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元宵节的诗
1、关于元宵节的古诗句如下:宋代周端臣的《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唐代卢照邻的《十五夜观灯》: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唐代崔液的《上元夜六首·其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宋代刘辰翁的《永遇乐·璧月初晴》: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清代符曾的《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宋代蒋捷的《女冠子·元夕》: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唐代张祜的《正月十五夜灯》: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宋代苏轼的《蝶恋花·密州上元》: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明代王磐的《古蟾宫·元宵》: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2、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3、大家喜欢元宵节,是因为这几天是官方认证解除“宵禁”、放飞自我的日子。
4、灯光、月光、柳梢似乎都成了爱情的见证。在花前月下相会的一对情侣此时共叙衷肠,他们沉浸在这美好的夜晚,词作没有交代他们在说些什么,我们也没有必要去猜想他们在说什么,在这样美好的夜晚,与心上人共叙衷肠,就已经足够了。
5、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6、已经习惯了,每年这段日子
7、帽落宫花,衣惹御香,凤辇晚来初过。
8、关于元宵节,还有一句诗,叫做“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说的是年轻男女在黄昏时约会的情景。
9、《京都元夕》元元好问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10、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11、无穷天地今古,人在四之中。
12、《上元夜》唐崔液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3、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元 宵》 (明) 唐寅
14、不夜城中陆地莲,小梅初破月初圆。
15、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16、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17、想到逢年过节都回去看看,却总是淹没在工作上
18、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19、这些诗句正是写元宵节灯会的情景,苏味道诗中的“花”正是被装扮成节日彩灯的花灯。元宵节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是恋爱中的情侣约会的良好时机。
20、《生查子·元夕》全词如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其中“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两句流传千古,相信大家一定听过,耳熟能详。
二、关于元宵节的诗句
1、《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平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孩子们,也都穿起最华丽的衣服,到街上游玩赏灯。
3、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
4、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5、以上列举的几位词人的几首词作散文写法,很明显有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写法的痕迹,抑或说是欧阳修这种方法的运用或者翻新。小结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具有的《诗经》中《国风》那种明快、浅切、自然风味,则是其他词所不具备的。
6、年到元宵灯火燃,龙腾狮舞夜难眠。满帘花影月三一碗汤圆情万千。《元宵夜思儿》
7、处处城乡庆上元,烟花灯火表心欢。天寒难锁新春意,炉暖宜烹白玉丸。《鹧鸪天·庆元宵》作者:东方骏
8、新年来的第一次月圆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灯火通明,准备着一场彻夜不眠的狂欢。
9、盈耳嵩呼声不绝,熙熙春意入箫韶。
10、花朵们开昏了头,一会儿开成红色、白色,一会儿开成黄色
11、《京都元夕》元好问〔金朝〕
12、看到六鳌仙有泪,神山沦没已三年!
13、柳院春归雪未干,试灯歌巷月痕寒。
14、烂熳惟愁晓,周游不问家。
15、《元宵》唐寅〔明代〕
16、因为这天“宵禁”解除,男男女女走在街上,很有可能就遇到了自己的心上人。
17、汪曾祺曾在书中写:故乡的元宵是静悄悄的,但却一定有“灯节”,仿若不去看看灯,“年就没有过完似的”。
1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妩媚多姿的柳树稍的映衬下,明月显得是那样的善解人意,那样的温馨浪漫,在这样一个温馨浪漫的夜晚,怎么能辜负如此的良辰美景呢?
19、在很多地方,“走百病”是元宵节的夜晚绝不能缺少的环节,妇女们穿着节日的盛装,结伴而行,逢桥必过,寓意延年祛病,祈求明年一切顺遂,一直要走到半夜才会回来。
20、碧玉融成万里天,满城罗绮竞春妍。
三、关于元宵节的诗句古诗
1、不过那会儿没有路灯、霓虹灯,也没有大商场,就算外出,也实在没啥好玩的。
2、官里逢重归心切大刀。美人痛饮读离骚。因感秋英、饷我菊花糕。
3、趁着月色,赶快将一年的辛苦抖落抖落,跨向新的一年吧!
