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居易的诗歌
1、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在这样的地方又来送别朋友,心中满怀离别之情。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3、回复“北京”,看泡爸讲中国地理之“北京的由来和风物”。
4、唐穆宗长庆元年(821),白居易的仕途出现了转机,他被任命为尚书主客郎中,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又转上柱国。但白居易却不再拥有高涨的政治热情,再加上此时的朝廷朋党相互倾轧,国事日非,更使得他心无留意,只想着逃离政治斗争的旋涡。
5、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因曾任太子少傅之职而被称为“白傅”,又因死后谥号“文”而被后世称为“白文公”。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7、原文: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8、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9、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在浔阳江头送别客人。
10、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11、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它们字面上是纪事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感情和思绪上的跳跃——由一种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开头,诗人着意用了“人间”二字,这意味着这一奇遇、这一胜景,给诗人带来一种特殊的感受,即仿佛从人间的现实世界,突然步入到一个什么仙境,置身于非人间的另一世界。
12、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13、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诗。
14、原文:《小池二首》年代:唐作者:白居易昼倦前斋热,晚爱小池清。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卒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15、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16、会昌六年(846),白居易溘然长逝,璀璨的诗坛巨星陨落了。晚唐批评家张为在《诗人主客图》中将他称为“广大教化主”,对他的推崇可见一斑。他对当时和后世文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7、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
18、白居易是关心百姓疾苦的,这首《卖炭翁》就是其中的杰作。
19、唐朝最大的绯闻八卦——杨贵妃的爱情和死亡,成了《长恨歌》的灵感来源。
20、古诗《草》作者:白居易(唐)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注解:离离:历历,分明的样子。远芳:伸展到远处的草。萋萋:茂盛的样子。译文:古原上的野草乱生乱长,每年春来茂盛秋来枯黄。任凭野火焚烧不尽不灭,春风一吹依旧蓬勃生长。远处芳草掩没古老驿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绿清朗。春绿草长又送游子远去,萋萋乱草可比满腹离伤。赏析:这是咏物诗,也可作为寓言诗看。有人认为是讥刺小人的。从全诗看,原上草虽有所指,但喻意并无确定。“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作为一种“韧劲”而有口皆碑,成为传之千古的绝唱。
二、白居易的诗歌中表现兼济之志的诗歌是什么诗
1、绿蚁新醅酒。说的是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浮着一层绿泡。再下面的三句,我看不用讲了,你完全明白的。
2、惟愿我们想得到的都拥有,得不到的都释怀。
3、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4、问刘唐代:白居易
5、江南,遍布着多少如诗如画的美景?江南,留存着多少文人的解药?
6、白居易跟琵琶女的相遇显然是最后两种。两个不相识,但是也不必相识的天涯沦落人,用音乐和诗歌搭起了沟通的桥梁,互诉悲苦人生。
7、所以这二十个近乎口语般质朴不加修饰的文字,将诗人雪夜邀请友人饮酒这一场景所蕴含的浓厚的生活气息展现无遗,同时赋予作品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读罢让人不由感慨——怎一个美字了得!
8、他一生与诗、酒、琴相伴;文学、音乐、政治无不通晓;儒道佛三教兼容并包。他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位将自己的作品编集的人。
9、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0、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寒食野望吟)唐代:白居易
12、原文: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13、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14、简单的诗,牛在用词简单,但诗味可不简单。像这首《忆江南》。
15、自古以来的送别诗不胜枚举,但能将离愁别绪表达的如此无遗,却又如此简单的,非白居易莫属。
16、他是挚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17、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18、这种默契,足以在一刹那慰藉人的心灵。
19、这首《山泉煎茶有怀》便是白居易茶诗的经典之作,其写作手法、风格都与《问刘十九》相类似,短短二十字之间,从取水、煮茶写至饮茶、寄怀,仿佛一幅山间煎茶图。将诗人闲适惬意的状态、煮茶为乐的心情、怀念友人的情感寄寓其中,意境绝美而蕴藉隽永。
20、一查才知道,李白在公元762年去世,白居易在李白去世10年以后,公元772年出生。不可能见到啊。杜甫比李白小11岁,可他也在公元770年去世了,也没机会见到白居易。
三、白居易的诗歌分为哪四类
1、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2、三岁时白居易开始由母亲陈氏手把手地教导着学习写字;五六岁时即开始学习写诗;九岁时已通音韵。
3、作者并非为写“古原”而写古原,同时又安排一个送别的典型环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上发生,该是多么令人惆怅,同时又是多么富于诗意呵。“王孙”二字借自楚辞成句,泛指行者。“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说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怀思行游未归的人。
4、面对如此场景,怎能不叫人酒性大发,与好友共饮几杯,共话几时。
