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送龙应台
1、《目送》中的龙应台是一位对父母怜惜和体恤的女儿,是不舍得儿子离别的母亲,是一位牵挂朋友的好友,是一位承认自己失败与脆弱的勇敢者。
2、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九月初,家家户户院子里的苹果和梨树都缀满了拳头大小的果子,枝丫因为负重而沉沉下垂,越出了树篱,钩到过路行人的头发。
3、醒来,方知是梦,天色幽幽,怅然不已。
4、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5、没有歇斯底里的情绪,却让你有哽咽的滋味,带着隐隐的悔恨与哀伤,她的确是想让读者从她的文章中得到感悟,她也正在用她心酸的经历,给我们还未曾有过悲伤体会的人指点迷津。
6、《目送》中有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7、同名主打篇《目送》,这篇文章分成两个段落,
8、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
9、“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
10、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还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还是旧的?每一片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
11、一个人固然寂寞,两个人孤灯下无言相对却可以更寂寞。
12、歌中有一句词:一个在东,一个在西。确实相对于我们的家乡扬州来说,一个在极东,一个在远西。不出远门,不知道世界多大,出发那天送去最近的高铁站,一个多小时后就在了上海,然后登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随之而来大半天的失联,再给你发消息时就已经站在大洋彼岸的土地上了,知道她在那却不能到达的烦恼不是每个人都懂的。虽说是地球村,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是“牢房”更为合适吧。
13、在《目送》中,龙应台明显地将笔触伸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说着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她娓娓述说,述说着亲情的血浓于水,也述说着亲情离去的无奈与锥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诉人们亲人的重要与亲情的珍贵,“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
14、读《目送》这本书的感受:
15、有时候,时代太残酷了,你闭上眼,不忍注视。
16、“人在天地之间终究是无所凭依的孤独。你真能面对生老病死,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
17、比喻作诗文书画时得心应手,怡然自得。典出三国魏.嵇康《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之十四:“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指一面看天上的飞鸿,一面挥手弹琴,手眼并用,挥洒自如。明.张煌言《闲居》诗:“挥手归鸿望已乖,风尘依旧两芒鞋。”
18、2004年,龙应台父亲的逝世,让她体味到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此前,五十多岁的她,从未经历过任何至亲的死亡。
19、母亲在目送之时,心头是如何地激荡啊!孩子上学,留给了母亲一些轻松,但也留些许惆怅,就仿佛他的书包装走了妈妈的心一样
20、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二、目送龙应台经典语录摘抄
1、母亲,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
2、《目送》是作家龙应台继《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后,龙应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问”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书。
3、活动设施:KTV、棋牌室、室外游泳池、茶室、烧烤、潜水、沙滩、排球、钓鱼、浮潜。有水上项目
4、《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5、《目送》这个书名,来自于龙应台的同名文章,在文中她写了生命中两件“小事”:儿子16岁到美国当交换学生,在机场,她看着儿子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海关,背影倏地消失,没有回头;多年后,她父亲在医院的最后时光,她又看着轮椅上被护士推回房的父亲背影。
6、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他们是幼儿园的毕业生,但是他们还不知道一个定律:一件事情的毕业,永远是另一件事情的开启。
7、“如果我在原来的家族,可能十岁就遇到祖父过世、十三岁祖母过世,还会有叔公之类亲戚的人际变化。等他到了五十岁,才上别人十几岁就上过的人生课程,我的父亲过世,第一次上课就是这重大人生事件。”
8、确实,我现在只能盼望我的内在继续充实,不停地往里面塞。等到满的一天,才能换下一个容器从头再来。
9、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10、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口皮箱旁。
11、拜祭,终究也只是生者的一份安宁。
12、文明和野蛮的中隔线,薄弱,混沌,而且,一扯就会断。
13、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
14、结构:结构是总分结构。
15、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你的名字,清楚地留在世纪的史记里。
16、《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17、所以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18、龙应台说,有了对生死的经历之后,开始觉得大部分社会议题其实都只是枝微末节。不过,她说“评论与文学,两者都是我”,而无论笔下书写的是什么,都总有一个核心,那便是对人最深的关切。
