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名言
1、 人就他所归属的那个维度来测度他的本质。这种测度把栖居带入其轮廓中。对维度的测度是人的栖居赖以持续的保证要素。测度是栖居之诗意因素。作诗即是度量(Messen)。但何谓度量呢?如果我们把作诗思为测度,我们显然就不可把这种作诗安置于一个关于度量和尺度的任意观念中。
2、诗意方式就是要摆脱狂妄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狭隘的功利主义的眼光,用一种既谦虚又开阔的眼光看自然万物。其实,对待自然的诗意方式并不玄虚,这在一切虔信的民族那里是一个传统。比如在藏民眼中,自然山河绝不只是资源和能源,更不是征服的对象,相反,他们把大山大川看作神居住的地方,虔诚地崇拜。我们不要说他们愚昧,愚昧的可能是我们而不是他们,他们远比我们善于和自然和谐相处,并从中获得神圣的感悟。
3、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就说过:“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而在明月村的日子,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这种诗意。朋友们都在忙着实习,找工作,上班,而我独自一人来到这里学习蓝染,这样一个古老的工艺吸引着我不得不到明月村来,我为这一片蓝而痴迷。我追求我所喜爱的,而我喜爱的事物也热烈的回馈着我。朋友们都羡慕我的生活,说我的生活过的好有诗意,我觉得不是我的生活过得有诗意,而是每一个来到明月村的人都可以拥有的。在茶香四溢的田埂边,古朴稀松的松林间,在一片纯净的蓝染里,都能感受到明月村的这种生活的诗意。
4、萨特讲了一句名言:“人命定是自由的”。里面包含有两层含义——第人是被无缘无故抛到世界上来的,是空无所有的;第人一旦进入尘世,他就享有绝对的自由,就要对所做的一切负责 ,就是自己行动的主人。
5、思想伟大的人必犯大错,思想小的人必犯大错。
6、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海德格尔
7、昨天有一家人来到岚染工坊,那家人的妈妈很美,穿着一身飘逸的长裙,像是从天上下来的仙女,带着小朋友来感受蓝染的魅力,体验采茶,炒茶,做陶的乐趣。妈妈说让他来体验一番,亲身动手做过他才会有感受,回家就好写作文了。与其说是体验手工,更不用说是来到明月村感受一种亲近大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大自然中,诗意的生活就流溢出来了。
8、如果社会不推崇、不重视有才有德的贤达人士,那么老百姓就不会互相争着去做贤人;
9、回顾|移动跨界项目—莫须有工舍:后网络时代第五回“迁徙的途径”
10、 世界并不是世上诸多可见的存在者的总和,人也并不是世界的唯一组成部分;世界与人之间并不是客体与主体的二元对立关系。
11、迁徙的途径——莫须有工舍后网络时代第五回|移动美术馆移动跨界项目
12、经历是一个严厉的教师,她先对你进行考试,然后再给你讲课。——斯普迪·滕姆斯
13、萨特的思想,在二战期间就发生第一次重大的改变,几乎完全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影响下走了出来。这很可能与他经历的二战有关,纳粹的残暴罪行和普罗大众的痛苦促使他发生了这一改变。
14、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海德格尔
15、 也许作诗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度量。更有甚者,也许我们必须以另一种声调把“作诗是度量”这句话说成“作诗是度量”。在其本质之基础中的一切度量皆在作诗中发生。因此之故,我们要注意度量的基本行为。度量的基本行为就在于:人一般地首先采取他当下借以进行度量活动的尺度。在作诗中发生着尺度之采取(Nehmen)。作诗乃是“采取尺度”(Maß-Nahme)——从这个词的严格意义上来加以理解;通过“采取尺度”,人才为他的本质之幅度接受尺度。人作为终有一死者成其本质。人之所以被称为终有一死者,是因为人能够赴死。能够赴死意味着:能够承担作为死亡的死亡。惟有人赴死——而且只要人在这片土地上逗留,只要人栖居,他就不断地赴死。但人之栖居基于诗意。荷尔德林在人之本质的测度借以实现的“采取尺度”中看到了“诗意”的本质。
