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书笔记(论语读书笔记1500字大学篇)

时间:2023-03-1610:13:17 论语读书笔记(论语读书笔记1500字大学篇)已关闭评论 59 阅读

一、论语读书笔记

1、“突破礼制”与“不臣之心”之间,是烟与火的关系:有火一定有烟,但有烟不一定有火。儒家则将二者理解为一种必然联系,把“尊古”看得十分重,只要突破礼制就是僭越。这在孔子所针对的国家和时代,是有意义的也是正确的。

2、20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3、韶乐乃舜帝之乐。孔子在《八佾篇》中评价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

4、“有闻”,一种说法是“听到一种道理”,另一种说法是“有了一种名声”。

5、《注疏》:此章论孔子希言难考之事也。“罕者,希也;利者,义之和也;命者,天之命也;行者,行之盛也。孔子以其利、命、仁三者常人寡能及之,故希言也”。

6、有子的名字是“有若”。《论语》中对有子、曾子不称名,有人说论语是二人的弟子所记载,或者说弟子们都尊重这两个人。

7、一种说法是人只知出必由户,而不知行必由道,故怪而叹之。还有一种说法是:没有出入不由户的,然而人们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人的生活起居无处不是这样的“道”,人们遵照其执行而并不感到他的存在。后一说法更像是老子式的解读。

8、9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9、“易”的解释较多,似解为“丧礼办得得心应手”为宜。

10、这是颜回死后,夫子的惋惜之言。其时夫子已在70岁以上。

11、“无闻”,一解为没有什么名望,一解为没有闻道。夫子做学问的黄金时光,主要是36岁至50岁这一段。

12、山节藻棁,“天子之庙饰也”。“管仲以之奉己,文仲以之媚神”。所以,与讥讽管仲不同,孔子在这里不是讥讽文仲僭越,而是讥讽文仲不智,“不问苍生问鬼神”。

13、钱穆:“本章不可二字非禁止意,乃难为意。犹如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4、聪明人不容易静下心来好好学。小时候听老师说:“你看班里XX,上课时听懂了,下了课就是玩,考试还考得好!”当时很羡慕这样的同学,这就是聪明人。但是聪明容易被聪明误,以为懂了,洋洋自得了,就不去深究了。学习这件事,高智商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得下苦功夫。所谓“快乐学习”都是不靠谱的、骗人钱的。学习不吃点苦不受点罪是不可能见成效的,这就是打磨、砥砺。杨立华说:“聪明人就是在最困难的地方下最笨的功夫。”

15、1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6、为什么“人不知而不愠”就是君子?

17、儒家不像有的宗教,教人超越生死甚至把握生死。儒家承认对命运的安排无能为力,但是仍然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就是儒家的谦抑和刚性。

18、20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19、1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2)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3)妻之。”

20、庸者,常也,用也。中庸即秉持平常的、通常的、实用的、可行的方式去行事,注重实践、注重实效,有所遵循,而非想一出是一出。

二、论语读书笔记1500字大学篇

1、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2、“汤”为热水,“水”为冷水。

3、人很难做到否定自己、批判自己,往往认为自己是值得赞美的、并且希望别人也认可这一点。因此,对于赞美我们的人,我们很难认识到他是虚伪的,而更可能认为他是真诚的、是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因而是可以成为好友、知己的。

4、6君子不以绀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以朝服而朝。

5、弟子还敢对老师的行为明确表示不悦,老师还要对天发誓,足见师生关系极其密切和真挚。

6、“天道”指吉凶祸福。

7、12子曰:“三年学,不至于穀,不易得也。”

8、朱子:“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

9、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10、有人说:“好不容易闻道了,不是应该顺着这个道继续前行吗,为什么说夕死可矣呢?”闻道的意义是为了自我修养,是追求“内圣”。“夕死可矣”不是说闻道之后就什么也不用做了,可以等死了或者该死了,而是说“即便马上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11、“直”应当是人生常态,是做人的本分。不要把少数侥幸得利免祸的人作为成功者、作为人生目标。

12、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13、一种观点认为,“邪”指“虚”,“无邪”指“无虚”。

14、有的人,平时挺好,一遇到困难就呈现一副利己主义的嘴脸;还有的人,有困难的时候对你很好,情势好转之后就立马把你抛到脑后。这两种人,或者不能共患难,或者不能共安乐,都是把他人工具化,不具有“仁者”的特征。

