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潭水深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修辞手法)

时间:2023-03-2000:53:44 桃花潭水深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修辞手法)已关闭评论 59 阅读

一、桃花潭水深千尺

1、“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2、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是中的千尺是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示潭水的深度,结合下一句诗更衬托汪伦与作者之间的真挚友谊!另:在唐代一尺约为现在的7厘米。

4、唐代诗人李白曾于此地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千古绝唱。

5、意思: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6、韩美林、冯骥才、宋雨桂、何家英在岸边最好的地方搞了一个仿古的度假村,并整了一个号称四君子馆的复建建筑,聪明人永远会比别人更懂的利用各种关系.......

7、原文:《赠汪伦》(作者)李白(朝代)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译文: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8、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9、也许正因为两人思想性情契合,李白引为同调,很珍视汪伦的友情。情之所至,遂对着眼前风光绮丽的桃花潭水,深情地吟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2021年1月,当我打开省图书馆寄来的“捐赠之星”证书的一瞬间,我知道作为一个故事可以在这里画上句号了。生命中我们会看到许多人有着各种各样的告别,无论怎样的感同身受,也还是雾里看花,只有自己告别的那一刻,我们才真正体会到了告别的五味杂陈和告别的意义……

11、这个意思是夸张的说法,就是潭水深下句是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连起来就是说汪伦对我的情意如深如潭水让人一看便知应该算是一种比喻起兴的手法,由物自然地转到情

12、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13、“深千尺”既描绘了潭的特点,又为结句预伏一笔。桃花潭水是那样深湛,更触动了离人的情怀,难忘汪伦的深情厚意,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

14、这首几乎口语化的诗,自然朴实,语言清新流畅,通俗易懂。前两句表达了好友汪伦踏歌相送的深情厚意,而后两句诗人则以桃花潭水相喻:即便桃花潭水有千尺之深,也赶不上汪伦对我的一片深情!

15、故事起点我就想写文纪念。而我仿佛是想让我的时光停滞在那里,侍弄我依依不舍的心情,便冰藏了这段故事。我知道停滞时间是假象、是幻觉,是自己欺骗自己的游戏。于是,借着2021年春暖花开的日子,让2020年夏天的故事开始……

16、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7、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18、原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9、踏歌古岸还在,河水依旧流过,千年以后,不管多么牛逼的人和事,早不见踪迹,但闲人汪伦,及皖南小地方桃花潭,却随诗仙诗文,传颂至今,成为不朽。

20、如今,我要把他们放在哪里可以更好地记录这段时光,是我很久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有一天在电梯里,碰到省戏剧家协会的刘涛老师,他告诉我可以送到省图和市图,还有一个城市记忆馆。我立刻欣喜万分。我作为个体,普通平凡,可以像云像风不留痕迹飘走,但这20多年山西少儿书画有过多少老师的心血,有过多少家长的辛苦,有过多少孩子的成长,我是陪着他们走过来的,我不能不把这一段影像文字资料留在这座城市。

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修辞手法

1、全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答:谜底是“无与伦比”。这句诗的下一句是“不及汪伦送我情”,意思是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无与伦比按照字面意思就可以解释为,和汪伦无法比较,这两者意思差不多,所以谜底是“无与伦比”。

3、无与伦比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够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伦:类、同辈。“无与伦比”常误写为“无羽伦比”,应注意。出自:这个成语不属于典故,所以没有出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赠汪伦》译文;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扩展资料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4、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在山村僻野,本来就没有上层社会送往迎来那套繁琐礼节,看来,李白走时,汪伦不在家中。当汪伦回来得知李白走了,立即携着酒赶到渡头饯别。

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后人爱用李白的话评价李白的诗,是很有见识的。诚然,李白即兴赋诗,出口成章,显得毫不费力。

6、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7、全诗描绘了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李白用“深千尺”来形容桃花潭水之深,又笔锋一转,用“不及”二字衬托出了汪伦踏歌前来送别的深厚、淳朴友情。其将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真挚深厚的友情。后人每每读之,每每赞叹,一叹汪伦之淳朴真情,二叹诗仙李白名不虚传的功力。

8、“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9、该诗用比兴手法,表达了对汪伦深情相送的感激。用“深千尺”的潭水比喻送别之深情,生动而形象,而又加“不及”二字,更增强了诗句的动人力量。这首有明显的民歌风味的诗词自然质朴,清新流畅。诗人用眼前普通的景物作比喻,写出了与友人的真挚情意。

