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字俗语
1、出处:《宋史·岳飞传》:“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2、打掩护:比喻遮盖或包庇(坏人坏事)。
3、1耍花招:卖弄小聪明,玩弄技巧。
4、鸡毛店:条件差的客店。
5、东窗计:指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
6、1踢皮球:比喻互相推诿,把应该解决的事情推给别人。
7、1满天飞:形容到处乱跑。
8、唱白脸:白脸:京剧中的反派角色。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9、擦边球:打乒乓球时擦着球台边沿的球,后来把做在规定的界限边沿的事比喻为打擦边球。
10、1万金油:啥都能干,却都不擅长的人。
11、杵臼交:指不计贫贱的交谊。
12、挡箭牌:比喻推托或掩饰的借口。
13、1牛鼻子:比喻事物的主要矛盾或影响全局的关键。
14、1主心骨:可依靠的人或事物,也指主见、主意。
15、变色龙:比喻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
16、守财奴——有钱而非常吝啬的人
17、1马拉松:比喻时间持续得很久的。(贬义)
18、1没星秤:没有自己的主意。
19、应声虫:指随声附和,没有主见的人。
20、滚刀肉:死皮赖脸,很难打发的人
二、三字俗语笑面虎指哪一类人
1、紧箍咒:比喻束缚人的东西。
2、出处:《新唐书·程日华传》:“马瘠士饥死,刺史不弃毫发恤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
3、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4、出处:东汉·班固《汉书·李陵传》:“今无兵复战,天明坐受缚矣;各鸟兽散,犹有得脱报天子者。”
5、父子兵——团结、亲密无间的人
6、赶浪头:指跟在大众后面做一些适应当前形势的事。
7、1笑面虎:比喻外貌装得善良而心地凶狠的人。
8、与四字格成语不同,三字格少了一个字,更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快跟百弟一起来看看吧。
9、释义:蛀书的虫子。比喻读死书的人。
10、一溜烟:形容跑得很快。
11、铁公鸡——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
12、孺子牛——鞠躬尽瘁,为民造福的人
13、杯中物:杯子中的东西,指酒。
14、偎灶猫:指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的人。
15、三家村:指偏僻的小乡村。
16、1捂盖子:比喻掩盖事情的真相。
17、开场白:比喻文章或讲话开始的部分。
18、独眼龙:指瞎了一只眼睛的人。
19、变色龙:指见风使舵的投机分子。
20、败家子——不务正业,挥霍家产的人
三、三字俗语有哪些三年级
1、这些都是三个字的动宾式俗语和常用语,除了这些,还有:动宾式:和稀泥、走麦城、抹诈和、打皮袢、掉底子、翘盘子、杀皮子、下马威、掺砂子、借东风、使绊子、拉帮套、破天荒、打牙祭、斗地主、撂挑子、踩红线、打老虎主谓式:驴打滚、鬼打架、酒麻木数字式:二百80后、小九九偏正式:九头鸟、铁公鸡、中山狼、地头蛇、母老虎、丧家犬、白眼狼、臭老丧门星、扫帚星、母夜叉、多嘴婆、绊脚石、墙头草空城计、马后炮、敲门砖、冤大头、闭门羹、冷板凳、秋老虎、月光族、啃老族、追星族、不倒翁、武大郎延展俗语俗语指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俗语作为现代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语言单位,在
2、1马前卒:旧指在车前头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多含贬义)。
3、瓮中鳖:指落入绝境,难以逃脱的人。
4、出自《太平广记》:“僧初若不觉,凡五发中之,僧始扪中处,徐曰:‘郎君莫恶作剧。’”
5、出头鸟:指表现突出,才能出众的人。
6、哈巴狗(hǎbagǒu)也叫巴儿狗、狮子狗。一种体小、腿短、毛长,供玩赏的狗。常用来喻指温顺的奴才。
7、释义:代指钱,含贬义。
8、同“耳边风”。在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听了不放在心上的话。
9、出自《后汉书·孔融传》:“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10、可怜虫:指受人鄙视的可怜的人。
11、1满堂彩:全场喝彩。
12、其实,你只是误把它当成俗话了,听到下面这些三字成语,你一定会拍大腿说道:“哎呦,原来是这些啊!”
