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子说
1、父亲没有说出同意迁葬的话就死去了,儿子如果这样做,就是违背了父亲的意愿,是不孝。可是天下人都认为他不迁葬才是不孝!
2、周五08:0013:40
3、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
4、当然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爱在当时的春秋战国都属于显学,墨家的从受众角度来说,更符合普通人民的欢迎。
5、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6、古人常说的君子有三乐,是指一乐家庭平安,二乐心地坦然,三乐教书育人。出自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原文: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译文:孟子说:“君子有三大快乐,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健在,兄弟平安、没有怨恨,这是第一大快乐;上不愧对于天,下不愧对于人,这是第二大快乐;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这是第三大快乐。”
7、非善非恶、不一不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与宇宙同在,与万物同表,宏大至天地,细微至发梢。你有我有大家有,这个叫做“本心”。但是说得太玄虚了,一般人理解不到,更体悟不了,所以才加上仁义礼智信等诸多界定词,盖四端七情皆是其功用,而又不止于此。
8、因为赵歧“三大不孝”的提法主要是由他自己总结出来的,所以很多人批判他的“三大不孝”和孟子、孔子关于“孝道”的说法相悖。
9、释义:君子不讲诚信,怎么能够有操守呢?
10、今天,我们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似乎也已经是浅显而容易明白的启发了。可是在孟子的时代,这恐怕还是空谷足音吧。其实还用不着推得那么远,只需要想想那些“唯书”、“唯上”的时代,孟子这话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引用的。
11、再看“义”,则是指在具体情况下既适当又正当的作为。它需要对相关的人与事,有清楚的认识与正确的判断;它也需要经验与智慧,以及勇敢的抉择。
12、最早注释这句话的,是汉代学者赵岐,他在《十三经注疏》中说,“于德于礼有不孝者三。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13、意思是: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
14、我觉得孟子的话有道理。好为人师是人性的弱点之所以老孟说它是“患”。人还是该谦虚点好。至于他为什么这么说,那就要考究一下他的身世了。你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帮你找。
15、只要明白道义何在,又能时时反省,见善则迁,有过则改,久之,自然坦荡荡而不动心了。“浩然之气”由心着手当学生请教孟子有何过人之处时,得到的答案是:“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16、家贫亲老,不为禄仕。
17、了解孟子的地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明白孟子究竟有何思想。我们来看看孟子是如何“养心”的。
18、释义: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19、其实四端,全称是“四端之心”都是哪四个呢?
20、专业的说法是:“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二、孟子说过的名言
1、那么,他说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所诠释的是怎样的人生境界呢?
2、舜是上古“五帝”之他和尧帝并称为后世贤明君主的典范。可是他却有一大“污点”,那就是背着父母娶妻。
3、在有序的社会礼制等级中,每个阶层遵守每个阶层的“礼”,不能有僭越,从维护社会的等级秩序出发,更是从上层的统治阶层出发,当然这和儒家理论代表的社会阶级利益有直接的关联。
4、原句: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5、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6、规矩:圆规和曲尺。规,圆规,画圆的工具。
7、要成功就要靠自己的努力,要懂得吃苦才能成功,如果坐在那里不上进不努力是不会成功的。成功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不行动就会成功的。
8、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9、意思是说:天底下不孝的事情有很多,其中没有子嗣,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舜帝背着父母娶妻,是因为害怕没有后代。君子认为舜帝不告而娶,实际上是符合孝道的。
10、也就是说,富贵之人尽管有条件满足很多他人无法企及的欲望,但是不宜过度,换句话说,这样的人更应该时刻审视自己的行为与欲望,把自已的行为与欲望控制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不让欲望把自己给控制住了,否则,将会一发不可收拾,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的道理。
11、陆游说得更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是理论性的,而理论是用来指导实践的,如果只会书本上的理论学习,不会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这种理论便是空洞的说教,于社会、人生没有任何意义。
12、释义:没有礼法道义,上下的关系就会混乱。
13、另外,人心还可能会被茅草堵塞住(《孟子·尽心下》)。只要一段时间不阅读、不思考、不学习,就会受到名利权位的堵塞。然后,人心很容易陷溺。丰年与荒年时年轻人的作风大异,即是他们的心陷溺在某种情况下造成的(《孟子·告子上》)。还有,人心会丢失不见,所谓“失其本心”即是此意。
14、(注音):jìnxìnshūbùrúwúshū
15、孟子的四端说指的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他认为,一切人的本性之中都有这“四端”,如果充分扩充,“四端”就会变成四种“四德”,也就是儒家一再强调的仁、义、礼、智。孟子认为,这“四德”是人生来就有的,并不是外力所赐予的,所以人性本来就是善的。这些德性,如果不受外部环境的阻碍,就会从内部自然发展起来,就好像种子自己长成树一样。他还认为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所以他得出结论:没有四端,就不能成为人。
16、那么,“气”是什么?孟子认为,人有身体与心智。身体的内容是“气”,而心智打定的主意是“志”;志是气的统帅。因此,培养浩然之气的关键在于“志”,在于打定主意要对“气”做什么,亦即要用“直”来培养,并且用“义”与“道”来配合。
17、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18、解释: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
