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荆轲刺秦王知识点
1、(1)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2、之次所旁丛祠中(动词,驻扎)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诚恳,不欺骗)
4、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顾()计不知所出耳!
5、(2)窃为大王不取也:
6、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心意改变)
7、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应“知其事”宾客)
8、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9、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10、顾计不知所出耳(不过,只是,表轻微的转折。)
11、(3)发上指冠:形容极度愤怒。
12、荆轲奉(捧着)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按照)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以……为怪)之,荆轲顾(回头看)笑武阳,前为谢(谢罪,道歉)曰:“北蛮夷之鄙(粗鄙,见识短浅)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宽容,原谅)之,使毕(完成)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13、(20山东高考)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朝:朝拜,朝见
1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因为
15、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名词用作动词,走上前。
16、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7、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18、1、拔剑,剑长,操其室(名词,剑鞘)
19、(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20、⑴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
二、荆轲刺秦王知识点思维导图
1、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2、⑼待吾客与(之)俱(往)(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3、秦将王翦破赵()进兵北略()地
4、群臣惊愕,卒起不意(料到)
5、图穷()而匕首见诸郎中()执兵
6、(3)表目的,前一个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来”“用来”“以便”。
7、(3)鄙人:古代表谦卑的自称。
8、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穿着上朝的礼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9、翻译:风声萧萧悲鸣啊易水彻骨寒冷,壮士这一离去啊就永远不再回还!
10、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购:重金征求,悬赏。邑:封地。)
11、1、以次进(名词,次序)
12、(7)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
13、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14、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着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的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秋风萧瑟,筑声悲凉,感人肺腑。撼人心魄源于凄惨悲怆气氛的呈现。送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听者“皆垂泪涕泣”,继而“皆嗔目,发尽上指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隆重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
15、高中学习帮小程序(点击进入)
16、东向: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文中项王的座次最尊,张良的座次最卑。
17、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对待)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怎么办)?”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眼泪)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只是,不过)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怎么样)?”樊於期乃前(上前)曰:“为之奈何(怎样做呢,怎么办)?”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这样的话,那么)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被)陵之耻除矣。将军岂(岂非,是否)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18、燕国有个勇士秦舞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过人,人们不敢同他对视,于是叫秦舞阳做助手。
19、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然,却)
20、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三、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归纳一词多义
1、顷之(过了一阵,没多久)未发,太子迟(认为……迟缓)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通“已”,已经)尽矣,荆卿岂(难道)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我)所以(……的原因)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2、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 今义:年长之人。
3、未知生,焉知死?——孔子
4、注:此归纳仅作参考,如有不全,请各位同学自己补充。
5、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6、3、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动词,引导,率领)
7、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8、(6)悲歌击筑:亦作“悲歌易水”。常用以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9、人不敢与忤视(正眼看。忤:逆。)
10、顾计不知所出耳(副词,只是,不过)
11、成大事者不能意气用事、急躁偏狭
12、答案依靠别人的力量却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齐,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13、(4)不过、只是/回头看/拜访(5)驻扎,驻军/军队/军营
14、(20全国卷Ⅲ)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病:生……疾病
15、病桓公身有疾.左右病(担心)之,求扁鹊治,而不治,病(疾病)入内脏,遂死。后人以为此事非大臣之过也,乃桓公之病(缺点)。今人常以此相诟病(责备)。
16、3、岂可得哉(疑问代词,怎么)──《荆轲刺秦王》
17、(20全国卷Ⅰ)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兵:战事
18、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9、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指中医医生。
20、1、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动词,辞别,告辞)
四、荆轲刺秦王知识点归纳总结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
2、1、唯君图之(动词,考虑)
3、蒙嘉替他先在秦王面前说道:“燕王真的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起兵抗拒大王,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象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税赋,只要能够守住祖先的宗庙,按时祭祀就行了。(燕王)害怕不敢自己来陈述,恭敬地砍下樊於期的头,并献上燕国督亢的地图,用匣子封好,燕王亲自拜送庭前,派使者来报告大王。一切听凭大王的吩咐。”
4、家祭勿忘告乃翁(代词,你的)
5、1、诸郎中持兵,皆陈殿下(陈列,动词)──《荆轲刺秦王》
6、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缘故
7、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8、(4)教乃今得闻教名词,指教,jiào。
9、④乃朝服,设九宾(穿朝服)
10、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11、(20山东高考)太建五年,贞乃还朝朝:朝廷
12、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刺秦王不中,被杀死。麻烦好评!!~~
13、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14、无可奈何:没有办法,无法可想。表示事已如此,再要挽回已是无能为力。
15、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16、一轮复习‖必修一《荆轲刺秦王》
17、三通“悦”,高兴。
18、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返回。)
19、答案(1)动词,做、干(2)动词,认为(3)动词,是(4)介词,替(5)介词,替(6)介词,替(7)介词,被
20、到达秦国后,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五、荆轲刺秦王的知识点
1、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穿着上朝的礼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捧着)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按照)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以……为怪)之,荆轲顾(回头看)笑武阳,前为谢(谢罪,道歉)曰:“北蛮夷之鄙(粗鄙,见识短浅)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宽容,原谅)之,使毕(完成)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2、(1)陛下:古代对君主的尊称。
3、(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4、诚能得樊将军首: 如果真的
5、见陵之耻:被(表被动)
6、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7、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杀人,人不敢与忤视(正眼看)。乃令秦武阳为副。
8、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9、(21)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10、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俱:一起远:adj.作n.远方)
11、九宾: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九位礼仪官员,迎接宾客时则高声呼唤,上下相传,声势威严。
12、山东:顾名思义,在山的东面。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因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文中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13、形容词作名词其人居远(远:远的地方)
14、7、以次进(介词,按照)
1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惧怕。)
16、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17、2020高考全国Ⅱ卷文言文
18、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9、(20全国卷Ⅲ)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兵:兵法
20、(4)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