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长莫及的意思是什么
1、(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2、从3月1日开始,“曹灿杯”推出(每日成语)栏目,每天遴选一个成语,从正确发音、遣词造句、背后故事等多方面进行解析。
3、意大利国脚在禁区内遭扬库洛夫斯基毫无必要的侵犯,他亲自操刀主罚,阿比亚蒂鞭长莫及。
4、晋景公欲派援兵去帮助宋国解围,可是晋国大夫伯宗极力反对,他对晋景公说:“我们不能派兵帮宋打楚,古话说的好,‘虽鞭长,不及马腹(鞭子再长,也打不到马的肚子)’,现今的楚国正在兴旺时期,楚国的强盛是上天赠与它的,别人不能与它相争。我们晋国再强大,也不能违抗天命,又怎能管得了楚国呢?”
5、7,姐姐在万里之外的美国遇到了困难,我们要帮助她也是鞭长莫及,无能为力。
6、鞭长莫及出处释义: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派大夫乐婴齐去面见晋景公,请晋国出兵帮助解围。晋景公本想答应宋国的要求,可是晋大夫伯宗却坚决反对。
7、不过,以前治理该行业的不少措施都以失败告终,政府对许多小冶炼厂仍是鞭长莫及。(鞭长莫及的意思是什么)。
8、及:到。原意是虽然鞭子长,但是打不到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力所不及。
9、春秋时期,楚庄王派申舟去访问齐国,途中需要经过宋国的国境。按照外交惯例来说,经过宋国应事先通知宋国一声,然而楚庄王自恃楚国为大国,不把宋国放在眼里,就没通知宋国。
10、于是,申舟便被宋国处死了。宋国知道得罪了楚国,楚国一定不会善罢甘休,便也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楚王知道申舟的死讯,果然十分气愤,便马上派兵攻打宋国。
11、(用法):作谓语、定语;表示距离远而无力相助
12、(释义)能举起唯有仲山甫,别人爱他难相助。
13、(近义词)爱莫能助、鞭长不及、鞭不及腹、望洋兴叹、力不从心
14、(近义词)爱莫能助、鞭长不及、鞭不及腹、望洋兴叹、力不从心
15、不管是作战,防身,赶车,养羊,还是锻炼,鞭子都是有力道的,而且力道很大。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16、从电视上看中国队的比赛,虽然想为他们呐喊助威,可是远隔千里,鞭长莫及,真急人。
17、绰绰有余,读音chuòchuòyǒuyú,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房屋或钱财非常宽裕,用不完。
18、大臣甲:招呼都不打,就要直接从我宋国过去,也太不把我国看在眼里了!
19、申舟做为楚国的使者,这就上路了。宋王知道他不打招呼就要路过,十分生气,便把申舟扣了下来。
20、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一个情况后,非常气愤。于是,差遣手下把申舟扣留下来。
21、(释义):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22、(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庄王派左司马申舟访问齐国。当时,从楚国到齐国必经宋国。按规定,从别国经过,事先要得到别人的允许。可是楚庄王自恃楚国为大国,可以轻视别国,所以就没有通知宋国。
23、成语解释:原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兴:产生;发出。
24、晋王:是啊……我要是派兵去打楚国,又远又累不说,如果我国自己有事儿,军队一时回不来,那可就糟了。唉,还是算了吧。
25、楚庄王得知此事,果然派兵攻打宋国,并将宋国都城睢阳团团围住。双方于城下相持了好几个月,楚国也未能攻破睢阳。
26、(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27、(解释):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28、第二种挑战则来自于大众天主教,这一派别往往在那些教会势力鞭长莫及的巴西农村地区繁荣兴旺。
29、(解释):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30、(示例):除掉腹地里几省外国人~,其余的虽然没有摆在面子上瓜分,暗地里都各有了主子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31、大臣甲:怎么可能!我上河边去,路上经过你家,我能不问你一声,就直接从你家穿过去吗?这么简单的道理,楚王怎么可能不懂?
32、大臣甲:不!楚国早有野心,我们无论是强硬还是示弱,楚国迟早也是要来侵略我们的,倒不如硬气一点!
33、望洋兴叹 中文发音:wàng yáng xīng tàn。
34、父母有时候到很远的地方工作,因此我们要学会管理好自己,因为父母对我们的教导也是鞭长莫及的。
35、1,古代地方官所作所为,朝廷有时也鞭长莫及,难以管束。
36、晋景公准备出兵助宋国一臂之力的时候,晋国大夫伯宗劝阻道:
37、春秋时期,楚庄王派左司马申舟访问齐国,当时,从楚国到齐国必经宋国。按理说,从别国经过,事先要得到别人的允许。经过宋国应先通知宋国,然而楚庄王自恃楚国为大国,不把宋国放在眼里,就没通知宋国。
38、鲁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出使路上要经过宋国,楚庄王仗着国力强盛,要申舟不向宋国借路。申舟说:“如果不借路,宋国人会杀我。”
39、(解释) 指有心帮助,但因力量不够或条件所限而做不到。
40、宋国国君知道了后,十分气愤,将申舟扣留下来。大臣华元对国君说:“楚国事先未有通知,便是把我国当作已亡,领土已归属于他。我们必须维护独立主权的尊严,不能受这种侮辱!就算楚国要发兵进攻,大不了就亡国。但我们宁可战败,也不服屈辱!”
