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步诗古诗
1、(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2、(作者):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3、七步诗(魏晋)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4、 zhǔ dòu rán dòu qí 煮 豆 燃 豆 萁 ,
5、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版本二)
6、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7、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8、知识点:阅读与积累/古诗鉴赏/古诗鉴赏
9、七步诗朝代:两汉作者:曹植原文: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10、七步诗(三国·魏)曹植zhǔdòurándòuqí煮豆燃豆萁,lùchǐyǐwéizhī漉豉以为汁。qízàifǔxiàrán萁在釜下燃,dòuzàifùzhōngqì豆在釜中泣。běnshìtónggēnshēng本是同根生,xiāngjiānhétàijí相煎何太急。
11、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12、lùshūyǐwéizhī
13、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4、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和睦相处、互忍互让、不争权夺利的实在少的可怜。春秋时期的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桓公),秦朝的扶苏与胡亥(秦二世),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
15、这首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
16、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诗歌典故
17、lùchǐyǐwéizhī漉豉以为汁。
18、曹丕文学有相当高的成就。是中国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虽不免有些粗略,但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创作背景
19、板书设计:七步诗曹植豆豆秸(曹植)(曹丕)相煎何急出塞明月边关家对英雄的渴望征人父母妻子孩子对和平的向往
20、所嗟人异雁,不做一行归。
二、七步诗古诗原文
1、(出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qibushi七步诗caozhi曹植zhǔdouchizuògeng,lùshuyiwéizhi。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qizàifǔxiàràn,dòuzàifúzhongqi。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běnshitonggensheng,xiangjianhétaijf?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译文: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豆杆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3、zhǔdòurándòuqí煮豆燃豆萁,
4、从历史的背景看,曹操最属意的自然是那位善于称象的曹冲,可惜13岁便夭折了。后来曹操似乎有意在继室卞氏所生的曹丕、曹彰、曹植中寻找接班人,还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
5、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
6、dòuzàifǔzhōngqì豆在釜中泣。
7、我想,他们应该是搞错了,整个诗句没有出现“豆萁”这玩意,读者怎么知道谁跟谁同根生,谁又跟谁相煎太急。
8、qibushi 七步诗
9、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10、说实话,这两句确实比较难,要有一定古文基础才能解释好。
11、古诗词学习方法:读诗文、解诗题、明诗意、知诗人、悟诗情,这五个方法也是学习古诗词的5个阶段,层层递进。
12、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
13、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个是对的,预知详细情况,可以到弈城围棋网三国帮派请教高手。我听过,可惜没记清。
14、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5、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二首古诗是《七步诗》,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16、为,作为,当作,和前一句的作对应。李白《游天姥吟留别》里面有霓为衣兮风为马。
17、zhǔdòurándòuqí
18、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竟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完了此事。
19、送别诗:http://wenwen.sogou.com/z/q8972753htm亲情友情诗:http://wenwen.sogou.com/z/q7632731htm团结诗:http://wenwen.sogou.com/z/q8712019htmhttp://wenwen.sogou.com/z/q6604330htm
20、⑴持:用来。⑵羹: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⑶漉:过滤。⑷菽(豉):豆。
三、七步诗古诗
1、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2、翻译下:豆杆子在锅下面燃烧,豆豆在锅子里哭泣。
3、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漉:一是解释为过滤,二是还有渗透,湿润的意思,现在汉语一般出现在一个词语里面,湿漉漉。
5、最后两句: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6、本身来自同一个跟所生,相互折磨何必太急呢?什么东西一根所生?当然是豆萁和豆子了。为什么说折磨呢?豆萁都烧得豆子哇哇大哭了,还不是折磨吗?
7、这两句就简单了,我们只要学两个词就行了。
8、菽:有些版本这里是用“豉”(chǐ)代替的,就是豆豉的意思,翻资料显示,古代叫豆豉为幽菽,那么这里这个菽就是幽菽的意思,但是豉的可能也很大,翻了翻《世说新语》,里面出现很多“豉”字,可见当时很通用,联想到《七步诗》本身就是《世说新语》所记载,那么......。但是菽这个词,还是要了解一下,在古代指豆类的总称,在古文里面是经常出现的,要记住这个字。因为在汉朝以前,“豆”就一个意思,是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到了汉代以后,逐渐豆代替菽,代表大豆红豆各类豆豆的总称。
9、(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侯侯老师读的古诗)
10、煮豆子燃烧的是豆秆,过滤豆豉做成了豆浆。豆秆在灶下焚烧,豆子在锅里哭泣。本是生在同一根上,煎熬我何必这么着急!
