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为观止使用对象
1、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名副其实,让人叹为观止。(叹为观止使用对象)。
2、这是对所看对象的一种间接赞美,说看到的东西已经是最好的了。
3、这一增速固然令人叹为观止,但并非真的出人意料。
4、孩子们精彩的艺术表演,令在场的观众叹为观止。
5、清·.王韬《淞隐漫录·海外壮游》:“更佐以乐音灯影,光怪陆离,不可逼视。生抚掌称奇,~。”
6、释义:美德是伟大的!如果天空不笼罩万物,如果大地不再负载万物。尽管它有着伟大的美德,但它的轻蔑还是加深了一点,看到这里就够了。如果他高兴,我不敢邀请他。
7、如果句子主语是观赏的对象(人或事物),要在“叹为观止”前加“令人”“使人”或“让人”,如果主语直接是观看者,就不需要加。
8、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上海浦东经济发展日新月异,高楼林立,美丽迷人,走在大街小巷,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9、中国人在用词方面一向比较讲究,对自己喜欢用谦词,对他人用敬词,而生活中常犯敬、谦词颠倒的错误。如 “蓬荜生辉”,语句:今天因为我的到来蓬荜生辉。“蓬荜生辉”一般是指客人到来,主人说因为客人的到来,是自己家蓬荜生辉,而不能说是因自己的到来,使主人家蓬荜生辉。(叹为观止使用对象)。
10、释义:不知道能不能达到最高点?但是修炼的功夫,是不可能被欺骗。
11、清·.王韬《淞隐漫录·海外壮游》:“更佐以乐音灯影,光怪陆离,不可逼视。生抚掌称奇,~。”
12、叹为观止,赞叹所见的事物尽善尽美,好到了极点。从赞叹可知,叹为观止的适用对象是人。整个句子是物,则那么叹为观止之前要加令加表示人的词语,让加表示人的词语,使加表示人的词语。
13、造句举例:到了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登峰造极。——出自现代:朱自清《经典常谈·文第十三》
14、④中国的戏曲艺术,以它的神奇绚丽,让世人叹为观止,是东方瑰宝。(《人民日报》1993年9月22日)
15、一个叹为观止的胜利也许因为一个简单的民族忠诚问题就此发生逆转。叹为观止造句。
16、有些成语所指特定的对象,使用范围仅限所指对象,使用在其他地方便不合适。如“罄竹难书”,语句: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一生做的好事罄竹难书。而“罄竹难书”却是用来形容罪行累累,多的写不完。
17、清·王韬《淞隐漫录·海外壮游》:“更佐以乐音灯影,光怪陆离,不可逼视。生抚掌称奇,叹为观止。”
18、(词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2)
19、“登峰造极”的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比喻到达极高的境地。
20、(5)占中者混淆黑白、颠倒是非的“本领”,令人嗤之以鼻,怎么也不能说“叹为观止”。
21、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22、“登峰造极”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
23、但讯销零售正迎头赶上,其发展速度叫人叹为观止。
24、成语大多数是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本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叹为观止的成语故事,仅供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5、叹为观止意思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26、每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出自《安塞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