19、首先,法先王,就是要求当政者要效法历代圣明君王的言行、制度。孔子、孟子等儒家学者历来对尧舜禹等古代圣贤君王都抱有很深的敬意,言传身教,对弟子谆谆教导。但是推崇尧舜之道,对于施政者来说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毕竟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制度可能已经不合适,所以不能墨守成规的生搬。
20、由此可见,浩然之气是把身体血气借由道德修行而提升转化为精神能量。这种修行,需要由心着手。人心不养,就会“逾矩”听到孔子自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我们当下明白人心需要修养,否则从其所欲就会逾矩。那么在孟子看来,人心的情况如何呢?他首先引述孔子所谓“抓住它,就存在;放开它,就消失;出去进来没有定时,没人知道它的走向。大概说的就是人心吧!”(《孟子·告子上》)
三、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
1、于是我们也都可以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了。
2、释义: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综上分析,我们应该这样理解孟子所说的“不孝有无后为大”这句话的确切含义。
4、不过,孔孟的“孝道”本身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只是散见于“语录”当中。因此之故,民间还是接受了赵歧的说法。
5、因此,孟子在《孟子·滕文公下》之中所说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事实上是在诠释一种做人的道理,也就是为人处世的标准,甚至可以说,他的这两个话所诠释的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即圣人的境界。
6、“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就是说,没有是非善恶的心,就不能算是人。
7、如何理解呢?为什么这两句话能够成为我们衡量一个人修养和境界的标准呢?也就是说,对于个人而言,这句话所诠解的是怎样的一种人生境界呢?
8、(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9、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个名将叫匡章,他的父母失和,父亲杀死了母亲,埋在马厩下面。后来,匡章当上了将军,齐威王劝他把母亲从马厩里面迁出来,找一片坟地安葬,他却拒绝了,他的理由是——没有得到父亲的同意。
10、孟子半身像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
11、释义: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12、三乐指的是教书育人,君子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悟传授给他人,让别人明白道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跟社会培养栋梁之材,可以说是君子的第三乐。做到这三乐之后才能无愧于天地,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君子。
13、孟子说:“一个人身上存于内而表现于外的,没有哪一处强过他的眼睛。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丑恶的灵魂。心正,眼睛就明亮;心不正,眼睛就昏暗。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观察他的眼睛,这人的善恶能躲到哪里去呢?”
14、儒家谈人生,首重修养。在这方面,孟子的体验可谓深刻。他描述自己如何做到“不动心”,并且培养了“浩然之气”,还指点了人心修养的具体步骤。这些体悟与见解,对今人而言,仍不失启思。孔子之后一百多年,到了战国时代中期,出现了孟子。儒家思想以“孔孟之道”为代表,因此孟子学说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15、重播:文化生活频道周二21:25
16、(出自):语出《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宋·陆九渊《政之宽猛孰先论》:“呜呼,尽信书不如无书。”
17、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有一句话很是深入人心,权贵富贾,平民布衣,都耳熟能详,那就是“不孝有无后为大”。其中,“后”字含义争议颇多,就是现在,好多人都接受了曲解含义。所以,有必要辨析一番,以便正本清源,正确理解。
18、孟子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中的劳心者指的是全心全意为天下之民操劳心思又具有领导管理能力的人才。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里的劳心者是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劳力者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这两句大意是:做脑力劳动的人统治人,做体力劳动的人被人统治。孟子这句话的含义。这两句本义是说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地位不同,分工不同,劝导不同地位的人要各司其职,而主要又是劝导统治阶级负起“治人”的责任,其含有抬高统治阶级,睥睨劳动人民的思想。孟子这些话是反驳墨子学派中的许行主张人人应当自耕而食,自织而衣,国君和人民应当“并耕”的空想主义而说的。
19、第二不孝是说:一个人生在贫家,还留恋家庭的温暖,不肯到社会上去奋斗。按古人的话说,叫做“不谋求一官半职”,这是很不孝顺的行为。
20、通俗地讲,老孟是不折不扣地爆粗口,很明显是骂人!但圣人毕竟是圣人,他骂人不能说是骂人,可以换个说法:批评或者批判,这样就文雅多了,也符合“圣人”的身份。呵呵
四、孟子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作文
1、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出自《大学·第一章》
2、这种解释与孔子的另一句话分不开,即:“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无后”不能当作没有后代来讲,而应该解释为: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很自然的,孟子所说的“无后”就是要求晚辈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3、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寻求就能得到它,舍弃就会失掉它;这样寻求就有益于得到,因为所寻求的存在于我本身之内的缘故。……是这个意思,不过,寻求的当然要是合理的合情的。
4、(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
5、(12)仁者无敌。——孟子
6、释义: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它,应当辨证地去看问题。
7、因此孟子认为:这是为了替他的家族延续香火,虽然没有事先“告知”,也不能说他不孝。而且孟子原话中的“三”字,在古汉语中是虚数,其实就是“很多”的意思。
