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物候现象的农谚
1、了解一些物候知识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要意义。 (有关物候现象的农谚)。
2、 教师明确:失去了说明的生动性。“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有关物候现象的农谚)。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属于 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
4、 点评:由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结合第三个因素“高下的差异”。
5、小结:本文按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来说明事理。
6、主要表现在:教学模式,稳中求变;教法创新,实现高效
7、点评:这节课教学设计的主要人物也是从语言的角度入手的,抓住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而且侧重于“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8、分析课文内容,说说第一自然段的语言特点和它的表达效果。
9、总体感觉这一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得当,突破方法合适,对大自然物候现象的语句品析到位,说明方法教学清楚,但教学容量不是很饱满,没有及时在训练中巩固、提升。
10、师:本文按物候----物候学----物候观测对农业的意义----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物候学研究的意义来说明事理。老师把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放在开头可以吗?
11、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语文课培养科学精神,不是直接讲授科学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以“求真、严谨”的态度,运用各种阅读策略,真正读懂作品讲解的科学知识,不能似是而非、大而化之;进而,还可以对有关问题的表述甚至观点,提出质疑,展开探究。教师应避免以下误会:说明文的内容没什么可教(没意思),不需要教(学生自己能读懂),不应该教(语文课不是科学课)。其次,实用文的教学,要重点训练“提取与整合信息”的技能。第引起学生对相关科学问题的兴趣;让学生意识到:科学与人类生活、科学与人文有着深刻联系。从以上观念出发,《大自然的语言》,可以提炼的教学内容有:
12、年年如是:每一年都像这样。是,此,这。
13、明确:第1段,以生动的写景笔调,写出了一年四季不同的自然现象。文章并不提“物候”二字,而从常见的自然现象写起,完全符合人们由浅入深、从现象到本质这一认识过程。虽然还没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为进一步说明物候做了铺垫。
14、 (生阅读思考,并勾画自己的所得。师巡回指导。)
15、二十四节气又可以分为四类,表示寒来暑往变化的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象征温度变化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降水量的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七个节气;反应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16、点评:反思,抓住了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突出了如何品析说明文语言的方法和作用。一节课从教学目标的确立,到课堂实施,到课后反思,是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实现专业化成长的必然步骤,长期坚持下去,就能够做到“教学相长”。教学任务完成得如何,学生学习效果如何,有哪些有点,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今后如何改进,每节课都积极反思这些东西,必然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7、 学生讨论,师点拨后明确,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文章更有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8、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这是本段的中心句。)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所有的近海的地方都如此,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所以”得出结论,说明经度的差异对物候现象的影响。)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连用两个例子,并采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本段中心句——经度对物候的影响。)
19、第三部分(第6—10自然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20、 ③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它为物候。
21、下列文字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22、(2)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表模糊性)
23、师:本文是介绍物候学知识的科普文章。物候学不是一门容易懂得的科学,你认为作者采用哪些策略,使文章叙述知识时深入浅出?
24、 “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25、 文中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等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谈谈它们的作用。
26、关于文章的说明顺序,小学老师可能已经跟学生说过“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空间、逻辑。辨认这三种顺序,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时间、空间很好辨认,剩下的就是逻辑了)。难点在于:逻辑顺序具体包括哪些逻辑顺序?课文第三部分(物候现象来信的决定因素),为什么就是“从主要到次要”?凭什么说“纬度”是首要因素,而“经度”只能“第二”?对此仍然不求甚解,满足于找到“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的语言标志,是教学浅陋而无效的病症。
27、 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科学、严谨的特点。
28、本单元的写作专题就是“说明顺序”,因此,各篇课文的教学要突出“说明顺序”的梳理。四篇课文的说明顺序,简单说,依次为逻辑的、逻辑的、时间的、逻辑的。其实,事理说明文,基本上都要采用逻辑顺序。本单元的教学,不应只是让学生学会判断哪种顺序,而是要深入探究“具体是哪种逻辑顺序、为什么是这种顺序”。
29、严格追究“物候”的概念,不是让学生死背定义,而是要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能把似是而非的东西都当成“物候”。教学中,不是从定义出发,而是从例子出发,让学生判断一些现象是否属于物候。例如:“龟背潮,下雨兆”“泥鳅静,天气晴”等农谚,说的是物候现象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些农谚说的是短期的天气变化,而非长期的“气候变化”,天气和气候,是两个不同概念。又如:“阴天下雨的时候,老人关节疼”是物候现象吗?首先,阴天下雨仍然是短期的天气变化,其次,人的身体反应,不属于“动植物”之列。尽管人也是一种动物,但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人这种动物与自然气候的同步感应日益迟钝,因此,物候观测的对象,从来不包括人的生理变化。再如,朱自清《春》里描绘的景物,能叫做“物候”吗?答案是:“物候”是一个科学术语,称为“物候”的自然现象,一定是跟农事安排有关的,单纯的景物描写、特别是文学作品的描写,即使反映了季节变化,也不能叫“物候”。
30、(当太阳落山时,呈深红色。这说明是大气中含有较多的水汽和杂质,一般致阴雨的可能性较大些。)
31、大自然常常用不同的语言和我们说话:早上的超大豪雨,天空的闪电打雷,告知了天气的语言。橘色的叶子,红色的花朵,告知了季节的语言。甲虫的擂台大赛,蜜蜂的嗡嗡叫声,告知了生命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奇妙。
32、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是我国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有很高造诣。重要作品有《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等。
33、① 说明文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 和 事理说明文 。
34、课文开头的四季景物描写,和朱自清《春》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35、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
36、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37、本单元的单元目标是“说明顺序”,本课体现的是“逻辑顺序”,要做具体分析:第一部分:由现象到科学,第三部分:由主到次;第三部分到第四部分,由科学到运用。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真正理解:为什么是这种顺序?
38、 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开花;
39、课文之外,采集谚语或相关文段,以验证学生是否真正读懂了课文、读懂了“物候”。
40、④在春天,早春也跟晚春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41、教学设计,是事先设置好的,是课堂教学过程的蓝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老师根据班情、学情,随时调整,对预设的也要注意课堂生成性。
42、 ①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精确)
43、积累字词(指名学生读自己积累的字词;然后教师出示重点字词,让学生齐读)出示:
44、(注)立秋不下雨说明整个秋天都少雨,白露不下雨,说明三个月里都不下霜。
45、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至二暑连,秋处露春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46、 生3:我知道了决定物候现象来临有四个因素。
47、明确:第一部分描述现象,由表及里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第二部分做出解释,话题转到农业上,与文章结尾形成了照应。第三部分推究原因,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四部分阐明意义,再次突出“大自然的语言”,与第一部分照应。全文条理分明,主要按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物候学,通俗易懂,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48、点评:这个环节采用了比较揣摩法的其中之二——换一换的方法,“这”字指代了“花香鸟语,草长莺飞”,让学生揣摩其表达意味有何不同,来体会语言的生动形象性。
49、语言建构与运用:本课的教学重点不是微观词语或句式的建构,而是着眼于篇章,建构科学文本的阅读图式;进行“提取整合信息”的技能训练。
50、筛选课文主要信息,了解物候知识和物候学的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