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斯特66句精选

时间:2024-03-2808:09:11 普鲁斯特66句精选已关闭评论 59 阅读

普鲁斯特

1、在他的作品里亦有同孟德斯鸠相对应的人物。如果德国文学批评不是热衷于挑容易的大谈一气,这些无关宏旨的模特问题本是不值得讨论的。但德国文学批评不愿错过任何机会去迁就公共图书馆人群的阅读水平,雇佣批评家们忍不住要从普鲁斯特作品的势利气氛中得出关于作者的某种结论,他们把这些作品视为法国人的隐私,AlmanachdeGotha(哥达年鉴)的文学副刊。显然,普鲁斯特的人物属于饱食终日者的圈子,但那里面没有一个人同作者的颠覆者形象相同。把这一切归纳为一个公式,我们可以说普鲁斯特的用心在于把整个社会的内部结构设计为闲谈的观相术。在它的偏见与准则的宝库里,每一样东西都被一种危险的喜剧成分彻底瓦解了。比埃尔·坎是第一个注意到这一点的人。他写道:“提到幽默作品,人们总想到薄薄的、滑稽的、带插图封套的小册子。人们忘记了《堂·吉诃德》、《巨人传》和《吉尔·布拉斯》这样的印数不多的煌煌巨制。”当然,这种比较尚不足以充分说明普鲁斯特社会批判的爆炸力量。他的风格是喜剧而不是幽默。他的笑声不是把世界捧起来,倒是将它摔到了地上。这样做的危险在于这个世界会四分五裂,而这又会让普鲁斯特流下眼泪。不过,家庭与人格的整体,性道德和职业荣誉的确早已支离破碎了,于是布尔乔亚的矫揉造作在笑声中土崩瓦解。它们的回归和被贵族再吸收则是普鲁斯特作品的社会学主题。

2、例如书中的塞维涅伯爵夫人,虽然靠“亨利五世的宠姬”的名号,在上流社会如鱼得水。但事实上无论是她还是她丈夫,其实根本不具备过奢华生活所需要的财产。塞维涅夫人是一个因为没有陪嫁几乎要进修道院的穷姑娘;伯爵是一个没有多少财产,只能绝大部分时间在“亨利五世”的“流亡宫廷”里躲清静的穷贵族。嫁给大富豪的格雷弗耶夫人,之所以选择那样一个“榆木脑袋”的丈夫,也是因为她的父母虽然出身王侯,却没有钱可以给她作陪嫁。而愿意娶她的那位伯爵,其实受封贵族才不到一个世纪,为了给自己的家族镀金才接受了这桩婚姻。

3、普鲁斯特对那些进入贵族圈子所必需具备的训练从不厌倦。他调节自己的人格,把它弄得既捉摸不透又妙趣横生,既谦恭柔顺又难以对付。他做起这些来勤勉有加,不以为累,仿佛是其使命让他不得不如此。随后,这种神秘化和仪式化简直变成他人格的一部分。有时他的书信整个是一个插入语和附言的系统,而这绝不仅限于语法。撇开那些才华横溢、灵活多变的语句,他的书信有时像是书信写作手册里的一件格式样本:“亲爱的太太,我刚刚注意到我将手杖忘在了您府上;请您费心将它交给持信人。多有打扰,敬请原谅;我刚刚找到了手杖,又及。”普鲁斯特在制造复杂性方面最富于才智。有一次他深夜造访克莱尔芒·托耐尔公主。他能否在那里逗留全看有没有人能从他家把药取来。他让一个听差去取药,并给了他一份关于那个地段和房屋的冗长的说明。最后他说:“你肯定能找到。那是奥斯曼大街上唯一亮着灯的窗户。”他告诉了听差一切,却唯独没给地址。任何一个在陌生城市里问路,得到一大串指示却没得到街名楼号的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明白它与普鲁斯特对仪式的热爱,对圣西门公爵的敬仰,和他那毫不妥协的法兰西气质间的关联。它让我们发现,要了解乍一看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事情是多么困难,但这岂不正是经验的实质。这种语言是与种姓和阶级一同建立起来的,因而对于外人来说完全无法理喻。难怪沙龙密语会让普鲁斯特那么激动。他后来无情地把“奥丽雅娜精神”即库尔瓦西埃一家描绘成“小家族”。在此,他通过同毕贝科斯一家的联系来同沙龙秘密语码的即兴表演进行交流,从而把这种语言带给了读者。

