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房花木深的上一句(禅房花木深的下一句是什么)

时间:2023-03-1808:12:39 禅房花木深的上一句(禅房花木深的下一句是什么)已关闭评论 59 阅读

一、禅房花木深的上一句

1、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2、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

3、湖上老人坐矶头,湖里桃花水却流。

4、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5、第二个七小解七时,师父以茶话解疑的形式详尽开示了药山禅师的公案以及参药山禅的用功要点,我心里的疑惑随着倾听一次次的问答渐渐清晰明朗起来。

6、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7、其实他对现实并未完全忘情,他有所感慨,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责,这在占相当比重的边塞诗中尤为明显。有《常建集》。诗以写山水田园为主,选语精妙,境界超远。

8、同样,被殷璠誉为“警策”的“山光”两句,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正由于诗人着力于构思和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9、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

10、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11、抬头忽见山上有镜面白石一块,正是迎面留题处。贾政回头笑道:“诸公请看,此处题以何名方妙?"众人听说,也有说该题"叠翠"二字,也有说该提"锦嶂"的,又有说"赛香炉"的,又有说"小终南"的,种种名色,不止几十个。原来众客心中早知贾政要试宝玉的功业进益如何,只将些俗套来敷。宝玉亦料定此意。贾政听了,便回头命宝玉拟来。宝玉道:“尝闻古人有云:‘编新不如述旧,刻古终胜雕今。’况此处并非主山正景,原无可题之处,不过是探景一进步耳。莫若直书‘曲径通幽处’这句旧诗在上,倒还大方气派。”众人听了,都赞道:“是极!二世兄天分高,才情远,不似我们读腐了书的。”贾政笑道:“不可谬奖。他年小,不过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罢了。再俟选拟。”

12、不久常建就辞去官职,西返武昌樊山。他特意绕道石门山(今安徽含山境内),在王昌龄入仕前隐居处夜宿。触景生情,写下在盛唐就已传为名篇的《宿王昌龄隐居》:

13、弯弯曲曲的小路,一直通向幽寂之处,禅房的花木也深浓茂盛。诗人常建描写的是禅院景物的幽静,可以说是自然天籁。也暗含他的高洁志趣和归隐思想。

14、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15、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16、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17、不独曹雪芹,据说大文豪欧阳修也极爱“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两句的“意境”,爱到极处,甚至亲自到山寺去体验,想要依意再写一联,但苦思数次,依然不能得,“莫获一言”(《题青州山斋》),深知“造意”之难,也可见常建这两句写得精绝。

18、记得年少时读过一句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那时候,对禅的向往,是一种超脱遁世之念。只觉远离万丈红尘,避开世俗纷扰,就是禅者之心。世间之人当居闹市之内,而僧者则该寄身于深山庙堂。若将之寻找,必然要穿过幽深的曲径,禅房隐藏于花木丛林处,不为俗世干扰。历来古刹庙宇,建在深山崖顶,是为了让僧者可以在大自然中静坐参禅,和清风白云一起修炼,与花木虫蚁共悟菩提。黄卷青灯是知己,晨钟暮鼓是良朋,唯有耐得住清贫和寂寞的人,才会深知人生苦乐。

19、这是一首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意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

20、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

二、禅房花木深的下一句是什么

1、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扩展资料: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

2、而其佳句,也如诗的构思一样,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宋代欧阳修十分喜爱“竹径”两句,说“欲效其语作一联,久不可得,乃知造意者为难工也”。后来他在青州一处山斋宿息,亲身体验到“竹径”两句所写的意境情趣,更想写出那样的诗句,却仍然“莫获一言”(见《题青州山斋》)。

3、常建,唐代诗人。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2年)进士,与王昌龄同榜。曾任盱眙尉。仕途失意,后隐居于鄂州武昌(今属湖北)。其诗多为五言,常以山林、寺观为题材。也有部分边塞诗。有《常建集》。

4、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但笔调有似古体,语言朴素,格律变通。它首联用流水对,而次联不对仗,是出于构思造诣的需要。这首诗从唐代起就备受赞赏,主要由于它构思造意的优美,很有兴味。

5、有时候,也想学某位僧者,在红尘中禅定。晨起时,泡一壶清茗,点一炉熏香,在窗明几净的课堂静坐。看一盆文竹淡定心弦,一只鸟雀栖在窗边,不鸣叫,似在遥想某个远方的故知。待到茶凉却,香燃尽,我心绪一如初始,并未参得什么,但我深知,这个过程没有纷扰,不思尘念,就是一种禅定。

