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遇乐
1、词以“京口北固亭怀古”为题。京口是三国时吴大帝孙权设置的重镇,并一度为都城,也是南朝宋武帝刘裕生长的地方。面对锦绣江山,缅怀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正是像辛弃疾这样的英雄志士登临应有之情,题中应有之意,词正是从这里着笔的。
2、水拍沙滩,轻弹春曲,绿染荒凉岸。
3、可堪回首(kě kān huí shǒu),
4、山涧回流,野原归绿,融雪春畔。
5、要结合下阙来看上阕作者主要是借赞扬孙权和刘裕来表明自己也还能像他们一样为国家建功立业的。
6、满怀欢乐,温馨遍布,但看世风如愿。
7、几长梦,抚琴一曲,合融意境。
8、翠树烟收,垂杨枝软,袅娜摇金缕。
9、“四十三年”句:作者于1162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10、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11、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2、望中犹记(wàng zhōng yóu jì),
13、《江神子·恨别》苏轼|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14、xié yáng cǎo shù,xún cháng xiàng mò,rén dào jì nú céng zhù。xiǎng dāng nián,jīn gē tiě mǎ,qì tūn wàn lǐ rú hǔ。
15、茵茵芳草,滢滢碧水,火树银花璀璨。
16、夜无寐、红颜影伴,直到晓色初亮。
17、无论是孙权或刘裕,都是从百战中开创基业,建国东南的。这和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于江左、忍气吞声的懦怯表现,是多么鲜明的对照!
1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19、抚今遥想,繁华胜地,以为梦中难现。
20、时光静好,东风相助,盼着故园莺唤。
二、永遇乐千古江山
1、作者自比廉颇,自发感慨,虽愿为国效劳,却是报国无门。
2、风花雪月,春兰秋菊,各现不同雅兴。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南朝宋(不是南宋)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却反而让北魏主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封狼居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元狩四年)霍去病远征匈奴,歼敌七万余,封狼居胥山而还。狼居胥山,在今蒙古境内。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
5、(本篇理解性默写及真题检测)
6、kě kān huí shǒu,fú lí cí xià,yī piàn shén yā shè gǔ。píng shuí wèn,lián pō lǎo yǐ,shàng néng fàn fǒu?
7、“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完整的意思是“谢他”“来相召”之“香车宝马”“酒朋诗侣”,但这样说就没有起伏顿挫了。诗人安排的语序,才符合事理与心理的逻辑:先“召”,后“谢”。先是有人乘香车宝马来召我同去,然后,我辞谢了他们一番好意,对这些惯在一起作诗饮酒的朋友们抱了歉意。
8、筵畔欢颜,门前挥手,漫漫营生路。
9、虽然是,羞颜面对,却也安然稳步。
10、作者:苏轼朗诵:鲍国安张家声
11、春天的气息已露倪端。但在这元宵佳节融和的天气,又怎能知道不会有风雨出现?那些酒朋友驾着华丽的车马前来相召,我只能报以婉言,因为我心中愁闷焦烦
12、(1)内容:《永遇乐》抒写了作者抗敌救国的宏图大志,表达出作者对恢复大业的深谋远虑和为国效忠之心;《扬州慢》描绘昔日的繁华扬州由于受到金人的践踏而呈现的惨状,揭露金人的残暴。(2)情感:《永遇乐》表达作者坚决抗金和投身战斗的坚强意志和忠不为用、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扬州慢》体现出作者国亡土丧的黍离之悲和凄凉悲怆的心情。(3)风格:《永遇乐》苍凉中透露悲壮、豪迈;《扬州慢》则幽寂悲凉、婉约。(4)艺术手法:《永遇乐》主要是用典;《扬州慢》则主要是化用和反衬。
13、挂轻寒、鹅黄归柳,万丝舞风湖畔。
14、这首词运用今昔对照与丽景哀情相映的手法,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书面语交错融合,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浓厚的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之悲。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如此之强,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涕下”。
15、新年已过,自当收敛,不忘衷情如故。
16、qiān ɡǔ jiānɡ shān , yīnɡ xiónɡ wú mì , sūn zhònɡ móu chù 。 wǔ xiè ɡē tái , fēnɡ liú zǒnɡ bèi , yǔ dǎ fēnɡ chuī qù 。 xié yánɡ cǎo shù , xún chánɡ xiànɡ mò 。 rén dào jì nú cénɡ zhù 。 xiǎnɡ dānɡ nián , jīn ɡē tiě mǎ , qì tūn wàn lǐ rú hǔ 。
17、词中用“元嘉北伐”失利事,以影射南宋“隆兴北伐”借古讽今。
18、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9、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0、悬月初圆,斜阳夕下,十五元宵晚。
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文及翻译
1、惜今时、斜阳晚照,霞晖尚暖。
2、明月如霜,旧情如梦,此生不忘。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5、词的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还比较轩豁呈露,在下片里,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隐了。
6、争朝夕、吟诗品酒,笑迎寒暑。
7、茸草初萌,花苞方露,只待春霖伴。
8、烛灯五里,银花百树,笑脸猜谜云伴。
9、九州乐,元宵佳节,笑容满面。
10、在这首词中用典虽多,然而这些典故却用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它们所起的作用,在语言艺术上的能量,不是直接叙述和描写所就这首词而论,用典多并不是辛弃疾的缺点,而正体现了他在语言艺术上的特殊成就。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11、永遇乐:yǒnɡyùlè①词牌名。双调,一百零四字,押仄声韵。也有用平声韵的。②曲牌名。南曲商调、北曲歇指调都有。南曲较常见,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相同,也有与全阙都相同的。用作引子。
