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巴金的资料20字
1、李宗刚.高明玉||山师现当代文学学科资料汇编的历史回溯之三(作者巴金的资料20字)。
2、几年前在网上搜索一本孙惠芬的小说《吉宽的马车》,看到一篇非常棒的评论,署名周立民。这就是大连日报周刊部的周立民吗?得到的答案是:是。
3、“我把你给我的信都用一个盒子装起来存着,因为你一辈子只讲真话,我知道你对我的情谊,也句句是真话。”这是冰心写给巴金与20世纪研讨会的贺词,那是1994年的春天,北京全城飘着柳絮的季节。
4、从我国古典现实主义小说传统中,巴金继承了世情小说的传统。
5、(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汉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巴金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d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6、郭沫若是有着广泛影响力的、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知识分子,是公认的当代中国文化界的一面旗帜,他的内在关切、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和活动方式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尚。本文从此前学界所鲜见的大量的档案资料、未刊手稿、未刊信札的角度切入,研究触角涉及当代中国文化的诸多层面。
7、综观巴金的全部小说创作,我们基本可以用热烈、悲壮、明快、朴素来概括其主要的风格特征。这些特征首先是由他具体的生活实践所决定的,是他坦率诚挚的个性气质和热情敏感的精神禀赋在创作上的反映。
8、在这时候我得到了一个朋友自杀的消息,这个朋友姓巴,我和他在法国Cha-teau-Thierry同住了一个不长的时期。
9、这些没有任何修饰的字句常常会产生让你热泪盈眶的力量,不能不感慨虽岁月流逝但也埋没不了人间相知的真情。
10、巴金对欧洲文学作品读的很多,他所喜欢的作家也很杂,我们甚至无法以某个流派、某种创作方法界括。在他所经常提到和公开表示过称许的作家中,有属于现实主义流派的,如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等;有自然主义作家,如左拉;有浪漫主义作家,如罗曼·罗兰、雨果、卢梭;有唯美主义作家,如王尔德;有感伤主义作家,如斯托姆等。这些不同流派不同国家的作家们,给予巴金的影响和滋养是多方面的。尤其是文学作品外在的表现形式和艺术技巧。
11、巴金与法斯特事件————从巴金给李济生的信说起
12、替我问候北京的朋友们——巴金与朋友书札中的北京记忆
13、巴金的语言风格特征明显,总体来说他的语言是热烈、明快、朴素的,然而就情感对语言的影响,又可分为前后两期来看待。前期以青春激情的抒情语言风格著称,感染性极强,故而巴金前期以《家》为代表的小说受到青年人的热烈追捧;而以小说《憩园》为节点的后期作品语言则开始由热转冷,笔调变得深沉、悲哀和忧郁,到了《寒夜》则将这种悲剧式的语言艺术提炼到了巅峰状态。巴金前期作品语言的气势和节奏激越奔肆,一泻千里,无法以迁回婉转,含蓄凝炼对其加以规范;热烈酣畅,平白真率才是其方圆。这种显示着“语句和生命是进合为一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象一团火似的燃烧着,也使别人燃烧”。然而巴金也绝非只是一味任情纵笔、狂放无羁以至流于粗糙简滥。在具体驾驭这种平白率真、热烈酣畅的文字时,巴金注重随情绪的起伏变化和延伸发展来安排句法的构造、修辞方式的搭配和音节的长短相间,让语言在热烈明快中自然跌宕成抑扬顿挫的节奏和旋律,产生一种流畅回环的音乐美感。如作品《春天里的秋天》中:“我抬起发热的脸,去看蔚蓝的天,去迎自由的风。我的眼里却装满一对大眼睛和两道长眉。那对大眼睛里充满着爱情,春天的爱情,南方的爱情。”这一句并没有使用整齐的韵脚,也不讲究声调的平仄搭配,咏玩味间却给人一种抑扬有致,明快优美的音乐享受。这种富于音乐美的语言,是巴金语言抒情风格的重要特征。
14、“在去巴金故居整理资料时,我们连一张碎纸屑都不放过,巴老的儿子称,"比红卫兵抄家都彻底。"”周立民怎么也没想到,今天,他会在巴老的家里办公。巴老更不会想到,当年那个来自中国北方大连庄河青堆子的农家少年如今会成为他的研究者。
15、《郭沫若书信中的当代中国》以郭沫若57岁至86岁(1949—1978)之间的友朋信札为基本材料和线索,主要讨论了五个问题:郭沫若对旧作《历史人物》《地下的笑声》《洪波曲》以及古文字类著作的整理、修改和再版;《武则天》《蔡文姬》《管子集校》等重要著作的写作过程;郭沫若担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权与责;作为著名诗人和中国文联主席的郭沫若如何在文坛发言;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当代文人和学者,郭沫若在新中国的对外交往中扮演何种角色。
16、1982年10月,《随想录》(第三集)出版。
17、以巴金与友朋的来往书简为例,或许,当年友朋间不经意的几句话,今天都成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信息,有助于揭开很多历史疑点。至于那些涉及编辑、出版的大量书信,则更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因为对于编辑、出版而言,人们看到的是它的成果,而背后的编辑、出版、营销的过程常常在时间中被淹没,编者和作者的书信往来则多少可以打捞出这背后的枝枝节节,甚至补充了出版史的空白......书信中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从国家大事到文坛风云,乃至个人情感等,对于了解那渐渐远去的时代和活跃在那个时代中的身影大有帮助。抛除这些,它们还有趣,哪怕大不相同的笔迹也能看出写信人的不同性格、气质,笔画之间还留有不知多少的想象空间......
