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入世
1、这时,代表各行各业利益的知识分子非常活跃,成为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全都走上了历史舞台,写了书,提出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方法,并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局面,哲学家的所有主张都在此繁荣发展。
2、大多数人都困在这一阶段,虽然纠结、挣扎、痛苦,这却恰恰是顿悟的契机。因为看到了,才能出来;经历了,才能明白。
3、大意: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
4、孟子主张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力,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公孙丑上》)。在天性和人格上,圣人和凡夫俗子是生而相等的,所以他说:″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公孙丑上》)。正因为每个人都具备善良天性和良好品德,如果人们不断发展自己的″四端″,也就是善性和道德,那么″人皆可为尧舜″。
5、虽然儒家也讲过“无为”,但无论是道家的“无为”还是儒家的“无为”,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儒者本身也积极入世。
6、大意:不积累善行达不到成名,不积累恶行达不到灭身。
7、儒家是追求入世、讲究做事的,要求奋发进取、勇于担当、意志坚定。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拿得起”。
8、大意:行不通时就得变,变了之后就会豁然开通,行得通则可以长久。
9、 接着来看看老子的“无为”。为什么要“无为”呢?这不是要世人消极地“无所作为”吗?其实也不然。老子认为“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大概可以理解为万物产生发展得顺应的不受人为力量牵制的规律。举个例子,把种子撒在土地上,人大可以对它撒手不管,而它最终也能发芽、成长,这个过程不需要其他不相关的力量参与,顺其自然就好了。这刚好与儒家哲学要求人们的行为语言遵循道德礼节等“有为”做法不同,如果是儒者来处理这颗种子的话,一定是每天浇浇水、施施肥、除除草。“无为”不像儒家的“有为”那样要求强迫人们的行为必须遵循礼法,因为老子认为所谓的“礼法”“道德”都是人规定的,不是人本身心性的自然体现,所以表现出来的“道德”都不是人的自然情感;“无为”就是依循天道来展开行动,不肆意妄为。
10、章太炎在《国故论衡》中认为,儒有三科,关达、类、私之名,达名为儒。儒者,术士也。(《说文》。)儒之名盖出于需。需者,云上于天,而儒亦知天文,识旱潦。儒是指一种以宗教为生的职业,负责治丧、祭神等各种宗教仪式。他说:“儒本求雨之师,故衍化为术士之称。”
11、四是天地境界。当一个人的视野放到了整个天地宇宙,目光投向了万物根本,他就抵达了天人合一。这时他就已经不需要动脑子了,因为天地宇宙就是他的脑子,已经事事洞明,就像电脑连接到了互联网。这种境界,正是道家境界。
12、是为了总结前朝兴亡成败的经验教训,这就是以史为鉴。
1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14、孟子继承孔子的传统,主张“用世”,提倡“济天下”。他曾对齐王说:“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孟子·公孙丑下》)并把自己视为“名世之士”,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同上)孟子的一句名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后来更成为中国士大夫的座右铭和行为准则。
15、二层是子女和父母居住的地方,以鸟为主题,表达了仁爱,共享天伦的家庭观。
16、大意:三人一路同行,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
17、大意:如果不是天气寒冷,就不会知道松树、柏树是最少落叶的。
18、本课程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儒释道一体的圣贤智慧教育体系,辅之以太极、古琴、围棋、书法、国画等等主题课,重在教化、修身与运用。
19、“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异”,即贵贱、尊卑、长幼各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
20、大意: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
21、而且在体悟中,儒家还非常强调对不同个体的针对性,而不是一种普遍的适用性。哪怕是有很多普遍使用的东西,也要针对不同的个体进行个别的处理。我想这就是儒家非常重要的学习和思维的方法。
22、儒家有“前”,道家“无”。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否则,道家的“虚无”将变得毫无意义。与黑格尔的观点不同,儒家的“是”由于缺乏规范性而没有被有意识地转变为“无”。相反,正是由于过多的规定性,才需要“不”而不是为了实现历史回报而进行的消化。
