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古体诗的要求和规则)

时间:2023-04-1907:35:51 古体诗(古体诗的要求和规则)已关闭评论 59 阅读

一、古体诗

1、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2、仄声,类似于今天的4声,葛、个。

3、古体诗有杂言的一体。杂言,也就是长短句,从三言到十一言,可以随意变化。不过,篇中多数句子还是七言,所以杂言算是七言古诗。

4、故人幽径入柴门,云散中天月似盆。把盏三巡秋听海,登楼一哂夜销魂。浮生契阔隔尘网,世事浊清浇酒痕。年少当时耽妙句,韶华吟罢已黄昏。

5、谋篇指诗词的结构章法而言。对于诗,前人总结的经验很多,但归结起来一般不出“起”、“承”、“转”、“合”四字。

6、指作诗所押的韵或所依据的韵书。隋时陆法言着《切韵》,共分206韵部,分部太细,不便押韵。唐初规定相近的韵可以同用。

7、这是近体诗押韵的基本规则,即上句不押韵,仄声收,下句押平声韵。

8、2:用韵较宽,不受韵书限制。

9、指“词”而言,有长调、小令、慢、引等不同格式,用“词牌”作为格式的标志。

10、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

11、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12、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1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4、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15、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朝。《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朝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多。南北朝时的诗大都是五言的,唐朝及其以后的古体诗中五言的也较多。到了唐朝,七古大量出现,唐人又称七古为长句。

16、即"绝诗"。亦称"截句"、"断句"。诗体名。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

17、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18、古体诗 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四言诗,在近体诗中已经不存在了,虽不加“古”字,但不言而喻,就知道是古体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渊明的《停云》都是四言诗的典型例子。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五古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是五言古诗。汉代以后,写五言古诗的人很

19、即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里重复出现,此乃大忌。

20、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初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后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宋元以后的词、散曲和剧曲,因配合音乐,有时也称乐府。

二、古体诗的要求和规则

1、桥上裁光照彼岸。散文诗:散文诗有诗的音韵美感,又有散文的形式,内容上有散文性细解,又有诗的情绪和朦幻,是散文和诗两种文体的特点渗透,是散文形诗韵体。

2、古体诗的字数不定,有四言的,有言的,有六言的,有七言的;也有杂言的;近体诗有定字,流行的只有五言的和七言的两种,不得任意增减。

3、诗体名。全篇每句六字。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有古体近体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4、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

5、八十年中作笔耕,黉宫一笑共班荆。金貂换酒疑柯梦,白首挥毫思鹿鸣。李杜文章风骨在,苏辛才调泰山轻。灞桥驴背逢春雨,遥指桑榆万里程。

6、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7、借問龍泉劍?何如醉後狂!

8、律诗全诗总共有八句,每两句叫做一联,全诗总共四联,分别是“首、颔、颈、尾”。律诗也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像我们教材里学的杜甫的《登高》就是七言律诗。

9、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10、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11、诗意在慨叹征战之苦,谴责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利,使战士受到极大痛苦和牺牲,反映了士兵与将领之间苦乐不同,庄严与荒淫迥异的现实。诗虽叙写边战,但重点不在民族矛盾,而是讽刺和愤恨不恤战士的将领。同时,也写出了为国御敌之辛勤。主题仍是雄健激越,慷慨悲壮。

12、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到了唐代,大为发展。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13、都是指“格律诗”而言,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千万不能将“今体诗”跟现在所说的“新诗”混为一谈。

14、即用与原诗同一韵部的字,但不必用其原字。

15、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16、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17、注:①驾言迈:驾车远行。②寿考:寿命。③奄忽:很快。随物化:指死亡。

18、后来习用一人出上句,续者须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旧时多用于上层饮宴及朋友间酬应,绝少佳作。

19、邻句相粘:指上一联的下句起句平仄,与下一联的上句起句平仄相同。如山居秋暝第二联的下句天气晚来秋,是仄仄仄平平,仄仄起,则第三联的上句明月松间照,应也是平平起,所以是仄仄仄平平,但是因为句脚必须以仄声收,便变成了头粘脚不粘,是仄仄平平仄。

20、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三、古体诗的特点

1、古体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创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

