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诚勿扰2中的一首诗
1、记录生活的方式有多种,有人用文字,有人用摄影,有人用诉说,而石进选择用音乐。每个人方式不同,但却都有着共同的愿望,逝去的日子,值得我们好好回忆。
2、吴克敬,陕西省作协副主席、西安市作协主席,曾荣获庄重文文学奖、冰心散文奖、柳青文学奖等奖项。中篇小说《手铐上的蓝花花》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
3、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非诚勿扰2中的一首诗)。
4、《非诚勿扰2》中,川川对父亲李香山深情朗诵的《见与不见》因风格与仓央嘉措作品极为相似,一直被认为是他的作品。网友被这首诗深深打动,有人在微博缅怀这位诗人,也有人走进书店寻找他的诗集。
5、让我们尊重教育的时候,也别忘了,尊重一下那些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教师们。
6、从2006年开始创作至今,创作了近百首钢琴曲。2010年冯小刚导演的电影《非诚勿扰II》中,川川为李香山朗诵扎西拉姆多多的《班扎古鲁白玛的沉默》一诗的时候所采用的配乐为这个系列的第五首钢琴曲。该曲仅虾米音乐的播放量就已破3亿。
7、在多多眼里诗歌是其生活中的一部分,是生活赋予的灵感,流经她而铺展开来。
8、谁动感情谁完蛋。--秦奋得知梁笑笑对自己仅限于好感,伤心地说。
9、《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首创作于2014年10月的诗,在2015年彻底改变了余秀华的生活。2015年1月,余秀华和她的诗作一夜之间在网络上爆红,第二天媒体就包围了她的农家小院。
10、你能对着钱发誓,无论对方将来多么富有,多么健康,多么爱你,都不在和他在一起吗?--离婚典礼上证婚人秦奋问芒果的话。
11、可是,我们的社会,我们大众的思维,依然在道德高度上绑架着教师这个行业,希望她们无私奉献,希望她们讲情怀。
12、在他的故事里,我们看见了自己——得不到,放不下。是人皆是如此。得到了认同,就深感满足。怜悯他的时候,我们何尝不是在怜悯自己?做旁观者的时候总是轻松些,清醒些。
13、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14、2016年3月初,媒体曝出余秀华离婚了,跟那个酗酒、无能、讹诈的丈夫离了婚,这位女诗人再度上了热门头条。
15、此外,所谓仓央嘉措的《见与不见》,纯属网络作者创作。电影《非诚勿扰2》上念了一遍,说是仓央嘉措的诗,此后以讹传讹,现在就成了仓央嘉措的“第一诗”。
16、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捧红一首小诗《见与不见》。这是片中李香山(孙红雷饰)的女儿在父亲临终前的人生告别会上送他的诗。它探讨了爱与生命两大主题,内敛而深情,不少观众热泪盈眶。其作者一度被传为17世纪著名诗人仓央嘉措。记者获悉,作者其实另有其人,她是一位名叫扎西拉姆·多多的当代女诗人。该诗出自其2007年创作的作品集《疑似风月》。
17、最初刷电影,是在电影刚上映的时候,那时候年纪还小,只记得剧情搞笑但又悲伤,当时十分不能理解剧中人物的情感,很困惑为什么看起来很在乎对方却不在一起?多年后再次刷,满满的人生感悟。弹幕中有人评论:看不懂的,都是没怎么经历过事儿的小孩吧!很赞同这句话。
18、出自曾缄所译的《六世达赖情歌六十六首》,最早是于道泉所译,译出来的诗是将酱婶儿的:“若要随彼女的心意,今生与佛法的缘分断绝了;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曾缄在于的译本基础上,进行了再译,他觉得于先生的版本比较平白:“于译敷以平话,余深病其不文”,曾缄素善古体诗词,遂“广为七言,施以润色”。至于后面两句,则完全是他自己的创作了。显然,曾先生的再创作为此诗增色极大,只是后面两句完全是他自己所加,和仓央嘉措无关。
19、2004年,自学到有一定基础后,石进开始自己写歌。2005年离开柳州到南宁工作生活,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有了《夜的钢琴曲》系列。他把《夜的钢琴曲》等音乐小样传到网上,和朋友分享。
20、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某本书的扉页上曾引用过这首诗,实际上属于一位现代作者的二度创作,小编费尽周折也没能找到他的名字,有知道的朋友请费心告诉我。
21、2011年10月,法院认定《见与不见》的作者就是广东肇庆女子谈笑靖(笔名扎西拉姆·多多)。虽然《读者》已声明更正作者署名,虽然法院已裁定版权归于谈笑靖,但是这个谬误还一直在流传。至于作者是谁,读者并不关心,只要诗歌优美,只要他们自己喜欢就好。
