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比较和打比方的句子
1、师:(笑)大家找的都很棒,每篇文章都应该围绕主题来写,说明文也是这个道理,它得围绕事物的特征来写。本文每一段段内也是如此,都有各自说明的对象和特征。所以每段的结构也是严密的,这样的行文方式,就像为走路的游览者读者设置了路标,让读者更容易把握说明文说明的事物的特征,达到作者的目的。我们在写作上也可借鉴。
2、小学阶段,对说明文阅读常见的考题就是写出相关句子的说明方法。
3、师:注意难写的字,易写错的字,容易用错的词。如:镂珑榭庸请大家识记,在用手在空中写一写。
4、举例子: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使欲描写的事物更清晰
5、打比方: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以图画来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原因,使说明对象具体可感。(作比较和打比方的句子)。
6、生36: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这里用“大多”一词,表示范围限定,说明很多池沼引用活水,不是绝对的。
7、生30:第4段第二句话: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这是下定义。
8、作比较:大礼堂顶上藏着比北京新扩建的长安街路面还要宽的十二榀钢屋架。
9、师: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观点和解释都被你们找到了,好我们一起总结一下本文的顺序以及判断方法。本文采用了由概括到具体的说明顺序,在具体说明里面,又采用了整体到局部,由主到次的顺序。判断顺序,首先要弄清楚各种顺序的具体含义,从文中寻找能证明的信息。比如,从段落位置,内容多少,以及作者在文中留下的直接信息。
10、拟人,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成和人一样有感情,有动作,有语言。如:枝条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11、? 写作文微课第34课:写景作文-古诗在写景文中的运用
12、打比方:塞特凯达斯瀑布在群山之间无奈的垂下了头,想成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13、第37课《状物作文指导-写出植物的姿态美》
14、师:讲究在词典中意思是“重视”,也就是说苏州园林是绝不重视对称,而不是全都不对称。只是不以此为追求目标。你回答得很好!真正理解了这个词在句子中的含义,从这个词使用中也可以看出作者用词不但很有分寸,而且很讲究词语使用的精确性。
15、师:说明文概括要点,要明白说明的对像和特征,这句话能体现吗?
16、按屏的建造材料极其装饰的华丽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画屏、石屏、木屏、竹屏等,因而在艺术上有雅俗之别,同时也显露了使用人不同的经济与文化水平。 ( 分类别,使读者明白屏的种类。 )
17、生41: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图案画讲究对称,缺少自然之趣。
18、生4:第3段,“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19、庄稼地里,金黄的玉米像金棒槌一样齐刷刷一片连着一片,高粱那红色的穗子,像害羞小姑娘一样,红着脸低下了羞涩的头,在微风中摇曳,大豆摇摇摆摆,在风中沙沙作响,田野里像演奏着一首大自然的合唱曲。
20、( ):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
21、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22、作比较作用:把??与??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说明对象的特点。
23、岳禹碑高7米,宽4米,碑文分9行,每行9字,计77字,末行空四字。
24、第34课《写景作文-古诗在写景文中的运用》
25、生11:第一段和第二段是总写的,后面是分写的。
26、师:理由还不太充分。除了段落前后位置,还有哪些可以证明你的观点?
