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

时间:2023-04-1700:46:13 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已关闭评论 59 阅读

一、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

1、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愁情?

2、第一句“洛阳城里见秋风”,是写诗人客居洛阳,现在秋天到了。诗人没有大笔浓墨的渲染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凄惨景象,读者的阅读中当然不会有那种“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凄凉感受。

3、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4、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便很容易体验到异乡感。如余光中的《新大陆之晨》所写,这种以种族和文化龃龉为底蕴的尖锐刺人的异乡感,几乎无处不在,从卧具到早餐到语言到长相到环境,都能引起游子条件反射般的身在异乡的感觉,唤醒并强化游子的种族、文化归属意识。游子们深知“异国无根的一代,/永远没有下一代”,他们甚至从“西瓜”的甜美悟出了“根”的重要:“一个个沉默挺腹的西瓜,/隐藏在丰颐甜美的背后,/竟是那唯一贴向泥土的根蒂;/所以家国的贴切,/实在是甜美的根源”(张错《火传》)。因此他们要求结束这种无根的异乡漂泊,明确表达了企慕完美的家国的回归意识:“我们需要更完整一点的国,/和更美满安定的家”(张错《沧桑》)。

5、诗中诗人借景抒情,细致地描绘了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这是一首羁旅行役诗。

6、诗人乘舟来到北固山下,展现在眼前的是山青水碧的壮丽景色。残夜将尽,旭日从水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经闯入江南。“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时光的流逝,蕴含自然理趣。

7、有人说“相逢”“传语”等词看似轻描淡写,但却蕴含着浓重的情感。你怎样理解?

8、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9、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帆顺着风端直高挂。

10、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1、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12、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13、首联点出“客路”,表明自己出行在外,暗寓思乡之情;颈联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表达不得回乡的忧愁;尾联欲借“归雁”传递“乡书”,饱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4、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15、对生命最初产生和最终归宿的体悟,已近禅道空无的澄明境界。

16、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17、王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8、对家乡的思念,既是情感层面上的寄托,又是灵魂层面上的需求;既是在寻找肉体情感的慰藉,又是在寻找生命灵魂的归宿。古代抒写乡愁主题的诗词作品,大多属于肉体情感层面,偶有涉及精神心灵层面的,如李白的《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诗人对故乡和他乡的理解,已不限于地域。不过在终生漂泊客居的李白,这样写也许仅仅是因为他的生性嗜酒而且旷达。还有苏轼《定风波》词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则俨然把家乡定位到“心安处”,已是把家乡视为心灵的家园。像苏轼这样去理解故乡的,在古代诗歌中虽不多见,但毕竟标出了古代诗人对家乡的理解所达到的精神深度。

19、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20、凭:托,烦,请。传语:捎口信。

二、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

1、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杂诗》

2、据说,宋之问被贬到岭南,因不适应那里的的生活,神龙元年(705年)十月宋之问过岭,次年春即冒险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下了此诗。

3、诗人在漂泊羁旅中,看到北固山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的壮丽景色,触发了他深深的思乡之情。

4、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

5、在我们读过的古诗中,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有《秋思》;写友人送别情景的有《赠汪伦》;托物言志,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的有《竹石》,请写出这首诗后两行诗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登黄鹤楼》

7、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风平浪静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8、据考证,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时所作,此时的诗人34岁,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9、在我们读过的古诗中,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有《静夜思》;写友人送别情景的有《赠汪伦》;托物言志,表现诗人坚韧不拔,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的有《竹石》,请写出这首诗前两行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还有,看到同学学习不努力,虚度光阴,你可用古人的诗句劝他(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读书学习不能光学书本上的知识,还必须亲身实践,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0、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11、这首诗应当是作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岁末,作者时年三十三岁,任秘书省校书郎。

12、在中国古代血缘宗法社会的关系秩序链条上,家是国的雏形,国是家的扩大。先秦儒家典籍的思路总是以家为基础和起点,推而广之,及于国家天下。《周易·家人》云:“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诗经》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孝经》云:“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孔子把“事父”与“事君”、“父父子子”与“君君臣臣”等同看待(《论语》);孟子强调“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的目的,是“治国平天下”(《孟子》)。由家族的血缘伦理关系,衍生出国家的政治伦理关系,中国古代社会就此达成了家与国的统一。

