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国论
1、了解写作背景,领会作者讽谏北宋王朝的写作意图和本文借古讽今的写法;
2、C.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山人,后人将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著有《嘉祐集》。
3、苏轼的《六国论》针对六国久存而秦速亡的对比分析,突出强调了“士”的作用。苏轼认为,六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人了,国家就可以安定了。
4、A.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
5、省略句:较秦(受赂)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6、犹有可以(可以凭借)不赂而胜之之势
7、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8、其视四境,而秦兵(军队,名词)又至矣.
9、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10、故不战而(转折连词)强弱胜负已判矣。
11、苏轼的文章汪洋肆意,明白畅达,又不乏严谨的结构特征。
1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
13、从历史情况看,六国灭亡的原因并不是苏洵所说的“赂秦”。六国的失败,主要是政治上保守,因循守旧,不重视改革,不能坚持“合纵”政策去对付秦国的“连横”政策,被秦国远交近攻的手段各个击破。另一方面,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具备了统一中国的实力。加上战国长期的战乱,民不聊生,由分裂到统符合人们的愿望。秦国统一中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4、斯用兵(战争,名词)之效也.
15、假设论证:“向使……”
16、听课文朗读录音,正音;
17、之:子孙视之(代词,代土地)不甚惜,举以予人
18、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一百一十三:“一篇议论,由《战国策》纵人之说来,却能与《战国策》相伯仲,当与子由《六国论》并看。”
19、储欣《评注苏老泉集》卷一:“谓此悲六国乎?非也。刘六符来求地,岁币顿增,五城十城之割,如水就下,直易易耳。借古伤今,淋漓深痛,文钞谓忽人正论,犹花似雾中看也。”“此篇当与《几策·审敌》参看。”
20、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D项,“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错。“小李杜”指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二、六国论原文及翻译
1、用一句话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中心意思,本段内容印证了第一自然段中的哪一句话?本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赂秦的危害?
2、不赂者以赂者丧(齐赵燕)
3、《过秦论》组材以时间为序;《六国论》组材以事物类别为序。《过秦论》从秦孝公写起,历经惠文、武王、昭襄王,延及考文王、庄襄王,及至始皇,具体记述了秦国由弱变强,由强及弱而亡的历史。《六国论》则将六国中直接赂秦而亡,因他国赂秦而亡,分别加以归类,进行具体分析阐述,进而得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结论。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5、楚汉争战的祸乱,老百姓都差不多了,豪杰应当(也)所剩无几了,而代国的丞相陈豨经过赵国的时候,跟随的车辆有上千乘,萧何曹参当政,也没有禁止过。到文帝、景帝、武帝的时候,法令极其严密,但是吴王刘濞、淮南王、梁王、魏其侯、武安侯之类的人,都争相招致宾客。是不是以秦朝的祸乱为警戒,认为功名富贵不能完全约束天下的士人,因而稍稍放宽对他们的限制,使得有人能够通过这种方法被选拔出(而不留在民间成为隐患)呢?
6、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之国,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7、《六国论》是苏洵史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契丹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8、(教师点拨:音近通假)
9、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名作状)
10、回顾历史事实,学会区分“政论”与“史论”
11、①对比论证法。如“赂者”与“不赂者”对比;秦与诸侯双方土地得失对比;赂秦之频与“一夕安寝”对比。作者通过对比论证,说明北宋王朝如果赂敌,实在是最下策的做法。这样对比,孰舍孰取,非常鲜明。
12、文章开篇即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然后以史实为据,分别就“赂秦”与“未尝赂秦”两类国家从正面加以论证;又以假设进一步申说,如果不赂秦则六国不至于灭亡,从反面加以论证;从而得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的论断;最后借古论今,讽谏北宋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文章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既深入又充分,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13、读准,扫清文字障碍。
14、廖鹏飞语文工作室新课程教学系列
15、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地,前者实际多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16、论: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
17、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18、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动)
19、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20、惜其(代词,代赵国,它)用武而不终也。
三、六国论
1、学生齐读,整体强化。
2、补充:秦灭六国的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的灭亡,难道全部是因为贿赂秦国吗?”
