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原文及翻译)

时间:2023-03-1902:50:03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原文及翻译)已关闭评论 59 阅读

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力了。……”公孙丑又问:“什么叫做善于知悉别人的言辞呢?”孟子回答:“偏颇片面的话,我

2、因此一定要在心中有集义这件事而不要停止,心中不要忘记。

3、“季子说”述及的传统医学,是季子视野里的传统医学!

4、“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指的是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其出自《孟子》,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孟子认为这种气,极端浩大有力量,所以就应该用坦荡的胸怀去培养它滋养它而不加以伤害。

5、师:看来大家都是在老师的“威吓”下进行反馈的,(同学们笑)有哪位同学可以进行另一种解读?

6、曰:“志壹(20)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7、上面讲这么多,与医学有关么?前面讲了浩然之气是指个体与外界的连结性,与医学相关的更多是身体复杂系统内部的连结性,如果系统内部连结不畅,尤其是痰阻、湿热到了一定的程度,身体内部严重阻滞,患者自身感受也是有气无力,脉诊就会看到气虚征象,临床往往气虚通过药物补足后,就会湿热重现,当然,身体内部动力不足(阳虚),也会造成气虚,这个相对好理解「阳气不足,推动力不足,身体内部阻滞」。只有身体系统内部的阻滞消除,“浩然之气”才有真实的根基,不然,你仁义道德再强,再有钱,再修炼,也只是走向另一个极端罢了。

8、师:我们始终围绕“浩”,“浩”在说文解字中为“浇也”,浇是一个动词,有灌溉之意,浩气似乎可以理解为灌溉气,灌溉和第一章中的哪个字意思相似呢?

9、师:还有一句:土地平旷——

10、师:第三句“塞于天地之间”对应的是哪一句呢?

11、浩然,正大、刚直的样子;气,精神。指正大刚直的精神。

12、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3、公孙丑问:“不动心有什么方法吗?”

14、生:我认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指的是在忧患中可以生存,在安乐中可以死亡。前面所说的“浩然之气”,以塞天地之间,忧患和安乐是天地之间常有的事情,塞于天地之间就是在天地中充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同时在天地之间。

15、孟子认为,天地间自有一股正气,需要人们以宽广的胸襟和高尚的品行去涵养它。在今天,一个人心中有正气,就不会被邪气钻了空子;整个社会弘扬正气,歪风邪气就难以滋生。

16、养勇。公孙丑接着问不动心的方法,孟子认为就是要培养勇气,用精神的力量战胜外部的干扰。于是讲了北宫黝、孟施舍和曾子三种不同培养勇气的方法:北宫黝养勇的方法是在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面前都要做到无所畏惧;孟施舍养勇的方法则不同,他只需培养“无惧”之心,有了这种“无惧”之心,在每一件事上、每一个人面前自然也就无所畏惧。北宫黝、孟施舍虽有所不同,但他们所养皆“血气之勇”,而非“道义之勇”;是小勇,而非大勇。曾子的养勇方法则不同,他是将勇气建立在道义、是非之上,自认理亏,即使对乡巴佬也不仗势欺人;如果理直,面对千军万马也勇往直前。这才是真正的大勇,是“道义之勇”,是孟子所肯定的勇。

17、孟子总结过人生三种最大的快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在这三种快乐中,天伦之乐和教育优秀人才都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制约,孟子最为看重的实际上是第二种快乐,即: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这是终身坚持正义达到的愉悦和满足。孟子行天下道义、养浩然正气的思想对后人影响至深,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英雄豪杰辈出,他们直道而行、问心无愧,以一身正气立于天地之间。

18、曰:“有。北宫黝(5)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7);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8)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10)诸侯,恶声至,必反之。

19、(8)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抽打。

20、(孟子)说:“我能理解别人言辞中表现出来的情志趋向,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

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原文及翻译

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翻译为“我善于培养我拥有的浩然之气”。其出自《孟子》,作者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孟子认为这种气,极端浩大有力量,所以就应该用坦荡的胸怀去培养它滋养它而不加以伤害。

2、师:大家一起仔细阅读文本,在第二章、第三章中有没有这样的句式?我们一起来齐读。

3、(黑龙江省柴河林业局第一中学孙博)

4、师:大家从文本中迅速地找到了“浩然之气”的特性。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

5、师:对,整齐的样子。“怡然”呢?

6、师:孟子是思想家也是哲学家,中山大学的一位教授,他叫杨凯文,他说过这样一段话:“哲学家就是善于把简单问题说的复杂化。”孟子在论辩中想办法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让人更加容易理解,孟子更是一位文学家,什么是文学家?文学家就是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可见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已经初具文学家的某一特质了,请为自己鼓掌。

7、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8、同上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9、孟子:唔,文天祥祠。据说,这座祠庙的原址是当年文丞相在元朝大都被囚禁之处。文丞相至死不降,风骨凛然,着实让人尊敬。《正气歌》里可有着不少具备浩然正气的例子。公孙丑,为师要考考你了,“在齐太史简”,这事儿你还有印象吗?