10、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11、在此,我要感谢1996年把我推荐给赵望进主席的张才东先生。我要感谢赵望进主席在踏实做人、报纸编辑和文字修改方面对我的亲自指导。要感谢每一届少儿书画展的评委:王学辉、孙海清、赵社英、韩少辉等先生,是他们的严格把关,才能使每一届展览真正体现山西少儿书画创作的品质。而山西省文联各届领导对我的鼎力支持,给了我一片长袖善舞的天空,才使我能把山西少儿书画活动搞得如火如荼。

12、1,一泻千里2,一往情深3,出水芙蓉4,一落千丈还有一些,供参考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2明月何时照我还?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4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7千里江陵一日还。触景生情衣锦还乡海天一色出人意外胸罗万卷人迹罕至、万念俱灰一日千里。收起

1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4、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汪伦家作客。临走时,汪伦来送行,李白写诗留别。

15、注释: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 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的情谊之深。

16、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7、赏析: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18、第2部青山死了悠斗被抓回去重操旧业,却遇见一只深爱青山的流花,两人联合想查到青山死亡之谜。

19、曾经,在小学学过一首送别的诗,至今未曾忘记,简单,上口: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0、《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谁写的

1、这句还含有夸張的成分(说潭深有千尺),但主要是比喻。

2、桃花潭中无桃花,因为江水冲击碣石后形成的大漩涡状若桃花,故名桃花潭。桃花潭岸边怪石嶙峋,潭水清澈,又时常雾气升腾,宛若仙境。最美是在秋冬时节的清晨,潭面水雾袅袅,梦幻般的感觉跃然而出。

3、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

4、桃花潭虽然现在泾县名气不算大,但是在古代绝对是名县,鼎鼎大名的宣纸和宣笔的源产地就是在泾县,泾县的宣纸最优,晋唐时为宫廷贡品。现在泾县还是全国最大的宣纸生产基地。古代素有“无徽不成商”之说,泾县人经商也很厉害,明清时期泾县外出商人遍布全国各地,有“无泾不成镇”之说。

5、*点击标题下“每天读首好诗”加关注;

6、这是李白《赠汪伦》一诗的后两句,也是人人能吟的千古名句。全诗如下:

7、忽闻岸上踏歌声,忽闻二字表明,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从那热情爽朗的歌声,李白就料到一定是汪伦赶来送行了。

8、桃花潭,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桃花潭镇境内(青弋江上游),距县城34公里。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既有清新秀丽、苍峦叠翠的皖南风光,可观山川之灵气;又有保存完整、风格独特的古代建筑,可发思古之幽情。

9、桃花潭水深千尺的下一句是: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译文:李白坐上小船刚刚要离开,忽然听到岸上传来告别的歌声。即使桃花潭水有一千尺那么深,也不及汪伦送别我的一片情深。

10、只能用只有你想不到没有Ta日拍不出来形容。

11、李白乘舟将要离别远行,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12、现在的人特别会恶搞,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本来一首挺好的古诗,非得改成古人方便不用纸。真要说这个,应该是纸在古代时候是特别珍贵的。

13、李白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赠汪伦》,人们对它的熟悉程度简直到了妇孺皆知、倒背如流的地步。不过,熟悉归熟悉,我们有个问题,知道桃花潭在哪里吗?它有多深?李白诗中说深千尺,是夸张还是写实?

14、古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今有姐妹情深似海深,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无论距离多么遥远,一颗思念的心从未走远。姐妹日到,牵挂永存心间,祝你快乐永远!

15、“桃花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是无与伦比。

16、青弋江过太平湖后由西南向东北进入泾县,因地势平坦水势渐缓,至泾县桃花潭镇陈村和万村附近,被一座山石挡住,形成一段开阔的湖面,这就是桃花潭。

17、这么多年,冯洁老师和史庆萍老师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报纸作品集的排版打印校对,作品整理分类登记等等繁重而细致的工作,她们做得一丝不苟,她们做得有条不紊。尤其是史庆萍老师在工作中的勤奋摸索,踏实苦干,使得规模宏大的活动能够高效运转,每一届给老师们的服务都能做到贴心顺意!有这样的帮手我是何其幸运!

