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的情商课电子版
1、首先性格,我两个弟弟都很外向,都是会主动去撩妹子的人,是主动派。我弟才20就被迫去相亲,因为家里想让他找一个信得过的女生。相亲之后我弟不同意,但是还是被迫又去见了那女生一面。好吧这一面就找到了他女朋友,见面的时候,那个女生把她上班的同事叫了一起来,可能是壮胆吧。结果我弟一眼就看上了那个女生的同事??,然后就主动要微信呐,主动约饭,一没事就找女孩聊天。然后他们现在在一起两年了,所以主动很重要呀。
2、你要做自己,就要让你自己比这些标签、字条都重要,让它们只是点缀在你身上,而不是在拖垮你、遮蔽你,你珍视的少数几个标签,值得好好打造,随身珍藏,偶尔展示。
3、很多人遇到不顺遂的事,会先抱怨自己运气不好,很倒霉。但其实,一个问题的出现,有各种原因,自己的原因,别人的原因,整个局势的原因,最后才是运气的原因。
4、蔡康永听完这件事非常生气,也顾不得对长辈的礼貌,跳起来大叫“怎么可以这样对待一个人?”
5、我们培养情商,出发点应该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不然情商就没有意义。所以,能够舒服地做自己,才是我们追求高情商的终极原因。
6、(3)采用一些实用的谈话术,比如重复、多次提到对方的名字等。
7、如果我们认真想“做自己”,我们首先要真心地面对这件事,就是“我们的感觉”。
8、所谓的“情商高”只不过是外人给你的一个标签,社会推崇“情商高”的人,是因为你“顾全大局”,你“左右逢源”吗,但你也不得不“忍气吞声”,所以这个社会便会“和谐”得多嘛。听起来好像也很不错,只是这个“情商高”的代价只是由某个“个体”要承担而已。所以诡异的是,这个社会推崇要做“情商高”的人,但一旦涉及到利益就跳起来的人比比皆是。
9、就像一个明星,觉得最近拍的作品不卖座,想通过改名字来改运,其实这时,他就已经失去了对下一个作品探索的兴趣和努力的方向了。(蔡康永的情商课电子版)。
10、内向的男生怎么开始谈恋爱确实是一个问题,一般连开始都很难,所以单身的男生大部分都是性格内向的。我家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两个弟弟都很外向,早早的有了女朋友。哥哥超级内向,就连妹妹我一年都和他说不上几句话,可能有代沟吧,我哥就喜欢打游戏LOL,相亲的时候也从不挑起话题,每年都相亲没有一次成功的。
11、有的小标签,是用很随便的字迹写的,也很随便的用根丝线拴在你的衣摆上,一扯就会掉落;也有的小标签很隆重,是黄金打造的小牌子,上面的字是用刻的,这样的小金牌用金链子挂在你的手腕或颈子上;其他各式各样的小布条小纸条,上面也都有各种字样,有的用粗绳绑在你的脚踝,有的只靠纸头本身的黏胶,勉强贴在你背上,随时会被风吹跑。
12、基于这种熟悉,我们才能正确面对自己的情绪,从而为它们寻找到栖息的场所,安顿好它们。
13、但蔡康永老师的这本书,颠覆了我对情商的认识,原来它不是某些人的特需品,而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必需品。正如康永哥所言,我们追求高情商并非是为了讨别人欢喜,而是舒服地做自己,这才是拥有高情商的最终目的。情商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一件自己对自己的事情,与他人无关。它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面对自己,从而寻找自己,善待自己。违心地迎合、谄媚、笑脸相迎,都只会让自己陷入懊恼、忧愁、伤心的境地,这并不是情商高的表现。
14、她就在这种环境中战战兢兢的长大,以至于一直忽视着自己的感受,明明有想反驳的话却始终没有开口,明明不太乐意,却要强装迫不及待。
15、你要做自己,就要让你自己比这些标签纸条都重要,让它们只是点缀在你身上,而不是拖垮你遮蔽你,你珍视的少数几个标签,值得好好打造,随身珍藏,偶尔展示。剩下那么多别人随手塞给你的、无助于你做自己的标签纸条,那就放松的看待,恰当的对待,黏上就黏上,掉了就掉了,别用它们来评断别人,评断自己,乃至困住自己。