13、中国古代早熟的农业文明形态,决定了上古先民们定居田土的农耕生活方式,培育了他们对家园的热爱之情,滋育了他们的氏族、宗族和家族血缘伦理观念。这是传统社会里离乡背井的游子乡愁得以滋生的深层原因。古典诗歌对乡愁情感的反复抒写,形成了诗歌史上一个带有母题性质的诗学主题,和几种普遍采用的表现乡愁情感的原型模式。20世纪新诗人的乡愁诗创作,就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对古老的诗学主题的母题内涵和原型模式的赓续。

14、王湾(约693—约751),字号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玄宗先天年间(712)进士及第,授荥阳县主簿。后由荥阳主簿受荐编书,参与集部的编撰辑集工作,书成之后,因功授任洛阳尉。王湾“词翰早著”,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

15、试题答案:《静夜思》《赠汪伦》《石灰吟》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赞颂了梅花不畏严寒,保持高洁品质的不屈精神。

16、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17、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18、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

19、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

20、次北固山下(七年级上册)

三、用梅花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

1、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含蓄地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3、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之泪沾湿双袖难擦干。

4、一个反题:客舍似家家似寄

5、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6、故乡情恋之所以如此牵动游子的心,除了血缘亲情之外,还有爱情。《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即是游子思念故乡“同心”之作:“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还有《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遥远的空间距离也难以阻断彼此的思念依恋,诗中的意象如“鸳鸯、合欢、长相思、结不解、胶漆”等,都带有“原型”性质,成为后世表达爱情的习用语汇。

7、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叙事成分逐渐增多,日常生活情事往往成为绝句的习见题材,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高华、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

8、“国破”和“城春”两个截然相反的意象,同时存在并形成强烈的反差。“城春”当指春天花草树木繁盛茂密,烟景明丽的季节,可是由于“国破”,国家衰败,国都沦陷而失去了春天的光彩,留下的只是断垣残壁,只是“草木深”。“草木深”三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再是市容整洁、井然有序了,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这里,诗人睹物伤感,表现了强烈的黍离之悲。

9、“日暮起乡愁”模式的“诗祖”,应是《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这是一首服役者思归的怨诗,“式微”是天色将暮的意思,外出服役者在日暮时分生出强烈的归家之意。后世诗歌日暮乡愁模式即祖祧此诗。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刘长卿《负谪后登干越亭作》:“落日独归鸟,孤舟何处人”,李觏《乡思》“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马致远《天净沙》:“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都是日暮起乡愁的典型例子。

10、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11、首先,雁过,说的是秋天时候,秋历来是被赋予一个伤感的氛围的,本来的思想之情,此时被渲染得更加浓烈。大雁,秋天往南飞,而作者心中思念家乡却不能像大雁一样自由的回去,形成反差。一雁,而不是群雁,群雁是热闹的,一雁则是孤寂的,借此,作者将自己心中的孤独凄凉也一并交待出来了。

12、无根的生存就是这般难堪,这么无奈,简直左右不是东西,横竖说不明白。这首诗的标题与意蕴都和云鹤的《野生植物》相似:

13、对故乡、祖国的“文化孺慕”强烈持久的余光中,在其诗作中神游于故乡、祖国的历史文化长河流连忘返。台港和海外诗人里,余光中抒发文化乡愁的作品最多,成就也最突出。他的《五陵少年》把文化乡愁抒写得血脉贲张:

14、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5、这一年冬末春初时,诗人由楚入吴,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16、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17、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游子对异乡的一切也怀有本能的排拒心理。余光中留学美国时写的《我之固体化》很能说明问题:

18、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说自己的眼泪都没有干过来描述思乡之情,而“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不加雕琢,信口而成,却寄寓了诗人对故乡的一片深情。

19、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0、张籍创作这首诗时正客居洛阳城。当时是秋季,秋风勾起了诗人独在异乡的凄寂情怀,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四、用月来寄托诗人思乡之情的诗句

1、泸北行人绝,云南信未还。

2、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5、坐久销银烛,愁多减玉颜。

6、该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朝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7、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

8、你是否在收拾行囊,准备回家;