27、师:我感觉作诠释也不太恰当。作诠释是对一个理论概念做出解释。而这句是对苏州园林某个特点进行说明解释。不能说是作诠释。还有一种说明方法大家没有发现。
28、( ):连绵的山。山峰一个接着一个,连绵不断。
29、⑷下列几种情况,虽有“像”“仿佛”等词,但不是比喻句。如:
30、例如:第2自然段,以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例子(引用)真切有力地说明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点。
31、反问句不必答,问中已有明确答案,常常在段中或末尾,目的是加强语气,表示强烈的感情,所以有时可用叹号。
3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 举例子,既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 )
33、师:引用,我们说过了,还有一处没说出来的。
34、这次汶川大地震所造成的伤亡堪比当年的唐山大地震。
35、作比较:苏州园林与北京的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36、好,下面我们来回答第三个问题。说说本文是怎样围绕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明的?关于“怎样”类问题的回答,可从结构思路和顺序上组织材料。格式一般为:本文采用……的结构,……的顺序,首先……然后……最后……,请大家根据结构思路和顺序,在心中整理组织文字。(3分钟)
37、写作文微课第23课:想象作文专题——走近童话
38、课堂语言信息效率不高。在整理课堂实录的时候,听录音发现自己的教学语言比较啰嗦,感觉在单位时间内说话有效信息量不高。
39、示例:我认为本文的说明视角很有特点。比起上一课《中国石拱桥》,本文采用了游览者的视角,以游览者参观苏州园林的感受为基本点进行说明,心中处处有游览者,站在游览者立场介绍,成为苏州园林和设计者与匠师们的媒介,易于让读者理解明白和接受。
40、本来设计主问题板块,但在课堂实施中,对单个学生的碎问也是有的。
41、写作文微课第20课:写景作文写作技巧(2)动静结合
42、①成分排比。例如:大堰河,含泪的去了!同着四十几年的人世生活的凌侮,同着数不尽的奴隶的凄苦,同着四块钱的棺材和几束稻草,同着几尺长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着一手把的纸钱的灰,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43、第5句是作比较。可燃冰和“能量块”相比,有两个相似的地方:体积小,能量巨大。第6句呢?是打比方。把可燃冰比喻成“能量块”。相似之处很多,生动形象。
44、师:我们先看看这四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从每一段的句子之间关系上想一想。
45、作品诵读欣赏,做一名优秀的导读者。(可参考“导读者”栏目哦!)
46、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打感叹号。
47、文化浓厚(道路名人人物墙壁走廊班级文化墙等)
48、排比在字数上无严格要求,只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即可,而对偶则要求字数相等或相近,且结构完全相同;
49、③花时不同的各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50、生26:“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这是打比方和作比较。
51、B、词语概念的使用,内容的概括很准确,精准反映了说明对象的特点:近义词(近意概念)比较,辨析微殊,增强准确性。
52、师:这一共是三个问题,边读边思考第一个问题,圈点勾画出相关信息。每段主旨句大多在开头,部分在结尾,很少一些在中间。
53、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 ( 引用说明,可以增加文章的说服力 )
54、? 写作文微课第22课:阅读写作的综合运用
55、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人或事物密切相关的事物的名称来代替。
56、写作文微课第18课:如何写好读后感和观后感
57、我来到秋天的树林里。啊!地上落满了树叶,有红的、黄的、绿的……五彩缤纷,美丽极了。一阵风吹来,树上有落下了几片树叶。
58、|声明:综合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59、生29:第4段最后一句。“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这是引用诗句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美!
60、2020秋统编版语文1一6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61、2020统编版语数英1-6年级上册全册同步一课一练
62、句子对偶。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63、春天的白云多姿多彩,像奔腾的小马,像翻滚的浪花,又像那春姑娘白净的脸。
64、那我们一起总结:3456段运用了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引用,摹状貌等说明方法,丰富多样啊!
65、从逻辑上看,课文是按照由总到分,由主到次,从整体概说到具体分说的顺序来安排的。文章先是概括了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给人的感觉是“如在画中”;然后,从四个主要角度和三个次要角度逐一分析,强调苏州园林的布置处处充满美,匠心独具。有总有分,层次分明。
66、师:好,请坐!她找出了两个,我们先找一找打比方是哪几句?谁说下?
67、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68、排比一般只表示相近或相关的 意思,而对偶则表达相对、相反或相连的意思。
69、 “薄如钱唇”,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
70、一棵绿油油的小柏树栽好了,就像战士一样笔直地站在那里.
71、幸福是染色的画笔,能染红鲜花,也能染绿树叶;能给清澈的湖水染上透明的质感,也能给纯洁的心灵涂抹一层辉煌。
72、举例子: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