5、苏洵的文章论点鲜明,论据有利,借古讽今,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6、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知识,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7、与(动词,亲附,亲近)嬴而不助五国也。
8、对于当时北宋的统治者是巨大的惊醒。被后世子孙所效仿学习。
9、(4)秦收受贿赂“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10、结果(“有限”与“无餍”对比)
11、暴:同“曝”冒着(创业艰辛)
12、以(介词,把)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介词,用)事(侍奉)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13、培养学生理清文章行文思路,把握主旨的能力。
14、同学们,高一时我们学习过贾谊的《过秦论》,在谈到六国灭亡的原因时,贾谊指出“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英雄所见略同,“弊在赂秦”是苏洵提出的“六国破灭”的主要原因。这种观点是否科学?有给我们当代人怎样的启示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苏洵的史论名篇《六国论》。
15、论点鲜明,论证严密
16、作者在写齐和燕、赵时,分别使用了表示不同感情色彩的词。说说作者对齐和燕赵的态度各是什么。
17、苏洵在《六国论》中,根据秦并吞六国而统一天下的历史事实,从六国相继破灭的角度,有理有据地论述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并分别从“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和“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这两方面进行论证。如果从苏洵针对北宋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批判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主张团结抗敌的观点,是无可非议的
18、①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19、赏析课文,突破难点
20、举例论证:齐、燕、赵
四、六国论注音
1、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2、《过秦论》与《六国论》虽然出自不同时代不同作家之手,但却有同曲异工之妙,堪称中学语文教材中又一著名的姊妹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4、B、韩、楚、魏三国以地事秦求苟安而不得。
5、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6、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7、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8、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9、洎牧以谗诛,邯郸为(成为)郡
10、至于苏洵是真傻还是装傻,我看是装傻。给皇帝写文章,不能太露骨,只能一点点督促,逼急了就得去岭南吃荔枝了。
11、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2、结论: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3、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14、发送验证码“mdrm”
15、识别主要文言现象,并串译全文
16、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17、殆:大概几乎(除此之外,殆还有危险得意思:思而不学则殆)
18、明确:中心论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19、大器晚成的苏洵,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谒见欧阳修。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20、(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整体把握便于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散文的主旨)
五、六国论原文
1、每个小组需要完成的任务:
2、或(代词,有的人)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3、思维发展与提升:了解苏洵的生平,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
4、相同点是立场相同,都是为助六国抗强秦;三人文中都善于运用比喻论证,辩证巧妙,形象生动。不同点是观点、文风上的不同。
5、北宋宝元三年(1040年),苏洵经过五六年的刻苦研读学问已成,仲兄苏涣从开封士曹移任阆州通判。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九月苏轼被任命大理评事,苏辙被任命秘书省校书郎。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三月,《太常因革礼》编撰完成。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6、(提问)作为一篇典范的史论文章,本文是按照什么论证思路,运用哪些论证手法,展开论证的?
7、第三段是如何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一分论点的?
8、“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9、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据说27岁才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右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京城,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2篇,《权书》10篇,《衡论》10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10、苏辙的《六国论》则是针对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史实,指出他们相继灭亡的原因是不能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灭国是咎由自取。
11、②引用论证法。如“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者用这一形象的比喻,雄辩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
12、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
13、《六国论》选自《嘉佑集》卷三。这是苏洵所写的《权书》中的一篇,《权书》共10篇,都是史论的性质。苏洵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单纯地评论古代的历史事件,而是借古讽今,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采取妥协苟安的外交政策。
14、(可惜历史是没有假如的,三国相继灭亡)
15、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决定了。到了覆灭的地步,道理本来就是这样子的。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
16、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名作状)
17、如果将第四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五段,文章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18、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9、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之)以予人
20、分论点2:不赂者以赂者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