18、受自然主义大师左拉的《卢贡·马加尔家族》的启发,巴金学习并釆用了多部连续性的小说形式,他的《激流三部曲》、《革命三部曲》(只写了《灭亡》《新生》,后一部未写)、《抗战三部曲》、《爱情三部曲》都是采用这种形式写成的。这种多部连续性小说形式的釆用,使得巴金从容而坚定地从知识分子形象序列的整体结构方面,向中国现代文学史提供了几组互相联系而且在精神历程上呈现发展趋向的知识分子立体形象,而不是侧影;并把他们放置在发展前进的时代浪潮中加以刻画描写,揭示了我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艰巨性,反映出巴金对当时社会时代的历史必然和本质规律的理解认识,构成了巴金小说沉实独特的思想内容,为创作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巴金文学思想的核心为:真与善。这两点之间,“真”是巴金文学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学思想的基点,是价值。巴金文学思想中的善是人的绝对自由追求的价值观,这主要得益于他早期所接触的无政府主义思想。无政府主义思想提倡个体之间的自助关系,关注个体的自由和平等。而巴金处女作的《灭亡》则把他反专制的憎和对人类的爱的这两面作了非常青春激情的表述,而后的《家》则更为直接的体现了他对限制个人自由的封建的主义的无情的控诉。后期,《火》三部曲、《第四病室》、《憩园》、《寒夜》,都体现了对40年代中国社会黑暗的揭露与批判。《火》对抗战的直接描写,《第四病室》对社会底层黑暗的揭露,《憩园》对不平等社会的反思,《寒夜》对社会黑暗的控诉。到了晚期的巴金对于“善”的思考则更加带有更明确的社会内涵,这个内涵,主要是通过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来体现,即反对文化专制、反对长官意志、反对粉饰现实、忏悔自己精神上的软弱,认为整个民族都应该忏悔和反思。于是他也响亮地提出,要建立文革博物馆。
20、年龄原则在18岁以上(2004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45岁以下(1977年1月1日后出生),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21、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读书期间,在“五四’新潮思想影响下,加入进步青年组织“均社”。
22、提供3年内已发表作品复印件、获奖证书复印件(全套一份)。
23、巴金小说经常运用倒叙、插叙的叙述方法,有时甚至在一个短篇中,也往往是顺叙、插叙、倒叙交错运用,如《父亲买新皮鞋回来的时候》《发的故事》《还魂草》《窗下》等。但他十分注意叙述中的内在逻辑联系,使情节线索和条理简单明晰,避免让读者感到纷繁杂沓,像掉进迷宫中茫然不知所云。仅以《憩园》为例,故事叙述人“我”(黎先生)在老朋友姚国栋家客居写作的过程是顺序描述,中间引进杨家故事和“我”笔下描写的贫苦车夫与瞎女人的故事作为插叙,而这两个故事的插叙——杨家故事是以倒叙方式展开,贫苦车夫的故事则由顺序描写完成。整个作品的描述程序,呈现为顺序、插叙、倒叙三种方式交错运用,互为包容的形态,但因其内在逻辑的缜密谨严,情节头绪虽多却紧凑自然,作品显得条理十分清晰。
24、《序跋集》的编辑往事——从巴金与姜德明的通信谈起
25、爱真理,忠实地生活,这是至上的生活态度。没有一点虚伪,没有一点宽恕,对自己忠实,对别人也忠实,你就可以做你自己的行为的裁判官。
26、李宗刚.高明玉||山师现当代文学学科资料汇编的历史回溯之二
27、他就是我在《死去的太阳》序文中所说的‘我的一个朋友又在项热投水自杀’的那个中国留学生。
28、1921年4月1日,第一篇文章《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发表在《半月》刊第17号刊载上。
29、洁白的心房充溢着新生的恩惠——巴金、胡风、萧军在历史转折年代中
30、如今,周立民在文学研究方面已经崭露头角,在《收获》《万象》等著名文学期刊,都有周立民的专栏。今年《收获》杂志的专栏“星水微茫”约请周立民写两万字的文章,主要写老一辈的文化人,“为了这每期两万字,我需要读200万字。”
31、中国茅盾研究会原副会长钟桂松说:“北塔先生的《“信”者“信史”也——茅盾书信研究》是一部研究十分扎实的学术著作。这部著作,以它别具一格的选题和旁征博引、纵横捭阖的解读,填补了茅盾研究的空白,是茅盾研究史上有学术高度,有历史厚度,有根有据,可读可赏的著作。”
32、《山师学人视阈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山师学报”论文选:1959—2009》
33、人生需要导师,周立民坦言,当时,他就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孩子,是这些人生导师将他一步步引入到一个巴金研究的殿堂。