18、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19、当地的渔民世世代代都靠捕鱼为生么?这里夏天水面会跟小东江、凤凰一样,产生一层薄雾,可惜我去的时候是冬季。

20、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

四、桃花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

1、李白每天和汪伦游山玩水、高谈阔论、开怀畅饮,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李白临走之时,汪伦前来相送。在桃花渡口,李白感于汪伦的深情厚谊,做出了这首千古名篇《赠汪伦》。因为这首诗,原本不出名的汪伦也名留青史,桃花潭也名扬天下。

2、出自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3、诗的前半是叙事,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起句先写离去者,展示了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次句继写送行者。此句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踏歌声”。

4、无与伦比李白游安徽泾县桃花潭,村人汪伦常用美酒来招待他,二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临别时,李白写了《赠汪伦》一诗以谢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谜底“无与伦比”中的“论”谬解为“汪伦”,意思是说,谜面“桃花潭水深千尺”,也不能(无)与汪伦相比.此谜采用灯谜中的启下法成谜.

5、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踏歌古岸的夕阳想来也曾照过李白汪伦吧

7、“桃花潭水深千尺”下一局是:“不及汪伦送我情”。

8、此诗是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9、关于这首诗的成因,有个比较有趣的故事和李白、汪伦二人有关,大家应该都很熟悉。李白,唐代最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诗仙有两大爱好:旅游和喝酒。四处逍遥,今朝有酒今朝醉。汪伦,歙州黟县人(宣州太平县,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曾任泾县(今安徽宣城泾县)县令,卸任后隐居于桃花潭畔。李、汪二人本无交集,但是架不住李白擅长诗词,才气之大,天下皆知。汪伦是李白的超级粉丝,仰慕得很,很想亲自见见李白,表达一下如滔滔江水般的敬仰之情。就和现在的追星族一样,虽然他知道李白,但是李白不知道他。

10、“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1、李白好酒,一生喜入名山游。据袁枚《随园诗话补遗》记载: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旅游,信上热情洋溢地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往。见汪伦乃泾川豪士,为人热情好客,倜傥不羁。遂问桃园酒家何在?汪伦道:"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引得李白大笑。留数日离去,临行时,写下上面这首诗赠别。

12、桃花潭水深千尺《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中的诗句。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13、送别诗,友情诗,在古诗词中可以说多若繁星,下面再例举几首和上面诗句差不多的古诗。

14、出自:《赠汪伦》地点:今安徽皖南地区作者: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翻译: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扩展资料此诗是李白于泾县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15、此诗约为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李白自秋浦往游泾县(今属安徽)桃花潭时所作。汪伦是李白的友人。历代出版的《李白集》、《唐诗三百首》、《全唐诗》注解,都认定汪伦是李白游历泾县时遇到的一个普通村民,这个观点一直延续至今。

16、李白狂放的石像是现代立在这里的,身后就是踏歌古岸,而他的前方,汪伦静静的躺在地下

17、开元天宝年间,汪伦为泾县令,李白“往候之,款洽不忍别”(详见《李白学刊》第二辑李子龙《关于汪伦其人》)。后汪伦任满辞官,居泾县之桃花潭。按此诗或为汪伦已闲居桃花潭时,李白来访所作。

18、无与伦比wúyǔlúnbǐ(解释)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出处)唐·韩愈《论佛骨表》:“数千百年以来,未有伦比。”(结构)复杂式。(用法)用作褒义。用来形容正面事物。一般作谓语、定语。(正音)与;不能读作“yù”或“yú”。(辨形)伦;不能写作“论”。(近义词)无可比拟、前所未有(反义词)不相上下、同日而语(辨析)~和“无可比拟”都含有没有能与之相比的意思。但~偏重在“伦比”;没有能比得上的;“无可比拟”偏重在“比拟”;即举世无双。(例句)(1)新社会里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是~的。(2)我国的民间刺绣;构想新奇;工艺精美;可谓~。

19、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

20、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五、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李白醉论股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股民入市情。飞流直下三千点,疑是股市落九天。平安险,中石油,呼儿将出换猪肉。股指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千几。

2、李白乘舟将欲行,是说我就要乘船离开桃花潭了。那声口语言简直是不假思索,顺口流出,表现出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潇洒神态。

3、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诗的三四句,后代诗家还有一点评论,开头两句口语化的平直叙述,就说不出所以然来了。其实,结合上述背景来看,头两句也是写得极其成功的。

4、《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于泾县(今安徽皖南地区)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此诗前两句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踏歌赶来送行的情景,朴素自然地表达出汪伦对李白那种朴实、真诚的情感;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桃花潭水深千尺:无与伦比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飞流直下三千尺:一落千丈独在异乡为异客:举目无亲曹孟德中计斩蔡瑁:操之过急估计是,不过举目无亲那个不是很确定呢、

