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
1、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
2、伤时愧孔父②,去国同王粲③。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
3、①弄清史实,要体会意图;
4、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别董大二首——作者:高适
6、诗词鉴赏:高考语文诗词鉴赏“炼字”题型解析!
7、第3首,《九日齐山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8、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0、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11、写作技技法上:有借古讽今的,有古今对比的,有用典的。
12、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人,他并不是宋代词人的代表,但这首词却可称得上宋词的代表作之词中充满了凄清、悲凉、壮阔、深沉,还有一些伤感,每个人思乡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中年男人想来应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4、D.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
15、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16、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17、注: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18、诗词鉴赏:高考古诗词鉴赏满分答题万能模版!
19、(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
20、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干马相逢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霜举望明月低思故乡九月九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异乡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游吟孟郊慈母手线游身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报三春晖渡汉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敢问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水间钟山隔数重山春风绿江南岸明月何照我乡偶书(二首)贺知章少离家乡音改鬓毛衰童相见相识笑问客何处离别家乡岁月近事两相磨惟门前镜湖水春风改旧波
二、表达思乡情感的古诗词
1、(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情感。“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意思是:就像这样,在简陋的木屋里长吟,暂且做一个耕田之人吧。本诗叙写了田间劳动的欢娱,联想到古代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最后以掩门长吟“聊作陇亩民”作结。从而表达了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
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怀。——白居易
3、梅花又开了吧?漂泊的游子,内心的流浪者,又一次想起了故乡?此时若有人自故乡来,万千心情,或许也将化作淡然一问:来日绮窗前,寒梅著未?
4、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5、诗词鉴赏:常见的诗歌题材的思想内容分析及答题指导,高分必看~
6、但是这首诗并不是简单的思乡,而是带有独特的背景,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绪。最后一句的“应傍战场开”,乃是有特定含义,指的是长安城在安史之乱中陷落,百姓们遭遇苦难,昔日繁荣长安城也成为了战火纷飞之地。
7、读懂这类诗,要结合生活,注意名物风俗,注意典故,切忌主观臆测,不得义蕴。
8、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
9、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10、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11、诗词鉴赏:借景抒情、触景生情、寓情于景的区别!
12、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13、(3)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
14、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15、故人应无恙;不知故园风物!可还是旧时模样!
16、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17、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
18、B.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9、宋代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0、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三、表达思乡情感的诗词把你喜欢的一首写下来
1、意象特征:“风雨”、“阴晴”、“夕阳”、“落花”、“流水”、“闲居”、“衰鬓”等;表达技巧:或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或是虚实结合,或是对比衬托。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如朱熹《观书有感》。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如杨万里的《小池》。
2、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4、即使是战场上铁骨铮铮的汉子,对家乡也是无比柔情的。
5、诗词鉴赏:高考语文诗歌中诗眼考察答题模板归纳!
6、我们固执的认为,家乡的月亮才是最圆的。
7、熄灭蜡烛怜爱这满屋月光,我披衣徘徊深感夜露寒凉。
8、望月怀远/望月怀古——作者:张九龄
9、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10、诗词鉴赏: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之形象专题训练!附答案
11、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A.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B.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唐方干《思江南》)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12、(作者)张九龄(朝代)唐
1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
14、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5、1块钱是爱,2块钱是情,谢谢哦
1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7、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18、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19、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0、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四、表达思乡感情的诗词句
1、②分析写法,领悟感情。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或感慨今昔。
2、语言特征:清丽洗练,清新自然、质朴
3、天长地久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4、第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如盛唐边塞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微弱,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到了南宋,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边塞诗大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5、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6、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如杨万里的《小池》。
7、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8、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9、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10、简单高中生交流群(QQ群):878622374
1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2、A.出征远戍的英勇豪迈,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
13、释义: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法看到我的家。正在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重重暮云,又把青山密遮。
14、(作者)王维(朝代)唐
15、本来丈夫不在身边,就已经足够李清照烦恼了。而又是重阳佳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更加难受了。所以这一句“佳节又重阳”的又字,真是十分贴切。而词结尾的三句,堪称千古绝唱,成为描写爱情的绝美诗句。人比黄花瘦,这种对比真是精切新鲜,直接突出了李清照想念丈夫的真挚情绪,让人一下子就看到一个为爱烦恼的女子形象。
16、B.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哀痛;
17、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欧阳修
18、鉴赏:此诗截取日常生活中一个片段,挖掘到人物感情的深处,以淡语写至情,发纤浓于简古,诗风质朴,意境浑成,称之曰“七绝之绝境”,决不为过;与盛唐名家同类之作相比,也是毫不逊色的。
19、战乱离散的痛苦:杜甫《春望》同情人民的疾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0、0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
五、表达思乡情古诗
1、(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分)
2、▶古典君:作者在欣赏风景、吟咏诗歌的时候,突然发现眼前村庄里的小桥和原野上的树木,与自己故乡的十分相似,因而产生了思乡的愁绪。
3、这首诗创作于开元二十二到二十三年,李白大约三十五岁,当时正旅居洛阳,春夜人静,忽闻《折杨柳》笛曲,从而触发乡思。此诗的“玉笛暗飞声“、“散”与“满”,都恰到好处,必须多次朗诵,才能体会其中神韵。
4、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苏轼
5、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6、(解析)(3)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主旨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联系题目、注释、背景等全面解读,要仔细寻找能表露作者情感的词语,或者分析诗歌中的形象等,理解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由“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描写通泉山水的壮丽美好,表达了诗人观览通泉山水的愉悦;“伤时愧孔父”诗人借孔子叹凤、泣麟的典故,表达自己“伤时”之痛,即生不逢时的苦闷;“我生苦飘零”则表达了飘零他乡的哀痛;“所历有嗟叹”直抒身世之慨,“去国同王粲”是借王粲在国家动乱之时无奈依附刘表的典故,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8、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
9、诗词鉴赏:高考语文诗词鉴赏常见意象70个
10、《端居》 年代: 唐 作者: 李商隐
1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2、更多童鞋在这里,和你一起进步成长
13、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14、诗词鉴赏:古诗词中常见修辞手法详解及鉴赏示例
15、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
16、读懂这类诗,要结合生活,注意名物风俗,注意典故,切忌主观臆测,不得义蕴。
17、《春夜洛城闻笛》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18、▶古典君:“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联系第一句看,这种游子怀念故园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隐藏的、莫可名状的,因偶然听到的笛声突然明朗、强烈起来了。笛声来自何处,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游子?是乐工?是歌妓?这些都让诗人和读者去猜测。而这些又都无须一一去分别,因为思乡之情对游子来说,都是共有的。它绵绵不绝,弥漫在夜空中,缠绕在游子心头,抹不去化不开。
19、古代哲理诗,意境深远,启迪心扉,为人们所传诵、称引。
20、同来玩月人何处?风景依然似去年。——赵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