6、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7、曲径通幽处。出自《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曾入选《唐诗三百首》。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作者简介:常建,唐代诗人。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2年)进士,与王昌龄同榜。曾任盱眙尉。仕途失意,后隐居于鄂州武昌(今属湖北)。题破山寺后禅院唐朝: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8、意思: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出处;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载于《全唐诗》卷一四并入选《唐诗三百首》。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9、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0、来药山日久,早把寺院生活融入绵绵行住之中。每日去观音殿拜忏,到止观堂读书,独自在寮房受持早晚课诵,偶尔去斋堂帮忙做一两餐饭,或于院内洒扫庭除,都能生出无穷乐趣。唯有一处地方,是寺院极为重要但我却不大爱去的,那就是禅堂。

11、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12、清代文学家何文焕在《历代诗话》中赏评道:劈头劈脑喝出“清晨”两字,次句云“初日照高林”,接得有力。竹与花木,皆从“高林”带出,而映之以“初日”,虽欲不幽且深,不可得也。此际声闻、色象、种种销灭,惟有一寺,与入寺者同摄入光影中。佛性、人性、鸟性,无动不静,无静不故结言“万籁此俱寂”。昔人所以美旦气、快朝气来也。自始至尾,总是“清晨”两字,安得不为一篇尽善!

13、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14、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15、这句诗来自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16、破山在今江苏常熟,寺指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的,到唐代已属古寺。诗中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笔调古朴,描写省净,兴象深微,意境浑融,艺术上相当完整,是盛唐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17、一直到天宝中年,常建才谋到盱眙尉一个小官。官场尔虞我诈,他深有体会,《戏题湖上》:

18、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19、诗以题咏禅院而抒发隐逸情趣,从晨游山寺起而以赞美超脱作结,朴实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这种委婉含蓄的构思,恰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歌艺术特点所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唯论意表。”

20、并非一定要是佛门中人,或是居士,才可以参禅悟道。人生原本就是一册禅书,每个简单的章节,都蕴藏深刻的玄机,而每段繁复的过程,也不过是一些简洁的组合。我们总喜欢抱怨自己的庸常,却不知,一颗平常心才能参透深邃难懂的人生。真正的禅书,是众生都可以读懂,一个平淡的词句,可以启发出深刻的道理。生活若禅,用禅心来宽容一切,苦闷必然会随之减少,而闲淡则会萦绕在身边。

三、禅房花木深,前一句

1、常建,长期游历长安。开元十五年(727)进士。

2、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此联的“幽”“深”二字尤为重要。竹林掩映下的小路通向了幽深之处,禅房前后花木缤纷。幽静的竹林,小径,繁茂的花草树木共同构成了优雅的意境。幽静的竹林里,一条小路通向深处,禅房前后花木茂盛。此联主要描写静景。“幽”字着重突出了此景的寂静,而这种静不是一般的静,是一种具有诗意的静,因为此联中还有一个“深”字,这两个字互相映衬。繁茂的花木和幽静的竹林互相映衬,再加上一条通往深处的僻静的小路。光是读来,眼前就会有这样一幅优美的画面。而且幽僻之所,非高僧不可得也!花木、禅房、曲径、竹林仿佛已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既点题,又显意。

3、“破山”并不是破败的山,而是确有其山,在现在的江苏常熟。寺,指的是兴福寺,是南齐时郴州刺史倪德光施舍宅园改建而成的,到了唐代,兴福寺已经算是古寺了,所以诗人说“古寺”。

4、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5、盛唐的诗歌写尽了雄、状、奇、丽,独缺一个“幽”字。常建填补了幽字的空白。我们今天赏析《题破山寺后出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磐音。这首诗是某一个清晨,作者走进寂静的古寺之后,感受到周围的景色,即兴抒写的一篇佳作。“题”挺考验作者的笔力。作者经过某个地方,心有所感,诗兴大发,随手把感受记录下来,相当于临场发挥。很多诗人都有题写的习惯。例如,崔护的《题都城南庄》,韩愈的《题榴花》,崔颢的题《黄鹤楼》。

6、常建的传世经典作品并不多,这首诗意韵深厚,有王维、孟浩然的田园之风,把在寺院的游记写得如此深邃清寂,境界超远,今日读来,仍有古意在心头回荡。《红楼梦》第十七回,贾政带着他的幕僚和儿子宝玉,首次参观刚落成的大观园,主要是想考一考宝玉的才华。进入大观园,迎面就是一座假山,贾政让众人命名。众人所说无一和其意。贾政把目光转向宝玉。宝玉看到假山之上,小路蜿蜒曲折,颇为幽静,想起常见的这首诗说,不如就叫:曲径通幽。贾政的幕僚们大为赞赏,宝玉的才华让贾政十分有面子。常建几经宦海沉浮,不愿意有违自己的内心,弃官不做,隐居山水,不过是提前过上了”一卷书,一杯茶、一首诗,一份自在人生“的生活。

