呈现出来;如果没有人的存在,那么这个世界就是枯燥乏味、没有生命力甚至没有任何意义的世界。归根结底,人的存在决定了世界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阳明心学强调“心即理”命题的核心要义。
61、关于心即理重要意义在于,充分指出了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能力去认识世界,知识不分贵贱人人平等,这种打破知识垄断的思想。要知道,对知识垄断,是所有专制统治者共同的选择,包括当今的真理部。心即理的思想在其弟子泰州学派传世人王龙溪之后,更是在当时的社会中下层中迅速的发展,可以说是晚明商人阶级之所以迅速崛起的思想基础。从这一点上说,阳明学说具备天生的反专制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