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阳节诗句大全
1、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
2、秋风词更远,窃抃乐康哉。
3、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4、(阮郎归)重阳节后回乡
5、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唐)张说
6、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
7、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8、北料乡关方自此,南辞城郭复依然。
9、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10、檐前减燕菊添芳,燕尽庭前菊又荒。
11、霜打黄花雨打枫,凌寒九月小山崇。登高眺望,伫立向苍穹。闹市秋来多寂寞,寒门节庆叹飘蓬。今年又是,兄弟不重逢。
12、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13、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14、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5、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16、霞景青山上,谁知此胜游。龙沙传往事,菊酒对今秋。
17、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18、金丝响仙乐,剑舄罗宗公。
19、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20、忘归更有处,松下片云幽。九日闲居寄登高数子(唐)钱起
二、重阳节的诗句大全
1、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
2、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3、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
4、炎节在重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5、离恨初逢节,贫居只喜晴。
6、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7、第一次过重阳节就这么隆重,
8、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
9、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唐)李颀
10、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重阳日荆州作(唐)吴融
1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2、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13、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14、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
15、云木疏黄秋满川,茱萸风里一尊前。
16、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诘。
17、喜遇重阳,更佳酿今朝新熟。见碧水丹山,黄芦苦竹。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愿樽前长叙弟兄情,如金玉。
18、南辞城郭复依然。青松系马攒岩畔,黄菊留人籍道边。
19、独对斜阳更惆怅,锦江东注似波澜。
20、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九日(唐)杨衡
三、重阳节诗句大全摘抄
1、相互感受来自心灵深处的温度
2、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5、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一为州司马,三见岁重阳。
6、身从渔父笑,门任雀罗张。
7、好是谢公高兴处,夕阳归骑出疏松。奉和圣制重阳日即事(唐)武元衡
8、九日陶家虽载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9、赏析:这首诗中,“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
10、《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1、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12、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香。这首古诗里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是对重阳节的诗句。
13、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
14、长有长亭惆怅事,隔河更得对凭栏。
15、夜月楼台,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来去。
16、菊残深处回幽蝶,陂动晴光下早鸿。
17、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18、满目秋光还似镜,殷勤为我照衰颜。重阳山居(唐)司空图
19、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20、篱头应是蝶相报,已被邻家携酒来。重阳阻雨(唐)司空图
四、重阳节诗词大全
1、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2、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3、寒雁一向南去远,游人几度菊花丛。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唐)宋之问
4、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5、命如叶薄将奈何?一奉寝宫年月多。
6、惟有东篱黄菊盛。遗金粉。
7、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8、卷459:047〖闰九月九日独饮〗(白居易):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东篱独酌一陶然。自从九月持斋戒,不醉重阳十五年。
9、曲池洁寒流,芳菊舒金英。乾坤爽气满,台殿秋光清。
10、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重阳阻雨(唐)鱼玄机
11、黄花丛畔绿尊前,犹有些些旧管弦。偶遇闰秋重九日,
12、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九日登高(唐)刘禹锡
13、赏析:对故园菊花,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想象,诗人别的不写,只是设想它“应傍战场开”,这样的想象扣住诗题中的“行军”二字,结合安史之乱和长安被陷的时代特点,写得新巧自然,真实形象,使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鲜明的战乱图:长安城中战火纷飞,血染天街,断墙残壁间,一丛丛菊花依然寂寞地开放着。此处的想象之辞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乡,而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这一结句用的是叙述语言,朴实无华,但是寓巧于朴,余意深长,耐人咀嚼,顿使全诗的思想和艺术境界出现了一个飞跃。
14、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15、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庚午岁九日作(唐)齐己
16、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17、风前孟嘉帽,月下庾公楼。
18、地远松石古,风扬弦管清。
19、重阳德泽展,万国欢娱同。
20、旅馆但知闻蟋蟀,邮童不解献茱萸。
五、关于重阳节的诗大全
1、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2、年随历日三分尽,醉伴浮生一片闲。
3、强登临情思幽幽,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
4、对酒情无极,开缄思有余。感时空寂寞,怀旧几踌躇。
5、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
6、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
7、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8、恩随千钟洽,庆属五稼丰。
9、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10、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九日(明)文森
11、蜀王望蜀旧台前,九日分明见一川。北料乡关方自此,
12、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1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4、欲拈斑管书心事,无那可乾坤天样般纸。意悬悬诉不尽相思,
15、明年尚作南宾守,或可重阳更一来。九日醉吟(唐)白居易
16、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17、九日重阳数,三秋万实成。时来谒轩后,罢去坐蓬瀛。
18、还宵须命烛,举首谢三官。
19、满盖荷凋翠,圆花菊散黄。
20、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