22、这佛光闪闪的高原,三步两步便是天堂,却仍有那么多人,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23、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24、石进说,自己小学时学过两年电子琴,由于学业忙就停止了对音乐的学习。到了2002年,因为看了一场周杰伦的音乐会,他决定自学钢琴。
25、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26、他的诗如波似镜,投射出我们内在的情绪涟漪,犹如梦呓时的喃喃自语。他用诗句道破众生所有的执念和残念,正应了那句:“因为爱过,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27、此诗并非仓央嘉措所著,在他的诗集里是不存在的,此诗其实出自玄幻小说《冷面楼主和尚妻》,作者是“一度君华”。
28、扎西拉姆多多,原名谈笑靖,汉族,广东人。她是位虔诚的佛教徒。已出版图书作品有《当你途经我的盛放》《喃喃》《小蓝本》。现任陈坤出品MOOK书《我们》主编。
29、这是2016年12月10日,印尼的《国际日报》刊发的《我是教师,我拒绝》,作者赫然写的就是张丽琴。这种明目张胆的抄袭,已蔓延到了纸媒。至今,我未发现张丽琴站出来说点什么,像是在网络里消失了一样。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学院的地址和其名字,对她本人,我还未搜到其他任何有用的信息。
30、改编得很好,未失原味,又有扩充。我本以为二者所述的感情是一样的,直到放在一起对照着看的时候,才发现,虽然两首诗/词都在说爱,但境界竟是截然不同的。喜欢你,便时时刻刻想见你,每多见一次,喜欢的心情就增加一分,所以既然不能常见,那么干脆“最好不相见”,把爱你的心情,扼杀在摇篮里。凡人的爱,就是这样功利,要爱,也要回报。眼见着一份爱只剩等待,心中就难过起来,于是,咬咬朱唇,一横心,决定再也不见。唇上留下一丝血痕,淡淡地,与心相连。这首诗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一种婉约的柔情和无处不在的佛教的因果论和八苦中的爱别离、求不得。歌曲开始以纯净的钢琴把人们带入一个适合思考的心情中,重复的旋律和简单而又平凡的道理相得益彰,逐渐让人深入思考。结尾处气势磅礴,犹如火山喷涌般的爆发,将婉约诠释到释然。说是仓央嘉措的词,其实并不尽然,是经过改编的。但不可否认的,仓央嘉措本人的经历与藏地的氛围给这首词增添了很多耐人寻味的东西,有通透达观、有无奈、有哀怨和很多其他不知该如何表达的细腻味道。相濡以沫与相忘于江湖,究竟哪个更幸运些?别问是劫是缘,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31、娄烨导演的《春风沉醉的夜晚》讲述的是几个底层男女在爱情和欲望中的身不由己——相悖的伦理观导致的流血悲剧、阴差阳错的奇遇般的爱情、小小的乌托邦的诞生和毁灭、失去理智的报复和后果,从0到1的微妙转变……最后剩下一个畸零的男主角,在情欲再次袭来时,回想起阴阳两隔的昔日恋人为他阅读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的那个清晨。饱满的故事和情怀让娄烨的这部新作与时下流行的少男少女伤春悲秋的文艺片迥然不同,甚至这样彻头彻尾的爱情片在大陆的电影史上也是极其罕见的。郁达夫的那段似诗的短文,也让很多观众记忆犹新。影片结束已经,可无奈的生活和人生似乎依然在吞噬着每一个时代的人。
32、我想了许多零乱断续的思想,终究没有一个好法子,可以救我出目下的穷状来。听见工厂的汽笛,好像在报十二点钟了,我就站了起来,换上了白天脱下的那件破棉袍子,仍复吹熄了蜡烛,走出外面去散步。 贫民窟里的人已经睡眠静了。对面日新里的一排临邓脱路的洋楼里,还有几家点着了红绿的电灯,在那里弹罢拉拉衣加。一声二声清脆的歌音,带着哀调,从静寂的深夜的冷空气里传到我的耳膜上来,这大约是俄国的飘泊的少女,在那里卖钱的歌唱。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的盖在那里。云层破处也能看得出一点两点星来,但星的近处,黝黝看得出来的天色,好像有无限的哀愁蕴藏着的样子。
33、如果涉猎稍微广泛一点,我们可以看出,同为格鲁巴的世系传承,在诗歌创作上,宗喀巴尊者对仓央嘉措有着极为深远和微妙的影响。
34、这一情景,多像我们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啊。教师,是一个光荣而伟大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