7、此时好像才明白为何禅堂又叫“选佛场”,我们把自己的身心扔进去,经受种种约束的锤炼,打磨掉内心里积累的妄想执着,最后脱胎换骨,从中选出开悟的佛。

8、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形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我们熟知的成语“曲径通幽”、“万籁俱寂”均来自于本诗,可见本诗的写景手法、艺术力、感染力之源远流长。

9、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10、在盛唐诗人里,常建的诗多不被后人注意,现在流传下来的诗也不多,只有57首,甚至他的籍贯、字号均已不可考。但据历史记载,至少在山水诗一路,盛唐是有“王孟储常”并称的说法的,可见,常建与王维、孟浩然、储光羲是有相抗衡的诗歌创作能力和水平的。今天就来说说他的诗。

11、黄河直北千余里,冤气苍茫成黑云。

1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13、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回荡轻舟。

14、我打定主意发心护持禅无论是去斋堂淘米洗菜,还是日日打水煮茶,或采来漫山的野菊花晒干供大家饮用,或守在禅院门前护持道场清净无杂……这些都是我愿意做的,而且净慧长老都说了,修生活禅就是要在生活中勤修戒定慧。看,不一定要到禅堂里才能修禅嘛!

15、佛门即空门。佛家说,出家人禅定之后,“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经·方便品》),精神上极为纯净怡悦。此刻此景此情,诗人仿佛领悟到了空门禅悦的奥妙,摆脱尘世一切烦恼,像鸟儿那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16、唐代诗人常建所作《题破山寺后禅院》,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17、应该不算,至少不是工整的对仗。前人作律诗里有时会一些变格,像这种首联可不对而对,颔联应对而不对的称之为移柱对。如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又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8、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19、竹竿袅袅波无际,不知何者吞吾钩。

20、很多人不知道这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却知道“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句,感觉浅显而又回味无穷,有禅意,有悠然,有宁静,有一种精神上的纯净怡悦。在《红楼梦》中,宝玉为大观园题写的第一个匾额,用的就是“曲径通幽处”一句,还难得的得到了他父亲贾政的满意,可见曹雪芹对此句的钟爱。

四、禅房花木深前面一句

1、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2、曲径通幽处。曲径:一作“竹径”,又作“一径”。通:一作“遇”。幽:幽静。

3、隋唐以后科举考试成了大多数士子的唯一仕进之路,中不中进士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常建祖籍邢州,早年长期游历长安追求功名。落第举子一般都凄凉徬徨,常建却依然蓬勃向上,《落第长安》:

4、三七圆满之日,师父以一句药山禅师的“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来供养大众,告诫我们既要有高远的追求和清晰的正见,又要重视在生活中耐心陶冶人品。

5、清晨入身这座古寺,正旭日临照着郁郁高耸的山林。曲折的小路把我引向幽静之地,花草树木深处隐现出青青的禅舍。山光明秀,正迎合鸟儿欢悦游飞的性情;深潭倒影,尤使人心境顿觉虚渺空灵。此时此地四周万物正值一片沉寂,只闻得阵阵钟磬之音悠然回旋。

6、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

7、龙斗雌雄势已分,山崩鬼哭恨将军。

8、这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

9、我还没来得及提出护七请求,便有同参师兄对我说:“最近怎么都不见你去禅堂?修行可不能偷懒。”我忙申辩:“我有自己的功课,再说,打坐到底有什么用?”这话是绝对不敢问师父的,同参之间倒可以辩一辩。师兄拿了详解打坐的书给我,那是两本薄薄的小册子,我却花了很多时间去细细参究,一心要弄个明白。后又读了虚云老和尚的《参禅法要》,逐渐意识到自己从前认知上的错误与浅薄,竟默默升起了对打禅七的期待。

10、▷用一句古诗词,总结你的20你选哪一句?

11、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

12、《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1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14、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门的情怀。

15、终于起七了,从各地赶来参加禅七的师兄们汇聚禅堂,师父于当晚开示了禅堂内的规矩以及打坐参禅的用功方法。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初参,总不得要领。但就像师父说的,只要腿子一盘,眼帘一垂,禅堂门一关,心就能宁静下来。

16、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

17、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诗文解释) 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钟磬的回声。

18、唐·常建《题破册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19、欧阳修的体会,生动说明了“竹径”两句的好处,不在描摹景物精美,令人如临其境,而在于能够唤起身经其境者的亲切回味,故云难在造意。同样,被殷璠誉为“警策”的“山光”两句,不仅造语警拔,寓意更为深长,旨在发人深思。正由于诗人着力于构思和造意,因此造语不求形似,而多含比兴,重在达意,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20、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

五、禅房花木深深的意思

1、曲(一说“竹”,一说“一”)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来。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有用,请选择“对我有用”或“好评”,谢谢您对我回答的采纳)

3、《题破山寺后禅院》是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题壁诗,曾入选《唐诗三百首》。此诗抒写清晨游寺后禅院的观感,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4、潭影空人心。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形作动,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