15、18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6、这种从孝弟之道推广为治国之道的“家国同构”的思想,一定程度上隐含着儒释道墨的一个根本差异。古人讲家国天下,父慈子孝的就一定也能对国尽忠,因此把孝顺的人推举出来当官(举孝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其实,身——家——乡——国——天下,构建的是一种差序结构。“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深爱一个人,也就意味着不爱别人,或者至少爱得不是那么深;深爱一个家,也就意味着对别的家没有那么深的感情;以此类推,爱国主义者并不一定主张天下和平(因为他是本国利益至上)。我不是刻意夸大家、国、天下之间的对立,而是要提醒注意这种相对性。

17、(译文2)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有强烈求知欲的时候,不到他想说而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向,却不能由此推知其它三方,便停下不再教他了。”

18、“奥”喻君主,“灶”喻权臣。

19、“权”在“立”之后。无所立,则权无定法。朱子:“未能立而言权,犹人未能立而言行,鲜不仆矣。”作为执法者、司法者,尤其当重视这一点。

20、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三、论语读书笔记

1、其次,制度只能管束理性的人,而有些越轨行为不是人靠理性所能节制的;即使是理性人,也免不了天生的劣根性或者后天的感性和激情,这些不是靠“严刑峻法”就能矫正的。当权者要正视这一点,节约用权、有效用权。

2、子路一向快言快语,为何此处“不对”?可见叶公不是一般人,子路不敢贸然作答,也不知从何答起。

3、“将”字值得注意。意思是夫子尚未得位,必将得位。

4、7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

5、思考:这本书真的很好,等儿子再大一点,可以和他一起读这本书。

6、“久而敬之”,一种说法是“时间久了依然尊敬朋友”,另一种说法是“时间久了他仍能得到朋友的尊敬”。

7、子贡善辩,所以孔子这样告诫他。另见里仁第四22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8、一部《论语》可以流传这么久,肯定有很多经典的智慧,偶尔就要从书中穿越到古代学习一下。下面是读书笔记:

9、23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10、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11、《论语的智慧》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

12、一种解读是“这都能忍的话,还有什么不能忍呢?”另一种解读是“这种事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他不忍心做呢?”

13、思考:开始改变自己中,为了自己的未来也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因为小孩学坏很容易的,大人有一点什么不好,马上就学会。

14、“所以”回答的是“在哪里”;“所由”回答的是“从哪里来”;“所安”是“到哪里去”。

15、孝弟是人性所固有,同时又是“仁”的根本,“仁”由此而生发。从这个逻辑看,论语是持“人性本善”的观点。

16、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17、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8、1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9、12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20、观察不善者的表现、原因及后果,可以警醒自己,所以也可称之为“师”。

四、论语读书笔记2000字范文

1、10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2、13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3、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4、宗教主张人会受到神的庇护或惩罚,因此要敬神,因此要根据神的教导去做善事;夫子则主张按照仁的要求去做善事,尽人事知天命,果报来自人本身而非人以外的力量。或者说,祷告是祈求神的宽恕自己的过错,如果一直能够遵仁而行,使自己不犯过错,也就是“祷久矣”了。

5、法大校长马怀德的名字出处。

6、16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

7、读此则,实有自惭形秽之感。仁者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资质,或者说我们都具有成仁的资质,但是大多数人的性情为物欲所遮蔽,在污秽之中一点点消耗了自己的仁心。

8、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9、7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10、29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1、以上四则“问孝”,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最基础的是被动地遵循父母的训诫去做;再往上是带着尊敬去做,主动地忧父母之忧;再往上是带着爱,心悦诚服地去做。

12、23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3、其实啊,交到一个值得交的朋友,就是打开了一个通向新世界的窗口。打个比方,假如天上的飞鸟和水里的鱼儿交上了朋友,那么,天空对于鱼儿来说就多了一层意义。尽管鱼儿此生不太可能飞上天,但是天空是它朋友生活的地方啊,因此鱼儿也在某种意义上分享了天空——想想,这是不是有些奇妙?其实,交朋友就是这样的:彼此分享世界,在分享世界的过程中,彼此的世界变大了,彼此心灵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14、孔子向来认为,一个人的欲望多了,他就会违背周礼。从这一章来看,人的欲望过多不仅做不到“义”,甚至也做不到“刚”。孔子不普遍地反对人们的欲望,但如果想成为有崇高理想的君子,那就要舍弃各种欲望,一心向道。

