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清明
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____杜牧《清明》
2、《江南通志》记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处。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不愧是写清明之作最出名的代表作!
3、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独酌》(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清明)。
4、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5、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
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寒食:古时节日名,通常认为旧时现在的清明节,而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
8、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手簇秋千架。戏彩球岁授,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绿野。占断五陵游,奏脆管、繁孩声和雅。向名园深处,争泥画轮,竞羁宝马。取次罗列杯盘,就芳树、绿荫红影下。舞婆婆,歌宛转,仿佛莺娇燕蛇。寸珠片玉,争似此、浓欢无价。任他美酒。十千一斗,饮竭仍解金貂贯。志幕天席地,陶陶尽醉太平,且乐唐虞景化。须信艳阳天,看未足、已觉莺花谢。对绿蚁翠峨,怎忍轻舍。
9、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10、“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11、清明节起源编辑本段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元宵节)、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
12、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13、悲剧就这样造成了。介子推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
14、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这首诗与其他写清明的诗作有所不同,它明显地被赋予了些许政治色彩。唐代于清明前在宫中赐大臣们清明烛火,于是。那些蜡烛之火燃起的烟雾笼罩了宫殿,并四散开去,巧妙地讽刺了特权及权贵之多。全诗以“飞花”、“柳斜”、‘旧暮”、“轻烟”组成一幅春天黄昏的美妙图景,充满诗情画意,严肃的政治内容被隐藏于如此轻盈优美的诗境之中,足见艺术手段之高妙,这也正是这首诗广为传诵的原因。
15、★“江上冰销岸青青,三三五五踏青行。”宋朝苏辙(踏青)
16、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寒食究竟在清明的前几日?有几种说法。
17、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18、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19、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描写清明节的诗句有: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0、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嫩阴绿树,正是春留处。
21、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让读者进一步了解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市文化广电事业发展中心图书馆精选了与清明相关的古诗词,分享给广大读者,共同感受清明文化和人文情怀。
22、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23、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坆墓。中国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到了秦汉时代,祭扫坆墓的风气更盛。到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式,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韦应物:“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扫墓祭祖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纳了。
24、(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长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