4、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MarcelProust)是20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与大师。也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与卡夫卡、乔伊斯并称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三大鼻祖。普鲁斯特出生于一个非常富有的家庭,自幼体质孱弱、生性敏感、富于幻想,这对他文学禀赋早熟起了促进作用。中学时开始写诗,为报纸写专栏文章。后入巴黎大学和政治科学学校钻研修辞和哲学,对柏格森直觉主义的潜意识理论进行研究,尝试将其运用到小说创作中,可以说柏格森、弗洛伊德成了他一生文艺创作的导师。1984年6月,法国《读书》杂志公布了由法国、西班牙、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王国报刊据读者评选欧洲十名“最伟大作家”,所排名次,普鲁斯特名列第六。

5、可得《弗朗索瓦丝·萨冈,一个迷人的小魔鬼》

6、当岁月流逝,所有的东西都消失殆尽的时,唯有空中飘荡的气味还恋恋不散,让往事历历在目。”——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7、我们总是把未来想象成虚无空间对现实的一种折射,其实未来的出现是有原因的,只是大部分原因我们不了解而已。

8、他们本想执着地眷恋一个爱人、一位友人、某些信念;遗忘从冥冥之中慢慢升起,淹没他们最美丽、最宝贵的记忆。----《追忆似水年华》

9、对幸福的轻蔑通常是对其他人幸福的轻蔑,在精巧的伪装之下是对人类的仇恨。

10、所有这些已经被历史涤荡的事实叠加在一起就能看到另一个普鲁斯特。一个富裕的上层犹太市民的普鲁斯特、有钱、有品位、但病态的崇拜贵族的普鲁斯特、一个作为社交明星的普鲁斯特,甚至于一个想要成为社交明星而不得的普鲁斯特。

11、余中先:高老师讲的挺好。这两天我也好好读了一下《天鹅之舞》,我发现高老师刚才太强调哪几章里头有普鲁斯特,哪几章里头没普鲁斯特。仔细读起来,我发现书里还是多多少少会谈到普鲁斯特的。比如,热纳维耶芙也叫比尔·斯特劳斯,她的孩子跟她的侄子跟普鲁斯特都是同学。这也就是说,普鲁斯特跟这三位夫人可能有20多岁的差距。当普鲁斯特在1890年以后登上巴黎沙龙的舞台时,这几个夫人正如日中天。

12、普鲁斯特:”黑暗、宁静与孤独,如披风压着我的肩头,迫使我用笔去创造光明。”

13、《追忆似水年华》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

14、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追忆似水年华》

15、所谓认识,只有对自身的认识可言。我们几乎也可以说,所谓嫉妒,只有对自身的嫉妒可言;别人的行为是无足轻重的;我们只有从自身感到的快乐中才能引出智慧和痛苦。

16、然而,在此期间,他的父母先后于1901905年去世,他一面忍受失去亲人的悲伤,一面承受疾病的折磨。在1912年基本完成了《追忆似水年华》,后经数年的修改,于1919年出版单行本。自此,普鲁斯特名声大振,并获得龚古尔奖金,不久又获“荣誉军团勋章”。但他的健康状况日益恶化,1922年11月8日,长期患病的普鲁斯特与世。