23、据徐中舒《甲骨文字典》考释,甲骨文的儒,象人沐浴濡身之形。上古原始宗教举行祭礼之前,司礼者必斋戒沐浴,以示诚敬。不仅证明了胡适的儒最早是殷商教士,是宗教神职人员的论点,也为儒教(非儒学)是宗教找到了证据 (2) 。
24、大意: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25、什么是“想得开”?且看这个“道”字——一个“走”字旁加一个“首”字,也就是脑袋走或者走脑袋。脑袋走就是动脑子,尽量透彻;走脑袋就是依胸中透彻而行,尽量顺应规律。合起来,就是要明道,并依道而行。这种智慧,就是想得开。
26、第一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登上高楼,远眺天际,正是踌躇满志,志存高远,高瞻远瞩,一腔抱负。人生,志向决定方向,格局决定高度;小溪只能入湖,大河则能入海。所以做事,要先立心中志向;成事,要先拓胸中格局。
27、 其次,从为仕的态度来看,孔子对其的渴望更是明显。从孔子周游列国的行径也可以看出,他总是期待进入并干预这个社会,介入国家政治生活,借助君主来实现自己政治抱负。子贡问孔子:“有美玉于斯,韫匮而藏诸?求善者而沽诸?”孔子亟不可待地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借美玉喻己,渴求得到善者(君主)的赏识,其对入世的迫切之情跃然于纸上。即使是后来如孟子的儒士,也都在徘徊齐梁之间表现出这种热烈的救国之心。由此可知,儒家其实是有着强烈的入世情怀的。
28、大意:智慧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活跃,仁德的人沉静。智慧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29、中国人基因中的责任思想(以天下为己任)、忠孝思想(仁、义、礼、智、信)、恕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伦理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儒家思想与专制统治结合的结果。
30、重视五伦与家族伦理,提倡教化和仁政,抨击暴政,力图重建礼乐秩序,移风易俗,富于入世理想与人文主义精神。
31、佛家是追求出世、讲究清净的,要求能看到《金刚经》所言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做到《心经》所言的“照见五蕴皆空”。概括为三个字,就是“放得下”。
32、儒家思想,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33、有人认为儒者是指一种以宗教为生的职业,负责治丧、祭神等各种宗教仪式。"儒本求雨之师,故衍化为术士之称"(《国故论衡·原儒》)。
34、大意:多行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我招致灭亡。
35、在南宋一世有两个很有影响的积极入世者,他们都想凭借个人力量,为当时社会的大分裂(南宋偏安一方)和大耻辱(二帝被囚)的现实而发挥作用,这便是岳飞和秦桧,但对这二人是忠是奸的看法,特别是历史地位确定,不禁使人感慨,假如岳飞当时因被排挤,被打压,而“冲冠一怒”`远离当时社会,去隐居,那么岳飞的个人命运和历史地位,都会截然不同。同样,秦桧如做隐士,那么历史上绝然会少了一个大奸之人。
36、第一重境界,是出得来,而进不去;第二重境界,是进得去,而出不来;第三重境界,才是进退自如、来去随意。放得下,是因为看透了、超脱了,所以随缘。
37、立洋教育开设特色手工课与农耕课程,提供实景式教学方式,还包括创业家课程;沉浸式教学理念,如世界课堂、活动,让学子在实践过程中活学活用所学知识,在身体力行中感悟,创造,思考,继而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与动手实践能力。
38、“人治”主义,就是重视人的特殊化,重视人可能的道德发展,重视人的同情心,把人当作可以变化并可以有很复杂的选择主动性和有伦理天性的“人”来管理统治的思想。
39、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中,儒家哲学处处体现出积极的“入世”精神,以孔子为突出代表。而对于道家哲学来说,虽然老庄派出同源--“道”,但从其与统治阶层关系角度来看,老子哲学与庄子哲学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方向:前者是入世的,但后者既不是入世也不是出世,而是介乎两者之间的游世。
40、怎样才能拿得起?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曾提出,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须经过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体现的正是儒家精神,所以正是路径所在。
41、大意:天下人要归同一个地方,只是道路不同;达到同一个目的,只是思虑多种多样。
42、 首先,从为学的角度来看,孔子从小聪敏好学,他自己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然而,在他的意识里,“入仕”才是他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所谓“学而优则仕”,因为他对分崩离析的社会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并想将其施展开来,企图改变现状,这自然就把“志于学”和“志于仕”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孔子为学,其实是为为仕作准备,为其服务。