41、成语出处:元 刘壎《隐居通议 诗歌五》:“千古吟人,望洋兴叹。”
42、鞭长莫及在句子当中一般做作谓语,定语,表示距离远而无力相助。
43、成语寓意:该典故告诉人们,不要为一些遥远的事情担忧,因为再担忧,也无法改变它。做好眼前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同时也告诉人们做事情须要分清轻重缓急,不能贸然行动,因为即使再有实力,也不必把力量用在不该用的地方。
44、(解释):原意是虽然鞭子长,但是打不到马肚子上,后来借指力量达不到,力所不及。
45、果然,不向宋国借路的做法激怒了宋国。宋国君臣认为这是对本国的莫大侮辱,就杀了申舟。楚庄王听到这个消息,气得暴跳如雷,立即发兵攻打宋国,一下子就把宋国的都城团团围住。
46、“鞭子再长,也不能打到马的肚子上,我们又怎么能管得了楚国呢?”
47、3月8日起,开始在“曹灿杯公益学习交流群”进行音频打卡互动。
48、第二年春,宋国派大夫乐婴向晋国求助。晋景公准备出兵为宋国平反,大夫伯宗说道,虽鞭长,不及马腹。就是说,马鞭虽然长,但却打不到马的肚子,我们晋国离楚国那么远,又怎么能管的了楚国的事呢?后人便由此引出“鞭长莫及”这个成语。
49、(拼音):biān cháng mò jí
50、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
51、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了,地面指挥中心的工程师们只能望洋兴叹,他们鞭长莫及。
52、(例句):闯王确实有许多非凡之处,为当今群雄所~。
53、现一般用此典故比喻在做某件事时,由于受客观因素所限,力量达不到。
54、后来,我到外地读书,父亲的严教也就鞭长莫及了。
55、(语法)紧缩式;作谓语;表示距离远而无力相助
56、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
57、我们必须维护独立主权的尊严,不能受这种侮辱!就算楚国要发兵进攻,大不了就亡国。但我们宁可战败,也不能承受这种屈辱!”
58、《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59、鞭长莫及出处:鲁国·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鞭长莫及”。
60、成语释义:着:接触;边际:边界,边缘。挨不着边儿。多指说话空泛,不接触实际。
61、(解释)鞭:马鞭子;莫:不;及:够得上。原意是虽然鞭子长,但是打不到马肚子上,后指力量达不到,比喻距离太远而无能为力。
62、(示例):除掉腹地里几省外国人~,其余的虽然没有摆在面子上瓜分,暗地里都各有了主子了。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63、听了伯宗这番道理,晋景公才决定不派兵去救援宋国。
64、而且成语大多由历史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演绎而来,富有较浓厚的民族特色。
65、大臣甲:我就说吧!楚王不讲道理,根本就没把我们宋国当回事儿!是把我们宋国当成他们楚国的了,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啊!
66、(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67、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sǒu)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君其待之!”乃止。
68、伯宗:我晋国虽然强大,但派兵去这么远的地方打仗,也不占什么优势啊。
69、景公听了伯宗的话,停止发兵,改派大夫解扬去宋国,叫宋国不要投降,就说援兵已经出发,很快就要到了。
70、“鞭长莫及”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来是说虽然鞭子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上。但在今天,这个成语指的是鞭子不够长,借指力量达不到。这个成语的古今意思基本相反了。
71、楚庄王得知消息后,果然派兵进攻宋国,并将宋国都城睢阳团团围住。楚军把宋国围困了半年,第二年春,宋国被逼无奈,只好派大夫乐婴向晋国求助。
72、大臣乙:楚军……太强了,人数也多……我军节节败退,大片领土沦陷……
73、(反义词)近水楼台、遥相呼应、绰绰有余、如臂使指、不在话下
74、宋国人在城中极其艰苦地坚守了几个月,楚军攻打不下,最后同意宋国求和,并带走宋国大夫华元作为人质。
75、伯宗:古人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意思是,鞭子虽然看着长,但也打不到马的肚子。
76、宋国倾尽全力,和楚国大军苦苦相持了好几个月,还是没有胜利的可能。眼看宋国就要战败,都城不保,宋王只好派人向另一个强国——晋国求助。
77、成语释义:厝:放置;安排。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78、小朋友们事实上,无论做什么事情,聪明的人往往会量力而行,而笨的人则常常奢求做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
79、(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
80、(释义)原意是说虽然鞭子长,但是不应该打到马肚子上。
81、宋王:既然知道要路过,为何楚王不事先派人来和本王说一声,本王也好以礼相待啊?
82、*春秋时期,楚庄王派申舟访问齐国,路途中必定经过宋国。
83、译文:和善的兄弟相互平安相处,泰然自得,不和的兄弟相互残害,不能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