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个经典中国寓言故事
1、国马的主人一听就明白了,解释说:“那一定是骏马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和后悔了。这样吧,我带国马去看看它,让它明白就好了。”(30个经典中国寓言故事)。
2、其实,比起国外那么多公主王子的故事,中国的童话甚至要来得更丰富多彩一些,每个节令的由来,历史和伟人的故事,神话,民间传说都是一个故事,甚至可能连老家屋里的一张八仙桌,都有着好几个故事等着孩子们去听。
3、当地百姓十分害怕,他们诚惶诚恐地顺从鬼的要求,唯恐怠慢了鬼。人们把鬼迎迸庙里供奉起来,每天为鬼杀猪宰羊,跪在地上顶礼膜拜,进献钱财。鬼十分得意,百姓们却越来越贫苦。
4、忽然看见一只蝎子,他以为也是蚱蜢,便用两手去捕捉它。
5、猴子非常生气,可是它也马上笑起来说:“哈哈!你能够吃到桃子,可是你永远回不来啦!”
6、“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B )
7、田鼠与家鼠是好朋友,家鼠应田鼠所约,去乡下赴宴。
8、性子急躁的傻子做什么都做不好,编竹篮时竹子还没泡软就上手,结果竹子全断了,做家具时,本来要阴干的木材他图快直接丢到太阳底下晒,结果木头全都晒弯了,家具也做不成了。
9、图书简介:本套中国民间故事经典丛书,由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顾希佳,专为青少年甄选、译写和编著。既有耳熟能详的民间传说,更有尚处于朴素形态、少有人知的传奇。本书按故事讲述的年代先后进行编排,共分六册,其中第一册35个故事,讲述的年代从上古到秦汉;第二册39个故事,讲述的年代从两汉到南北朝;第三册35个故事,讲述的年代从隋唐到五代十国;第五册和第六册分别有34个和30个故事,讲述明清年间。
10、从前,宋国有个农夫,家里很穷,一年到头、从早到晚在田地里忙忙碌碌地劳动,从来不曾出过远门。他既不知道世上的富人过的是怎样的生活,也从未见过本乡以外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
11、东郭子似乎对这一回答并不满意,他希望庄子能具体指出“道”在何方。
12、生命是可贵的,纯真的友情更是无价的。在没有完全看透事实之前,不要盲目做出错误的决定。
13、一头羊到了天堂对圣彼得说:“我的头上长着一双角,是攻击敌人和保护自己的武器,但我为什么总是被狼吃掉呢?”
14、图书简介:袁珂先生集毕生之精力,从这些零碎的材料中,通过收集、整理、梳理、分析,并构建出神话的轮廓,使那些在时代的流变中因被误认为圣君,或被误认为凶神,或被拔高为创世神而彻底失去了本来面目的神话人物各归各位,用简练、流畅、平实的文字将盘古迄于秦始皇的神话、仙话等进行了系统性的陈述,搭建出中国神话传说系谱的相对完整性和清晰性,改变了疑古派和言必称希腊者所谓的中国神话资料贫乏的误解和谬见。
15、· 以卵击石· 以邻为壑· 夜郎自大· 一毛不拔
16、开卷有益 · 侃侃而谈· 口蜜腹剑 ·如火如荼
17、 故事,一般指年代久远的历史事件或者流传很久的传说。
18、“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郑人买履》。
19、后起之秀· 后生可畏· 火树银花· 坚壁清野
20、”有一天,因为需要,骡子不得不被拉去不停地跑路。
21、房里有蜜漏流出来,许多苍蝇便飞去饱餐起来。
22、ISBN:978-7-5100-4048-1
23、转了一圈之后,狐狸洋洋得意地对老虎说道:“现在你该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兽,有谁敢不怕我?”
