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罗为什么去瓦尔登湖隐居
1、购买、并阅读这本书的目的,是想解决如下的问题:
2、我们都要努力去找寻并坚守内心深处所热爱的生活,终有一天,你历遍的山河会全然化作尘埃,当尘埃已铺满你的目光之外,再也看不见海,愿你也停不下来,心里那泓湖水还在,“那里风清月朗,湖光十色,那里日暮温柔”。
3、在山海关,他们见到的是冰冻过,整理过遗容的儿子。有张追悼会的照片,海子躺在花簇中,穿一身藏蓝色中山装,脸被抹得灰白,头发往后背,神色有一点窘迫。
4、很有意思,人好像房子的心脏,常年不住人的房子,会快速地腐朽坍塌,归于尘土。但只要有人住,房子就会屹立千秋。
5、梭罗在瓦尔登湖居住两年半的时间,进行身心与自然的触碰,思想与万物的摩擦,他所洞察到的,是每个人心中最贞洁的花海。
6、可想而知一个人独居两年心里面那种孤独与寂寞其实很难理解的。梭罗的《瓦尔登湖》讲述了一个追求完美的艺术家,有一天他想做一根手杖,他想,凡是完美的作品,其中时间是不存在的,因此他自言自语,哪怕我一生中不再做任何其他的事情,也要把它做得十全十美。他一心一意,努力的去完成他的作品,在他整个工作过程中,他的同伴逐渐离开了他,都死去了,他却不知不觉保持着青春,最后当手杖完成的时候,它非常完美,成为了一件非常美丽的作品。
7、“倾心死亡”是海子对艺术和生命的一种终极式的哲学理解,是使他的作品焕发出神性与不朽力量的原因之一。(自杀)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身边带着四本书:《新旧约全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
8、有一种知了,通体黑色,身体的线条很匀称,比常见的那种大知了更有型,对比起来,大知了肥胖的身躯就像中年发福的胖纸,很是不堪。并且这种知了不但长得好看,叫声竟然像百灵鸟一样好听。
9、一个月后她就开始怀念在城市的生活,虽然很累,但她觉得很充足,最终她还是选择了回到城市继续工作。
10、刚开始读的时候,它就是躲在迷雾森林深处的湖,越往深处前行,能见度越低,脚步也变得很艰难,当你心理有一丝厌烦时,就会一瞬间被弹出森林之外,它拒绝那些无法安静的人。
11、《康科德及梅里马克河畔一周》出版于1849年,作为新作家,梭罗放弃了版税,赢得首印1000册的待遇。四年之后,还有703册没有售出,梭罗回购了这些库存,在日记中写道:“我现在拥有了将近900册藏书,其中有超过700本都是我自己写的。”
12、梭罗在与爱默生的一次交谈中,受到很大启发,随即开始实践一种将会给他今后创作带来极大帮助的做法——记笔记。他坚持了整整二十四年。
13、梭罗是一位美籍法裔,他的作品刚刚问世的时候其实没有多少人关注。然而这部作品的光芒却无法阻挡,今天他的作品闻名天下。
14、一天,梭罗到镇上的鞋匠那去拿鞋,突然就被逮捕进了监狱,原因是他有六年没有交税了。不交税不是因为贫穷或者吝啬,而是因为他根本不认可政府纳税的权利。
15、梭罗没有像李固《遗黄琼书》中指斥的以处士之名“纯盗虚声”,也没有像孔稚圭的《北山移文》那样壮怀激烈地谴责不再隐居的人。他注重的是生活得自由,而不是执着于某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他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隐士,他来到湖畔居住了两年零两个月余两天,然后告别——“到时候了,可以走了。”一句“可以走了”,将自始至终的湖畔生活完整地联结成一个完满的结局——如此简单,而没有造作和伪饰,也没有对生活的消极和疲倦。