15、4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16、另一种说法:“学则不固”与“不重则不威”说的是两件事。“学而不固”是指学习就不会固陋。

17、“主”的意思,是“亲近”。

18、富贵,命也,不可强求,特别是不可“不义而富且贵”,屈从于富贵。吾所好,道也,终身不可违也。

19、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0、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五、论语读书笔记1000字

1、有的人吃穿用度都很讲究,或者某一方面有雅好,例如品茶、品酒、品花、品文房四宝,这样的人应该说是“雅士”,值得钦佩;但孔子所讲“志于道”者,似乎还要再高一个层次,因为一种爱好即使再高雅,如果追求的是身外之物、性外之物,仍可能是有害于对道的追求的。这里可以看出“追求道”与“追求美”的不同——虽然后者已经是一种很高级的自我完善。

2、“参也鲁”,忠恕就是他体认仁、实践仁的方便法门。《中庸》讲“忠恕违道不远”。可见忠恕不是道本身,但是通过忠恕可以认识和实践道。

3、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

5、6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6、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7、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8、“邦无道则愚”,有人解为邦无道时装傻避祸,以保全自身,这是因为不了解宁武子,更不了解孔子。宁武子在邦无道之时,恰恰是不避艰险,以济其君,与见机行事、见风使舵的“聪明人”形成鲜明对照,是之谓“愚”。此等进取狂狷之士,岂是一般人所能理解、所能企及!

9、(译文1)孔子在家闲居,很整齐的,很和乐而舒展的。

10、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

11、程子:“君子儒为己,小人儒为人。”

12、从上文对于“朋”的解读可知,孔子不是说来了个故人或者友人就十分高兴,而是说来了一个弟子,或者说学圣贤之道的人,至少是一个同道中人,有共同的信念、共同的信仰,可见“道”得到了传播;并且是“自远方来”,可见“道”所传播之远。因此而感到高兴。

1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1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15、与13“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互参。

16、27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17、“盖有之矣”,一种观点是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者”,另一种观点是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但力不足者”。

18、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19、乱,乐曲之终,合奏部分。

20、我以后要多读一些关于论语的书籍,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本事,将来更好的卫祖国做贡献。

点击展开全文
论语诠解(论语诠解读后 个性说说

论语诠解(论语诠解读后

一、论语诠解 1、根据《礼记·乐记》,孔子说:“天是无私的,地是无私的,日月是无私的。”无私的好恶就是无私,这符合天道和正义。我们不能总是说我喜欢的是对的,不喜欢的是...
论语十则教案(论语十则 个性说说

论语十则教案(论语十则

一、论语十则教案 1、师:那么,谁能告诉我孔子是怎样出生的? 2、所以再回过头来看“克己复礼”这个说法,克己是也君子能做的,复礼呢? 3、论语(lún)说(yuè)愠(yùn)三省(xǐng) 4、...
论语十二章教案(初中论 个性说说

论语十二章教案(初中论

一、论语十二章教案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子在...
论语六则(论语六则拼音 个性说说

论语六则(论语六则拼音

一、论语六则 1、⊙一篇仅42字的传世奇文 2、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贵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贵的人...
论语中的成语(论语中的 个性说说

论语中的成语(论语中的

一、论语中的成语 1、造句:你不但谦虚而且还不耻下问以及还在网上来征求答案。 2、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对于伦理、政治等万事万物,孔子都认为应该先认清该事物...
论语十则(论语十则原文 个性说说

论语十则(论语十则原文

一、论语十则 1、“诲女知之乎”的几种解释: 2、可以(之)为师矣(省略宾语“之”) 3、《论语十则》选取的内容中,强调要虚心向他人学习的句子有:但是,本人认为,孔子的这两句话...
英语读书报告(英语读书 个性说说

英语读书报告(英语读书

一、英语读书报告 1、BookReportTemplate 2、Writingabookreportcanbequiteachallengingtask.Itcanbeevenmoredifficultifyouarenotafanofbookreading.Ifyouareastudentofliterature,youaregoingtodoalotofbookreadingandreportwriting. 3、Titl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