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穿井得人文言文翻译
1、吾怜余之识浅,之走北,学文言。谢林晓师之于吾,受益匪浅,吾将去之,愿或再来之,与屈、林、郑、欧氏学之,毕。
2、国人道之:道之,讲述这件事
3、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用文中的话回答)
4、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家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5、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6、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以何为丞相()()
7、D.由陈元方的言行可看出其父陈太丘应是个守信懂礼的人
8、没写价格的资料可打印word文档是免费的,写明价格的资料可打印word文档则是收费的。
9、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启发?
10、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
11、宋国有户姓丁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到远处去打水浇田,常常有一人停留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了一个人。”听了的人就去传播:“丁氏挖井挖到了一个人。”举国上下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答道:“节省一个空闲的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听到传闻,还不如不听。
12、2015年寒假,就来走向北大——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13、止①止有剩骨止:②一狼得骨止止:
14、《穿井得一人》出于《吕氏春秋》,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
15、____________________
16、(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17、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
18、出自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
19、我欲之楚()将奚为北面()吾马良()此数者愈善()
20、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二、穿井得人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1、B.城里的人都讲了这个道理。
2、12月9号上午第二节课
3、上了林晓老师的“5天突破文言词汇”课,我对文言文词汇、文言句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林晓老师上课方法新颖,用古文、现代文、英文同时讲解文言文,使文言文教学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4、泛读课文,理解文意。
5、结合文言文考查点,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为孩子们归纳剖析文言词汇语法,突破文言学习障碍:
6、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
7、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①,告臣曰:“我欲之②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③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④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8、从神话故事读文言文|皇帝擒蚩尤
9、一个成语,一个道理。古文短小精湛,鬼斧神工,内涵深刻,读来耐人寻味。
10、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11、其①恐前后受其敌其:___②场主积薪其中其:___
12、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3、“打井获得了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中得到一个人呀!
14、①及其家穿井——其,代词,他的。
15、本文作者就和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主要运用了的论证方法。
16、A.城里的人都称赞这件事。
17、一屠晚归屠:缀行甚远缀:
18、资料是存在百度网盘中的,新疆地区会屏蔽百度网盘的链接
19、屠暴起暴:又数刀毙之毙:
20、《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吕不韦重要的巨著,公元前239年左右完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的前夕。其书“基本上以道家为宗,取各家之长而弃其短,所以能成一家之言。”
三、穿井得一人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蕴含的道理,对自己有所启迪。
2、全国人都把“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
3、诸葛亮认为一个人要成才成学应具备哪些条件?
4、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5、解释下列划线字的含义(4分)
6、(8)丁氏对曰——对:应答,回答。
7、《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所撰的一部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共26卷,160篇。收入鄂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书中,改名为《穿井得一人》,2016年收入人教社新版语文教科书中(与两篇《伊索寓言》及列子作品《杞人忧天》同属《寓言四则》。
8、(2)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9、穿井得人① (原文)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10、此文出自春秋时代吕不韦所写的《吕氏春秋》。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11、从历史故事读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
1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求学探索(如果)像这样,不如什么都没听到。闻:知道、听说,引申为求学探索。
13、从神话故事读文言文|后羿射日
14、文言文作为我们传统的文化、民族语言,我们必须重视。学习文言文可以提升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交谈能力,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习文言文,而且要学好文言文。
15、是秦汉道家的代表作之一。吕不韦是秦国一代名相,任职于战国末年。吕因散尽家财帮助在赵国为人质的嬴异人立嫡有大功劳,在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后,被任用为秦国丞相。
16、注释:①管仲、隰(x)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③掘:挖。
17、词类活用与偏义复词
18、诗词古文可提升个人文学修养,那如何读懂呢?这便是个难题。但若是按照林晓老师的方法“扫读弄清三个关系”,文意把握便没有了障碍。
19、赶紧拨打下方的抢报热线报名吧!
20、D.城里的人都为这件事叫好。
四、穿井得人文言文翻译注释
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2、意①意暇甚意:_____②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意:____
3、赵威后的言论体现了____思想,历史上还有哪些哲学家、思想家有类似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国人道之——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这件事。
5、从寓言故事读文言文|鹬蚌相争
6、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7、解析:结合全文来看,其他人对丁家人说的“穿井得一人”理解有误,且这种错误的理解越传越广。文章最后一句说:“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指的是“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8、早年经商于阳翟,扶植秦国质子异人回国即位,成为秦庄襄王,拜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
9、解释一词多义现象:
10、(译文):宋国有一家姓丁的,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等到他家打了一眼井之后,便对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一个人。”有人听到这话,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人都谈论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宋国国君派人去问姓丁的,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我认为造成这样的错,国人和宋君都有错,国人不应该对子虚乌有之事不加思考便误传,而国君更不应该听到什么传闻之后就相信,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
11、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
1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13、翻译课文,掌握翻译古文的方法。
14、我诚邦士也()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
15、原文: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6、从神话故事读文言文|夸父逐日
17、经过走向北大林晓老师8天文言文的学习,我感受到:
18、从历史故事读文言文|曾子杀猪
19、从阴阳五行的理论架构,到经验主义的具体论证;从养生和贵己的“内圣”,到君臣之道和善治天下的“外王”;从个人和国家、社会和政权之间的关系调适,到自然之道支配下的生理、物理、事理和心理的互相配套,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吕氏春秋》总括先秦诸子,开启秦汉先声,在管理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0、C.陈太丘不与友人打招呼就独自上路,陈太丘不讲信用。
五、穿井得人文言文翻译
1、青山建五校区(青山区和平大道建设五路热电宾馆3楼)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之①又数刀毙之之:__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之:___
4、优莫把赵襄子饮酒五日同纣的行为作_______,语意深长。
5、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
6、(点击上面的文字即可跳转到对应文章)
7、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被列为杂家,其实,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用自己的主导思想将其贯穿。
8、诫子书(诫:书:)
9、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
10、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
11、只有标题上写明可打印的资料才有word文档,找老师要资料的同学或是家长请直接说明要的是哪篇文章的资料,最好直接告诉我文章标题
12、《穿井得一人》出于《吕氏春秋》书卷二十二《慎行论·察传》 ,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言。
13、宋之丁氏:丁氏,姓丁的人家。之:的
14、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讨论并归纳:略
15、注释:①诸侯:指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等。②楚歌:楚人之歌,用楚国方言土语唱的歌。③不逝:是说被困而不得驰骋。逝,向前行进。④奈若何:把你怎么安排。若,你。⑤数阕:几遍。乐终叫阕。
16、从寓言故事读文言文|龟兔赛跑
17、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诸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8、天下之疾犬也()各死其处()
19、及其家穿井()国人道之()不若无闻也()
20、听到这样的传闻,还不如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