16、如此简练、有力,像土地一样质朴的文字,同时又充满一种精神性的瑰丽与智巧。我以为,这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一帜的特质,源自梭罗对自然的迷恋、参与和投入,无论是作为一个天性敏感的作家还是一个深思熟虑的哲人。就像是“农夫眼中最有技艺的测量师”,梭罗仔细观察着随处可见的森林、草地、树木,以及栖息其中的小动物,他与自然进行着淳朴而亲密的心灵接触,再借助那些和思想相对应的自然事物进行表述。这是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统也是古典文学的不朽特征,梭罗继承了这一源远流长的传统。
17、而这就要使你的心灵单纯。生活越简单,宇宙的规律也就越简单,你要去弄清那些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而这往往是大自然慷慨提供给每一个人的。不要以复杂的方式来解决简单的问题,不要以多余的钱和精力去购买多余的东西。
18、“我的房屋建在一个小山腰上,紧挨着一大片树林,掩映在青嫩的脂松与山胡桃林之间。房子离湖有六杆之遥,门前有一条狭窄的小路通向小山。”智者用质朴无华的言语表达出他对小屋、对山林、对大自然的热爱。生活本自简朴,亦或需要的是一片宁静的思绪。甚者,他留给生命的,更是一片广阔的空间。于人、于己,应是宁静与休息。就如书中提到“人们来到这里,充实了小屋。不需要更多的款待;休息就是盛宴,一切顺其自然;最崇高的心灵,最能怡得自然。”对生活的憧憬,对大自然的热爱已经达到一种无形的境界。特立独行的他,怀着一颗质朴纯真的心踏上了这段心灵之旅。如画美景、青青豆田、恬静湖泊.....怎会错过这一道道风景?
19、因为生活并不舒心,所以梭罗渐渐萌发了搬离康科德镇的想法。1844年底,爱默生以每英亩八美元八美分的价格,买下了瓦尔登湖边十一英亩林地。于是梭罗在1845年3月底来到了瓦尔登湖,动手搭建一座十英尺宽、十五英尺长的小木屋;等到7月4日,也就是美国的独立纪念日,终于如愿以偿地开始了那段将会在后世成为传奇的独居生活。
20、由此可以了解到梭罗另外的面向:他是入世的思考者和实践者,他的政治哲学理念,给社会变革提供了新的可能路径。事实上,他的政论和思想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社会运动:印度圣雄甘地、马丁·路德·金、曼德拉无不从中汲取养分。
21、其实真正的古意,是来自内心的哲学和诗,绝非那些浅薄浮夸的表象。当我们说终南山有“古意”时,是我们结结实实感受到的,那些历代高僧仙道,文人学士在这里留下的痕迹,那种萧瑟与孤独,苍茫和诗。是存在与内心的东西,而不是一个草棚,一个窗户。就像衣服,我什么都穿,只要觉得舒服,管他HM优衣库。
22、身处这样的环境下,深受爱默生自然主义影响的梭罗,只想亲近自然,回归本心。这个身材不高,但很坚实,有着浅色的皮肤,敏锐的五官,看起来似乎有些严肃的梭罗,这个被同时代的人认为是一个行为怪异的偏执狂梭罗,真的逃离了城市的喧嚣,搬去了瓦尔登湖畔隐居。他自耕自食、真正地去体验了极致简朴的和接近自然的生活。
23、苏东坡有言:”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梭罗在《瓦尔登湖》写道:“我想饮更深的水,想去繁星铺底的天河垂钓。”《瓦尔登湖》以思想的斧凿打穿现实的铜墙铁壁,为我们的生活打开一扇窗,他无心劝导他人,只真诚地给我们读者抛出一个凭窗遥望的机会。
24、《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的一部作品,据说为了创作这个作品,他专门在瓦尔登湖住了两年。他曾经在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后来他在瓦尔登湖旁边隐居。
25、他聊中产阶级家庭:“谁家都会为钱发愁,可这个事儿吧,好像又是一桩要竭力掩盖的秘密。”