13、四字:婆婆妈妈肥头大耳要死要活大手大脚非四字:前怕狼,后怕虎打破沙锅问到底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习惯成自然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因为太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求采纳
14、即将播出的《中华成语》学习篇
15、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
16、形容成群的人象鸟兽逃散一样纷乱地散去(多形容敌人溃逃)。
17、老狐狸:指阴险狡诈,老奸巨猾的人。
18、马蜂窝:比喻难于对付的人或能引起麻烦和纠纷的事。
19、开小灶:比喻受特殊的照顾。又说“吃小灶”。
20、有八个字的,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四、三字俗语是什么意思
1、乘人不备,放箭伤人。比喻暗中伤人。冷箭:暗箭。
2、绊脚石:遇到阻止自己前行的事情或人物,都能够说成“绊脚石”。
3、一人敌:指匹夫之勇,止足以敌一人。
4、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来讹诈。
5、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四回:“我那里还有一篇咒儿,唤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儿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记心头,再莫泄漏一人知道。”
6、1留尾巴:比喻事情做得不彻底,还留有问题。
7、1万事通:什么事都知道的人(多含讽刺)。
8、1门面话:应酬或冠冕堂皇而不解决问题的话。
9、红眼病:羡慕别人有名或有利而心怀忌妒的毛病。
10、1驴打滚:越积越多。
11、出处:《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12、开快车:比喻加快工作、学习速度。
13、东道主——款待宾客的主人
14、打头阵:比喻冲在前面带头干。
15、父母官——指地方长官
16、笑面虎:比喻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
17、释义:指介于懂与不懂之间,且喜欢炫耀。
18、护身符:比喻保护自己、借以避免困难或惩罚的人或事物。
19、屋上乌:屋上的乌鸦。指推爱之所及。
20、出处:宋·陆游《焚黄》:“早岁已形风木叹,余生永废《蓼莪》诗。”
五、三字俗语
1、肉中刺:比喻最痛恨而急于除掉的东西。
2、1980年出版的《新编现代汉语》:成语是具有定型性、整体性、古语性、习用性的固定词组。
3、1没谱儿:心中没数。
4、揭疮疤:比喻揭露人的短处。
5、夹板气:指来自对立的双方的责难。
6、笑面虎(xiàomiànhǔ)比喻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
7、引证:洪深《五奎桥》:“周乡绅是最奸刁不过的,他是笑面虎。”
8、门外汉——对某种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的外行人
9、挤牙膏:比喻说话不爽快,经别人一步一步追问,才一点一点地说。
10、开倒车:比喻违反前进方向。
11、1乱弹琴:比喻胡闹或瞎扯。
12、有五个字的,如“小巫见大巫”“天下无难事”,
13、三字俗语及解释摘抄捞世界:指外出闯荡。留尾巴:比喻事情做得不彻底,还留有问题。露马脚:比喻隐蔽的事实真相泄露出来。拉郎配:将意愿并不相同的双方强行捏合拉大锯:相互间来回拉扯。驴打滚:越积越多。
14、大锅饭:多数人吃的普通伙食。
15、老狐狸:面对任何事情,都有计策,却不会主动告知别人,形容非常狡猾的人。
16、炒鱿鱼(chǎoyóuyú)比喻被解雇,卷起铺盖离开。因铺盖卷起像炒熟的鱿鱼作筒状,故称。
17、鬼画符:写字乱抹,难辨认。
18、出处:唐·冯贽《云仙杂记》卷一:“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
19、干打雷,不下雨:比喻只有声势,没有实际行动。
20、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