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诗
1、 他的心学既简单又复杂,简单指的是实行起来很简单,因为心外无物,只要向内发现自己的心就好了;复杂指的是他的整个哲学系统,不大好理解。不过,王阳明喜欢写诗来阐发他的思想,希望通过下面这六首诗,能帮助大家理解心学学说的精华。(王阳明的诗)。
2、 王阳明是典型的儒家学者,是深受孟子思想影响的思想家。孟子坚持认为,人的本性为善,人人心中有善端,因此人皆可以为尧舜。而王阳明的致良知,其实也是孟子思想的升级版。王阳明认为,人人心里都有“良知”,人人都有成为圣贤的潜质。不过,世间大多数人的“良知”被自己的偏见妄见所遮蔽,自己并不知道而已。所以说,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认识你自己!相信你自己!
3、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4、此刻,我的心就像宇宙一样无垠,就像夜空一般晶莹。体现了王阳明洒脱的心胸和强烈的自信,以及诗歌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哲理。
5、 王阳明的罹难诗是他对自己时代的深刻认识,也是他百折不挠、磨砺自身的人生轨迹,高扬着一种积极的人文精神。“天寒岁云暮,冰雪关河逈。幽室魍魉生,不寐知夜永。惊风起林木,骤若波浪汹。我心良匪石,讵为戚欢动。滔滔眼前事,逝者去相踵。厓穷尤可陟,水深尤可泳。焉知非日月,胡为乱予衷?深谷自逶迤,烟霞日悠永。匡时在贤达,归哉盍耕陇。”(《不寐》)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诗人对忠臣贤士的壮举十分同情和支持,对丧失人道的统治者给予了猛烈的抨击。
6、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7、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8、(摘要)王阳明所作余姚、绍兴、西湖、泰山诗作,熔物、性、情、理于一炉,从不同的视角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形态美的亲和力,历显山水的质感和人文底蕴,昭示“良知”的灵光。诗中充满入世与归隐的矛盾心态与寻求精神自由心路轨迹。艺术上不为世风所染,开明中期以降秀逸俊爽的一代诗风。
9、《示诸生》其二——人人有路透长安,坦坦平平一直看。尽道圣贤须有秘,翻嫌易简却求难。只从孝弟为尧舜,莫把辞章学柳韩。不信自家原具足,请君随事反身观。
10、每个人都有心,心就是我们前行的方向。这个心就是良知。而良知就藏在心中,就像定盘针那样给我们指示方向。所以,找寻人生的方向和价值,就要找寻自己的良知,而这个良知就在自己的内心。所谓善恶之间,存乎一心!
11、 为什么王阳明的故乡山水诗写得如此地质感灵动呢?诗句中跳动着一颗“赤子之心”呢?难道仅仅是因为故乡山水风光秀丽所致吗?笔者之见,这与余姚人文昌盛是分不开的。余姚,上古时期是舜的封地,因舜姓姚而名。秦置县,汉属会稽郡,隋入句章县,唐复置,历代因之,明清属绍兴府,此间名人辈出,可谓地杰人灵。东汉隐士严子陵的高风亮节,三国《易》学传人虞翻的忠直謇谔,唐名臣虞世南的清正亮直,元明之际史学家宋僖的学而不厌,明教育家音韵学家赵谦的崇尚圣贤等品行,对王阳明心学思想、坚守正直不阿人格精神的形成有内在的联系,更重要地是影响了王阳明的审美思维图式和观物态度。从其家族史看,据姚江秘图山派王氏宗谱表明:“自宋代王季从上虞达溪迁徙余姚定居至王阳明已十世”[11],可谓血脉根基之深。王阳明祖上家风甚严,学养延绵,代有名士贤人相继。祖父王伦,字天叙,因生性爱竹,世称竹轩公,是一位道德文章兼备的隐者。时曾任江西右布政司的同乡人魏瀚为其作传,叙其“雅歌豪吟,胸次洒落,方之陶靖节。”竹轩公有《竹轩稿》、《江湖杂稿》行世。王阳明父王华,字听辉,别号实庵,晚称海日翁,尝读书龙泉山中,又称龙山公。明成化十七年(1481)中状元,仕之南京礼部尚书,封新建伯。家学风范,滋养着少年王阳明的性情。王阳明离乡赴京前,在余姚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蒙师为余姚名儒陆恒,陆恒儒学功底极深,淡泊功利,极受阁臣谢迁(明成化十一年状元,余姚泗门人)和王华的推崇。可见,余姚的人文历史传统,王门家风,硕师的影响对王阳明“余姚情结”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故乡悠久的历史地理文化养育了诗人的“性灵”,余姚是王阳明的“根”。因此,王阳明在不同历史时期歌咏故乡的山水诗,具有一种归根、洒脱的“灵气”,实属心灵之歌。王阳明在赣州时曾写有《夜坐偶怀古山》[12]一诗,其中“独夜残灯梦未成,萧萧总是故园声”两句,可谓是解读王阳明故乡山水诗的一巴钥匙。
12、《答人问道》——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13、此诗一出,众皆敬服,众宾客对竹轩翁说:“此子出口不凡,才思敏捷,他日定以文章名重天下!”
14、月明飞锡下天风。《赠阳伯》阳伯即伯阳,伯阳竟安在?