4、生查子·元夕作者: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5、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
6、灯转华夏千年过,些小佳节继开来。香车宝马今何在?喜庆中原亿众安。《元宵有感》
7、如果不尽兴游玩,开怀大笑,怎么对得起这样的吉日良辰?
8、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9、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清)符曾
10、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11、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12、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13、自除夕守岁那夜开始,在元宵的月色下结束,月亮从朔到望,正好是从无到圆满,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春节。
14、岁岁闹元宵,轰天锣鼓敲。烟花分外美,民俗实堪骄。琴瑟伴歌舞,佳人摆细腰。万疆安泰日,户户醉酕醄。《庆元宵》作者:东方骏
15、《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隋隋炀帝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16、装满糖浆的果实在炉火中成熟
17、《生查子》,双调,四十字,仄韵。元、明两代以来,词学家常把两叠的词称为“双调”。在汲古阁刻本《六十名家词》中的校注,清代著名词家万树的《词律》中,还有清代的《钦定词谱》中,都用“双调”这个名词,这其实是不准确的说法。
18、头白齿牙缺,君勿笑衰翁。
19、所以,元宵节才是正宗的中国情人节。
20、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京都元夕》元好问
四、辛弃疾写的关于元宵节的诗
1、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2、十万钩陈灿锦,钧台外、罗绮缤纷。
3、火树银花巧斗明,笙歌声沸满春城。
4、说与儿曹休谇语,黄州明日买残灯。
5、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
6、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7、辛弃疾《青玉案·元夕》: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8、词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了一个温馨而浪漫的夜晚,这为接下来主人公的出场做好了情境的渲染和铺垫。
9、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10、从这一层来说,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在情与景交融、人与景交融、甚至是词作本身的表情达意上,的确是一首非常好的词作。
11、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12、还有美丽女子的美好笑容映照在九枝的火光下。
13、一轮宝月明如昼,万斛金莲开满城。
14、再比如在南宋词人吕本中的词作《采桑子》中上片写“恨君不似江楼月”,下片写“恨君却似江楼月”;辛弃疾《采桑子》上片写“少年不识愁滋味”,下片写“而今识尽愁滋味”。都明显有欧阳修《生查子》的“重头”写法的影子。
15、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16、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17、尚喜今年民意乐,一般箫鼓两般听。
18、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19、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20、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五、关于端午节的诗
1、七宝修成合璧,重轮岁岁中天。
2、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
4、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
6、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
7、翻译:只有灿烂的灯缺少皎洁的月不能尽兴,只有皎洁的月没有灿烂的灯不能算春天。春天来到美人如花似玉,彩灯在如水似银的月下放出光芒。满街都是戴着珠宝翡翠春游的村女,歌声嘹亮,笙管悠扬,那是小伙在赛社神。如果不尽兴游玩,开怀大笑,怎么对得起这样的吉日良辰?
8、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9、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10、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作者:欧阳修
11、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
12、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13、满城箫鼓元宵节,小馆灯花孤闷时。
14、滦河半夜渡层冰,千里淮扬十日程。杨子江头沽酒宿,蓟门树里听鸡行。
15、《青玉案·元夕》,全词如下: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实在太著名了,尤其最后两句,可谓家喻户晓。
16、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17、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18、满街珠宝翡翠闪耀,那是春游的村女,歌声嘹亮,笙管悠扬,那是小伙在赛社神。
19、鹤降诏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
20、“双调”是宫调名,词虽然有上下两叠,或者也叫上下两片,但只是一调,不能称为“双调”。“双调”这个名词在宋代没有这样的用法。一首令词,上下叠句法完全相同的,称为“重头”。重,读音为(chóng)。欧阳修《生查子·元夕》解读欧阳修的这首词作于元宵节的夜晚,元宵节在宋代也叫“元夕”,也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元宵节的灯会也是非常盛大的,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