24、本书选取了大量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以其清新活泼的语言、轻松幽默的风格,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个人生哲理,让人捧腹之余,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25、这故事是说,过多地结交毫无益处的朋友是有害无益的。
26、有远大志向的人追求高洁却不被世俗小人理解。贪求利禄的小人用阴暗的心理来猜测人格高尚者的行为。真可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寓言讽刺鞭挞了权迷心窍的人。
27、晏子说:“在北方的大海上,有个叫大鹏的鸟,它的脚游动在云彩之中,背部高耸入青天,而尾巴则横卧在天边。大鹏在北海中跳跃着啄食,它的头和尾就充塞在天和地之问。它的两个阔大的翅膀一伸展,就无边无际看不到尽头。”
28、“但是我却很饿,”鳄鱼说,“我还没有吃午餐呢!”
29、MORALDon’tbelazy.Alwaysbepreparedanddiligent.Thenyouwillalwaysbehappy. 寓意:不要懒惰。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孜孜不倦的努力,才能获得幸福。
30、鳄鱼爬到河边上,一只水鹬(yu)飞来给它剔牙齿,这在它们是习以为常的事。鳄鱼安静地伏着,半闭着眼睛,张开口,水鹬用它的尖利的嘴,轻巧地剔除鳄鱼牙缝里面的残渣,啄掉牢固地叮在牙龈上的水蛭(zhi)。这时候,鳄鱼总是激动得眼泪双流。
31、· 死不旋踵 · 师出无名· 三寸之舌 · 水滴石穿
32、有一天,水鹬剔完鳄鱼的牙齿以后,鳄鱼问道:“我的朋友,你吃饱了没有?”
33、三只蚊子待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它们一心在等待夜晚降临,好去吸人们的血。等了很久,天还没有黑下来。它们不耐烦,就开始叽叽咕咕,互相诉起苦来了。它们共同的朋友,阴影,它自己说它是一个最喜欢沉思,最不喜欢参加政治活动的学者,在一旁静静地听着。
34、要空手回去,小偷实在是不甘心,他继续四下里仔细搜寻,一双贼眼滴溜溜乱转。过了一会儿,他果然有所发现——床头放着一坛米。小偷思忖道:没法子,就把这米拿回去煮饭吃吧。可是连坛子抱回去太重了,既不方便又可能拿不动,还容易让人起疑心……哎,对了,不如这样……
35、去楚国而往北走,选错了方向又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小朋友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选准方向,做事不能背道而驰,要切合实际情况。如果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会离目标越来越远。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做一件事情前先树立正确的目标。
36、“孩子们啊,品德高尚是我们为人的根本,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够因为任何借口而放纵自己、走上邪路。有些坏人,并不是一出娘胎就是天生的坏人,而是因为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慢慢地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后来想改都改不过来了,这才沦为了坏人。比如我家梁上的那位君子,就是这种情况。我们可不能因为一时的贫困而丢掉志气、自甘堕落啊!”
37、造父是古代的驾车能手,他在刚开始向泰豆氏学习驾车时,对老师十分谦恭有礼貌。可是3年过去了,泰豆氏却连什么技术也没教给他,造父仍然执弟子礼,丝毫不怠。这时,泰豆氏才对造父说:“古诗中说过:擅长造弓的巧匠,一定要先学会编织簸箕;擅长冶金炼铁的能人,一定要先学会缝接皮袄。你要学驾车的技术,首先要跟我学快步走。如果你走路能像我这样快了,你才可以手执6根缰绳,驾驭6匹马拉的大车。”
38、而且,故事里的口语虽然通俗,却并不粗俗,相反,它是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恰恰是含蓄的,点到即止,却又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要知道,这套书在写作过程中可是在原来故事的基础上,再经过了多次的打磨才完成的。
39、配有译文:如果担心不懂意思,没有办法引导孩子学习,我们配有译文,而且是和英文绘本分开的,使用更方便。