11、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12、七步诗是说曹植少年时就很聪明,出口成章,下笔千言。曹丕登上帝位后,怕曹植威胁自己的地位,想迫害曹植,让曹植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否则就将他处死。曹植应声而起,未到七步就做好了这首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把自己比喻成锅里的豆子,而把曹丕比喻成锅下的豆秆。豆子和豆秆本来是生长在同一根茎上,现在豆秆却在锅下面燃烧,煎熬锅里的豆子,而锅里的豆子无力反抗。曹植运用这个比喻,旨在暗示曹丕,你我二人是亲生兄弟,应该是骨肉情深,真诚相对,但如今却骨肉相残,表达了内心的悲愤。相传曹丕听了面有惭色。这首诗比喻贴切,用语巧妙,通俗易懂而又含义深长。
13、煎:字典解释为煎熬,折磨,没问题。
14、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15、这首诗包含着一个是我国家喻户晓的故事:曹丕即位,是为魏文帝,对其弟曹植非常嫉恨,竟逼迫他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不然就“行大法”(杀头)。曹植一步一吟,七步完成。
16、译文:锅里煮着豆子,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17、先看第一句“煮豆持作羹”:
18、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叡继位,即魏明帝。曹叡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
19、两个版本的其实是一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是曹植写的。
20、不过曹植后人又接受《七步诗》的真实性。北齐皇建二年,曹植的十一世孙曹永洛奏请朝廷,在鱼山(山东东阿)为曹植建庙,以供子孙祭祀,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立碑,此即《曹植庙碑》。
四、七步诗古诗翻译
1、曹丕的一些措施体现了他在政治上的才能,然而在军事才华上他远不能和父亲曹操相比,几次率百万大军南下伐吴均无功而返,但曹丕在位期间坚守防御性战略,击退东吴入侵。后期则向北方开拓疆域,征服漠北鲜卑、高句丽等部落,使得魏朝疆域远达蒙古高原和朝鲜半岛,这是曹丕军事上的重要建树。
2、一年级的版本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考虑到一年级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一年级学的就是缩减版,而六年级时对古文已经有所了解,所以选用了原诗。
3、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
4、煮豆来做豆羹,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5、煮豆来做豆羹,过滤的豆子做成汁。
6、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玉笙老师讲解音频
7、就是哭泣的意思《七步诗》的诗意: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8、整句:过滤豆豆,用来做豆汁。
9、xiāngjiānhétàijí
10、第三第四句: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11、《七步诗》只有一首,是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
12、说实话,对古诗词,我一直在门外徘徊。可能是天生对韵律不敏感,我对古诗词的理解只能停留在文字意义方面。因为要给儿子讲讲他们学校要求背诵的古诗,勉为其难写了一点。
13、曹丕魏朝开国皇帝。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建安文学代表者之一。是三国时代第一位皇帝,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汉中平四年(187年)冬,曹丕生于谯。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年仅八岁,即能为文。多技艺,善骑射、好击剑。建安十六年(211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王世子。
14、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来作羹;豆秸在锅底下燃烧,豆子在锅里面哭泣;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15、《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6、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17、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
18、四句版本,一般都视作《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做:
19、“明诗意”是要了解整首诗的意思;
20、第二句“漉菽以为汁”:
五、七步诗古诗带拼音正版
1、豆杆和豆子本是从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为什么要相互煎熬逼迫得那么狠呢?
2、爱山小学老师给的是四句版本却是这样:
3、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他担心这个有学识又有政治志向的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着法子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
4、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过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
5、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自幼就才华出众,极受父亲的疼宠。曹操死后,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担心曹植会威胁到自己的皇位,就想设计谋害他。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记载,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朗声吟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因为限制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另有别本《七步诗》为四句,以《三国演义》为代表,诗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6、煎:煎熬,这里指迫害。
7、qízàifǔxiàrán萁在釜下燃,
8、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9、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的诗意:煮豆子正燃着豆秸,因煮熟豆子来做豆豉而使豆子渗出汁水。豆秸在锅下燃烧着,豆子正在锅里哭泣。本来我们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你为什么要这样紧紧逼迫呢?
10、大家好,我叫业桐,是凤山小学三(10)班的学生。我喜欢音乐,喜欢葫芦丝。从葫芦丝的学习中,我感受到民族音乐的奇特,它让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11、菽(豉):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12、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13、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14、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15、 lù chǐ yǐ wéi zhī 漉 豉 以 为 汁 。
16、“悟诗情”指领会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思念、理想、社会现实、风景等)。
17、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
18、第二个,釜,就是锅子的意思。有个成语,破釜沉舟。
19、整句意思:煮煮豆子,用来做豆羹。
20、zhǔdòuchízuòg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