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郑板桥传
1、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是“难得糊涂”与“吃亏是福”,据说,“难得糊涂”四个字是在山东莱州的云峰山写的。有一年郑板桥专程至此观郑文公碑,流连忘返,天黑了,不得已借宿于山间茅屋。屋主为一儒雅老翁,自命“糊涂老人”,出语不俗。他的室中陈列了一块方桌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十分叹赏。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板桥认为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方印。
2、然后让儿子重新弄了一桶墨来,郑板桥用手蘸了墨汁,在墙上作画,画完以后墙上全是黑渍,朋友心里觉得让郑板桥来家里作画,可是他却把墙弄成这样,自己暗暗生气,之后一个老人来到这个朋友的家里,看到墙上的画就说,这一定是出自大家之手吧,朋友不解,老人问道,这幅画作了以后有没有什么奇怪的事发生,主人答:"奇事倒是有一件,有天下大雨,又打雷又闪电,之后就在墙前面发现死了上百只的麻雀。"。
3、老话说得好: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甘愿吃亏的人,必有后福!
4、板桥笑着说:“鄙人郑板桥,给你画两张怎么样?”顷刻间就为老翁留下了许多书画。翌日,盐商设宴请客,并以此画炫耀,板桥得知,方知中了“狗肉计”。
5、退休那天,面对潍县自发来送他的父老乡亲,郑板桥潇洒地写下一首诗《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6、民间有一个词,叫做“公道屈”,指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占惯了便宜,偶尔一次得到了公道,他却感觉自己受了委屈。与此相反,有些人平时乐于吃亏,从来都不想占便宜,所以他能得到个公道也就心满意足了!
7、上级有什么谴责,由我来承担责任。”于是拿出粮食若干石,让百姓办好领粮的借据,然后把粮食发给他们,救活了上万的人。上级长官也表扬他有办事才干。
8、2:《郑板桥传:中国文脉系列》孙家佳著
9、此次,郑板桥还应李方膺之侍人郝香山的请求,为其所珍藏的李方膺五年前于金陵所作《墨梅图》卷题跋。丁有煜的书童孙柳门听闻这一消息,转请郝香山,持《丁有煜坐石图》求郑板桥题跋。郑板桥被孙柳门的忠心感动,欣然挥毫书写“好藏之”三字,并作了二十八字的诗颂扬之。其间,与多年不见的李方膺之侄李霁会了面。李霁非常激动,为板桥治印“二十年前旧板桥”一方,并作《喜晤郑板桥》绝句二首,其一首句为“不见姿颜十五年”。
10、一天一篇文言文:张英《聪训斋语》
11、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官员真的太重要了。
12、乾隆二十七年,郑板桥画了一幅《竹石图》,一块巨石顶天立地,数竿瘦竹几乎撑破画面。右上角空白处题诗一首:“七十老人画竹石,石更凌嶒竹更直。乃知此老笔非凡,挺挺千寻之壁立。乾隆癸未,板桥郑燮。”下揿两方名号印。画幅右下方空白处又押上“歌吹古扬州”闲章一方。郑板桥颠沛了一生,不向各种恶势力低头,仍如磐石般坚强,如清竹般劲挺,如兰花般高洁。诗题得整整斜斜,大大小小,或在峰峦之上,代之以皴法;或在竹竿之间,使画连成一片;或在兰花丛中,衬托出花更繁,叶更茂。画上题诗,宋元即首,并非郑燮始创,但如郑燮之妙,实不多见,妙就妙在各类艺术高度统一。
13、一天一个成语:焚膏继晷
14、郑板桥情系百姓,与民同忧。乾隆六年春,因科举及第考中进士的郑板桥被派往山东范县任县令,开始了他长达12年的官宦生涯。他为官力求简肃,视排衙喝道之类的礼仪为桎梏。为察看民情、访问疾苦,他常不坐轿子,不许鸣锣开道,不许打“回避”“肃静”的牌子,身着便服,脚穿草鞋到乡下察访。即便夜间去查巡,也仅差一人提着写有“板桥”二字的灯笼引路。因为他常常微服“陇上闲眠看耦耕”,以致“几回大府来相问”,竟找不到他的人影子。
15、混口饭吃,一块钱也是爱。
16、杨士林先生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学养和极强的艺术探索精神,其书法涉猎楷、行、草、隶、篆多种书体,书作“瘦硬”、“古朴”、“沉静”,面貌别具一格。绘画作品多取法八大山人、郑板桥一路,呈现出浓厚的文人画气象。书画作品曾先后在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地展出,在合肥、珠海等地办过个展。
17、于是板桥就大嚼起来。他发现粉墙上空空荡荡的,就问“为何不挂些字画?”老翁答:“没有好的,板桥先生字画,盛名已久,不知果真如何?”