40、成公贾说:“我来,不是给你提意见的,我只是想来跟大王一起凑趣解闷,猜猜谜语玩。”
41、湖区的猎人熟悉了白雁的生活习性。一到晚上,他们就有意点亮火把。放哨的雁看见了火光,就嘎嘎地叫了起来,猎人又把火弄灭了。等到雁群受惊飞起来时,什么动静也没有了,雁群又放心地落回原处休息。这样反复三四次后,群雁以为是放哨的雁有意欺骗她们,就都去啄它。
42、通过愚公的坚持不懈与智叟的胆小怯懦,以及“愚”与“智”的对比,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全文叙次井然,首尾呼应,情节完整,对话生动,毕肖声口,符合个性的对白极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43、过了几年,小驼鹿长成了大驼鹿。有一次它出门去,碰到别人家的一群狗,可高兴了,以为遇到了好朋友,赶快跑过去和它们嬉戏。
44、“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出自寓言故事《曲高和寡》。
45、如果一个人只爱听奉承话,听不进批评意见,又一味执迷不悟,一意孤行,那后果将是十分可悲的。
46、村民们的确很愚蠢,竟然把破烂当作子虚乌有的珠宝。但是有时候,财迷心窍的人就会做出这样的蠢事来。
47、青铜纹饰、石刻拓片、敦煌壁画、漆器图案、景泰蓝、砚谱、掐丝珐琅……一一镶嵌入图,让儿童在不知不觉中便涵养出纯正、中国的美感胸襟。
48、《夸父追日》中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化作了一大片树林。(√ )
49、杞国人听了朋友的这一番开导之后,终于放下心来,十分高兴。他的朋友也为他不再因无端的忧愁而伤身体,感到了欣慰。
50、世间万物,其能力总有一个限度。如果我们不认真把握这个限度,只是一味蛮干或瞎指挥,到时候只会弄巧成拙或碰钉子。
51、看到这种状况,有个叫成公贾的人决定冒死进宫规劝楚庄王。楚庄王对成公贾说:“你知道,我是不准谁提意见的,你现在为什么不怕死来提意见呢?”
52、马拯把自己贪恋山水而忘了时间的事说给猎人听了。猎人说:“这里老虎很多,十分危险,你一个人不要再走了,就在我这里过一夜吧。”猎人边说,边走到陷阱边,架好捕虎用的机关,然后带马拯登上大树的窝棚。马拯一个劲道谢。
53、有一天,范家起了火。子华说:“谁能抢救出锦缎,我将依数重赏。”商丘开毫无难色,在火中钻出钻进,安然无恙。范家的门客看傻了眼,连声谢罪说:“您原来是个神人。就当我们是一群瞎子、聋子和蠢人,宽恕我们的过去吧!”商丘开说:“我不是神人。过去我听说你们本领大,要富贵必须按你们的要求说一不二地去做。现在才知道我是在你们的蒙骗下莽撞干成了那些冒险事。回想起来,真有点后怕。”
5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实践经验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不但是产生理论知识的源泉,而且有些精深的技艺是难以从书本上得到的。当然,忽视书本知识,排斥间接经验,盲目地将书本知识一概视为糟粕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55、13狮子与老鼠TheLionandtheMouse
56、这故事说明,对于背信弃义的人,即使受害者弱小,不能报复他,可神会惩治他。
57、睿妈还为大家争取到了一个赠送的新春福袋哦,里面的东西也都是非常有中国味道,年历、年画、对联、红包......红红火火一大袋,春节用起来再适合不过啦,一起来看看吧!
58、有一天,狐狸出去觅食,鹰也正好断了炊,他便飞入灌木丛中,把幼小的狐狸抢走,与雏鹰一起饱餐一顿。
59、在经过一个陡峭山崖路,猎人一不小心掉下山崖。强烈的疼痛感,让猎人晕晕乎乎的抬起了沉重的眼皮,他看到一只狗在撕咬自己的胳膊,鲜血溅到了自己的脸上,黏黏的。疼痛再次让猎人昏了过去。猎人做了一个梦,自己养的猎狗,双眼变得血红色,在后面一直追赶自己,把自己逼到悬崖旁边,无论自己怎么呼喊,平时那么听话的猎狗都无动于衷。猎狗跳了上来,一把咬住了自己的胳膊,这一瞬间,把猎人从梦中惊醒到现实。
60、战国策里有很多寓言故事,如:鹬蚌相争、画蛇添足、狐假虎威,而盲人摸象更是中国古代寓言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个。
61、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既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62、比如,当孩子们对过年大家都要说“恭喜”有疑惑时,家长就可以给他们讲讲这个“灯猴的故事”。
63、第一只蚊子叫:“人们不让我们吸血,证明他们思想狭隘,证明他们有教条主义!”