17、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激励,为知识所引导的人生。

18、在那些沙龙里度过的日月里,普鲁斯特不仅把阿谀的恶习发展到神学高度,也把好奇心培养到极点。普鲁斯特喜爱大教堂的拱腹线,而它们常常表现的是“笨处女”(FoolishVirgin)们吐出像火苗一样卷曲着的舌头。那种能为人所察的普鲁斯特的笑就像是这副表情的倒影。是不是好奇心把他造就成了一个戏仿家呢?如果真是这样,这倒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估价滑稽模仿的恰当语境。我们在此对戏仿家的评价不会太高。尽管这一形象传达出普鲁斯特极端的嘲讽和恶毒,却未能体现他的尖刻、粗野和严峻。在《拼贴与混合》(Pastichesetmélanges)中,普鲁斯特以巴尔扎克、福楼拜、圣伯甫、昂利·德·雷格尼埃、龚古尔兄弟、米什莱、勒南和他心爱的圣西门的文体写下了许多绚烂的篇章,它们充分表现出他尖刻、粗野和严峻的一面。某个好奇之士的鹦鹉学舌是贯穿这个作品系列的鲜明的文学手法,也是普鲁斯特创造力的整体特征之一。

19、此外,小说还描写了一些与上流社会有关联的作家,艺术家,一些下层的劳动者,他们大都生前落魄失意,而作品却永世长存。

20、普鲁斯特自我沉溺的中心同样是孤独,这种孤独用风暴般的力量把整个世界拖进了它的漩涡。那些过于喧闹但又空洞得不可思议的闲聊在普鲁斯特的小说里向外咆哮着,它们是这个社会落入那个孤独的深渊时发出的声音。这里是普鲁斯特痛骂友谊的场所。它像是在火山口的底部感受寂静,这最安静的地方同时也最能够捕捉各种各样的声音。在普鲁斯特笔下许许多多的故事里,谈话的密度和强度无与伦比,但他同时又躲闪着他的谈伴儿,两者间总有一种无法逾越的距离,这种结合在作品里表现得反复无常,令人气恼。没有人像普鲁斯特那么会把那么多事情指给我们看,他那只指点事物的手是谁也比不上的。但在友情绵绵的聚会和谈话之外还有一种姿势:身体的接触。

21、我的人生正是: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罗素

22、自从洛耀拉(Loyola)的宗教苦行以来还没有比这更极端的自我沉溺。

23、通过无数细小的词语构筑一座宏伟的大教堂,打碎时间静止的流动,追回逝去的时间并在大教堂中永驻。

24、时间,回忆。这两个主题是发人深省的。时间在毁灭一切,而回忆可以拯救已经消失的往昔。其实人世间任何一刻只要发生过的就不会消失,只要你记得它,只要你愿意回想它,只要你珍惜它。

25、惟一幸福的岁月是失去的岁月,惟一真实的乐园是失去的乐园。——普鲁斯特

26、我的人生正是:使事业成为喜悦,使喜悦成为事业。

27、普鲁斯特笔下的贡布雷小镇,已然成为如马尔克斯的马孔多、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成为一种幸运的文化符号。幸福而随意的人类栽植其上,纤毫毕现,可爱而鲜活。小镇的一切,成为人类天人合一的生命共同体与神性演练场。经典,贵在简单而纯粹的自我真诚,妙手偶成,绝无造作。深觉普鲁斯特创作此书,与其人生经历和际遇有着内在的关联。

28、Alwaystrytokeepapatchofskyaboveyourlife.永远努力在你的生活之上保留一片天空。——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29、马塞尔·普鲁斯特的三十卷《逝水华年》来自一种不可思议的综合,它把神秘主义者的凝聚力、散文大师的技巧、讽刺家的锋芒、学者的博闻强记和偏执狂的自我意识在一部自传性作品中熔于一炉。诚如常言所说,一切伟大的文学作品都建立或瓦解了某种文体,也就是说,它们都是特例。但在那些特例中,这一部作品属于最深不可测的一类。它的一切都超越了常规。从结构上看,它既是小说又是自传又是评论。在句法上,它的句子绵延不绝,好似一条语言的尼罗河,它泛滥着,灌溉着真理的国土,更令人惊异的是,这个特例同时也标志着过去几十年里的文学最高成就。这部作品的创作条件是极不健康的:非同一般的疾病,极度的富有,古怪的脾性。在任何一方面这都不是可资效仿的生活,然而它却整个变成了典范。我们时代无与伦比的文学成就注定要降生在不可能性的心脏。它既坐落在一切危险的中心,也处于一个无关痛痒的位置。这标志着这部花费了毕生心血的作品乃是一个时代的断后之作。普鲁斯特的形象则是文学与生活之间无可抗拒地扩大着的鸿沟的超一流面相。这是我们为什么要乞灵于这个形象的理由。