26、人们总是乐于谴责无所事事,而碌碌无为不更应该受到谴责?特别是当它侵害到心灵也许是为了接纳更崇高更神圣的东西而必须保有安宁和静谧的时候。
27、梭罗住在瓦尔登湖畔,当时就是很另类的人与事,所以惹来一些人的参观,有好奇的人、有智者、有傻瓜、有穷人、有奴隶,有四肢健康而思想蓬乱者,有身体残疾而思想活跃者。有来寻欢作乐的,有来为自己的好奇心找答案的,有想来学谋生的,有来看看不信仰上帝的人怎么能生活下来,有来看看在野外的寝室厨房是怎样的,有来看看在野外生存是否风险最小也好给自己不再去奋斗找个事做。这些人全都认为梭罗的生活方式没有什么好处,他们多数担心有疾病、有死亡的危险,梭罗觉得他们这是庸人自扰。试想,我们所见所闻的大多不都是他们这些人吗?对死亡极其恐惧,单是恐惧所带来的害处,就让人身心俱疲,疾病渐生。生命何时何地不受死亡的威胁呢,社会怎样革新却改变不了这一事实,重要的还是在于精神上的勇敢与健康。可能拥有物质越少精神越丰富的人越安全,但最怕有人对此心存不满。
28、前些日子去探访了阳山脚下的拾房书院,它掩映在桃花从中,安详自珍。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闭门即是深山。无论是桃花源或是瓦尔登湖,也许只是寻找它来盛放一颗渴望孤静充盈的心。
29、最美的事情不过于此书最后一篇以春结尾,春天总是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带给人以无限的憧憬和生生不息的力量。这本书的结尾就如开头一般,总是让人无法预知作者的思想,仿佛作者是凌驾于宇宙之上的智者,没有人能完完全全懂得他天马行空、跳脱不羁而又句句箴言的思想。面对如此浩瀚无穷而又简单通透的真理,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无知的小孩,任凭作者的思绪和文字,带我徜徉。每每读到朴实幽默的道理时,那些似懂非懂的道理让我心中称赞,作者竟可以一语道破,那些全然不知的道理让我暗下决心,作者经历之丰和思想之深,只求某年某月再次拜读时,可以更加明白其中深意。
30、《瓦尔登湖》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大众读者和图书市场的欢迎,在过多却常常失于浅薄的追捧中,《瓦尔登湖》仿佛形成了一种神话。于是争议出现了,《读书》杂志1996年5期发表了程映红的《瓦尔登湖的神话》,作者引用梭罗的一些生平资料来说明,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两年真正生活,“离他所宣称的隐居和简朴差得很远。实际上,他几乎每天都要到康科德镇上转悠,每天都要回到其父母家并常常满‘载’而归”,“《瓦尔登湖》中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对世俗社会的抨击也给人以故作姿态和过甚其辞之感”。
31、假期的时候,我从图书馆借了大卫梭罗写的《瓦尔登湖》。作者在书中描述了他独自生活在瓦尔登湖湖畔三年光阴中的点滴。
32、核心的问题是,究竟哪一个人是“梭罗”?区别在于,一个人写了《瓦尔登湖》这本书,还有一个人通过这些文字在与读者对话。在《瓦尔登湖》中的“梭罗”,“完全不需要邮局”,对报纸也表达过蔑视。但是根据梭罗的第一位编辑弗兰克·桑伯恩所说:“在康科德的居民中,跑邮局最勤的、看报纸最多的,就要数梭罗了。”
33、大部分时间内,我觉得寂寞是有益于健康的。有了伴儿,即使是最好的伴儿,不久也要厌倦,弄得很糟糕。我爱孤独。我没有碰到比寂寞更好的同伴了。
34、而做到这一点,则归功于梭罗使用的一种与泥土接壤的语言,如同农夫播种一样自然的文字,恰恰,这种语言风格保持着《瓦尔登湖》一书的鲜嫩,而鲜嫩的东西是长久的。这一点,在《瓦尔登湖》一书中处处可见。