43、“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密林含余清,远峰隐半规。”诗歌开头描写的是夕阳之景,而且伴随着的是阴雨天气,诗人感叹时光飞逝,命运多舛,只是空有一身抱负而已。“戚戚感物叹,星星白发垂。”奠定了哀伤的感情基调,诗歌结尾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知音难寻的失落感。孟浩然《夏日南亭寻辛大》与此诗意境相似,诗中写到:
44、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学教育也持续升温推进高中国学教育水平,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45、儒家在先秦时,和墨家并称显学。在秦始皇时受到重创,即所谓的"焚书坑儒"。至汉代,汉王朝以继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统为其文化建设的基本路线,而这三代中原文化正是儒家六经,孔子以继承华夏民族文化著称,因而儒学本身便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精华。
46、儒学有三大主义,分别为:“礼治”主义、“德治”主义、“人治”主义。
4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48、马云成就阿里帝国源于他具有强大革新理念与创新的能力,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学子不仅要学习新的理念,更要有非凡创造能力,在一方领域撕裂出一条道路,创造属于自己的星河战绩。为这一培养目标,立洋学府倾全学府之力,引进未来教育理念与科技,从生活与学习中挖掘与培养学子创造力,助其扬帆远航。
4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50、中国士大夫的这种“忧患意识”,还有一副对联对它做了一个十分生动、简练的概括,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如果把这些话同佛教有关隐遁潜修、心外无物等说教联系起来,应该说,二者真是“不同彰彰”也!
51、如果都是单一的话,没有不同的意见,没有不同的思想,那么可以说就没有一个前进的动力。所以,我觉得“和而不同”也是儒家非常有价值的思想。
52、第二重境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无理走遍天下、有理寸步难行,好人无好报、恶人活千年。这时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怀疑的,警惕的,复杂的。于是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容易变得争强好胜、与人比较、绞尽脑汁、机关算尽,永无满足的一天。大多数人都困在这一阶段,虽然纠结、挣扎、痛苦,这却恰恰是顿悟的契机。因为看到了,才能出来;经历了,才能明白。
53、什么是“想得开”?且看这个“道”字——一个“走”字旁加一个“首”字,也就是脑袋走或者走脑袋。脑袋走就是动脑子,尽量透彻;走脑袋就是依胸中透彻而行,尽量顺应规律。合起来,就是要明道,并依道而行。这种智慧,就是想得开。
54、掌握这个东西并不容易,所以在《论语》里面,孔子感叹道,现在很少有人能具备中庸这种品德了,常常都爱走极端。
55、大意: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56、很开心在芝士派CheesePie学习无字幕英文听力的第六期遇到了一个超级有爱,有才,有情怀的自诩为"拖堂的可爱熊"的老师!(芝士派里面统一把老师按照不同的课程通称为鱼老师或熊老师,每个电脑背后的老师可以起个性化的名字。比如我的朋友圈还有“会来家访的地表最酷熊”等等。)拖堂的可爱熊在每天晚上学习群分享晚安曲的时候,都会原创一段自己的心得体会,或暖心动人,或有深度而引人深思。如果世界上真有心灵鸡汤的话,大概也可以有心灵熊汤吧!在得到熊本人的许可后,特刊出以下最近几天他原创发出的心灵熊汤以飨读者。
57、第二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事情是需要去做才能成的,成越大的事业,需要越大的努力和付出,甚至要经受越大的磨难和困苦。这个世间,从来都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8、江苏省江阴市环城北路27号凯悦国际金融中心A座7F
5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6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61、大意:忖度德行如何,以便决定自己怎样处理事情;估量自己的力量大小,从而决定该怎样行动。
62、这个时候他就不会再与人计较,只是做自己,活在当下之中。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面对世俗芜杂,我只一笑了之。这个时候,就是放下了。
63、道家思想是针对天堂的。老子声称要回到原始的氏族社会,用“道”来矫正世界,尽力而为,善于在宇宙背景下思考,但最终融入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