30、尽管我们知道再无任何希望,我们仍然期待。等待稍稍一点动静,稍稍一点声响。——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31、作者感兴趣的不是叙述故事,交代情节和刻画人物形象,而是抒发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感想和分析。例如,叙述者参加了盖尔芒公爵家的一次晚宴,这使他长期以来对贵族的种种幻想顿时破灭,他意识到过去对他有魅力的只是名称,而不是真实的世界。

32、伟大的艺术品不像生活那样令人失望,它们并不像生活那样总是在一开始就把所有最好的东西都给了我们。

33、这种挑衅性的、不稳定的个性甚至影响到读者,只需回顾一下普鲁斯特行文中没完没了的“不是……就是”就足够了。在这种句式中,行为由它所根据的动机而被表现出来,其方式既穷形尽象又令人压抑。然而,这种寄生式的句子排比却揭示出普鲁斯特的弱点和天才的结合点。他在思想上消极弃世,面对事物时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怀疑论者。在经过了浪漫主义自我满足的内心生活之后,普鲁斯特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决定不给那种“Sirenesintérieures"(内在性的诱惑)以任何信任。“普鲁斯特在处理经验时没有丝毫形而上的兴趣,没有丝毫构筑的狂热,也没有丝毫要去安慰别人的爱好。”这话再对不过。普鲁斯特一再声称《逝水华年》是规划设计出来的,但这部作品却唯独不是建构铺排的结果。如果说它是设计出来的,那么它是像手上的掌纹或花萼上雄蕊的排列一样被设计出来的。在精疲力竭之后,普鲁斯特这个衰老了的孩子重又落入了自然的怀抱——不是为了吸吮她的乳汁,而是为了在梦中进入她的心跳。如果我们能把普鲁斯特的弱点放在这幅图景中看,我们就能领会雅克·里维埃尔对其弱点的阐释有多么贴切:“缺乏经验是马赛尔·普鲁斯特的死因,也是使他能够写出东西来的条件。他死于天真无知,死于不晓得如何改变种种会把他压垮的环境,死于不会生火或把窗户打开。”当然,他也死于精神性哮喘。

34、《致邻居的信》,马塞尔·普鲁斯特,NewDirections出版社,2017

35、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

36、普鲁斯特的好奇心里有种侦探成分。在他眼里,社会最上层的一群人是一个犯罪团伙,一群无与伦比的阴谋家:他们是消费者的黑手d。这个团伙把一切同生产有关的事情都从自己的世界里剔除干净,至少要求把这类事情优雅地、羞羞答答地藏在教养良好的职业消费者特有的做派之下。普鲁斯特对势利眼的分析是他的社会批评的顶峰,其重要性远在他对艺术的顶礼膜拜之上。因为势利眼的态度无非是从纯粹消费者角度出发的,对生活前后一致、井井有条,而又铁一般坚硬、冷酷的看法。在这个撒旦的魔幻世界里,有关大自然生产力的哪怕是最遥远、最原始的记忆也被删除了,因此普鲁斯特发现变态的关系比常态的关系更有用,甚至在爱情上也是如此。无论从逻辑上讲还是从理论上讲,纯粹的消费者也就是纯粹的剥削者;在普鲁斯特的世界里,这个形象达到了其真实历史存在的全部具体性。这个形象之所以具体,是因为它既深不可测又游移不定。普鲁斯特描绘的是这样一个阶级,它在任何场合都把自己的物质基础伪装起来,并由此同某种早已没有任何内在的经济上的重要性,但却足够充当上流中产阶级面具的封建主义文化结合在一起。普鲁斯特知道自己是个幻灭者,他无情地去除了“自我”和“爱”的光彩,同时把自己无止境的艺术变成了他的阶级的最活跃的秘密,即其经济活动的一层面纱。这样做当然不是为这个阶级效力。因为普鲁斯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铁石心肠,是一个走在其阶级前面的人的桀傲不驯。他是他创造出来的世界的主人。在这个阶级尚没有在其最后挣扎中最充分地展露其特征之前,普鲁斯特作品的伟大之处是难于为人所充分领悟的。