35、在《瓦尔登湖》一书中,自然一直是主要背景,梭罗在广阔的天地中像农夫一样耕种、收获。在现代商业大潮中,现代人的心灵像扁舟入海,漂浮不定。物质的丰裕,精神的贫穷。梭罗却给了我们忠告的梵音:多余的财富只能买到多余的东西。灵魂的必需品,金钱一样也买不到。这样的忠告对于现代生活的我们来说,无异于醍醐灌顶。
36、我看到有很多人对《瓦尔登湖》侃侃而谈,从文学价值、精神的升华、心灵的洗涤等诸多方面来评价,以此来证明这本书的价值,展现这本书的魅力。
37、不过《瓦尔登湖》这本书却是源自它的前身《康科德及梅里马克河畔一周》。1842年,梭罗的兄长突然过世,使他身心遭受重创。他准备写一些纪念性的文字,这需要他找一个合适的地方,不受打扰地待一段时间。他最终找到了瓦尔登湖。
38、Ticknor&Fields出版的《瓦尔登湖》首版,书封是梭罗姐姐索菲亚的手绘,这是梭罗在世时出版的唯一版本。
39、除了阅读和写作,苇岸更用自己生活的实践来追随梭罗。1998年,苇岸在家附近选择了一块农地,在每一节气的同一时间、地点,观察、拍照、记录,写成了《一九九八:廿四节气》。可惜的是,从立春写到谷雨,苇岸便在病中离开了人世。但这与《瓦尔登湖》形神俱似的实践,又一次证明着梭罗之于苇岸的意义。
40、有天下午洗衣服,抬头看见天空,划过一道魔法棒。
41、没错,梭罗只在瓦尔登湖畔独居了两年,并且在此期间确实没有断绝与家人和友人的来往。但这是否构成一种瑕疵甚至“破灭”?个人生活上的一些过失或所谓“劣迹”,是否影响到了其著作和思想的真实?何怀宏在《读书》1997年3期发表的《事关梭罗》一文中,逐一反驳程映红文章中的论述,又引述理查德森说梭罗想去隐居的理由,包括“想独立生活几年”和“写出他早就想写的书”,所以“他并不想完全从社会撤退,也不是要冒险或做苦行”。读者们对梭罗“隐居”的苛刻要求,也许包含着一些误解。
42、于是有一天,她辞去工作,毅然决然的回到了农村老家,过起了就像梭罗在瓦尔登湖畔所过的生活,自己在院子里种菜,自己装修农村的老家,她本以为自己会过得很快乐,可她发现自己错了。
43、在我院子一墙之隔的,是贴着墙的另一家院子,上来的第一年我就想一块租下来,但遗憾两家房东关系不太好,所以就只租了有大门的这家。直到去年年初,才把隔壁的院子一块租下来。
44、秋季多雨,几乎没怎么晴过,我住的比较高,每次下雨,就被云雾笼罩。山下面看到的云,就是我院子里的雾,水珠和空气一起钻进屋子里,很潮,很阴郁。
45、现在可不一样了。如今,《瓦尔登湖》早已闻名世界,其影响力已经很难估算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四十年,它就已经有了超过50个译本。它所宣扬的独立精神影响了托尔斯泰、甘地和马丁·路德·金等许多的道德与政治改革家。许多环境保护主义者都将《瓦尔登湖》作为他们的事业起点。最近一项调查发现,美国的教授认为《瓦尔登湖》是最应该教给学生的19世纪文学文本,远比《红字》和《白鲸》重要。
46、这是站在窗外,对换一下,站在某个临街的窗口里面,我们有时也会注意底下熙熙攘攘的人群,凝视着某个我们感兴趣的面孔,他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47、梭罗是超前的。在其生前,他的作品与主张都未引发太大的回响。在他的邻居们看来,他更像是一位“怪人”。但当时光的齿轮向前滚动,梭罗的意义和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发现。那些在19世纪乏人问津的文字,如今甚至是一些人心中的隐逸“圣经”。
48、苹果树结起果子来,挺张狂的,每棵树都多的像串珠一样,很自负的结法。
49、如果你对这本书感兴趣,最好选择一个安静放松的时刻来阅读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