5、译文:怀念丈夫的思潮,就像那汴水、泗水一样朝着南方奔流,一直流到瓜州渡口,愁思像那江南群山,起起伏伏。思念呀,怨恨呀,哪里才是尽头?除非你归来才会罢休。一轮皓月当空照,而我倚楼独自忧愁。
6、漫漫人生路,陌生会变成熟悉,是因为人与人之间有共同的生命的默契。
7、一天,他与友人谈起50多年前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及相关遗闻传说,不胜感慨,于是为之作歌,由此被呼为“《长恨歌》主”。
8、南浦多别离,秋风更萧瑟,那木叶飘零好似人生离合,怎能不叫人痛断肝肠。
9、他以人中之杰的亲切面容出现在诗坛上,成为文人、士大夫可以企及的榜样和典范。
10、像花而不是花,似雾而不是雾。半夜时分到来,天亮以后离去。来时像春梦一样能有多少时间?去时又好似朝云散尽没有觅处。
11、古时的诗人在那个大环境系,奉承皇帝,歌功颂德,那是不可避免的。
12、为中国古典诗歌创作开新局,影响巨大
13、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明确说道“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因此他的讽喻诗是表现兼济之志的
14、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15、正因如此,这首诗才能传唱千百,始终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实际上,白居易还有另外一首相类似的小诗,同样四句二十字,写尽了思友的情怀。所不同的诗《问刘十九》是以酒为媒,而下面这首小诗则以茶为媒:
16、刘十九是谁不知道,估计是白居易的一个朋友。白居易还有好多诗里提到刘这个刘二十八比刘十九有名,你知道他,是刘禹锡。
17、日出江花红胜火。太阳出来,江花红得像火。
18、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9、回复“历史26”,收听泡爸讲中国历史语音版全集;
20、他就是唐代诗人、政治家——白居易。
四、白居易的诗歌有什么称呼
1、原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初中所学自居易的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等等这些诗词。白居易作为唐代伟大的诗人,他性格刚直,敢于直言进谏。
4、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名《草》。全诗为: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5、下面这首诗,是白居易年轻时写的,非常年轻,才16岁。
6、到了晚年,由于他在政治上受了打击,不能很好地实现自己的主张,他曾经很感慨地说:“不教才展休明代,为罚诗争造化功。”意思说老天爷不让他施展才华,在可以有为的时代为老百姓办点好事,却惩罚他写诗和自然争功斗巧。
7、他善于观察社会,从中发现大大小小的各种各样的间题,遇事托讽,以表示自己的态度既不顾家人的劝阻,也不管亲戚朋友的讥笑,竭尽全力通过诗歌来反映民间疾苦。
8、读诗如读人。今天,诗词君就来盘点一下白居易最经典的10首诗,品味惊艳千年的流彩华章之美。
9、这世间有三种相遇,如同久别重逢:一种是遇见了一个很像故人的陌生人,一种是遇见了知己,一种是遇见了自己。
10、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白居易生前曾自编其集《白氏文集》(初名《白氏长庆集》),收诗文三千八百多篇,后散乱。现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绍兴刻本,收诗文三千六百多篇
11、白居易天赋过人,六七个月大时,尚未能言,却已将乳母指着读给他听的“之”“无”二字牢记于心,此后旁人要他指认,他竟能明辨无误。
12、没有谁的人生是完美无瑕的,总有一些遗憾,那就随它去吧。
13、《周易·系辞》曰:“乐天知命故不忧”。
14、该诗只有短短的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15、二十岁左右时更是“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
16、他偶遇一位年少因艺技红极一时、年老被人抛弃的歌女。心情抑郁,结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体裁,创作出了这首著名的《琵琶行》。
17、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因此创作诗文时经常署名“太原白居易”。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18、这首诗是白居易的成名作。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19、而这里却变其意而用之,写的是看见萋萋芳草而增送别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叶都饱含别情,那真是:“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这是多么意味深长的结尾啊!诗到此点明“送别”,结清题意,关合全篇,“原”、“草”、“送别”打成一片,意境极浑成。
20、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五、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1、回复“天性”,听泡爸讲“不一样的天性,不一样的教育”;
2、元和五年以后,虽然仍有元稹的《古题乐府》等作品继承着新乐府运动的精神,但是从理论上对新乐府运动进行系统的总结,还需等到白居易在元和十年(815)创作的《与元九书》问世后,此时元白诗派主要的创作方向已经开始向“元和体”转变了。
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4、离离原上草,⼀岁⼀枯荣。
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6、最悲苦的诗:《卖炭翁》
7、今天我们一起来品一品唐朝诗魔白居易的诗词吧。
8、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江南好地方,风景我很熟的。
9、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远处芳草长到了古道上,翠绿翠绿地一直连到那座荒城。
10、作为一首劝酒诗,白居易仅用了短短二十个字,就描绘出了一幅即便不是好酒之人也都想喝上几杯的温馨场景。酒能醉人,但这首诗却比酒还醇香。
11、他,写诗力求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
12、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13、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14、韩国人、日本人也读唐诗,他们读谁的诗最多?白居易的,为什么呢?还是那俩字,简单,他们读得懂。
15、全诗措语自然流畅而又工整,虽是命题作诗,却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语语有余味,不但得体,而且别具一格,故能在“赋得体”中称为绝唱。
16、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
17、ID:songciba
18、余生很长,在这个眼见不一定为实的时代里,愿我们都能理性思考,温柔待人。
19、投稿信箱:1871084747@qq.com
20、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