37、普鲁斯特本身也是个荒谬人物:昼伏夜出,又是忧郁症患者。动不动就卧病在床。喜欢夜半与人在高级餐厅约会,留下的小费比账单还可观。虽然自己是犹太人,却不喜欢报纸写到这件事。连吃晚餐也要穿着大衣和戴着围巾。十分在意手中的咖啡是怎么煮出来的。酷爱留八字胡的年轻男性。患了个小感冒后竟然就与世长辞了。

38、现实折过来严丝合缝地贴在我们长期的梦想上时,它盖住了梦想,与它混为一体,如同两个同样的图形重叠起来合而为一一样。——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39、沿着脸颊的线条,潜在的性冲动似乎快要承认自己是一个有点男孩子气的女孩,然后这气质消失,接着又出现了,让人想起一个阴柔、恶性和沉思的青年,然后再一次逃走,真让人难以捉摸(908页)。

40、习惯是人的第二本性。它使我们不能认识一个人的主要本性,就这一点而言,习惯既非残忍也不迷人。

41、后来,马塞尔也听说阿尔贝尼达喜欢女人,马塞尔开始怀疑起来。他有强烈的控制欲,希望控制阿尔贝尼达,慢慢地,阿尔贝尼达也让步了,开始和马塞尔生活在一起,他们俩一起出去参加社交活动,但阿尔贝尼达还是有些不喜欢,马塞尔的妄想症加重了,他变得喜怒无常。这两个人之间的争吵开始加剧,但他们从未分手。

42、我现在才明白,凡属严重错误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那就是没有克制感情的冲动。——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43、我现在才明白,凡属严重错误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那就是没有克制感情的冲动。----《追忆似水年华》

44、隶属于新京报的文化领域垂直媒体,自2003年创刊以来,新京报书评周刊深耕于文化出版动态,向读者提供有关文学、社科、思想、历史、艺术、电影、教育、新知等多个领域的出版动态与学界动态,提供诸如专题报道、解释性报道、创作者深度访谈等深度文化内容。

45、我们总是把未来想象成虚无空间对现实的一种折射,其实未来的出现是有原因的,只是大部分原因我们不了解而已。

46、普鲁斯特将自己思想乃至生命中最好的部分,都倾注在《追忆逝水年华》中,他敏感的精神世界、由感官展开的色彩斑斓的生命都一一展现在这部巨著中。

47、另外,普鲁斯特的写作还有一个特点。在很多地方,普鲁斯特喜欢用长句子。这可以说是贵族派的做法。他喜欢用关系代词比如qui,que,où,dont,quoi,lequel,laquelle等,这相当于英语的who,which等,去连接成长句子。他会把各种各样的场景打散,有的先写,有的后写,有的写完后留一个尾巴,等有相似的出发点时再把它写出来。所以,大家会觉得非常难读。