16、 作诗乃是人之栖居的基本能力。但人之能够作诗,始终只是按照这样一个尺度,即,人的本质如何归本于那种本身喜好人、因而需要人之本质的东西。依照这种归本(Vereignung)的尺度,作诗或是本真的或是非本真的。
17、 因此之故,本真的作诗也并不是随时都能发生的。本真的作诗何时存在,能存在多久呢?在上面所引的诗行(第26-29行)中,荷尔德林对此有所道说。我们蓄意地一直对这几行诗未做解说。这几行诗是:
18、 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海德格尔
19、 思的任务将是放下以前的所思,把真正应当思想的事情决定下来。
20、经历犹如一盏明灯的光芒,它使早已存在于头脑中的朦胧的东西豁然开朗。——德拉·梅尔
21、1924年,萨特考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获中学哲学教师学衔,并到勒阿弗尔一所高级中学任教。
22、朋友们,我们又相依相伴过了一年,过去的2021年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大事件,看宇航员飞天,看明星失去光环。我们从元宇宙里察觉到未来生活的场景,我们于流调中窥见普通人的心酸。疫情加剧了你我的分裂,三观稳定成了最大的考验。今年我们集思广益破了很多大案要案,我们把那些道听途说八卦流言,变成了一个个可咀嚼回味的知识点。
23、萨特一生拒绝领取任何奖项。1964年,瑞典文学院授予其诺贝尔和平奖,被他谢绝。
24、马丁·海德格尔(18026-1902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25、 向死而生的意义是: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体会生的意义。
26、科学性的语言游戏希望使其说法成为真理,但却没有能力凭自己的力量,将其提出的道理合法化。——利奥塔
27、很多人都对明月村充满向往,向往这里每天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来到明月村明月山房后,每天都是早起,吃饭,喝茶,染布,写字。遇到前来参观和定制蓝染产品的人,便和彭老师一起,走上几步路,去到岚染工坊,学习如何染布,做好一件手工制品。在这里,我确实过上了诗一般的生活。
28、人生是一所学校。在那里,不幸不是幸福,而是好老师。因为生活在深渊的孤独中。
29、日抛天团&移动美术馆:太阳系南部巡演第一回|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移动美术馆项目
30、 海德格尔的境界似乎更为高远。他接着说:“这种哲学思索可不是隐士对尘世的逃遁,它属于类似农夫劳作的自然过程。”没有任何刻意、勉强、逃遁。从这里,我看到了老子、庄子的身影和状态。他们正是在这样思考着。也怪不得海德格尔那么喜欢老子,甚至还与一位中国学生一起翻译过《老子》。
31、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先天决定的,而完全是由自己的行动造成的,是自己设计选择的结果。
32、最终你就选择了一个,你不爱她,她也没那么爱你的人结婚。这世上错配的人太多了,导致婚姻走到终点的人就太少了。
33、《不列颠百科全书》在“萨特”条目下的第一句话是:“法国哲学家、剧作家、小说家,当代文化生活中的国际知名人物,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
34、思考的任务是抛弃以前的想法,决定真正需要思考的东西。
35、 海德格尔在思考时,多在“追问”。我们的任何“追问”,都是在追问世界在我们心中留下的印象、形象、观念、思绪,或者说,是在我们心中形成的“子人格”。因此,任何的“追问”都是在于自己“通心”。
36、通过不提倡和不抬高百姓中有知识有修养的贤达人士、知识分子和有能力的人,让百姓知道做贤人是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的,使百姓失去争取和上进的想法,从而达到天下百姓之中无有贤者的目的。
37、那为什么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呢?他在此书的第二部分作了解答。
