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子语录
1、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出处)《论语·泰伯篇第八》(译文)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担心被甩掉。
3、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
4、出自:春秋孔子的《中庸·第二十章》。
5、孔子语录《论语十九则》较出名的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
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出处)《论语·公冶长第五》(译文)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白话译文: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9、(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10、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1、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群众也会自觉去做;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下达了命令,群众也不会服从。
12、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3、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1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15、·生无所息。(出处)《列子·天瑞第一》(译文)人生是没有什么休息的。
16、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在家排行第故也有人称为孔春秋后期鲁国人,汉族。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二十七日)生于鲁国邹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鲁源村),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日)逝世,享年72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17、(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18、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19、释义: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若有,要一起加以改正。”
20、译文:叔孙武叔在朝廷对大夫们说:“子贡的才德比孔仲尼更卓越。”子服景伯把这句话告诉子贡。子贡说:“以房屋的围墙做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这么高,别人可以看到屋内摆设的美好状况。
二、孔子语录恶搞
1、《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我们常说的“四书五经”就是指,《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和《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五经”,统称“四书五经”。
2、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第一句是:学习。学习要踏实,不可逞强,燥进。第二句是:修身。人要学会自我反思,向贤者看齐。第三句是:学习要学会举一反灵活变通。
3、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里仁》。君子在言语上迟钝,但做事情却能十分敏捷。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6、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已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已也。”
7、·君子不器。(出处)《论语·为政篇第二》(译文)君子不要像定型的器皿一样,要博学多识,具有可塑性。
8、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9、译文: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
10、孔子语录: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摘孔子《论语》
11、·巧言令色,鲜矣仁。(出处)《论语·学而第一》(译文)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很少有仁心。
12、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摘孔子《论语》(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13、(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1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处)《论语·学而第一》(译文)学习知识后经常用实践来检验它,不也是很高兴的吗?
15、译文: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一个人没有自己充分显露真情的机会,如果有,那一定是在父母过世的时候吧。”
16、·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处)《论语·学而第一》(译文)不被别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风度的吗?
17、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18、形容一个人,像腐朽的木头一样无法再雕琢,象粪墙一样不能再粉刷了,一般是对这个人比较失望了。
19、释义: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20、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三、孔子语录论语
1、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2、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摘孔子《论语》(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4、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
5、君子食无求饱,……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6、朝闻道,夕死可矣。
7、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处)《论语·雍也篇第六》(译文)只有品质和文采配合相宜,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11、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2、(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3、(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14、|汉|字|书|法|大|字|帖|
15、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16、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
1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9、出自:春秋孔子的《论语·述而》。
20、孔子语录: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四、孔子语录高中必背
1、有杀身以成仁。——摘孔子《论语》(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2、译文: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3、·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出处)《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译文)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有道德的人应该抛弃的。
4、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只是想要速度,却往往达不到目的地。急功近利,往往会出差错,反而适得其反。
5、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大学》
6、孔子说:“学习知识后时常复习它,不也是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访,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他,不也是君子吗?”
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出处)《论语·卫灵公第十五》(译文)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错上加错了。
8、然而,历史并没有给孔子以这样的机遇,使他只能以伟大的思想家而非成功的政治家定格在历史的天幕上。
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0、孔子语录: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1、(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12、译文:子游说:“丧事做到尽哀就可以了。”
13、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论语》
14、孔子语录: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15、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
16、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17、白话译文: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1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19、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20、·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出处)《论语·阳货篇第十七》(译文)只有上等的智者与下等的愚者最难改变。
五、孔子语录原文及翻译
1、译文:曾子说:“子张为人高不可攀,难于和他一起做到仁的。”
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出处)《论语·子罕第九》(译文)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的欲,不逾矩。——摘孔子《论语》(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孔子语录: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8、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让人很快乐的事情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孔子说:"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10、·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出处)《论语·子罕第九》(译文)有德行的人居住在那里,哪里还会简陋呢?
1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14、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大的车没有车的边际,小的车没有车内的凳子,那怎样行驶呢?”
1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6、·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出处)《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译文)仁德的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不一定有仁德。
17、听其言而观其行。
18、·朝闻道,夕死可矣。(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如果早上悟得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19、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2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