18、在下我把乌纱帽扔掉,不再当官了。
1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0、它集中国传世书法之精萃。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书法艺术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
二、郑板桥传读后感
1、佛曰:吃亏决不亏,惜福才有福。做人要能吃得起亏,人生一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斤斤计较,反而会舍本逐末,往往失去的也许更多。真正的聪明人,不会在乎表面上的吃亏,也不会计较一时的吃亏,他们以自己的大度心胸,把“得”让给了别人,把“失”留给了自己,同时也造就了自己的福源!
2、有一次,一个豪绅求郑燮题写一个门匾。那个豪绅平日里巴结官府,干尽了很多坏事。郑燮决定要捉弄他一下,便写了”雅闻起敬“四个字。油漆门匾时,郑燮叮嘱漆匠对”雅、起、敬“三个字只漆左半边,对”闻“字只漆”门‘字。过了一段时间,豪绅楼前门匾上的字没上漆的部分模糊不清了,而上漆的部位越发清晰。远远一看,原来的“雅闻起敬”竟成了“牙门走苟”(“衙门走狗”的谐音)。
3、郑板桥自创“六分半书”,书法以“乱石铺街”为表象,个性鲜明。
4、郑燮在山东省先后做了十二年官,从没有积压的公事,也从没有受冤枉的百姓。后来他请求退休回家时,口袋里空空如也,一无所有,靠卖字卖画为生,他的文章写得宏博雄丽,诗歌效法范成大、陆游,词尤其写得工巧美好。
5、雍正元年,父亲去世,此时板桥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由于生活困苦,郑板桥在三十岁以后即弃馆至扬州卖画为生,实救困贫,托名”风雅”。在扬州卖画十年期间,也穿插着一些旅游活动。
6、《庄子集释》说:“夏虫不可以语冰,井蛙不可以语海,凡夫不可以语道。”意思是说:你不要跟夏天的虫子谈冰,它不懂;不要跟井底之蛙谈大海,它没见过,不懂;不要跟凡夫谈高深的道的学问,他不懂。
7、18个男人写了本女子图鉴,里边有500个心动的瞬间
8、要想学好初中语文,一定要注意课内积累:
9、以时间为轴,叙述了清代我国西北地区草原帝国准噶尔的兴衰史,叙述了清王朝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准清战争,这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统一西北地区并将其纳入版图与准噶尔贵族进行的多次战争。从康熙二十七年(1688)正式打响,一直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宣告结束,长达七十年。清朝统治者统一西北、平定准噶尔叛乱中剿抚并用,为国家统一而战。
10、“难得糊涂”其中真义:是劝人在处理利益关系时,多一点忠厚利他之心,少一点个人盘算之机,不斤斤计较,而能忍让吃亏,多做善事,使自己心安理得,并不望求回报。这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是大智若愚,是仁爱之心。
11、然后让小贩套在脖子上,站在盐商的门口示众。大家都知道郑板桥不仅是个办事公正的清官,而且是个着名的大画家。
12、也许有的官员不值得老百姓如此感激,但我觉得,郑板桥一定值得。
13、雍正十年,郑板桥四十岁,是年秋,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人,作《得南捷音》诗。为求深造,赴镇江焦山读书。现焦山别峰庵有郑板桥手书木刻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14、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擅画兰竹,自嘲诗:“宦海归来两袖空,逢人卖竹画清风;还愁口说无凭据,暗里藏私遍鲁东。”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着称于世,系“扬州八怪”之一。
15、3:《苏东坡传:中国文脉系列》邓凌原著
16、有一天,某盐商将一个私自贩盐的小贩子扭送到县衙门,要求县令郑板桥以罪予以重处。郑板桥一见那个小贩,便知是个可怜的穷人: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骨瘦如柴。
17、郑兄,真性情人也!难怪他有胆量能质问天公:你这贼老天总不至于钳住我的口吧?!