8、什么是“不动心”?所谓“不动心”是说:不论处在何种情况,是得君行道、兼善天下,或是怀才不遇、有志难伸,自己的心情都不受影响。何以能够如此?因为心中对于人生之“应该如何”有了定见,只要肯定自己走在道义的路上,就不会在乎世俗的成败与得失。孟子说:“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孟子·离娄下》)所忧的是没有成为像舜一样的圣人,而毫不担心一时的困扰。
9、孟子说:“君子有三件值得快乐的事,称王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没病没灾,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而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君子有这三件快乐的事,用仁德统一天下不包括在内。”
10、出处:《大学·第九章》作者·曾参
11、我们会不会产生疑问呢?孟子一会说“不孝有三”,一会又说“不孝者五”,这不是前后矛盾吗?一点不矛盾。“不孝有三”之“三”应该是多指,而不是特指。
12、释义:天子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天下;诸侯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国家;卿、大夫不行仁,便保不住他的宗庙;一般的老百姓不行仁,便保不住自己的身体。
13、(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孟子
14、这么说,并不是否认传统,而是强调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也要清除掉传统之中不好的成分。这就是孟子说“威武不能屈”的真正意思。
15、孟子提出的四心分别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之间有着逻辑上的递进关系,人先有不忍人的恻隐之心,而后依次生出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分别对应人的四种品德,即仁、义、礼、智。
16、这一条比较好理解,因为女子要体现“孝”,就应该给父母更好的生活。“亲老”恋家,可以理解为待在家里“啃老”。
17、解释: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
18、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出自《大学·第一章》
19、三乐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0、意思是: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
五、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人和强调了什么
1、你好!在孟子生活的时代,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2、译文:父母都健在,兄弟无故,一个快乐的。仰不愧于天,下不愧于人,两种音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的,三个快乐的。
3、原文:“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4、周三7:4512:0016:20
5、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6、孟子指出君子第一个乐趣就是家庭平安,家中的父母亲人都健在,在儒家思想观念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的,也是其它事业的基础,所以家庭平安是君子的第一乐。
7、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贝ij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故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先天所固有的。同时,“心”又是仁义礼智的载体和发动者。而“心”的概念,作为哲学范畴的提出和使用,孟子是首创。在儒家学说中,孟子以人性本善而成一家之言。在道德修养方面,孟子根据自己的性善理论,提出了以“尽心、知性、知天”为核心的道德修养论,并以人性本善为前提,人心中固有的本来善性要通过“尽心”“存心”“养性”来扩充、保存与培养心、性的善端。在孟子的心性观中,“心”是道德善性的源泉,心性本善,才能有后来的道德之善。
8、由此可见,浩然之气是把身体血气借由道德修行而提升转化为精神能量。这种修行,需要由心着手。
9、《论语》是后人对孔子言行的记录,里面关于他对“孝”的阐述,是不全面,不成体系的。有人因此批评赵歧的“三不孝”违背了孔、孟的“孝道”的思想,其实大可不必。
10、至于何谓“浩然之气”,孟子先说:“难言也。”因为它牵涉到个人的生命体验,仅靠口说笔述,实在讲不清楚。孟子勉强为之。他说:“那种气,最盛大也最刚强,用‘直’来培养而不加妨碍,就会充满在天地之间。那种气,要用‘义’与‘道’来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它是不断集结义行而产生的,不是偶然的义行就能装扮成的。如果行为让内心不满意,它就要萎缩了。”
11、来源:邹城市融媒体中心
12、古代的三和九都有这种用法。比如,“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不是三个月,而是多个月;再比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他为什么偏偏选中了“三”和“九”,这是因为二者都不是确切的数据,而是极言其高而已。
13、“无后为大”的意思应表述为:
14、孟子说:“斧斤以时入山林”。就是说;"伐木要择时,不能滥砍、滥伐"。这句话的标点错误怎么改
15、当学生请教孟子有何过人之处时,得到的答案是:“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16、(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
17、为什么要在拉满弓上确立目标,为什么要必以规矩?不在拉满弓上下功夫一定学不好射箭。严要求才能出高手,才能出精品。平时多流汗才能用时不流泪。
18、孟子说:“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可是)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病患、怨恨,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情;仰头对天不觉得内疚,低头对人不觉得惭愧,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并教育他们,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君子有三件快乐的事,而以德服天下不在其中。”
19、接着,他介绍了一些正面的方法。比如,要自我反省。孟子再三强调要“反求诸己”。他说:“行仁的人有如比赛射箭:射箭的人端正自己的姿势再发箭;如果没有射中,不抱怨胜过自己的人,而要反过来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孟子·公孙丑上》)
20、因为孟子这个人不仅口才极好,而且他能够在孔子学说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挥,体现出传承与创新的才华与超脱于群的能力,他提出的理论与概念,从某种程度上说,甚至成为了我们衡量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