2、但是七言律诗特指七言八句的格律诗,四句的格律诗是七绝、多于八句的格律诗叫做排律.例如杜甫的七律《秋兴八首之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七言绝句绝句特指四句的诗,七言绝句分两种,七言的古体绝句,和七言的律体绝句

3、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 》等都是七言古体诗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七言律诗七言古体诗不限制句子的数量,四句、八句、八句以上都是七言古体诗。

4、南宋时,平水人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同用的韵合并为107韵,后人又减为106韵,并称为平水韵,这便是沿用至今的诗韵。唐代实际所用的韵部,和平水韵所编大致相同。

5、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颌联”,五六句为“颈联”,七八句为“尾联”。

6、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7、去声30韵:一送、二宋、三绛、四寘、五未、六御、七遇、八霁、九泰、十卦、十一队、十二震、十三问、十四愿、十五翰、十六谏、十七霰、十八啸、十九效、二十号、二十一个、二十二禡、二十三漾、二十四敬、二十五径、二十六宥、二十七沁、二十八勘、二十九艳、三十陷

8、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9、介绍一本书看看《诗词写作指导》作者:尹贤花城出版社我有实体书,可惜没有扫描工具,传不上来呀。你找找看吧。

10、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11、辘轳韵者,双出双入。即律诗第第四句用甲韵,第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先用"七虞",后用"六鱼"等,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称。

12、古体诗和近体诗有区别 ,古体诗和近体诗都喜欢,但是更喜欢近体诗,因为近体诗是诗中带着锁链的佳作,唐朝诗巅峰之作。

13、四言诗。《诗经》中收集的上古诗歌以四言诗为主。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诗,曹操的《观沧海》、陶潜的《停云》都属于四言诗。

14、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15、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16、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

17、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18、这首诗未必是汉代的才女卓文君所作,也有可能是后人杜撰。据传说,司马相如发迹后,渐渐耽于逸乐、日日周旋在脂粉堆里,直至欲纳茂陵女子为妾。卓文君忍无可忍,因之作了这首《白头吟》,呈递相如。

19、第近体诗离我们其实不近,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之所以把以前多年前的诗叫近体,当然不是为了跟别人炫耀我们历史长。这个概念是唐朝人提出来的,他们管自己朝代的诗叫做近体,后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律诗和绝句的形式,后人也一直跟着唐朝人叫,没再改过。

20、紫云红霞照窗低,明月清风旧时衣。

四、古体诗和近体诗的区别

1、使用原诗中的韵字,但不必依照其次序。

2、掬、(jū),在古韵是入声一屋。

3、亦称"进退韵"。诗韵术语。邻韵通押特殊格式的一种。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有辘轳韵者,双出双入。有进退韵者,一进一退。"

4、问题:七律应该怎样写?

5、古代的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开始于唐代。从唐初开始,一种新的诗体形成了。这种诗体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格律规定,是一种格律诗,唐人称之为今体诗或近体诗,后人沿用唐人的说法,多称为近体诗。同近体诗相区别的一种诗体,是不受格律限制的自由诗。它产生于近体诗之前,唐人称之为往体诗或古体诗,后人沿用唐人的说法,多称为古体诗。古体诗,在唐代以前就有了,唐代及其以后的诗人仍有写作古体诗的。

6、亦称"转韵"。诗韵术语。除律诗、绝句不得换韵外,古体诗尤其是长篇古体诗,换韵较自由,既不限平声韵、仄声韵,也不限于邻韵。

7、一一(唐)李商隐《风雨》

8、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9、目前,流行的诗体有现代诗、古诗、西方十四行诗等。限于篇幅推荐五言律诗中的平起式:

10、①下列对本诗的解说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12、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是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其特征是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诗杂言体等。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杂言诗是古体诗所独有的,诗句长短不齐,有一字至十字以上,一般为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

13、B、第二种叫做鲤鱼翻波,

14、仄起平收,首句押韵 《次韵和徐老 八十初度》

15、要检查一首近体诗是否遵循粘对,一般看其偶数字和最后一字即可。如果对句不对,叫失对;如果邻句不粘,叫失粘。失对和失粘都是近体诗的大忌。

16、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17、平声,类似于今天的2声,歌、隔;