34、“性情所铄”仅仅是一方面,是形成和决定创作风格的一个直接因素。“陶染所凝”作为另一方面,是客观因素对风格的制约和影响。其主要是指时代思潮、民族风习和中外文学艺术传统的熏陶,它对巴金风格的影响同样不应忽视。巴金生活和创作的时代,是中华民族承受着大灾大难,而又在这灾难中顽强挺进的血与火交织的岁月。地火在运行,岩浆渴求着喷涌,整个时代气氛骚乱激荡,处处酝酿着巨大的变动。历史是在迂回曲折中缓慢而坚定地前行。作为一个意识到并渴望着这种大变动的进步作家,巴金敏感地捕捉和搜集一切能显示变动的信息,并由此确定自己的文学创作基调,他始终把反帝反封建作为自己的创作宗旨,以呐喊反抗斗争呼应着时代对革命对变动的呼唤。作为一个热烈而悲愤的歌者,巴金呻吟、痛哭、狂歌,呐喊在自己的激情旋律中。只有我们对于巴金生活在其中的那个时代精神有着较为准确的把握,并真正认识了巴金坦诚热情的个性气质,我们才能深切地理解:为什么巴金的笔底汹涌着那般炽烈的激情;为什么他往往采用第一人称的叙事方法,显示出强烈的主观性、抒情性、诗性;为什么他的作品形象间满孕着动势,而格调总是悲愤;为什么他不拘泥于炼词造句,不求精约严谨,力主酣畅明快;为什么他不注重精雕细刻,而公开标举无技巧的旗帜,讲求自然。巴金小说创作的热烈、悲愤、明快、朴素的风格,在客观上正是风雷激荡的时代精神所哺育的结果。
35、2003年11月,中国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称号。2005年10月17日19时0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36、 签约作家在签约期间的待遇,按照《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管理办法》、《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作品扶持办法》执行。
37、金色的阳光照耀着“新北京”——从黄裳致巴金、萧珊一封信说起
38、①冰心:《贺叶巴两位》,《文汇报》1984年2月29日。
39、2005年10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40、邮箱:3078407186@qq.com;
41、 每个人应该遵守生之法则,把个人的命运联系在民族的命运上,将个人的生存放在群体的生存里。
42、1985年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外国名誉院士称号
43、巴金的真实观则更为直白的体现于他的作品之中。因为巴金不同于茅盾等作家完成作品时所具有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故而他的作品唯求“真”,以“真”动人,以“真”取胜。在巴金前期的创作中,他致力于青年对家长的对抗情绪的感受,作家的真实就在于对这种感受的发掘和提炼,正如他在《激流·总序》中所说的,我有了生命以来,在这个世界上虽然仅仅二十几个寒署。”“这其间我也曾看见了不少的东西,知道了不少的事情。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但是我并不孤独,并不绝望。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总看见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通过乱石碎山中间。”作家以其二十多岁的青年的眼睛所看到的生活的激流,所感觉到的爱恨痛苦,通过巴金式的真实的感受体现在里面,这就是青年的真实感受。在这里,违反这生活的激流的就是假的,适应这生活的激流的就是真的,就会被巴金体现在《激流》三部曲中。巴金后期创作,这种真实观发生了一个变化,这个变化在于其理性选择的加入,即对40年代中国社会的思索及对这种思索的感受。《寒夜》是其中的一个典范。《寒夜》的深刻性在于其真实性,这种真实可以说是残酷的真实,即以好人对好人的残忍来体现出生活的真实,制造了好人与好人之间的悲剧。
44、另外,巴金的中长篇小说的题材也具有多样性,《灭亡》、《新生》、《爱情三部曲》、《海的梦》等作品是反映青年革命者生活的,《激流》三部曲、《憩园》等则是表现封建大家庭生活的作品。《砂丁》、《萌芽》是反映矿工生活和斗争的中篇小说,《第四病室》、《寒夜》反映了国统区小市民、小公务员的悲惨生活,《火三部曲》是描写各阶层人民抗日活动的长篇小说。总之,巴金小说的题材是具有多样性的,是丰富多彩的,他的小说反映了中国现代杜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况,表现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45、2003年11月,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46、找到“自己”固然不易,突破“自己”,发展“自己”更见困难。