48、唯一真实的乐园是我们已经失去的乐园,唯一有吸引力的世界是我们尚未踏入的世界。

49、上个世纪在格列诺布尔(Grenobie)有家旅馆名叫AuTempsPerdu(逝去的时间),不过我不知道它现在是否还存在。在普鲁斯特的世界里,我们也像客人一样穿过大门。在我们头上,悬挂着的招牌在风中摇曳;在门后,等待我们的是永恒与狂喜。费尔南代斯正确地在普鲁斯特作品中区分出一种永恒主题和一种时间主题。不过他所谓的永恒并不是柏拉图式的或乌托邦式的,而是充满了狂喜和永恒。因此,如果时间披露了某种新的、尚不为人所知的永恒,并把人们淹没在它的展现过程中,这并不能使个人更接近那种柏拉图或斯宾诺莎一蹴而就的更高领域。的确,在普鲁斯特身上我们看到一种挥之不去的理想主义残迹,但若把它当作阐释作品的基础就大错特错了。本诺阿斯特·梅辛在这方面错得最为醒目。普鲁斯特呈现给我们的不是无边的时间,而是繁复交错的时间。他真正的兴趣在于时间流逝的最真实的形式,即空间化形式。这种时间流逝内在地表现为回忆,外在地表现为生命的衰老。观察回忆与生命衰老之间的相互作用意味着突入普鲁斯特世界的核心,突入一个繁复交错的宇宙。这是一个处于相似性状态的世界,它是通感(correspondances)的领域。浪漫主义者们第一个懂得了通感,波德莱尔最为狂热地拥抱了它,但普鲁斯特则是唯一能在我们体验过的生活中将它揭示出来的人。这便是mémoireinvolontaire(非意愿记忆)的作品。这种让人重返青春的力量正与不可抵御的衰老对称。当过去在鲜嫩欲滴的“此刻”中映现出来时,是一种重返青春的痛苦的震惊把它又一次聚合在一起。这种聚合是如此不可抗拒,就像在《逝水华年》第十三卷里普鲁斯特最后一次回到孔布雷时发现斯旺家的路和盖尔芒特家的路交织在一起,于是这两个世界也融和为一体。忽然间,四周的景物像孩子似地蹦了起来。“Ah!quelemondeestgrandalaciarédeslanpes!Auxyeuxdusouvenirquelemondeestpetit!”(“噢,世界在灯光里是多大呀,而在回忆的眼中,它却是这么微小”)

50、当普鲁斯特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回首往事,审视从前所有的痛苦时光,他觉得痛苦的日子才是他生命中最好的日子,因为那些日子造就了他,那些开心的年头呢?全浪费了,什么都没学到。

51、因此,由于《追忆似水年华》所涉及的社会面很多、写作方法很独特,也由于它的篇幅、写作技巧等形式的创新,这本书赢得了后人的极大尊重。而且,《追忆似水年华》受到赞誉跟当时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有内在关系。

52、这样的婚事如果发生在依然保持着君主制的其他欧洲国家,会被看作是“贵庶通婚”,而“贵庶通婚”是一个贵族在传统观念里能够犯下的最大的几桩罪恶之一。但失去权力的法国贵族,为了钱、为了维持自己的生活已经顾不得门第、血统的“高贵”了。他们很清楚,无论自己的祖先是否可以追溯到圣路易的十字军东征,只要破了产等待他们的就是跟别人一样沦落街头。

53、高林:余老师说的特别好。普鲁斯特是一个时代的化身,他也把他的时代写进了他的作品,即使他挑出来的是那个时代里最微小的,甚至于是边缘的一群人。这些贵族是怎么变成边缘人的?他们曾是社会上高高在上的一群人,但在美好年代里,这些法国贵族已经成了社会边缘人。在1870年波拿巴王朝倒台。随着拿破仑三世的流亡,第二帝国终结了。但是,法国一直到1875年才建立了第三共和国,中间这五年大家在争论,我们究竟是要建立一个君主国还是共和国。议会的多数议员其实主张建立君主国。

54、磊落大度往往只是自私的情感在我们没有完全意识到它时所采取的表现形式。----《追寻逝去的时光读本》

55、《普鲁斯特的绘画:追忆似水年华的视觉伴侣》,埃里克·卡佩莱斯,Thames&Hudson出版社,2017

56、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我都是早早就躺下了。有时候,蜡烛才灭,我的眼皮儿随即合上,都来不及咕哝一句:“我要睡着了。”半小时之后,我才想到应该睡觉;这一想,我反倒清醒过来。我打算把自以为还捏在手里的书放好,吹灭灯火。睡着的那会儿,我一直在思考刚才读的那本书,只是思路有点特别;我总觉得书里说的事儿,什么教堂呀,四重奏呀,弗朗索瓦一世和查理五世争强斗胜呀,全都同我直接有关。这种念头直到我醒来之后还延续了好几秒钟;它倒与我的理性不很相悖,只是象眼罩似的蒙住我的眼睛,使我一时觉察不到烛火早已熄灭。后来,它开始变得令人费解,好像是上一辈子的思想,经过还魂转世来到我的面前,于是书里的内容同我脱节,愿不愿意再挂上钩,全凭我自己决定。