64、齐桓公很是扫兴。他对轮扁说:“我在这里读书,你一个做车轮的工匠,凭什么瞎议论呢?你说圣人书上留下的是糟粕,如果你能谈出个道理来,我还可以饶了你,如果你说不出道理来,我非杀你不可!”
65、马拯正着急,忽然看到前面大树上搭着一个窝棚,上面一个猎人正朝他示意。马拯一低头,看见原来就在前面不远是猎人设的一个陷阱,马拯吓了一跳说:“好险!”
66、“唉,话又说回来,要怪只能怪自已怨不得别人,谁让你如此粗心大意毫无防范意识,这下亏吃大了吧?”大象不理会狐狸的催促,依旧不紧不慢地发表感慨:“要知道这世上危机四伏处处有风险!听老哥一句劝:好好吸取教训吧,今后可要多加小心。”
67、有一天,狐狸出去觅食,鹰也正好断了炊,他便飞入灌木丛中,把幼小的狐狸抢走,与雏鹰一起饱餐一顿。狐狸回来后,知道这事是鹰所做,他为儿女的死悲痛,而最令他悲痛的是一时无法报仇,因为他是走兽,只能在地上跑,不能去追逐会飞的鸟。
68、● 适读年龄:3-5岁亲子共读,6岁以上自己阅读
69、狼为了证明自己的话,就拖着那条硬尾巴来摇了几下。“扑扑,扑!”它把陷阱里的一些土块都敲打下来了。
70、有一天,一只巨大的鸟飞落在鲁国都城的附近。这是一只海鸟。它的头抬起的时候,身高达8尺,样子长得很漂亮,很像传说中的凤凰。因此,人们都把它当做神鸟。
71、如此几个反复以后,当它再也没有力气时,它恰好处于两片草地中间。由于哪个草地都吃不到,所以它就饿死了。
72、有一个人见大家迷惑不解,七嘴八舌地对巫师议论纷纷,于是走上前去点拨他们。这个人对乡民们说:“前些年我曾到这个巫师的家里去过。那时他家里人少、负担轻,他心里没有什么牵挂,所以祭祀的时候内心虔诚、精神专注。他每次祭祀完了不求从祭品中牟取好处,而是把祭品全部分给大家。神灵见了这样的巫师还有不应许降福的道理吗?然而现在他生养了一群子女,为了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衣食上的需要,这个巫师每次都把祭品拿回自己的家中。既然他的祭祀仅仅是为了收取好处,对神灵已经失去了虔诚的信仰,那么神灵怎么会来享受祭品的香气,并降福于我们呢?由此看来,这个巫师现在祭祀不显灵,并不是因为他由从前的神明变成了如今的愚蠢,而是因为他一心牵挂着自己的私事,没有真情顾及他人的缘故。”
73、东汉恒帝在位的时候,有个有钱人想谋个一官半职当当,一来是为了威风威风,二来也好借权力多弄些钱财。于是他狠了狠心,拿出一笔数目可观的钱来打通关节,果然如愿以偿,得到了一个在太守衙门里当属官的职位。他穿上官服,戴上官帽,趾高气扬地走来走去,心里非常得意。
74、为了争占母鸡,两只公鸡打了起来,其中一只把另一只打跑了。
75、”这故事说明,时运交替变更,强者也会有需要弱者的时候。
76、从前我的行为受到了你的称赞,现在也不应受到你的责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