然而一个真正的大家决不可以墨守成规,他必须不断地寻求发展、完善和突破。做到“正而能变,变而能化,化而不失本调,不失本调而兼得众调”巴金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自己的艺术个性,体现在创作风格中,便是风格的表现特色在前后期创作中呈现出一定的发展变化。前期作品主旨是呐喊反抗,热情鼓吹幼稚的社会理想。主人公们时时处在不安定的兴奋状态,内心激情往往催迫他们去完成英雄的壮举;后期作品意在提出控诉,更多地流露出朴素的向善愿望,获得表现描写的多属“小人小事”。前期偏重于直抒胸臆,主观色彩鲜明地显露于炽烈的激情宣泄中,热烈有余,回味不足;后期偏重于冷酷地写实,感情炽火蕴藏在凝重的笔锋之下,深沉隽永中见出力度。前期作品的悲愤格调,时现淡淡的忧郁,后期渐趋沉郁深峻。前期的行文畅达,笔调热烈而奔放,文字不够简约;后期文笔较为洗练含蓄,于自然素朴中见出遒劲。
47、(1)巴金:《写作生活手回顾》,《巴金短篇小说集》第1集,开明书店1936年版,第15页。
48、我们并不是知己朋友,但是在外国,人多么重视友情。
49、巴金是一个具有深厚艺术根底、才华横溢的作家,祖国古典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异域文学的丰富营养深刻地影响和滋养了他。因此把巴金的小说放到古今中外有关的文学艺术领域中去研究对比,对弄清楚其风格形成的基本外在原因是很有必要的。
50、理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理想的光辉之中。
51、洁白的心房充溢着新生的恩惠——巴金、胡风、萧军在历史转折年代中
52、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年: 2021-5页数: 452定价: 100丛书: “思想的边界”丛书
53、户籍所在地为四川或在四川生活工作5年以上。
54、近三年在省级以上专业文学刊物发表过小说5万字以上;散文(含非虚构作品)4万字以上;诗歌500行以上。或获得过省级以上文学奖(政府奖)一次以上;或大型文学刊物年度奖(不含征文、大赛类)两次以上。
55、1926年5月,诗人梁宗岱在巴黎送给邵洵美一本卢梭的《忏悔录》,书的环衬页上,有梁宗岱的题词:“洵美由英归国,道经巴黎,以此持赠,并藉以寄我火热的相思于祖国也。宗岱一九二二一法京。”抗战时期,这本书在重庆为巴金所得,并一直珍藏,晚年捐给上海图书馆。一本书,三位中国现代作家,这也算是一段饶有兴趣的佳话。
56、说巴金用父慈子孝的观点评价家庭伦理道德,并在思想深处存留着几丝对其合理成分的留恋,并不等于否认巴金对封建家族制度的彻底批判否定。从社会观上讲,巴金始终主张彻底捣毁家庭秩序和家族制度,而且他首先是从反对专制家庭开始其斗争生涯的。但从伦理观上讲,巴金又认为以道德加血缘来维持家庭伦理秩序是有一定合理性的。这除了表明巴金作为人的复杂性(这是正确理解巴金这部分小说时而带着挽歌调子的关键所在),也证明了民族传统心理对巴金的影响。这并非偶然,我们从冰心、老舍等人的作品中都可寻见这种共同性的印记。这种创作内容方面的特点,决定着巴金的创作风格本质上与我们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审美心理相通。
57、入选作家名单经四川省作协主席办公会或d组会审定后,面向社会公布。
58、(2)巴金:《探索之三》,《巴金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550页。
59、活动|跨越十年的光影——摄影召集活动持续征稿中
60、1966年8月,中国作协上海分会贴出攻击巴金的大字报,不久巴金即遭批判,被关进“牛棚”。1967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巴金被点名批判。随后在上海奉贤县“五七干校”劳动两年半。
61、向善,是巴金坚守的艺术信条之他相信并提倡高尔基的艺术观点:“文学的目的是要使人变得更好。”他自觉地把鼓动人民起来反抗斗争,夺取自由解放作为自己的创作目的。在作品中,他严厉无情地宣判着封建社会的死刑,慷慨激越地鼓吹变革、抗争。与此同时,他又把对人生和生命价值意义的思考与探索带进小说创作,宣扬“把个人的生命拿来为他人而放散,甚至为他人牺牲”(7)的思想情操,表达出明显的向善向美的道德倾向。他赞美身份卑贱、心灵崇高的“下人”,赞美坚韧地承受痛苦和灾难的民众,赞美以青春生命与丑恶社会相拼而勇敢地承担牺牲的倔强灵魂……这种对向上向善文学功利的自觉追求,赋予巴金小说的抒情内容以较大的思想深度和历史容量,使他创作风格的审美格调属于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