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
1、负势竞上: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负,凭借。竞,争着。上,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这从下文“千百成峰”一语可以看得出来。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3、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4、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5、夹着江水的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让人心生寒意。
6、第二段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7、无绝:就是“不绝”。与上句中的“不穷”相对。绝,停止。
8、互相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里均作动词用。
9、一百徐里(数词,实指,一百)
10、古义:本文是动词作名词,指飞奔的马。例句:猛浪若奔。
11、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波浪像飞奔的马。
12、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意思。
13、(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4、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树木在江面上边遮蔽着,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15、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16、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船”。
17、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8、古文名篇|陈寿《隆中对》全文翻译及解析,一起来看诸葛亮如何帮刘备规划一统天下的蓝图!
19、没有与中原四书的文章,题主所问应为《与朱元思书》
20、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悦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二、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赏析
1、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实是/欲界之仙都B.蝉/则千转不穷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D.水/皆缥碧
2、古文名篇|欧阳修《卖油翁》全文翻译及解析,一起体会熟能生巧的真谛!
3、如实称武帝为齐明佐命,武帝不悦,以“其书不实”为名,使中书舍人刘之遴诘问数十条,竟支离无对。武帝下令焚之,并免其职。
4、(19)反:同“返”,返回。
5、风烟俱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净,散净
6、在三峡修建水利工程,同时搞旅游开发。在富阳到桐庐一带搞旅游开发。(要抓住两个地方的特点来谈。)
7、风和烟都消散了,天和山变成相同的颜色。(我乘着船)随着江流漂荡,随意的向东或向西漂流。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异的山,灵异的水,天下独一无二的。水都是青白色的,清澈的水千丈也可以看见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8、横柯上蔽: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9、《梁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古气”,在当时颇有影响,自其文风清拔,而有“古”气,自称“吴均体”。其诗今存140余首,多为友人赠答、赠别之作。音韵和谐,风格清丽,属于典型的齐梁风格;但语言明畅,用典贴切,无堆砌之弊。
10、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长着绿的透出寒意的树,山峦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争着向上,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泉水飞溅在山石之上,发出清越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11、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
12、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13、两文中都描写了山中的各种声音,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14、阅读下面两文,完成1—7题。(26分)
15、(乙)崇桢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潮。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争挐①一小舟,拥毳②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③,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④,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而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⑤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16、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从,跟、随。
17、晋南北朝时,政治黑暗,社会动乱。因而,不少知识分子寄情山水来排解心中的苦闷。《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一作宋元思)的一封书信中的一个片段。本文叙述作者乘船桐庐自至富阳途所见,描绘了这一段的山光水色,它创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使人读后悠然神往,仿佛也亲自领略了其间的山水之美;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喜爱自然,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抒发了作者对政治官场的厌倦和对功名利禄的鄙视以及希望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18、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异水”(水清、急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19、(10)互相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轩,高。邈,远。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轩邈,向高处向远处生长。
20、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三、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一句一翻译
1、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停止。
2、(19)交映:互相掩映。
3、(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4、书是一种文体名文体名,先秦时“书”为书信的总名,臣下向国君进言陈词,亲朋之间来往的信件,都称为“书”。如:《乐毅报燕惠王书》、《谏逐客书》、《报刘一丈书》、《与朱元思书》、《与妻书》
5、江水清白色,(清澈得)千丈深也能见到水底。游鱼和细石可以看到清清楚楚,毫无障碍。(那飞腾的)急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猛似奔马。
6、邈:远,作动词,“往远处伸展”
7、乙文中体现了“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这一旨趣的句子是
8、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9、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文中都有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甲文是
10、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里形容江水清澈见底。
11、蝉儿长久地叫个不停,猿猴长时间地叫个不停。像凶猛的鸟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那些整天忙于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光。
12、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13、共色:同样的颜色。共,同样。
14、其中《清溪神庙》、《阳羡鹅笼》尤为出色。吴均诗文著作较多,惜多散佚。
15、不久,武帝又召令撰《通史》,起三皇迄齐代。吴均撰本纪、世家已毕,惟列传未就而卒。
16、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7、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密而绿的树,高山凭依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群山竞争着高耸,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山峰。泉水拍打在山石上,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相互和鸣,鸣声嘤嘤,和谐动听。蝉儿长久不断地鸣叫,猿猴千百遍的啼叫不绝。像老鹰一样极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会平静下来。忙于治理社会事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即使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可以见到阳光。
18、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向高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
19、在昼犹昏:在白天,也好像黄昏时那样阴暗。昼,白天。犹,好像。
20、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四、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简短
1、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2、经纶(lún)世务:治理国家大事。经纶,筹划、治理。
3、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淡青色。
4、任意东西:意思是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东西,向东或向西。
5、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6、(4分)(1)飞奔的马(2)停(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⑷空(各占1分)
7、江水都呈现出青翠纯净的颜色,千丈之深也能见到水底。(水中)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卵石,都能直接看清毫无阻碍。湍急的水流比飞箭还要迅疾,汹涌的大浪势如奔马。
8、蝉儿和猿猴也长时间地叫个不断。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9、(20)横柯:横斜的树枝。柯,树木的枝干。上: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10、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左右。例句: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11、皆生寒树:使人感到有寒意
12、负势竞上。上:方位名词,,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向上生长"。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消散)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跑)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通“返”)
14、水都是浅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一眼望到底。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6、首段是总写全景,写出富春江山水之美。第一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绘的是远景,极目远眺,风停雾散,高爽晴空一尘不染,天山一碧,景象清新而壮阔。这既绘写景色,又暗点惬意畅游的季节。秋天特有迷人景象深深吸引作者,于是泛舟江上,兴致分外盎然。第二句,由远及近,由景及人,写的是泛舟情景和畅游心情。“从流飘荡”,既写小舟沿江逆水而上的情态,又抒写心中随遇而安自得其乐之情。第三句进而写出作者游踪,统观“自富阳至桐庐”百来里的山光水色之后,作者由衷赞叹:沿江奇山异水,天下无与伦比。
17、②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18、是从“奇山”“异水”两个方面中心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其中,“异水”分为:“水清”和“水急”两方面“奇山”分为:“山之形”“山之声”“山之理”“山之色”希望对你有帮助,谢谢
19、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指,向,向上。
20、吴均善于写作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三篇,俱以写景见长。如“绝壁干天,孤峰入汉。
五、与朱元思书原文及翻译拼音
1、奔:动词活用作名词,文中指飞奔的骏马。
2、总分结构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分写水之异,山之奇。水从两方面写:清,急山的特点:奇险绝
3、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直接看见,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夹江两岸的高山上,都生长着耐寒的树,山峦凭依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争着向上,笔直地向上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4、(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心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5、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6、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7、(6)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8、缥(piǎo)碧:青白色。
9、现存的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是继南朝宋东阳无疑《齐谐记》而作,故事曲折生动,人物性格鲜明,鲁迅誉为“卓然可观”。
10、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1、(16)鸢飞戾天:语出《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潭。”意为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鸢,俗称老鹰,善高飞,是一种凶猛的鸟。戾,至、到达。者:……的人。
12、(2)“急湍甚(于)箭”(省略介词“于”)
13、水都是青白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一直看下去,水底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头都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
14、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走、飘荡,向西走、飘荡。
15、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视觉)
16、注:①罗纨(wán):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17、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喻)
18、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净、散净。
19、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20、横柯(kē)上蔽:横斜的树木在上面遮蔽着。柯,树木的枝干。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面。蔽,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