15、诗的开场便举止潇洒,展现了尘世间盛衰,处之泰然。王阳明的心学观念,以后解放了不胜枚举人的内心,打破了数百年来理学家对人的本性的钳制。
16、从小就受诗书熏陶的王阳明,想必读过《列子·汤问》中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并深受启发,所以,此诗可能早已在他心中。
17、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18、王阳明被称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他的学问又称为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王阳明倡导心学,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19、此诗语义浅显直白,但细读却意味无穷,富有哲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能随口吟出,实属不易。
20、每个人内心都有良知,只要发挥出自己的良知,就可以成就德业,何必外求书籍、旁人。
21、义无反顾地把其良知之学付之于行动。生命不息,传道不止。一个人有了一个可以用一生去实现的理想,终身不移,这是一种牺牲,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22、我们天生看到别人恃强凌弱就会义愤填膺,这份天然的、自动产生的念头就是我们的良知。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直觉判断,却也是人的德行和智慧。
23、 王阳明哲学的核心是致良知。致良知的关键是良知在哪里?有人徒劳无功地向外寻找,那是找不到的,因为你找错了方向。人生找错了方向,就会带来烦恼和痛苦。王阳明在这首诗中告诉我们,良知是成为圣人的秘诀,不可被烦恼见闻迷惑,陷入求理于心外的迷惘境地,徒令自己苦恼,应当直指圣学的真髓即良知。而良知一直在我们心中,未曾远离,只是我们日用不知罢了!
24、高高的万卷楼上六月里也透出寒意,楼外山峰连绵簇拥着碧色的楼栏。
25、王阳明广为人知的莫过于他的"心学",王阳明的心学是在宋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心学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王阳明认为"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外无物,无事,无理,无义,无善。"心就是整个世界,对存在着的个体来说,没有了心,整个世界也就不复存在了,以此观之此论显然是落入了唯心主义的窠臼,认为除了人的思想本身具不存在客观物质,"物随心动"的论述固然能够激励作为个体存在的人,但却忽视了更为长远的未来。心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明朝时期世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刮起了一股强烈的"狂禅"之风,然而当其发展到了极端就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过分强调了自我意识,过于张扬个性的潮流趋势使得人对自然、对他人、对其他种族逐渐失去了敬畏与尊重之心,这并非前秦时心学之初生时的企望,"强自取柱,柔自取束。"过犹不及,是可见之。
26、当见山高月更阔。《王门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
27、苏轼于词写到“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同样的意境,不免有感而出,“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一是幽人、孤鸿,一是幽人、栖鸟,苏轼面对挫折超脱的心境,不也正是王阳明在挫折之后的心境吗?
28、 王阳明对山水诗情有独钟,山水与他,如同知己。仕途的坎坷,人生的遭际,命运的无常使得诗人身心俱疲,急需寻找释放心灵的出口,亲和自然,融会造化,寄情山水。他的足迹每到一处,总是投身自然的怀抱,在山水之中陶冶情操,深悟大自然的美妙。他总是以巨大的热情和哲人特有的目光发现山水中蕴藏的美感。如《杖锡道中用张宪使韵》:“山鸟欢呼欲问名,山花含笑似相迎。风回碧树秋声早,雨过丹岩夕照明。雪岭插天开玉帐,云溪环碧抱金城。悬灯夜宿茅堂精,洞鹤林僧相对清。”
29、“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李白)
30、高雅清淡的花在傍晚的烟霭里也显得幽暗,天刚放晴树上的雨滴还未全干。
31、他日益思念尚在家中的老父竹轩翁,于是准备将把父亲接到京城来安享晚年。翌年,竹轩翁和11岁的小孙子王阳明共同赴京。
32、点评:王阳明哲学的核心是致良知。致良知的关键是良知在哪里?有人徒劳无功地向外寻找,那是找不到的,因为你找错了方向。人生找错了方向,就会带来烦恼和痛苦。王阳明在这首诗中告诉我们,良知是成为圣人的秘诀,不可被烦恼见闻迷惑,陷入求理于心外的迷惘境地,徒令自己苦恼,应当直指圣学的真髓即良知。而良知一直在我们心中,未曾远离,只是我们日用不知罢了!
33、此诗一出,众皆敬服,众宾客对竹轩翁说:“此子出口不凡,才思敏捷,他日定以文章名重天下!”
34、体悟本心,而不是在古书中搜寻,不但浪费精力,还白白丢了清明的本心。
35、王阳明做出投江自杀的假象,骗过了尾随之人,并搭上了前往福建的船。不料,当他坐船行于海上,却遇上大风暴,船只几乎倾覆。王守仁此时毫不畏惧,写下了这首诗。
36、而且,月圆月缺,都是我们看到的假象,真正的月亮却从未有过圆缺。正如我们内心的良知,所有人都拥有同样的良知,只是大多数人的良知被私欲、贪欲、名利、嫉妒、妄念遮蔽了,犹如被遮住的月亮。
37、这首诗是说,良知自在心中,不可外求。第一句中的“无声无臭”源于《诗经·大雅·文王》中的“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中庸》中也曾引用,说无声无臭是道德的最高境界。第二句中说,无声无臭是天地万物之基础,也可以说良知即是宇宙的根本。因此,王阳明感叹道,我心即良知,其中藏有取之不尽的真理,世人却不知求其于心内,而是将其抛弃,求之于外,所以在后句中吟道,这就像乞丐乞讨一样。
38、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39、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最艰难的时候,就要看人的耐力和定力。王阳明他因为秉公直言,得罪了当时的奸臣刘瑾,被廷杖差点残废。被贬为贵州龙场,大太监刘瑾赶尽杀绝,派杀手暗杀他。
40、“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这句话说明了这样的一个事实:我们看问题,往往会被它的表面所欺骗。而且,我们的视觉,直觉,听觉等,都会欺骗你。很难透过现象看本质的。
41、《蔽月山房》表明如果一个人的视野足够宽广,心胸足够阔达,就会发现月亮比山更庞大。思想与眼界的宽度决定了认识的程度,才不会被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