38、如果我能向死而生,承认并且直面死亡,我就能摆脱对死亡的焦虑和生活的琐碎。仅有这样,我才能自由地做自我。
39、不管一个女人多么努力,社会评价她的标准也往往是好不好看,胸大不大,腿长不长等外在的东西,这或许是对女人最大的不公平之处。
40、这种封建思想就是王富民贫的思想,不能藏富于民,设法制止高价位的珍贵古玩和豪华用品,从去除奢侈之风上,使百姓无从羡慕嫉妒恨,不生强取偷盗心,从而淡化了贪心与奢求,安心的从事农耕。
41、 然而,我们将怎样证明荷尔德林是把作诗的本质思为“采取尺度”了?我们在此毋需证明什么。一切证明都不外乎是依据前提的事后追加的做法。根据被设定的前提,一切均可得证明。但我们只能注意少数几点。我们只要关心诗人自己的诗句便足矣。因为在接着的诗行中,荷尔德林首先真正追问的只是尺度。此尺度乃是人借以度量自身的这种神性。第29行开始做这种追问:“神莫测而不可知吗?”显然不是的。因为,倘若神是不可知的,它作为不可知的东西如何能成为尺度呢?但是,我们这里要聆听和牢记的是,神之为神对荷尔德林来说是不可知的,而且作为这种不可知的东西,神恰恰是诗人的尺度。因此,使荷尔德林大感震惊的还有这样一个激烈的问题:那在本质上保持不可知的东西如何能成为尺度呢?因为人借以度量自身的这种东西无论如何都必须公布出自己,都必须显现出来。而如果它显现出来了,那它就是可知的。可神是不可知的,却又是尺度。不仅如此,而且保持不可知的神也必须通过显示自身为它所是的神而作为始终不可知的持存者显现出来。不光神本身是神秘的,神之显明(Offenbarkeit)也是神秘的。因此之故,诗人随即提出下一个问题:“神如苍天昭然显明吗?”荷尔德林答曰:“我宁愿信奉后者”。
42、读书计划不仅是文本阅读,更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参与者将学会在平等的氛围里,表达自己的观点,聆听他人的思想。 “南锣读书计划”强调互动与参与,主角是参与活动的“分享者”,对于前期阅读、知识储备有一定要求,参与者需提前报名并审核。
43、11月22-11月27号(周五-周三)讲座112场|移动的大学
44、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海德格尔
45、(MAM推荐)艺术家刘耀华(LiuYaohua)以下内容与“作品”无关,请放松观看
46、综合分析:《道德经》中关于无为而治的圣人思想,是服务于封建王朝的思想,通过对百姓实行弱、贫、卑、愚、淡、安、忍的管理方法,从而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总结:
47、哲学不能直接改变世界现状。此外,一切都不能单靠人类的思想和计策来完成。
48、 “我将要死”并不是一种外在的和公开的事实,而是我自己存在的一种内在可能性。——海德格尔
49、在书中,萨特论述说,必须真正关注人的生存问题,人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样子。这是人的真正存在价值,是对个体的最大尊重和包容。
50、萨特,1905年生于巴黎一个海军军官家庭。他幼年丧父,寄居于外祖父家。中学时期,萨特开始阅读哲学著作,这对其后来的哲学生涯有重要影响。他同时对文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51、此书,回答了社会上对存在主义哲学的疑问或叫“责难”;解释了为什么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就是“自由成为人类斗争的工具,它意味着社会责任心”。
52、 如果我能向死而生,承认并且直面死亡,我就能摆脱对死亡的焦虑和生活的琐碎。仅有这样,我才能自由地做自我。
53、人活在自己的语言中,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说话,话在说人。--海德格尔
54、诗人从跃动、喧嚣不已的现实中唤出幻境和梦.——海德格尔
55、 这种测度(Vermessung)不只测度大地(γ°),因而决不是简单的几何学。这种测度同样也并非测度自为的天空,即οéρανñς。测度并非科学。测度测定那个“之间”,也就是使天空与大地两者相互带来的那个“之间”。这种测度有其自身的μ¡τρον[尺度],因此有其自身的格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