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润造句
1、梦醒了。我与大宋繁华错过,相逢的,只是那曾昂首看风华的人的最后时刻。冷风拂过发梢,遥望尽头。
2、颔联工极切极。“班荆道故”,语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今雨”出杜甫《秋述》;“扫叶”出《战国策》鲍彪序附言:“先哲言:校书如尘埃风叶,随扫随有。”“别风”出《文心雕龙•练字》:“《尚书大传》有‘别风淮雨’,《帝王世纪》云‘列风淫雨’。”此联意本平常,即谓:“多亏结交了你这位新朋友,可要靠你给我的书订正错字呀!”但一对仗起来,给人的印象就迥然不同了。“荆”、“叶”同归植物类,“雨”、“风”共属气象类,非工对而何?组成佳对则绝妙好词,译为白话则客套常语,由此亦可见在文学上是绝对不能“得意忘言”的。此理钱公在《谈艺录》论“妙悟与参禅”时曾经拈出。
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读后感:写过的文,就是说过的话
4、 ——《阅世》(修润造句)。
5、珠圆玉润 ( zhū yuán yù rùn )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润,形容歌声婉转优美或文字流畅明快。
6、师:很好,结合这位同学所说的,我们再来看这一句。李白的眉确实如这位同学所言是高昂的(教师做动作),他的腰是挺立的,因为眉和腰是李白心性和气骨的代表,但是世间的权贵不容你这样,他们要摧尽你的眉,他们要打折你的腰。
7、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敬仰之情。《新课标》要求:七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8、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普通话他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9、上一节课,我们跟随张中行先生,一起认识了他笔下的叶圣陶先生。了解到了叶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高尚品德。这节课,我们将更深入地学习这篇文章,领略叶老的魅力。(复习上节内容导入)
10、一首本来“仄起”的七律被换成了“平起”。改易之故何在呢?比较二诗,发现除“六丁帝敇取神州”一句改成“太空滓秽片雲浮”外,其馀诗句声调虽平仄相反,而意义则差异甚微,可知痛改全诗即是为“六丁”一句之故。“六丁”句缘何不妥呢?溯其源出自韩愈《调张籍》的“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指上帝命仙官派六丁神下凡收取李杜之诗。将空袭比作上帝旨意的体现未免不妥,钱公当是后悟其非,遂将此句改为“太空滓秽片雲浮”,其语出《世说•言语》:“司马太傅斋中夜坐,于时天月明净,都无纤翳。太傅叹以为佳。谢景重在坐,答曰:‘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太傅因戏谢曰:‘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滓秽太清邪?’”钱公用此事以状轰炸机之出现。但此句之力显然不及“六丁”句之强,不足以承“惴惴”句,故移至篇首。这样一来,其馀诸句就须重加调度,以就新的平仄了。
11、在人物刻画方面:用具体的典型事例进行记叙,以小见大,凸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12、通读《槐聚诗存》,总觉得其中充满了一种抑郁之气,杨绛先生所说“《槐聚诗存》的作者是个‘忧世伤生’的锺书”,这话的确是不错的。在集中很少找得到钱公在小说和散文中的幽默语、调侃语和嘲讽语,也就是杨先生所说的旺盛的“痴气”。当然,钱公并不是没有写过“俳谐嘲戏之篇”,这点他在《诗存》序里也曾承认,并说都“概从削弃”了。其实,删而未尽者尚有《予不好茶酒而好鱼肉戏作解嘲》、《肩痛》、《戏燕谋》等篇,但均谑而不虐(谑而虐者笔者仅读到钱公与冒效鲁先生互嘲之诗手稿,尊重二公之意,不欲为外人道)。作者之意明是要读者领略他对人生和世界思考沉重的一面,亦即long-termpessimism的态度(见夏志清《重会钱锺书纪实》),集中发挥了“诗可以怨”、“好音以悲哀为主”的功能。在诗中钱公未能做到古人提倡的“哀而不伤”,却完全做到了“怨而不怒”,这是另一位学术大师陈寅恪先生所做不到的。
13、叶圣陶先生待人厚,还有一次更为突出,是在某一小型会上发言。大概是“讨论”批评和自我批评之类的大题目吧,他说,这,他只能做到一半,是自我批评;至于批评,别人的是非长短,他不是看不出来,可是当面指摘人的短处,他总是说不出来。