18、乾隆二十五年(1760)五月,已辞官一身轻的郑板桥第二次到南通,瞻仰古迹,拜会老友。他寓居在城北大收藏家保培基的井谷园。井谷园由前代遗址拓建而成,内有木石居、风树轩、桂亭及鹤屋诸胜。园主保培基,与里中里外文人雅士画家多有交集,当年李鱓来通时,也曾寓居于此。此次造访板桥非常惬意,游园观景,赏花玩月,终日诗酒流连,为保培基这位艺园大长兄创作了不少字画;又应其兄保培源之请,为其艺园书作“无数青山拜草庐”匾额,并书苏轼《金山梦中作》诗扇面赠予保培基。
19、茶勋。除烦雪滞,涤醒破疾,谭渴书倦,此际策勋,不减凌烟。
20、想了想,对于这个原因,我觉得用郑板桥的另外一句诗来解释,是比较合适的:
三、郑板桥传epub下载
1、难怪我们常称古代的地方官,是父母官,你看,让不让人活,真就在这父母官的一念之间。
2、我画一枝细细瘦瘦的竹子,
3、可这么一个人,为啥甘当徐渭门下走狗呢?
4、郑板桥说,别慌,我有养廉银,我来给你们交税!
5、如果收到的物品您不满意,可联系寄件人处理。
6、7:众里寻他千百度(辛弃疾传)/中国文脉系列 布衣
7、郑板桥(1693—1765),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一生喜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具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8、什么是走狗?就是听话,乖巧,主人睡觉时看门,主人散步时跟屁,挨打不躲,挨骂不跑。
9、雍正五年,客于通州,读书于扬州天宁寺,手写《四书》各一部。郑板桥十载扬州,结识了许多画友,金农、黄慎等都与他过往甚密,对他的创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极大的影响。
10、郑板桥在当县官时,遇到了灾荒之年。因开仓放粮,周济穷人,被皇上撤了职。于是,雇一小船,顺着大运河回扬州老家去。
11、课内积累是指如何学习课文并从中获得语文知识。语文课本是一个很好的材料库,它上面的课文多是选自古今中外名家作品,很经典也很新颖,有一定的高度。
12、乾隆十一年,郑板桥调署潍县,在潍县任上七年,竟有五年发生旱蝗水灾,生民涂炭,哀鸿遍野。他一面向朝廷据实禀报灾情,请求赈济;一面以工代赈,兴修城池道路,招收远近饥民赴工就食,并责令邑中大户轮流在道边开厂煮粥,供妇孺耄耋充饥。同时,责令囤积居奇者迅速将积粟按通常价格卖给饥民。他自己也节衣缩食,为饥民捐出官俸。在最危急之时,他毅然决定打开官仓放粮。乾隆十七年,他愤然辞官,回到故乡江苏兴化定居。
13、郑板桥画竹,“神似坡公,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清代学者像传》说他一生的三分之二岁月都在为竹传神写影,自己曾有诗写道:“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后来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通过观察和艺术创作的实践,提炼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理论。“眼中之竹”是自然实景,是对自然的观察和从中体验画意;“胸中之竹”是艺术创作时的构思;“手中之竹”是艺术创作的实现。他把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想象、真实与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创造了师承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境界。
14、本书从心理咨询的专业角度,从自我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人际关系、朋友关系、职场关系和身心关系七种关系维度出发,对自我觉察、自我修通、自我疗愈和自我成长的阶段进行分析和指导,帮助人们平复失眠早醒、焦虑难安、疲于应对、情绪低落的人生状态,修通潜意识深处的淤堵,寻获内心的和谐与安宁,重拾内在的力量感与自信心。专业级别的心理疗愈课程和催眠冥想脚本,帮助我们深层修复睡眠品质,提升睡眠质量,以拥有精力充沛、乐观积极的人生状态,开启智慧幸福的人生。
15、陶渊明读书是:“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所以,陶渊明是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当作一种爱好。他读书,能获得巨大的乐趣,但读完了也就完了。郑板桥读书是:“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所以郑板桥读书,是把读书当作一门事业,属于博闻“强”识型的。他在读书中收获知识,升华自身。
16、西班牙天才画家达利说过这么一句话:安格尔想模仿拉斐尔——结果成了安格尔。塞尚模仿普桑——也成了塞尚。达利模仿梅索尼埃——也成了达利。若是你们谁也不想模仿,那么可以相信,你们谁也成不了。