16、“自我妨碍”与“虚假期望”,都很耽误事,主要是耽误我们自己的人生进度。但,其实擅长“自我妨碍”与“虚假期望”的人,都已经触及了情商的训练,只是方向偏了。情商的训练,本来就包含着某种程度的“自欺”,与某种程度的“欺人”,这正是情绪最奇妙的地方。
17、我们要练习去察觉的,是自己内心纷飞如雪、来去如浪、此起彼落的感觉、念头、情绪,这种事想要找到恰当的练习伙伴,在学校社团或健身房内,都找不到的。
18、所谓“负面情绪”,除了悲伤,另外还有恐惧。害怕,使我们避开危险。别给我们的情绪乱贴红黑标签,才谈得上管理情绪。
19、“诚实”的核心是“面对事情的本质,而不在乎表象”,“说实话”有时说的只是表象,不是本质。
20、不要追求对人都无差别的热情,没有亲疏之别,怎么对得起你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情绪不是我们的主人,不要卑微地求快乐,不要恐惧地躲悲伤。别被愤怒控制,也别让热情成为待人处事的重担。
21、是哪一种被标示为“负面”的情绪,一直含冤莫白地、像艘惹人嫌的小破船那样,载浮载沉地载着我们,度过各种深感失落的灰暗时光呢?是悲伤。
22、情商的唯一价值,也是它比智商重要的唯一原因,是探寻情商的过程,就是探寻自己的过程。所谓的“心”,虽然抽象,但真的存在,而且就是我们赖以度过一生的依据。
23、我们训练情商,追求的是什么?不追求冷漠,而是追求冷静;不追求无情绪,而是追求恰如其分的情绪;不是扭曲自己去讨人喜欢,而是因为做自己做得很自在,令身边的人也放松了,而讨人喜欢。
24、我当然喜欢开心,但我不像小时候那么推崇开心了。
25、情商,不是为了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而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有所选择,从容不迫地面对生活中的欢喜和忧愁。
26、其实不用太过于纠结,有抑郁倾向的人都有一个共性,就是优柔寡断了些。
27、如果情商渐渐变高,有一天我们可能会忽然领悟:分身所表现的专注与节制,其实就是我们在日常该秉持的专注与节制。分身只要养成一个简单的习惯,不断地问我们这三个字:“为什么?”我们的分身,适合在情绪的狂澜袭来时,冷静而友善地问我们“为什么?”
28、作者在本书中将每个人比作“行走在路上,并且贴满标签的人。”
29、我曾经在巴塞罗那住过一间酒店,他们的大厅会放着一些自行车,住客可以随时取一辆就出行,另外他们的小酒吧里边放满了水果、三明治和饮料,所以如果有人不想为了吃东西而耽误行程,就可以塞几个三明治到背包中就出去玩了,那就是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我宁愿住这样的酒店,而不用太过隆重的地方。
30、(2)积极聆听,哪怕是装作认真倾听都比较好,让别人多说自己的事情,自己认真听就好,做一个好“听众”
31、而抵触多是源于自卑的心理,自卑就老是用悲观的眼神看世界,喜欢鸡蛋里面挑骨头。也就是说情商高的人内心是充满阳光的。
32、为什么孩子很痛苦,很难摆脱这种境地,因为那是自己至亲的人啊,而父母对此并不能接受和理解。
33、有一次,蔡康永的一个女性明星朋友,约他去看电影。这部电影讲的是某任英国女王和一个印度仆人成为好友,但因为跨越阶级和种族,这份友情引起很大争议。看完后,他发现这位朋友泣不成声,就默默拿出纸巾递给了对方。他原以为,对方只是为电影情节感伤,可是不久,他收到了对方发来的短信。
34、朋友家的“熊孩子”在公共场所当众哭闹,引来侧目,你是掩护她快速撤离现场,还是假装和她不认识?
35、而如何让自己跳出情绪的桎梏,康永哥提出了“分身术”。独处时,针对一件事情,让自己的分身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专注、客观、公正、理智地置身事外,通过对话和交流,将自己的苦恼、困惑、愤怒和委屈一一说与他听。双方通过“为什么”和“怎么办”一问一答的方式来沟通和交流,梳理清楚事情的缘由,并且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然后用平静的心态走出这件事带给你情绪上的困扰,真正理智地着手去处理问题。
36、如果这些“理所当然”大多未经检验,来路不明,为什么还把他们理直气壮地贴满全身上下,当成我们的标签,甚至我们的鲮甲?