5、但余钟磬音。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又作“唯闻”。钟磬(qìng):佛寺中召集众僧的打击乐器。磬,古代用玉、石或金属制成的打击乐器。

6、常建隐居鄂渚的西山,过上了他盼望已久的闲适的生活,但他对现实并未完全忘情,他有所感慨,有所期望,也有所指责。

7、《历代诗话》里说这首诗:劈头劈脑喝出“清晨”两字,次句云“初日照高林”,接得有力。竹与花木,皆从“高林”带出,而映之以“初日”,虽欲不幽且深,不可得也。此际声闻、色相、种种销灭,惟有一寺,与入寺者同摄入光影中。佛性、人性、鸟性,无动不静,无静不故结言“万籁此俱寂”。昔人所以美旦气、快朝气来也。自始至尾,总是“清晨”两字,安得不为一篇尽善!这首诗写得清新,通篇写景,语言朴素,动静相宜,格律变通,写来一片隐逸情趣,或许也只有常建这样的诗人才写得出。王维的官太大,所以诗写得自是高妙;孟浩然没有当过官,所以写得平淡,常建却只做过小吏,既有隐逸之情,又知晓闲适的乐趣,因此他的诗来的清新幽远,独属一格。

8、禅房花木深上一句:曲径通幽处。出自唐朝诗人常建古诗《题破山寺后禅院》。《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常建朝代: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译文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9、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赏析:“曲”、“幽”、“深”,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此而句不仅再现了诗人踏过曲径,穿过深幽的花草树木,走到禅院的情景,而且道出了某种审美光照中的体验,艺术地表现了华夏文化对曲折美、摇曳美的追求。

10、天宝中年为盱眙尉。后隐居鄂渚的西山。

1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2、mm0127m@1com

13、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14、初日照高林。初日:早上的太阳。照:照耀。高林:高树之林。

15、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16、是曲径通幽处答案补充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

17、山高猿秋急,天静鸿雁鸣。

18、我对打坐参禅有天然的距离感,倒不是怕腿痛,只是心中不明:生活处处有禅机,为何非要枯坐到禅堂里参?有那许多时间,还不如读几本经书、收获点儿见解来得实在。

19、▷唐僧与女儿国国王定情曲《女儿情》摊上事儿了!

20、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皆寂,惟闻钟磬音。(诗文解释)清晨我漫步走到这座古寺,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丛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远方,那里是被花木浓荫覆盖着的禅房。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一片沉寂,只听到那悠悠钟磬的回声。(词语解释)禅房:僧侣的住房。万籁:各种声响。(诗文赏析)晨游山寺,看到幽静的竹林、清澈的水潭,青山焕发、鸟儿欢唱,袅袅的钟磬声时隐时现。如此清幽的环境使诗人顿去杂念,心中豁然开朗。全诗虽咏禅房寺院,实抒寄情山水及隐逸之情。语言古朴,意象深微;构思工于造意,妙在言外,引人在平易中进入胜境。

点击展开全文
近水楼台先得月全诗(向 个性说说

近水楼台先得月全诗(向

一、近水楼台先得月全诗 1、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2、惟有一个叫苏鳞的...
吟咏花木的诗句(描写吟 个性说说

吟咏花木的诗句(描写吟

一、吟咏花木的诗句 1、雁山菖蒲昆山石,陈叟持来慰幽寂。 2、月光下就纷纷飘起了雪花 3、☞事实证明,破罐子大有用处 4、一场淅淅沥沥的春雨结束了连续3个周末的晴好天气,不过...
兄弟情深的句子(姐妹兄 个性说说

兄弟情深的句子(姐妹兄

一、兄弟情深的句子 1、1顿悟是智者的专利,愚顽如我者只好倚重一个渐字。——史铁生 2、爱情会将你欺骗,朋友会将你背叛。但只有家庭是你避风的港湾,兄弟姐妹是你永远的后援...
讽刺心机重的人说说(讽 个性说说

讽刺心机重的人说说(讽

一、讽刺心机重的人说说 1、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力中而变成真实。 2、人与人的交往中,大家更会喜欢真诚的人,因为会觉得自己被用心对待。但是不乏有人也喜欢听一些虚伪...
讽刺别人心机深的说说 个性说说

讽刺别人心机深的说说

一、讽刺别人心机深的说说 1、跟朋友聊天,不喜欢太有心机的人,朋友说,什么叫心机,我淡然一笑,说,就是假装对你好,其实是在利用你,压榨你,欺骗你,好像那个薛宝钗,她...
心机深的女人的说说(形 个性说说

心机深的女人的说说(形

一、心机深的女人的说说 1、做错事情,她的第一反应不是改正自己的错误,而是跑到班主任那去大闹,说全班人孤立她。这事,现在想起我都有阴影。 2、不要跟我耍心机,我不是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