17、一天一首古诗词: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18、本书以北洋军事史为中心,着重围绕北洋时代的几场战争,引用现有各种史料,如当时的报纸杂志、档案等,透过战争中的诸多细节,还原了北洋时期各派系军阀混战的真实历史。本书将宏观与微观相融合,既择取了影响历史进程中的几次战事,也对几场不为人知的战争加以披露,力图从微观角度再现北洋战史的细节。
19、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板桥卒,葬于兴化城东管阮庄,享年七十三岁。
20、全书共收纳了10个案例和三个专业催眠脚本。作者以短篇纪实体的笔法,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催眠疗法、心理治疗、人的成长经历对人毕生的影响,以及通过心理咨询和催眠治疗如何实现自我成长与心理痊愈的全过程。读罢余味悠长,动人心弦。
四、郑板桥电视剧全集
1、郑板桥:两游南通传笔墨佳话
2、法帖共分32册,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书法丛帖,集历代书法精品之大成,共收集自魏、晋至明末一百三十五位书法大家的作品,以历史顺序编纂,囊括了当时宫廷所能收集到的所有名家名作之墨迹珍宝。
3、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鉴赏价值、史学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
4、他一生只留下两首诗,却用这书,让唐朝诗人风光了1000年
5、评选史上最厉害八大诗人,你会选谁?清朝有一人上榜
6、郑燮,号板桥,乾隆元年进士。知范县,爱民如子。绝苞苴①,无留牍。公余辄与文士觞咏,有忘其为长吏者。调潍县,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贷,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上宪嘉其能。秋又歉,捐廉代输②,去之日,悉取券焚之。潍人戴德,为立祠。燮有奇才,性旷达,不拘小节;于民事则纤悉必周。尝夜出,闻书声出茅屋,询知韩生梦周,贫家子也,给薪水助之。韩成进士,有知己之感焉。官东省先后十二载,无留牍,亦无冤民。乞休归,囊橐③萧然,卖书画以自给。文宏博雄丽,诗宗范、陆,词尤工妙。书出入汉隶中而别开生面。以余事写兰竹,随意挥洒,笔趣横生。其画作不独海内宝贵,即外服④亦争购之。
7、“放心哈各位父老乡亲,我走时,会把这些处理得干干净净,让你们没有后顾之忧,行了行了,都回去吧,家里的汤还在灶上热着吧,别烧干了都……”
8、谈及吃亏,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
9、曹操为什么非要斩了神医华佗?后汉书揭开谜底,曹操是正确的
10、后来调任山东潍县知县,遇上饥荒年景,出现人吃人的局面。郑燮打开官家的粮仓救济百姓。有人劝阻他(让他向上级请示),他说:“这是什么时候?等辗转向上级请示报告,老百姓就剩不下一个了。
11、郑板桥(1693年一1765年),本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作画,注重师古而不泥古,尤擅写兰竹,尽为纸本墨写,未见勾勒设色,悟出写竹三个阶段——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传世作品有《竹石图》、《芝兰全性图》、《兰石图》、《丛竹图》等。
12、乾隆十七年,主持修潍县城隍庙,撰城隍庙碑记,在文昌祠记和城隍庙碑记里,板桥力劝潍县绅民修文洁行”,在潍且百姓间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同年,与潍县童生韩镐论文,并作行书七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在潍县任上著述颇多,其《潍县竹枝词》四十首尤为脍炙人口。“民于顺处皆成子,官到闲时更读书”。官潍七年,板桥无论是在吏治还是诗文书画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峰,“吏治文名,为时所重”。板桥居官十年,洞察了官场的种种黑暗,立功天地,字养生民的抱负难以实现,归田之意与日俱增。
13、郑板桥是清代官吏、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他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是“扬州八怪”之一。
14、《劳伦斯中短篇小说集》囊括了劳伦斯毕生创作的经典中短篇小说,是在国内出版的最全的中短篇小说集。劳伦斯二十来岁上以一个短篇小说《序曲》获得《诺丁汉卫报》征文奖并开始在文学上崭露头角,以《逃跑的公鸡》(又名《死去的人》)落幕,似乎这是上天的刻意安排。
15、茶宜。凉台静室,明窗曲几,僧寮、道院,松风竹月,晏坐行呤,清谭把卷。
16、年少轻狂?炫妻狂魔?这样的杜甫你认识吗?
17、可想而知,刚刚闹过饥荒,老百姓肯定是没钱交税的。把百姓卖了,都没几个钱,吃饭都成问题,更何况交税?