19、在文中作者多次使用反复手法。作用:突出父女母子离别时那一丝平静的哀痛。在《目送》中,龙应台明显地将笔触伸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说着生命中的悲欢离合。
20、对作者龙应台来说,出于工作的原因,别母亲、别朋友、别儿子是家常便饭。但她有不同于常人的一种看透,尽管我们的一生中要重复不断的经历送别、回归、别离、重逢,她擅长的是如何巧妙地弥补起这段缺失的情感。所以对于这个年代,这本书能作为一门警钟,令人发省。
三、目送龙应台经典语录
1、《目送》74篇散文,除亲人的别离,还有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其间满是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缠绵不舍和决然的虚无——龙应台写尽了幽微。
2、2004年,龙应台父亲的逝世,让她体味到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此前,五十多岁的她,从未经历过任何至亲的死亡。“这与她台湾‘外省人’的身份有关。”作为从大陆到台湾的移民,除了父母兄弟,小时候的龙应台没有其他家族亲人,因为这一背景,她对许多“人生基础课程”的学习有着严重的时间上的延迟。
3、这时她才明白,“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4、正如作者所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5、冬夜的街,很黑,犬吠声自远处幽幽传来,听起来像低声呜咽,在解释一个说不清的痛处。
6、通过这些事,她开始理解个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伤逝”和“舍”,并在文中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7、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彷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8、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触碰;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9、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忽不见。
10、“这与她台湾‘外省人’的身份有关。”作为从大陆到台湾的移民,除了父母兄弟,小时候的龙应台没有其他家族亲人,因为这一背景,她对许多“人生基础课程”的学习有着严重的时间上的延迟。“如果我在原来的家族,可能十岁就遇到祖父过世、十三岁祖母过世,
11、成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的龙应台也写出了《亲爱的安德烈》、《目送》
12、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13、龙应台的《目送》的写作特点:
14、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时时恐惧。幸福就是,寻常的人儿依旧。幸福就是,早上挥手说“再见”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来了,书包丢在同一个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张椅下。
15、书中,龙应台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携手共行,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写自己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等。
16、守门员视线受阻,球速快(现在比赛用球比以前轻了),角度刁,当守门员看到球来,已经没有爆炸力去扑救(因为他不知球何时飞来)
17、"Islowly...Donothavetochase"
18、人生由淡淡的悲伤和淡淡的幸福组成,在小小的期待、偶尔的兴奋和沉默的失望中度过每一天,然后带着一种想说却又说不出来的‘懂’,作最后的转身离开。
19、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20、很难想象到笔锋锐利、惯于批判外界现实的龙应台,在《目送》这本书中,开始对亲情作详尽感受描述,也开始对生活作深度的体会与思考,转向私密。如她对生命中两件刻骨铭心事情的描写。
四、目送龙应台读后感
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目送
2、还会有叔公之类亲戚的人际变化。等他到了五十岁,才上别人十几岁就上过的人生课程,我的父亲过世,第一次上课就是这重大人生事件。”这时她才明白,“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3、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那一个的位置。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眼光隔空交会。
4、在《目送》中,龙应台明显地将笔触伸向了“人”的内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说着生命中的悲欢离合。她娓娓述说,述说着亲情的血浓于水,也述说着亲情离去的无奈与锥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诉人们亲人的重要与亲情的珍贵。
5、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6、第二段,龙应台作为女儿,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中,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地消逝……
7、在书中,展翅高飞的孩子、即将离去的母亲和站立在小路这一端目送他们的作者——三代人的情感一样丰沛,只是各自表达的方式不同。
8、(喜欢,就转发分享哦)
9、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