10、在孟子看来,养浩然之气不是神秘莫测的学问,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进行的切身实践。只要自尊自强、以道义作为人生的准则,自然能够涵养出浩然之气,自然能够刚毅果敢、威武不屈。

11、师: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篇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如果让大家从题目当中去抓取关键词的话,你会选择哪一个词呢?

12、曰:“不动心有道乎?”

13、“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18)焉。故曰:‘持其志,无暴(19)其气。’”

14、知道它的偏颇片面之处,言过其实的话,我知道它缺失之处,邪曲的话我知道它离开正义之处,躲

15、(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16、出自:《孟子》,孟子认为浩然正气这种气,极端浩大有力量,所以就应该用坦荡的胸怀去培养它滋养它而不加以伤害。

17、(公孙丑问说):“请问先生在哪方面擅长?”

18、公孙丑又问:“敢问何谓浩然之气?”那什么是浩然之气?然后下面是孟子对浩然之气的解说。这是孟子思想的核心。

19、师:向善的门,通向阳光。同学们,下课!

20、(12)会:会合,指交战。

三、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文言知识整理

1、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2、“气”这个字在传统医学/文化里极其复杂,孟子自己也很难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难言也”,于是根本就没有解释到底什么是“浩然之气”,只是说有正义、仁义、道德的话就会从心底里生发出来一种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浩然之气”。

3、师:课堂之初的问题,题目为什么是浩然之气?我们已经循序渐进地解读。直养无害,配义以道,这是养气的方法,在第二章中对应的是哪一句?

4、《孟子》中公孙丑章句上·第二节

5、(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6、(15)子襄:曾参弟子。

7、(24)集义所生者:是由内心义的凝聚而产生的。此句中的“义”指内在之义。

8、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基础上,提出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

9、公孙丑问:“如果先生担任了齐国的卿相,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即使成就了霸业和王业,也不足为怪。如果这样,您是否会动心呢?”

10、地点:内蒙古赤峰市经棚一中

11、孟子,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1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使动用法。使……受苦;使……受劳累;使……挨饿。

13、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14、⑤慊(qiè):满足。

15、生:我的浩然之气就是有一颗恒心,坚持不懈,坚持奋斗自己的梦想,坚守自己的初心,坚持自己的目标。

16、生:气者何也?万物之生存也,道义之根本也,大刚若细,气直养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17、师:当然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明确的浩然之气。老师理解的浩然之气是什么?就是一路向善。前进的路上,时刻回问自己,心灵的深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8、读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可以塑造高尚的人格,也可以说是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19、师:“浩,从水,告声。”浩和水是有关联的,如果让大家用“至大”、“至刚”或“塞于天地之间”分别为本体,以水为喻体,写比喻句,将“气”更加具体化。

20、本书在全国各大新华书店,

四、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谁说的话

1、//学典小拓展:孟子师徒游学小记

2、强势的自我,阻碍气的沟通,当自我的主观色调比较淡泊时,气的沟通才会增强,这是为什么宗教修行的人在逐步打开自我的同时,会出现很多异于常人感受的原因。孟子说“养吾浩然之气”,显然他的经验体验出“浩然之气”需要养,在孟子的时代,养“浩然之气”的途径是仁义道德的优越感累积会加厚与社会的连结性,现代社会的“浩然之气”的培养,除了经济实力支撑起与社会良好的连结性,也可以通过放下自我(宗教修炼是一种途径)去实现与社会更好的连结。

3、公孙丑问:“既然说‘志到了哪里,气也随之到了那里’,又说‘要把握住志,不要滥用气’,这是为什么呢?”

4、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5、“气”这个字在传统医学/文化里极其复杂,孟子自己也很难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难言也”,于是根本就没有解释到底什么是“浩然之气”,只是说有正义、仁义、道德的话就会从心底里生发出来一种独特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浩然之气”。传统医学里的“气”,也是极其复杂,宗气、营气、卫气、五脏之气等等概念,指向并不纯粹,好在我们脉诊可以直接把握到某几种状态,可以直言“气虚”、“气滞”、“气实”,并且用相应的方案处置后(补气、行气、泄气),身体会发生直捷的变化,症状改善之余,脉诊也会相应改变。虽然对于“气”这个概念依然说不清道不明,但能有效指导临床,我们只能继续这么用。

6、师:同学们发现,“浩”与什么有关呢?

7、新书特惠价:00元

8、公孙丑问:“什么叫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呢?”