18、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19、古体诗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大讲平仄,用韵较为自由。近体诗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产生较晚,起源于南朝,至唐初成熟。其中的律诗,形式固定,格律严密,每首八句。

20、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五、古体诗包括哪些类型

1、西风苍凉吹鬓霜,醉卧残阳望远方。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相对于古体诗的诗歌名称。诗的格律创于梁沈约,至唐代沈佺期、宋之问又加以改进《新唐书•宋之问传》:“魏建安后迄江左(指六朝),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宋)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秀成文,学者崇之。”可见近体诗是在沈约提出的作诗是不讲四声,不忌八病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而形成的。从此,不讲四声、不忌八病,用语较为自由的诗,称为古体诗;讲究字句声韵,用语有严格限制的诗,称为近体诗,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两种。所谓“近体”是唐人当时的移谓,遂成定名。就中国诗歌整体而言,近体诗恰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4、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5、当然记住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很重要,就是说一三五字可平可仄,二四六字必须是平是仄不能混用。古诗也有轻松、开明的一面哟!

6、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

7、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8、高考诗歌的文学常识怎么出题?

9、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10、五言的仄起平收句:仄仄仄平平中,第三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仄仄平平平,就犯了三平调。

11、科举时代之试帖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同样也应用于应制之作及诗人集会分题。

12、有一个词叫诗语,意思是诗的语言。

13、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要求。

14、良宵昨夜梦,可怜不见朗。

15、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16、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17、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

18、对于每一个诗词爱好者来说,

19、上声29韵:一董、二肿、三讲、四纸、五尾、六语、七麌(yǔ)、八荠、九蟹、十贿、十一轸、十二吻、十三阮、十四旱、十五潸、十六铣、十七筱、十八巧、十九皓、二十哿、二十一马、二十二养、二十三梗、二十四迥、二十五有、二十六寝、二十七感、二十八俭、二十九豏

20、首末相应:首句平仄与末句平仄相同。如山居秋暝首句空山新雨后,平平仄仄仄,末句王孙自可留,平平仄仄仄。

点击展开全文
八字精批十年大运八字合婚六道轮回
罗隐是哪个朝代的(罗隐 个性说说

罗隐是哪个朝代的(罗隐

一、罗隐是哪个朝代的 1、毕竟你参加考试就是为了要当公务员,而公务员是代表政府形象的,你这得这么丑,咳咳,总是会影响市容的嘛,对不对? 2、建造的顺序的编排,显然反映了...
南文子为国忧(南文子为 个性说说

南文子为国忧(南文子为

一、南文子为国忧 1、我们先来看一看春秋时期,想要发动一场战争有多难。 2、《论语》日记(八佾篇——夫子木铎) 3、有客人到刘备的住所拜访,彼此相谈甚欢。诸葛亮忽然走了进来...
渔家傲(渔家傲李清照) 个性说说

渔家傲(渔家傲李清照)

一、渔家傲 1、①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2、眼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意思。...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画 个性说说

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画

一、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1、(仅展示部分内容,获取全部请拉至文末) 2、(1分)顺着。 3、说“彼”。“彼”有两个含义:指“那”、“那个”。上文“击彼此应”,意为敲击那个,这个...
山市蒲松龄(山市蒲松龄 个性说说

山市蒲松龄(山市蒲松龄

一、山市蒲松龄 1、同人:共事的人或志同道合的人 2、青冥:青色的天空。青,形容天空的颜色。冥,形容天高远无穷的样子。 3、其:它,指“危楼”。 4、惊疑:惊奇,疑惑。 5、毕...
与朱元思书译文(与朱元 个性说说

与朱元思书译文(与朱元

一、与朱元思书译文 1、(21)缥碧:青白色。 2、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3、(6)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4、又如“轻云纫远岫,细雨沐山衣”,“白日辽川暗,黄尘...
大雪诗词(大雪诗词原创 个性说说

大雪诗词(大雪诗词原创

一、大雪诗词 1、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2、周边沧桑的房屋石阶小桥都是些追随他的小色鬼…… 3、泥深麦牢风莫吹,明年作饼大如箕。 4、我用一根针小心翼翼地将他(她)穿起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