37、这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剧照,其中“茉莉的最后一天”这一集,很多人是哭着看完的,因为把控制型妈妈对女儿的一些行为很真实的表现出来了,而女儿的那种痛苦也通过影视剧传递给了观众。
38、如何做到好好说话(1)站在对方角度,站在对方利益的角度说话
39、我们常说的负面情绪,就像不讨喜的角色,各有各的功能,各自在故事需要时登场,发挥完作用后,就到后台去休息,等待下一次上场。试着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所谓的负面情绪,就能体谅它们为什么没办法从你的人生舞台永远消失,也绝对不可以永远消失。
40、求人的话,客气地说。工作中请人帮忙,如果说“小刘,把这个送到打字室”,小刘肯定不情愿,凭什么你自己不去。如果这样说:“小刘,辛苦你一下,把这个送到打字室好吗”。语气一变,别人才会心甘情愿。
41、情商的修炼是一种专门的学问,处世圆滑,投机取巧,委曲求全并不是情商高的表现,情商高的人往往在给他人行方便的同时,也不会隐忍委屈自己,情商高的人会在职场、情场等复杂关系中游刃有余,情商高的人并不是不会发脾气,而是懂得怎样理智的处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
42、可能每次问女生吃什么,女生很多都会说随便,但是你又想让她吃她想吃的。这个时候你又不知道她喜欢什么的话,就尴尬了撒,所以追女生了解她喜欢什么很重要。
43、没有人不自卑。差别只在于,你有没有把自卑太当回事。恰如其分的自卑,是一定要的啊。关键在于:我们要长大,而不是让那些藏在口袋里的石头,越长越大。
44、长辈的爷爷奶奶,为了留住二儿子,也为了能够保住家产,不再被败光,就让二儿子吸食鸦片,从此,二儿子在鸦片榻上度过了余生。
45、当我们觉得每件事都有个“应该”的样子,而这些事却都不对,都不合我们期望的时候,我们就唤来了许多“应战”的情绪:嫉妒、愤怒、自卑、猜忌...都来了。
46、所谓高情商,就是会说话,情商低的人最爱讲这三种话。
47、他从小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另娶,和他最亲近,最疼惜他的就是爷爷了,他从来没想过爷爷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他,一时间另他无法接受,崩溃大哭之后就是深深的内疚与负罪感。认为要不是因为自己,一向硬朗的爷爷肯定不会就这样离开人世,还能看到曾孙一点点的长大,还能享受到更多的天伦之乐。
48、市面上讲“情商”的书汗牛充栋,数不胜数,但往往没有要读的欲望。当然,年少的时候也读过不少,读完之后总感觉哪里不对,却又说不出来。后来接触了心理学才发现,此“情商”非彼“情商”也。
49、对于过去的事情,理应释怀,并且当别人对我们释放情绪,完全否定我们时,我们要训练自己,把这样的完全否定阻挡在体外,不要让它流入到心里。
50、很多人觉得,讨人喜欢才叫情商高,在蔡康永看来,讨人喜欢,却失去自己,是情商最糟糕的状况。
51、情商高的人是用欣赏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于平凡中去捕捉精彩,于细微处去寻觅大道理,因此常常被感动,常常想着感恩戴德。
52、如果说智商是指对事物抽像的推理,那么情商就如对事物有温度的抚摸,而事物也会因温度而将自已的热量返馈于你。
53、每个人都是为自己而活的。只是有的人做到了,有的人没做到。
54、没有人会否认,这是幸福,是众多幸福之中,很棒也很容易得到的一种。这种幸福里面,有别人,也有自己。
55、亲密关系:《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爱的五种语言》;《调情的艺术》;《如何在爱中修行》;《假性亲密关系》;《亲密关系》;《不要用爱控制我》;《爱的艺术》;《共情的力量》;
56、来源:十点课堂(ID:sdlearn),以上文章不做任何商业用途,若不允许使用会立刻
57、批评的话,委婉地说。比如,员工迟到了,如果批评说:“怎么又迟到了”,员工肯定心里不满。而如果说“送孩子晚了吧,以后早出来几分钟,免得路上着急不安全,而且也不会迟到”。
58、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一个人,越能够面对‘失去’,就能活得越好,因为活着,就是不断失去的过程,一路得到,一路失去,有办法面对失去的人,会成长,没办法面对失去的人,可能就渐渐枯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