57、普鲁斯特喻示了一个重要的法则,那就是心灵法则:一切事物只能在内心中才能找到它的真谛,生命的景象只有透过心灵之镜的反射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深层内在的涵义。回味,才是生活的本质,它比生活本身更为重要,就如同未经阐释的事件是不存在的一样。

58、北方哥特式的代表作,建于13世纪法国兰斯主教座堂(CathédraleNotre-DamedeReims)内的玫瑰花窗(Rosewindow),历史上曾经有25位法国君主在此加冕。

59、回头来谈普鲁斯特。从一般人对《追忆似水年华》的认识,可以看出这部作品在常人眼中颇为荒谬。光一小块玛德莲蛋糕在茶中浸了一下,就能引发源源不绝的回忆:其中最重要的一段回忆,便是叙事者躺在床上,安慰自己说母亲等会儿就会到他房间,亲吻他一下道晚安。后来母亲真的进到房里,他却后悔了。想象总是比现实美好。另一个想法是,回忆总是不由自主的。这确实说得通,因为回忆的开关常是经由感官经验而开启的,但忆起的往事似乎和经验本身无太大关联。因此,回忆一旦不自觉地在脑海浮现,便是所谓的“普鲁斯特式”。细细检视自己谜一样的过去,在半梦半醒之间重回往日时光,细数以往种种,也是一种“普鲁斯特式”。一般说到“我们觉得怎样怎样”或“我们发现什么什么”之类笼统的话,也是一种“普鲁斯特式”。我想自己大概也中了这个“毒”了。

60、这当然是看《普鲁斯特传》了。但是,《普鲁斯特传》是在普鲁斯特已经成为一个伟大作家的情况下写出来的。所以,在每一本《普鲁斯特传》里,普鲁斯特的所有经历、所看到的事情,都是以他这个伟大作家和他伟大的《追忆似水年华》为核心的。这也就是说,你们看到的依然是一个不真实的普鲁斯特。

61、“一堆芦笋,从头到脚浸透了海青、桃红两色,上端的穗条一丝丝有如染上了浅紫和碧蓝,往下则好似虹彩递变,色层分明,直达污泥犹存的根部;这显然不是土壤之功,我觉得这些天成的光色恰恰泄露了一群狡黠的精灵的作为,仿佛是它们乐于化作菜蔬,好让人们透过这些厚实而可口的肉质伪装,从犹如曙光初现、彩虹渐显、暮霭覆天之时的光色转换中,瞥见它们可贵的本质。”读到兴奋时总是庆幸自己能够看到大师的这种纷乱复杂、优美如诗的记忆之描写。普鲁斯特可以漂浮在任何一个朦胧的时刻,对往事进行追忆。就像施了魔法一样,在一个空白的地方变出一座大花园。而自我,不断地出现、变幻、游移。