9、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途径与方法有:

10、师:气该如何灌溉呢?如何养呢?请大家从第一章中寻找答案。

11、下面是拔苗助长的故事。宋国人忧虑他的苗不长,而“揠之”。揠,即拔。拔苗的人“芒芒然归”。这个“茫茫然”,有的把它理解成是很疲倦的样子,有的把它解释成是一种无知之貌,我觉得这里应该理解成无知之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傻乎乎的样子回来了,还觉得好像做了一件好事情。回来后对着家人说:“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这个“病”是疲倦的样子,意思是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那个庄稼长了。“其子趋而往视之”,这个“趋”就是奔跑。他儿子赶快跑去看了一下,发现苗已经枯槁了,死了。

12、《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课堂实录(视频)

13、虽然对于“气”这个概念依然说不清道不明,但能有效指导临床,我们只能继续这么用。

14、孟子还提出培养浩然之气的方法,认为要尊重浩然之气自身的规律,不要抱着主观的目的,既不要忽略忘记,也不要盲目助长。孟子这里讲了拔苗助长的故事,形象地说明急于扩充浩然之气,就像拔苗助长一样可笑。总之,对浩然之气置之不理或盲目助长,都是不正确的。

15、(11)孟施舍:生平不详。下文他自称“舍”,故赵岐注:“孟,姓。舍,名。施,发音也。施舍自言其名,则但曰舍。”也有学者认为孟施为姓,舍为名。另有学者认为孟为姓,施舍为名,而古人名有二字者,有时只称其一字,故施舍也可自称舍(见翟灏《四书考异》)。

16、师:这位同学的发言整段都是运用排比句式。

17、(10)严:畏惧,害怕。朱熹《集注》:“畏惮也。”

18、师:既然“浩”与水有关,我们再去看看古代典籍中关于“水”的描述。请同学们齐读。

19、师:实际上这个特别简单,同学们,我们一起回顾,之前在初中的时候学过一篇文章《桃花源记》,大家还记得吗?其中有一句:复行数十步,——

20、意思是: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出自《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原文节选如下:

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知识点整理

1、孟子说“养吾浩然之气”,显然他的经验体验出“浩然之气”需要养,在孟子的时代,养“浩然之气”的途径是仁义道德的优越感累积会加厚与社会的连结性,现代社会的“浩然之气”的培养,除了经济实力支撑起与社会良好的连结性,也可以通过放下自我(宗教修炼是一种途径)去实现与社会更好的连结。

2、授课人:内蒙古赤峰市经棚一中刘洪涛

3、师:其他同学有不一样的吗?

4、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②之气。”

5、在历史上,浩然之气鼓舞着无数仁人志士英勇不屈、舍生取义,涵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在今天,浩然之气依然是我们不畏苦难、不受诱惑、顶天立地、刚正不阿,为国家和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于文博)

6、公孙丑说:“如果这样,先生就超过孟贲很多了。”

7、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坦荡之胸怀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而且,必须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取的。一旦你的行为问心有愧,这种气就会缺乏力量了。

8、曾经有一个叫曹交的人慕名前来拜访孟子,他问道:听说您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这是真的吗?孟子说:是的。曹交反而更加疑惑地问:据说文王身高一丈,汤身高九尺,如今我有九尺四寸高,只会吃饭,这样怎么能够成为尧舜呢?孟子回答道:这有什么难的呢?只要去做就行了。他又说,尧舜之道,不过就是孝和悌罢了。你穿尧的衣服,说尧的话,做尧的事,你便是尧了。你穿桀的衣服,说桀的话,做桀的事,你便是桀了。在孟子看来,人不应当有不能胜任之忧,很多时候,只是不去做罢了。孟子认为,养浩然之气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那些做不到的人只是以不能做到为借口而自我否定、早早地放弃了。

9、原文: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0、生齐读:“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1、人类若是无法感受到存在于周遭的人或物之间的连结性,就无法健康的活下去,抑郁孤独直至自残。反之,即便是最无精打采的人,一旦体验到与其他人的共鸣,就会充满活力。故而,我们经验里的“元气不足”的状态,正是指得周遭世界的连结状况不佳,而“活力十足”,则是与周遭世界连结良好。

12、人类若是无法感受到存在于周遭的人或物之间的连结性,就无法健康的活下去,抑郁孤独直至自残。反之,即便是最无精打采的人,一旦体验到与其他人的共鸣,就会充满活力。故而,我们经验里的“元气不足”的状态,正是指得周遭世界的连结状况不佳,而“活力十足”,则是与周遭世界连结良好。适才看诊,脉诊得气虚,患者自嘲说,归根结底一个字,qiong,没钱气虚,有钱气盛!虽是开玩笑,但正好说明了与世界连结的状态「孟子的经验是只要仁义道德足备,就会有浩然之气,而现实经验却指向只要钱多,就有浩然之气的感受,不同时代的时代性」。当然,脉诊得到的身体气虚与“浩然之气”还是有些差异,但与世界的连结状况却完全一致的(气虚则身体动力不足,与外界的连结状况不可能优良)。

13、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14、我称告子名不害,战国时期思想家。口才机敏重仁义,儒道墨家俱兼修。孟子主张人性善,我偏认为无善恶。我与孟子几次辩,孟子常拿我举例,《孟子•告子》记我言。

15、(22)直:公正,正直。

16、浩然之气。”公孙丑又问道:“请问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说:“难以说清楚的呀。它作为一种气,最广大最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而不去伤害它,它

17、所不擅长的领域:心脑血管疾病、肿瘤。

18、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辞,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19、生:我感觉说得有些不太对。

20、(20)壹:专注,专一。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