14、一是钱公当时诗风确已丕变,他对吴忠匡先生说:“其后游欧洲,涉少陵、遗山之庭,眷怀家国,所作亦往往似之。”二是陈衍实际并不赞成钱公少作的风格,这点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了,在为钱诗所作的序中,他还告诫钱公:“未臻其境,遽发为牢愁,遁为旷达,流为绮靡,入于僻涩,皆非深造逢源之道也。默存勉之。”最后还鼓励钱公“自成一家”。三是《石遗室诗话》及其《续编》确实如陈衍本人所说,是“于古今人诗,皆献可而绝少替否”的(《石遗室诗话续编》卷一)。石遗老人逢人说好,显得十分世故,与《石语》中所载私下谈话的肆意臧否人物大不相同。先生《论师友诗绝句》于陈衍云:“其雨及时风肆好,匹园广大接随园。”此诗可作两面观:一方面,将陈氏比作袁枚,是称赞他延接诗人、提携后进不遗馀力,有似袁氏当年(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将袁枚比作及时雨宋江),也是一位广大教化主。另一方面,陈衍在《诗话》中称道达官贵人之诗,亦与袁氏《随园诗话》相似。果真这样,则名登其上、诗录其中便不足为荣,傲兀如钱公,难免有耻与哙伍之感。记得钱公老友苏渊雷先生尝对我说,他在钱家见书房上挂着陈石遗写给钱公的诗轴,当时未曾记下。后来写信给钱公,求其录示,钱公不肯,回信说:“石遗丈赠诗联,乃耆硕奖借后生之盛意,四十年来,三劫曾经,六丁未取,聊悬斋壁,如对老成人,而亦觅我少年心耳。若传录炫示,便迹近标榜借重,非某甲堂堂一个人所愿也。”苏公道及此事,言下颇有怪钱公矫情之意。不过我认为钱公所言实出真心,钱家书房非轻易可入,钱公亦不因人而热,要靠石遗成名。且“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胡适之、钱玄同辈呼风唤雨,旧式文人如石遗诸公实不能“飞沉出其指顾,荣辱定其一言”,相反,得到他们的称赞,反而会蒙受“骸骨迷恋”之讥、“谬种”“妖孽”之詈呢!石遗死后,更是“纷纷轻薄溺寒灰”(《叔子寄示读近人集题句》)。建国后则“同光体”几与“反动”二字同义,人们避之若浼;“文革”后则钱公名满天下,何须再引石遗自重呢?《诗存》中不录石遗点定的少作,正是钱公诗学与诗艺成熟的一种表现。
15、(2)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16、以山藏瀑布而山容仍静来比自己的贮胸有泪而不肯倾洒,就近取譬,亦得未曾有。先生写景多意不在景,而是借题发挥,用以抒情纵议而已。
17、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18、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6}付之一笑:用笑一笑来回答。
19、叶采《集解》校点本后,另附明嘉靖年间贾世祥刻本《近思录》(白文)、历代刊钞叶采《近思录集解》之序跋,以便读者全面认知《近思录》及叶氏注本。
20、当我在生命的海岸线上徘徊,回忆过往序章,当会有千年前的古人默默守望我,相谈我今生之事;会有一场无形的相逢于我旧时之间……
21、(本文原刊于《钱锺书研究集刊》第一辑,1999年,今得作者授权转载。)
22、先生论诗贵创意,作诗亦然,但对古、近二体要求不同。古体最讲创辟,近体中绝句次之,律诗追求的是对属之工、隶事之切、结构之精,并不斤斤于言语之是否未经人道。
23、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24、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
25、钱公自述学诗经历的“夫子自道”还说:“归国以来,一变旧格,炼意炼格,尤所经意,字字有出处而不尚运典,人遂以宋诗目我。实则予于古今诗家,初无偏嗜,所作亦与为同光体以入西江者迥异。倘于宋贤有几微之似,毋亦曰惟其有之耳。自谓于少陵、东野、柳州、东坡、荆公、山谷、简斋、遗山、仲则诸集,用力较劬。少所作诗,惹人爱怜,今则用思渐细入,运笔稍老到;或者病吾诗一‘紧’字,是亦知言。”
26、周文说:“他跟夫人感情很好。夫人每天听天气预报,倘天气变冷,她就给钱先生准备衣裳,防他着凉,所以钱先生说:‘廿载犹劳好护持’。”其实,只要和诗题对照,即可知“护持”之物乃指“气粗语大”的“旧吟”之诗,并不指作者自己;如指自己,则“犹劳”二字就大不妥了。只有“自观犹厌”的旧稿才可以用此二字表示“我不珍惜,你倒珍藏”之意。《新唐书•刘禹锡传》记白居易称刘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也指的是诗。“可许”句,周文释为:“可以允许他的情怀似旧时吗?”“许”诚然可训为“允许”,但在此语境却不行,这里当是“许可”之意,即:“你还认为我对你的感情像从前一样吗?”
27、润笔 ( rùn bǐ )也叫润资。旧指给作诗文书画的人的报酬。
28、因此,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29、 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多而杂)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
30、刘恩樵|《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创意教学设计(2)
31、各界的人不经邀约,不凭通知,各自跑来瞻仰鲁迅先生的遗容,表示钦敬和志愿追随的心情。
32、先生在《宋诗选注》和《管锥编》中皆有赞同锺嵘“吟咏性情,何贵用事”,反对“句无虚语,语无虚字”,“文章殆同书抄”之语,但在具体鉴赏和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却非常讲究用典贴切和无一字无来历。为什么如此“言行不一”呢?