62、如何在小说里捕捉时间?普鲁斯特依赖的是“无意识的回忆”。它是一种幸福,能复现一种气味、声音,一个形象、一个过往时刻;它亦使人痛苦,因为提醒你已然失去。

63、在这种疾病面前大夫们束手无策,但作家本人却能有条不紊地将它利用起来。就最外在的说,普鲁斯特是自己疾病的出色的舞台导演。有好几个月他同一位爱慕者保持来往,不过这位爱慕者送来的芬芳的鲜花却让普鲁斯特受不了它们的气味儿。随着病情的时好时坏,普鲁斯特向他的朋友们发出警告,而那些朋友们既怕又盼着作家本人会在半夜十二点早过了以后briséfatigue(拖着疲惫的步子)突然出现在他们的小客厅里。他说只逗留五分钟,但一坐就坐到了天朦朦亮,最后疲倦得没有力气从椅子上站起来。即便在写信时他也能从他的疾病中提取出奇的效果。“我的呼哧呼哧的喘气声淹没了我的笔的沙沙声,也淹没了楼下的洗澡声。”不仅如此,他的疾病还使他远离了时髦生活。他的哮喘成了他艺术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他的艺术把他的疾病创造了出来。普鲁斯特的句式在节奏上亦步亦趋地复制出他对窒息的恐惧。而他那些讥讽的、哲理的、说教的思考无一例外地是他为摆脱记忆重压而作的深呼吸。在更大的意义上说,那种威胁人、令人窒息的危机是死亡;普鲁斯特时时意识到死,在写作时尤其如此,这就是死亡与普鲁斯特对峙的方式,早在他病入膏肓之前,这种对峙就开始了;它不是表现为对疾病的疑神疑鬼,而是作为一种réaliténouvelle(新现实),投射在人和事上。它是衰老的印记。某种风格的观相术能把我们带入这种创造性的最内在的核心。如果我们知道气息——哪怕它不在记忆中——能多么强烈地保存记忆,我们就绝不会认为普鲁斯特对气味的敏感是偶然的。的确,我们所搜寻的记忆大部分以视觉形象出现,就连mémoireinvolontaire(非意愿记忆)的飘浮流动的形式也主要是孤零零的、谜一样的视觉形象。因此,如果我们想有意识地让自己沉醉在《逝水华年》最内在的基调中,我们还必须把自己放在非记忆的特殊的、最根本的层次上。在这个层次上,记忆的材料不再一个个单独地出现,而是模糊地、形状不清地、不确定地、沉甸甸地呈现出来,好似渔网的份量能让渔夫知道他打捞到了什么。对于把渔网撒向tempsperdu(逝去的时间)的大海的人来说,嗅觉就像是份量感。普鲁斯特的句子包含了内心机体全部的肌肉活动,包含了试图把那沉甸甸的网拖出水面的巨大的努力。

64、普鲁斯特效应中存在气味辨别确定的决策阶段,该效应机制是"双加工"机制,即气味线索的直接性提取和气味辨别确定所激活的气味语义表征促进了自传体记忆提取。

65、主持人:我们可以从《天鹅之舞》这本书侧面了解到,普鲁斯特是这样一个无比热爱贵族,又有一点势利,同时又非常信仰自由主义的人,在此基础上如何理解他的作品?

点击展开全文
孔子关于劳动的名言66句 个性说说

孔子关于劳动的名言66句

孔子关于劳动的名言 1、给青年人最好的忠告是让他们谦逊谨慎,孝敬父母,爱戴亲友。——西塞罗(孔子关于劳动的名言)。 2、 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 3、另一句来...
美言佳句大全66句精选 个性说说

美言佳句大全66句精选

美言佳句大全 1、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美言佳句大全)。 2、1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3、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
七夕写给女朋友的情书 个性说说

七夕写给女朋友的情书

七夕写给女朋友的情书 1、广开渠道,落实资金。能否顺利完成结婚这件人生大事,资金是关键。首先要立足当前,加大对结婚消费投入的倾斜力度;其次要严格执行双方父母关于征集...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什么 个性说说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什么

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什么心理 1、为什么没有从系统上预防事故?从“体系”或“流程”的角度。(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什么心理)。 2、   车群,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与治疗中...
有关孝道的感人故事66句 个性说说

有关孝道的感人故事66句

有关孝道的感人故事 1、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
小文章励志66句精选 个性说说

小文章励志66句精选

小文章励志 1、花却又是美丽的战士,风雨中尽管渐渐绿肥红瘦,终究不曾低头。 2、这是怎样的一种力量!可以拉动二十多个人和一辆大的客车。他不是超人,也不是蝙蝠侠,他只是一...
穿古装优美的句子66句精 个性说说

穿古装优美的句子66句精

穿古装优美的句子 1、①、农庄中遍植玫瑰,每年花开季节(一般是春季),香飘十里,美美美啊! 2、我曾欠你一次这一次就当成回报吧从此以后我们互不相欠。(作者:琴姬) 3、自是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