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午节古诗词
1、几千年地存在,
2、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3、此事虽无凭,此意固已切。
4、端午节的古诗词有: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5、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
6、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7、《端阳采撷》宋·许文通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
8、端午佳节的黄昏被绵绵小雨浸润,我寂落的独自轻掩门扉。梁间的燕子带着它的雏鸟全都离开了,面对如此冷清的雨夜怎不让人黯然销魂,只能徒劳的向梁间寻觅燕子往日栖息的痕迹,怀念一下往日热闹欢欣的时光。
9、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10、端午节手抄报、范文、经典好句已整理
11、《已酉端午》明·贝琼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12、《六幺令·天中节》(宋·苏轼)
13、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14、赛龙舟,敲锣鼓,
15、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
16、龙舟再快,也不过是,
17、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18、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19、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20、《乙卯重五诗》具体描写了南宋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了两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枝。依旧俗,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地喝起酒来。从中可以看出江南端午风俗,既有纪念屈原的意思,又有卫生保健的内容。
二、端午节古诗词有哪些
1、《六幺令·天中节》 北宋·苏轼
2、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3、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4、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5、回到挂菖蒲的门前,
6、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7、都说作是为了赠汨罗江,作为当今的快乐又奈何。我曾经听说对木雕神像祈求幸福,试着向艾人祝福啊!
8、《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端午》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9、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10、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11、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12、微微小汗湿透了碧色的细绢,明日端午节用芳兰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腻布满大晴的江面。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13、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14、《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5、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16、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17、午日观竞渡(明边贡)
18、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9、五丝(唐•褚朝阳)
20、一条止于湖南的河流,
三、端午节古诗词卡片制作
1、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2、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3、忠言不用竟沉死,留得文章星斗罗。
4、原谅我没找来100首·········
5、有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6、江上何人吊屈平,但闻风俗彩舟轻。
7、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8、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9、讲述执著无私,以你为骄傲
10、小重山·端午舒頔
11、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12、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3、处处端阳处处祥
14、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
15、何意更觞昌歜酒,为君击节一长歌。
16、银亮的池塘,红色的栏杆,倒映在淡黄色的水波里,团团的绿叶托起清新的荷花。用兰叶浸水洗澡,用菖蒲花酿酒喝,天气清明而暖和。需要用喝酒、聚会来酬谢端午佳节,这里有美酒歌舞陪伴。监狱里的草长的深,公堂上也静悄悄的,不妨多多的摆宴、游玩。
17、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18、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
1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20、五月是端午,
四、端午节古诗词有哪些1-3年级
1、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又说是、蛟馋龙怒。把似而今醒到了,料当年、醉死差无苦。聊一笑、吊千古。
2、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3、人民日报: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做好这9点,孩子一生受益
4、云安酒浓麴米贱,家家扶得醉人回。
5、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6、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7、彩葺花里占诗句,角黍盘中脱锦绷。
8、他在那里低声行吟,
9、执策在千年的书院
10、端午节,中国老百姓,
11、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12、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13、全心为国,一生奔劳
14、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15、客舍宛如村。好事无人载一樽。唯有莺声知此恨,殷勤。恰似当时枕上闻。
16、《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17、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18、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红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灵符)斜挂在耳下的黑色发髻上。与朝云同过端午节,天长地久,白头偕老。
19、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20、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唐·杜甫《端午日赐衣》
五、端午节古诗词硬笔书法
1、端阳采撷(宋•许文通)
2、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3、空斋无事同儿戏,学系朱丝辟五兵。
4、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5、艾叶香,香满堂。
6、这一天正是端午,人们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污垢和秽气,举杯饮下雄黄酒以驱邪避害。不时的,窗外树丛中黄鹂鸟儿鸣唱声,打破闺中的宁静,打破了那纱窗后手持双凤绢扇的睡眼惺忪的女子的美梦。
7、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8、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9、竞渡歌(唐•张建封)
10、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哀哉徇名士,没命求索难。
11、端午节主题班会设计+精美课件PPT模板+手抄报+范文
12、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13、我欲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14、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15、《端午》唐·李隆基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唐·李隆基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竞渡诗》唐·卢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6、吃饱粽子回龙洞
17、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18、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
19、竞渡诗(唐•卢肇)
20、限时免费领!283部国产高分动画,送您永久珍藏!(3~12岁孩子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