33、导语:叶圣陶在作者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作者通过那些事件来表现他的品德?下面让我们再回到课文,请同学们略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34、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35、⑵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句话在文中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承接了上文叶老为人宽厚的一面,引出下文叶老严于律己的另一方面,使文章语意连贯,衔接自然。
36、在探索和回答中国教育改革实际问题中,精辟、独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教育基本原理;在总结和提炼中国教育改革实践经验中,发展、创新了中国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37、杨绛1911年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书香家庭,父亲杨荫杭留日出身,曾任北洋政府司法官员,后来在上海当律师,抗战末期在苏州病逝。杨绛与父亲感情很深,她的《我们仨》中有不少笔墨是写父亲的。抗战期间,杨荫杭避居上海,杨绛一家三口从欧洲归来后住在杨家,在杨绛笔下,钱瑗对姥爷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所以爸爸(杨荫杭)对圆圆头(钱瑗)特别宠爱。我们姊妹兄弟,没一个和爸爸一床睡过。以前爸爸的床还大得很呢。逃难上海期间,爸爸的床只比小床略宽。午睡时圆圆总和外公睡一床。爸爸珍藏一个用台湾席子包成的小耳枕。那是妈妈自出心裁特为爸爸做的,中间有个窟窿放耳朵。爸爸把宝贝枕头给圆圆枕着睡在脚头。”
38、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借鉴本文以小见大的手法写一篇200字作文
39、周文说:“这是指‘文革’中对他夫人的打击说的。”只要拈出此诗写于“文革”七载前的1959年,其馀也就不必多说了。
40、然而,身为百姓,关心未来前途,读完文章之后,有疑问与您商榷,敬请指教。
41、他家里人说,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是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
42、润色 ( rùn sè )修饰文字:这篇译稿太粗糙,你把它~一下。
43、《日本研究论稿》的研究是以往靠前《史记》研究者尚未涉足的领域。通过关注和全面了解《史记》在日本的传播和接受的过程,我们可以理清日本《史记》学形成和发展的脉络,比较中日《史记》研究的异同,并推动《史记》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44、写什么呢?这有困难。一是他业绩多,成就大,写不胜写;二是遗体告别仪式印了《叶圣陶同志生平》的文本,一生事业已经简明扼要地说了;三是著作等身,为人,以及文学、教育、语文等方面,足以沾溉后人的,都明摆着,用不着再费辞。
45、第三个“X”----单元主题“1X”语文综合活动课。
46、刘恩樵|初中语文创意教学活动设计(4):《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47、《陶庵梦忆》《西湖梦寻》是晚明散文家张岱的代表作之一。张岱出身仕宦家庭,早年生活优渥,明亡以后避居山中,这两部笔记正是用“梦忆”、“梦寻”来回忆往昔、追念故国,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挚的情感。《陶庵梦忆》一书集中对昔日生活中的琐事展开回忆,内容涉及当时市井生活、风俗人情的诸多方面,很多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文笔清新,描写传神,极富情韵;《西湖梦寻》则集中谈论西湖掌故,列举众多景点、古迹,不仅概括讲述其起源和发展,还引录大量诗文,足资参考。
48、今天,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课文。从标题可以看出,这篇文章写的是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情。叶圣陶先生生于18逝于1988年,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被世人尊称为“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49、(4)不耻下问: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指人好学。
50、“涯”改作“穷”,当因“穷”是动词,“无穷”与“不度”对属更为相称之故。“涯”则是名词,取以对“度”,稍有参差。但我觉得,不必如此五雀六燕、铢两悉称。“涯”字似有稍胜于“穷”字处,因为提到的是“秋水”,则“涯”字水旁,较之“穷”字与“水”具有更大的亲和力。《书•微子》云:“若涉大水,其无津涯。”《庄子•秋水》云:“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两涘渚崖(《经典释文》作“涯”)之间,不辨牛马。”张衡《南都赋》云:“贮水渟洿,亘望无涯。”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云:“三江五湖,浩汗无涯。”是皆其证。至于“无穷境”虽有现成的组合,如孙绰《喻道论》:“游步三界之表,姿化无穷之境。”但与“秋水”配合,则似不如“无涯境”三字来得默契。且“涯”字《麻》韵,“穷”字《东》韵,在音节上前者也比后者来得响亮。未能质之先生,不知以为然否?
51、要读懂钱公之诗虽然费力,但只要深加涵泳,细作考证,大多数还是可以理解的。阅读中我有这样的体会:诗意之明不明系乎诗题之显不显。诗题若显,则诗虽雕镂而其意可明;题若不显,则诗纵平易而其意难解。比如,《诗存》中“古意”、“有感”之类便不易知其所指;而《代拟无题七首》由于有杨绛先生的“缘起”,便能了解其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