1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3、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14、佛狸祠下(fú lí cí xià),
15、下片引用南朝刘义隆草率北伐,招致大败的历史事实,忠告韩侂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鲁莽从事,接着用四十三年来抗金形势的变化,表示词人收复中原的决心不变,结尾三句,借廉颇自比,表示出词人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和对宋室不能进用人才的慨叹。
16、夜无眠,呼朋携侣,漫游小康琼苑。
17、一片神鸦社鼓(yī piàn shén yā shè gǔ)。
18、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9、自由中,悲欢或有,感时几多清冷。
20、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四、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1、小山村,清溪环绕,溪边小路回转。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但是,昔日的繁华欢乐早已成为不可追寻的幻梦,“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也老了,对外面的热闹繁华提不起兴致,懒得夜间出去。“盛日”与“如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侧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相隔霄壤的生活境遇,以及它们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阴影。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
5、永遇乐·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6、更何况,良辰美景,尽是欢言笑语。
7、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8、“落日熔金,暮云合璧”,已自工致。至于“染柳烟轻,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气象更好。后段云“于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炼句精巧则易,平淡入调者难。
9、但李清照的个人命运发生了悲剧性的转折,词意也急转直下——
10、远志埋尘,壮心余梦,抛却寰中事。
11、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12、如果说,词的上片借古意以抒今情,还比较轩豁呈露,那么,在下片里,作者通过典故所揭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感慨,就更加意深而味隐了。
13、嫦娥舞袖,桂依玉兔,阆苑人间同喜。
14、(解读)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15、流行曲调,悠扬评戏,技巧任凭施展。
16、浮生驰影,江湖闯荡,南北东西飞渡。
17、辛弃疾(xīn qì jí )
18、倏忽节去,终得分袂,又剩空巢翁妪。
19、寻常巷陌(xún cháng xiàng mò ),
20、高枝巢穴,黄莺啼叫,梳理羽毛柔软。
五、永遇乐李清照原文及翻译注释
1、中州⑤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⑥,铺翠冠儿⑦,捻金雪柳⑧,簇带⑨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2、京口:古城名,即今江苏镇江。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3、天涯游子,难觅归路,望断故园惆怅。
4、下片着重用作者南渡前在汴京过元宵佳节的欢乐心情,来同当前的凄凉景象作对比。全词用语极为平易,化俗为雅,未言哀但哀情溢于言表,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大悲大痛,堪称大手笔。
5、杏梢蝶闹,疏篱草嫩,乱点碎红风慢。
6、庆典腾空,满天星坠,景色无限。
7、更赢得、嘉名胜境,龙腾凤舞。
8、元嘉帝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狼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四十三年过去了,如今瞭望长江北岸,还记得扬州战火连天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9、酒香浓、千门万户,情把锦官城暖。
10、宋词中出现了苏轼、辛弃疾这两座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词里“大山”,可谓先后辉映,共灿文苑.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乃苏轼谪居黄州游赤壁时所作,先抒发对古代英雄的向往之情,后抒发自己功业无成之喟叹.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开篇即引入人物,引入历史,展示诗人之怀古之幽情.二词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表现上,都有可比之处,真是同中有异,各有其绝妙.
11、风碧平川,远山云黛,春色初绽。
12、(No.1785)经典一句
13、评论李清照的这首《永遇乐》当是作者流寓临安时所作。这首词虽写元夕,却一反常调,以今昔元宵的不同情景作对比,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
14、春来春去,年年如是,花谢花荣轮转。
15、众纷纷、容颜欲醉,作诗相答情敛。
16、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17、霓彩萦楼,月轮出海,光耀无限。
18、《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时辛弃疾六十六岁。当时韩侂胄执政,正积极筹划北伐,闲置已久的辛弃疾于前一年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这年春初,又受命担任镇江知府,戍守江防要地京口。从表面看来,朝廷对他似乎很重视,然而实际上只不过是利用他那主战派元老的招牌作为号召而已。
19、咳.我不是文科班的.文笔不好.就不写了..表达下意见.永遇乐只是词牌名,并没有固定情感.辛弃疾的那首京口北固亭怀古是表达自己急于抗敌救国的心情和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这恐怕不适合写志向吧...反正用典...就用简洁的历史事件或名句来抒发复杂而深厚的情感.使作品含蓄点...要紧扣现实和自己的自己的志向..自己写哈.加油...
20、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