10、第一段作为母亲,龙应台叙述了儿子华安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多年间的几个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离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长。
11、主题之间交叉串联,叙说亲情、友情,又勾连出对人生的感怀体悟,有对当下现实的深切关注,具有厚重的生命意识。
12、我慢慢的慢慢的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们的缘分就在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看着他们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并且他们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13、主旨:抒发对亲人的思念与缅怀,对生活的感受与体会。
14、从牵着孩子幼小的手、情意满满的亲情,到青春后期孩子与自己渐行渐远的背影;从陪着年迈母亲如带着女儿一般,思及自己也曾是父母眼前一去不返的背影,龙应台娓娓道来。
15、作者对待生命的一种澄净质朴的观念,在遭逢家庭、孩子、父母、朋友、生老、病死、离别的种种事件中,对“人”的关怀。
16、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17、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18、“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19、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20、不是渐行渐远,而是有一天终要重逢;你的名字,清楚地留在世纪的史记里。
五、目送龙应台全文阅读
1、作者:龙应台:1952年2月13日生于台湾高雄县大寮乡眷村,现代作家、"中华民国文化部部长"。1974年毕业于国立成功大学外文系后,赴美国求学,后获堪萨斯州立大学英美文学博士。1988年迁居德国,在法兰克福大学任教授。1994年,出版《人在欧洲》。1998年,她的三部书《啊,上海男人》、《这个动荡的世界》、《故乡异乡》在上海相继发行。
2、 人生是一场目送《目送》的作者是盛国英。
3、在文章里,作者的儿子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用自己的时间无形的抵挡了母亲的靠近,当作者一寸一寸目送他远行企盼他回头时,他只自顾自的离开了。
4、世上六十亿人里,没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可能居大多数。
5、有一种寂寞,身边添一个可谈的人,一条知心的狗,或许就可以消减。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芥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
6、实质上分两种:一般都是失去重心造成的,虽然我们看守门员没有动,但实际上他的重心已经向球的反方向移动了,这时他发现球在另一边,但再想移动重心改变方向已经来不及了,这样我们就会看到守门员没做动作在目送球入网。还有是人的反应问题,如果守门员看到球再作出扑救动作,那么在球已经离门很近的情况,他就会只作出看的动作而没有在球进之前作出扑的动作,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你说的情况
7、她娓娓述说,述说着亲情的血浓于水,也述说着亲情离去的无奈与锥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诉人们亲人的重要与亲情的珍贵,“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长,最后一次的目送却永别。”
8、以《野火集》、《百年思索》等作品
9、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有时他在对街等候公交车,我从高楼的窗口往下看:一个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10、应该是龙的母亲把“女儿”念成“雨儿”了,文章中还有她母亲把“女人”叫成“雨人”的,小名叫小晶罢了
11、作者的笔下,淡淡的文字里诠释的是母亲目送着孩子、与女儿目送着父亲的深深的情感,在这些一个个与自己距离得越来越远的背影,我们看到的不是别离时难分难舍的忧伤。
12、我们这一代人,错错落落走在历史的山路上,前后拉得很长。同龄人推推挤挤走在一块,或相濡以沫,或怒目相视。年长一点的默默走在前头,或迟疑徘徊,或漠然而果决。前后虽隔数里,声气婉转相通,我们是用一条路上的同代人。
13、《目送》令人失望地没有摆脱无谓的喟叹、无病的呻吟、隔靴的搔痒、无端的煽情。生活就是生活,柴米油盐、酸甜苦辣,平淡、寻常。不必每个场景都要灌入深沉情感,每件小事都要赋予宏大意义,不必每个细节都上升到“花枝春满、悲欣交集”的境界。
14、书中,龙应台写父亲的死亡、母亲的衰老和失智;写对父母的怜惜和体恤,写兄弟携手共行,儿子的离别,朋友的牵挂;写自己的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以及一个人的走路、赏树、观鸟、拍照、生活等。
15、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16、“就真的明白,在这世间,没有什么可以附着依托,一切都必须是自我承担和接受。于是在感悟与悲痛间写下了散文集《目送》。
17、妈妈用眼睛送儿子过海关(1)不能把“闪入”换成“没入”,“闪入”和“倏忽”说明时间短。(2)“瞥”比“望”时间短,更能说明妈妈的愿望之小,要求之低,只要儿子回头看一眼自己。(1)我的期望,期望儿子能回头。(2)空荡荡的街正是妈妈内心的写照,邮筒是用来沟通人与人关系的工具,在这里,妈妈却因无法与儿子沟通而感到失落,孤独。作为父母,在给予儿女爱的同时,也要教会他们体味到父母的付出;作为儿女,要理解父母的爱,要知恩图报,尽管想独立,但要多与父母沟通思想。
18、有的只是淡淡的失落,淡淡的无奈,这些淡淡的失落与淡淡无奈里寄托着的不仅是她对儿子与父亲的骨肉之情,更是她对这人生必经一幕的理性思考。
19、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20、这或许就是龙应台想要告诉给我们的生活与生命的本真。这些温情的语言,如一剂醒脑益智的良药,使我们深陷尘世羁绊的心灵,一次次得到解脱和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