18、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19、徐悲鸿是我国现代著名画家。全书收录徐悲鸿各时期相关图像260幅与代表性作品80幅,融新史料性、学术性与可读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特色阅读模式,分为英才长成、留学生涯、踌躇满志、任重道远、壮心不已五章,从徐悲鸿官费去巴黎留学的曲折路,到其在欧洲多国举办个人书画展并闻名世界,从抗战期间想法设法在国内外筹款支持抗日,到悉心教授学生们并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以描述、分析、诠释的图像学视角,系统展现一代大师自强不息、爱国明志、珍惜人才、壮心不已的艺术人生。
20、简单粗暴点翻译就是,你这个老天爷,难道还能把我的恨口钳住,不允许我哼唧两声了?
五、郑板桥集文言文翻译
1、东坡先生云:万人如海一身藏。离任归田后,杨师客居燕京,杜门却扫,专心治学,金石、考据、鉴赏,无不涉猎。东坡又云:此心安处是吾乡。一隅小筑,可藏初心,可纳万境,可作逍遥游。
2、“吃亏是福”则蕴含大道:太圆满的时候,就是亏损到来的时候。而亏损的时候,也是盈利机会渐渐积聚的时候。如果内心不患得患失,能看到福祸和盈亏是相辅相成的,心情就可以平衡安静下来,幸福也就在眼前了。
3、对于潍县不幸的百姓来说,遇到郑板桥,算是幸运。
4、指不定某天,某个曾经完全意想不到的字,就能酿成一桩诛九族的惨案。
5、看完下面这些字,我好像忽然明白了。
6、不满意直接拒收即可,签收后7天内无理由包退,15天内包换;
7、六月,郑板桥离开南通前往如皋,寓居丰利的汪氏之文园。文园是著名江东名园,为清中期富甲一方的汪氏(汪士栋、汪之珩、汪为霖)祖孙三代所有。乾隆年间,“凡名流之游于皋者,必招致文园”。除郑板桥外,“扬州八怪”里的黄慎、罗聘、李鱓、李方膺等,还有著名文学家、“性灵诗派”领袖袁枚,都曾到过这里。七月初郑板桥在这里与汪之珩、王竹楼、郭琅亭、黄瘦石等人共度七夕,写字作画,谈古论今,吟诗作对……在文园,他完成了两篇自传性文章《刘柳村册子》和《板桥自序》。
8、老头点头说道:"这画,真是太好了!一般人看不出他画的是竹林,只有打雷下雨的时候,闪电一照,才看出是竹林,麻雀将它当成真的竹林,飞来避雨,所以就撞在墙上死了。"
9、5:大地悲歌(屈原传)/中国文脉系列
10、我们常觉得,文人是那种除了嘴以外,身体其他地方都软的人。
11、煎茶七类。人品。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要领其人与茶品相得,故其法每传于高流大隐、云霞泉石之辈、鱼虾麋鹿之俦。
12、所以,看到你的偶像,尽管模仿吧。
13、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14、据《清史稿·郑燮传》记载,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
15、只见冉冉青竹、吐香幽兰、傲霜秋菊、落雪寒梅等飞到扇面上,又配上诗行款式,使扇面诗画相映成趣。周围的看客争相购买,不一会儿功夫,一堆扇子便销售一空。
16、此后,郑板桥还游览了如皋城东的“佘氏壶领园”,感慨前贤冒辟疆与佘仪曾“澹泊明志”之情,在赏玩时将“佘氏壶领园”更名为“古澹园”,并作《过古澹园》一诗:“隔水名园向范家,清秋雨过好烟霞。谁将玉笛三更弄,吹白葭芦一片花。”
17、无留积,亦无冤民”,深得百姓拥戴。潍县富商云集,人们以奢靡相容,郑板桥力倡文事,发现人才,留下了许多佳话。作“难得湖涂”横幅。
18、反观徐渭书法,是真正的乱石铺街,信手拈来,毫不经意,而又极其和谐。这一点,郑板桥很清楚,也很清醒,所以“青藤门下走狗”既是他的自我解嘲,也是给前辈的无限敬意吧。
19、杨师是个大部头,玄深古奥,从师二十年,竟未读懂一二。师自客居燕市,蒹葭秋水,很难缘悭一面。虽千里之外,师徒间皆息息相通、心心相印。每心灵蒙尘,乱花迷眼,为俗世所惑时,总得杨师开示。谆谆教诲中,顿觉清音过耳、清气扑面、清流洗心。
20、读懂《红楼梦》才知道,什么是中国真正的贵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