9、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回乡偶书》

10、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是王勃的名篇,是他供职长安时写的一首送别诗。开头两句把秦地的长安遥接蜀地的五津,绘出一幅风烟迷离的壮阔图画,同时寓有离别之意。送客的况味本是令人凄伤的,但诗人用豪健的言语安慰友人,一扫通常送别之作的哀愁之气,显示出大丈夫洒落的胸襟。“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化用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句意,语言更精炼概括,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1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12、谁的眼睛可看到那江南草长?/谁可看到了清明时节的汴梁?/谁可又看到那长安的月亮?/谁的纤纤素手,能采桑于绿水之阳?//而梧桐在梦寐里枯落。/而凤凰在烈火里涅槃。/而金剑在秋水里沉埋。/而青鸟在寒风里冻残。

13、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14、总之,这首诗抒写诗人泛舟东行,停船北固山下,见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而引发的怀乡情思,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全诗和谐优美,妙趣横生。堪称千古名篇。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人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唐人殷璠选入《河岳英灵集》时题为《江南意》,但有不少异文:“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本文系据长期传诵的《次北固山下》。

15、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1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中的“生”和“入”用得精彩,请结合诗意简要赏析其妙处。

17、故乡的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

18、诗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传达思乡深情的句子是: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19、王湾《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暗含时光流逝,蕴含自然理趣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0、从古代到现今,关于游子思乡的诗句数不胜数,而这些诗句有很多都是我们读书时期所学过的。游子思乡,情真意浓,细细读来,不免触动心房。现将收集到的有关诗句,分享给大家。

五、寄托了诗人思乡的情感的诗句

1、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2、故园:指长安和自己在长安的家。

3、第二句“欲作家书意万重”紧承“见秋风”,正面写“思”字。晋代张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晋书·张翰传》)。

4、诗中第二句和第四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分别是什么?它们的表达效果如何?

5、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6、第二句:夸张。极力渲染出夜的静谧、笛声的悠扬动听。第四句:反问。加强思乡的感情,有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

7、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8、“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书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极无聊赖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顿觉稀少短浅,简直连发簪也插不住了。诗人由国破家亡、战乱分离写到自己的衰老。“白发”是愁出来的,“搔”欲解愁而愁更愁。头发白了、疏了,从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读者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这是一个感人至深、完整丰满的艺术形象。

9、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10、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11、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1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外一作:青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根据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岑参年谱》,此诗作于公元749年(天宝八载)诗人赴安西(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上任途中。这是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此时诗人34岁,前半生功名不如意,无奈之下,出塞任职。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西出阳关,奔赴安西。

14、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唐代: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15、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16、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17、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18、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19、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20、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击展开全文
冰心是什么派诗人(冰心 个性说说

冰心是什么派诗人(冰心

一、冰心是什么派诗人 1、褚老师:807075347@qq.com 2、众人都知道林徽因是极美的,但是很美就人人爱了吗?不,总会有人不喜欢你。 3、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4、城头铁鼓...
山水诗人是谁(山水诗人 个性说说

山水诗人是谁(山水诗人

一、山水诗人是谁 1、文化系列片《唐之韵》——04边塞诗人 2、何异在人途,匆匆为过客。 3、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边塞诗人有哪些(边塞诗 个性说说

边塞诗人有哪些(边塞诗

一、边塞诗人有哪些 1、 高适边塞诗成就最高。代表作如《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歌颂了战士奋勇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也写出...
夜到渔家(夜到渔家最后 个性说说

夜到渔家(夜到渔家最后

一、夜到渔家 1、《唐诗鉴赏辞典》是国内文艺类鉴赏辞典的发轫制作。它首创的融文学赏析和工具书于一体的编写体例,已成为中国文学鉴赏辞典的固有模式。《唐诗鉴赏辞典》第一...
诗人的雅号(各位诗人的 个性说说

诗人的雅号(各位诗人的

一、诗人的雅号 1、“诗魔”—白居易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
外国著名诗人(外国著名 个性说说

外国著名诗人(外国著名

一、外国著名诗人 1、狄金森,代表作《神奇的书》;莱蒙托夫,代表作《帆》;裴多菲,代表作《自由与爱情》;雪莱,《西风颂》;兰波,《乌鸦》。 2、全诗共有4个小节,读时琅...
田园诗人(田园诗人隐居 个性说说

田园诗人(田园诗人隐居

一、田园诗人 1、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2、连续跟了两任篡位的老板,陶渊明彻底心灰意冷。他跑到彭泽县做了县令,远离了政治中心。然而这份工作只做了十多天,又出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