7、表面意思:一千尺深。深层含义:“千尺”并非实指,而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用来比喻汪伦和他深厚友情。这句话出自李白的《赠汪伦》原文: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译文:我(李白)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汪伦的介绍:李白的朋友。李白游泾县(在今安徽省)桃花潭时,附近贾村的汪伦经常用自己酿的美酒款待李白,两人便由此结下深厚的友谊。

8、不辞而别的李白固然洒脱不羁,不讲客套、踏歌欢送的汪伦,也是豪放热情,不作儿女沾巾之态。短短十四字就写出两人乐天派的性格和他们之间不拘形迹的友谊。

9、桃花潭水深千尺,读音:(táohuātánshuǐshēnqiānchǐ)

10、桃花潭水深千尺(打一成语)谜底:无与伦比。(解释)下一句是“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谜语主要指暗射事物或文字等供人猜测的隐语,也可引申为蕴含奥秘的事物。谜语源自中国古代民间,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创造的文化产物。2008年6月7日,谜语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首句,诗人自报姓名,点明欲别事由。“将欲行”三字,使人似见李白登舟启碇挥手作别情景。次句,写送行。一个“忽”字,峰回路转,神韵顿生。诗人不从正面入笔叙写主人殷勤送行之情,只写“岸上踏歌声”,而这“声”又从被送者的“闻”中写出,更加深了将行之客的意外惊喜之情。

12、观看小管家视频号,每天带你欣赏经典古诗词

13、比喻的本体是“汪伦送我情”,喻体是“深千尺”的“桃花潭水”。李白用桃花潭水的深度来比譬了与汪伦情谊的深厚。用“不及”来强调了深厚的程度。

14、桃花潭水深千尺,究竟多深呢?小天使们看了才知道,只能告诉你们自己探究!

15、“桃花潭水深千尺”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赠汪伦》,全诗是“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汪伦送别李白的情景,表达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之情。

16、《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诗的前半是叙事,描写的是送别的场面。诗的后半是抒情,水深情深自然地联系起来。

17、我正乘上小船,刚要解缆出发,忽听岸上传来,悠扬踏歌之声。看那桃花潭水,纵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伦送我之情。

18、“岸上”两字点明送行人位置,与“乘舟”呼应。“踏歌”是唐代一种歌舞表演性质的风俗,踏歌之人手拉手,用脚踏打着节拍,边唱边舞。可见送行场面之隆重热烈。此句未写送行之人,先传踏歌之声,既置悬念,又渲染出一派浓郁的欢送气氛。汪伦如此送别深情,直令诗人感激动情。

19、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想象丰富奇特,虽仅四句二十八字,却是李白诗中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

2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是夸张句,而且是比喻句。桃花潭水深千尺。是:夸张,不及汪伦送我情。是:比喻。

点击展开全文
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上一句 个性说说

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上一句

一、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上一句是什么 1、在山地地区,气温是随着地势高度的上升而相应递减的。一般说,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下降0.6℃。当山地垂直起伏到几干米时,气温的垂直...
春风的诗句(桃花依旧笑 个性说说

春风的诗句(桃花依旧笑

一、春风的诗句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探春》 3、春风吹园杂花开,青天露坐始此回。《春风》 4、忽...
竹外桃花开(竹外桃花开 个性说说

竹外桃花开(竹外桃花开

一、竹外桃花开 1、一般地说,4月上旬是西湖桃花花期比较旺盛的时候,那时候苏堤,白堤上是桃红柳绿,风景可好了。 2、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 个性说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

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李白斗酒诗百篇,一生好入名山游玩,这首诗是李白即兴脱口吟出,自然入妙,因而历来为人传诵。然而,也因为它像生活一样自然,人们往往...
桃花诗句(桃花象征美人 个性说说

桃花诗句(桃花象征美人

一、桃花诗句 1、深红浅紫看虽好,颜色不耐东风吹。 绯桃一树独后发,意若待我留芳菲 清香嫩蕊含不吐,日日怪我来何迟。 无情草木不解语,向我有意偏依依。 群芳落尽始烂熳,荣...
竹外桃花三两枝的作者 个性说说

竹外桃花三两枝的作者

一、竹外桃花三两枝的作者 1、(5)依依:不舍之貌。《楚辞》“恋恋兮依依。”归人:回家的人。刘长卿诗“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2、夹竹桃是一种常绿大灌木。咏梅山庄中心绿...
竹外桃花三两枝(竹外桃 个性说说

竹外桃花三两枝(竹外桃

一、竹外桃花三两枝 1、(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鲜明、生动的能力。 2、《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 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