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沧海原文
1、以上A属于()描写,B属于()描写
2、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3、(7)竦峙(sǒngzhì):高高耸立。竦,通耸,高。
4、啊,庆幸的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5、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6、人教版高中物理教学资源网
7、《观沧海》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https://www.renjiaoshe.com/chuzhongzhengzhi/
9、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10、《观沧海》是两汉曹操所作,其全诗原文如下:
11、(2011年湖北省咸宁市)
12、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13、⑵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晴之笔,请作赏析。
14、诗人在《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15、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16、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诗歌句句写景,句句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与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通过虚写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气势宏伟,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
17、读诗歌,我们深深地感叹:有了第一等襟怀方才有第一等的诗歌。曹操在《观沧海》里引吭高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
18、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19、(2014年广西贺州市)古诗词鉴赏(每小题2分,共4分)
20、探险期间,他写下了乐府诗《走出夏门》(香河歌瑟调)。这组诗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燕”字,即序诗。以下几首诗分别以这两首诗命名。《观沧海》便是其中之一。
二、观沧海原文
1、(14)咏志:即表达心志。
2、写景部分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
3、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4、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5、(1)临:登上,有游览意思。
6、人教版初中数学教学资源网
7、初中语文面试教学设计模版
8、⑵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2分)
9、结合课文注释自由朗读两遍;
10、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
11、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歌意境,学会赏析诗歌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寓情于景的方法;
12、rìyuèzhīxíng,ruòchūqízhōng;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13、(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14、初中语文面试教学设计模版教案:《观沧海》
15、B.“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六句,动静结合,写出了大海波澜壮阔、山岛高耸屹立、草木生机勃发的特点。
16、(解析)此题考查诗句语言的赏析。完成时,要注意“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等概念,赏析时,可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等角度进行分析。“首联”中前半句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后半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17、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
18、⑴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①“”。写景时,先写岛上的②,次写海面上的③,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3分)
19、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20、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周围是茂密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似要将宇宙吞没。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出现的。非常庆幸,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观沧海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1、首联描绘了景物气势磅礴的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2、https://www.renjiaoshe.com/chuzhongyuwen/
3、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4、澹澹(dàn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互文的修辞手法。两个句子或一个句子的前后两部分相互交错、补充的修辞手法,如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理解为“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本句理解为“日月星汉,若出其中(其里)”。互文的修辞手法起到表意委婉,耐人寻味的作用。
7、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8、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出自这浩瀚的海洋。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9、观沧海古诗的作者是曹操。观沧海古诗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古诗翻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10、凡报面试实战班的同学,笔试未过,只要凭已经考过的笔试成绩单可以享受我们育丁教育提供的笔试全程班(不含书本资料),书本资料需要另购。
11、歌以咏志:以歌表达心志或理想。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12、(答案)CB
13、本诗作者,不仅是建安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14、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jié碣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与此。何:多么dàn澹澹:水波摇荡。sǒngzhì竦峙:峙:挺立。高高耸挺立。竦通“耸”,高。竦:高。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星汉:银河。幸:庆幸。至:极。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咏志:即表达心志。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15、(6)澹澹(dàn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16、作用:静景动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映成趣。
17、①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8、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19、“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20、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
四、观沧海原文及赏析
1、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2、《觀滄海》繁體字原文:兩漢: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翻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3、《观沧海》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精讲的第一首古诗,对学生学习古代诗词,在朗读、背诵、理解和赏析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本诗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然后把这一技能迁移到其它三首诗歌的阅读中,更好地理其它三首诗歌。
4、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的胸襟。
5、其他精品教学资源请访问教师之家官方网站:www.renjiaoshe.com
6、(注释)①阆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②灵槎:古代神话中往来天上的木筏。
7、A.“水何”六句,诗人从大处落笔,浓墨重彩地描绘大海浩瀚壮阔的景象,着力烘托山岛的高峻和草木的丰茂,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8、(2013年浙江省杭州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9、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0、介绍创作背景,推出朗读所带情感;
11、曹操这首《步出夏门行·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12、人教版小学数学教学资源网
13、WINTERGAMES
14、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
15、这首古体诗是诗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16、此诗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17、D.最后一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
18、部编初中政治教学资源网
19、抒发了诗人面对浩瀚水面时眼界开阔、心胸豁然开朗的欣喜、赞叹之情。
20、创作背景:诗歌是曹操率军东征乌桓胜利后,凯旋途中所作。乌桓当时是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同时,南方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了谋士郭嘉的建议,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东征,直到当年九月胜利回师,途径碣石山而作。所以,读这首诗的时候我们要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去读?(喜悦、踌躇满志、信心满满......)
五、观沧海原文朗读拼音版
1、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所以就写下此诗,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2、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直叙其事,交代了观海的地点。
3、⑵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3分)
4、⑵简要分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思想内容并指出其表现手法。
5、《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6、(2013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7、https://www.renjiaoshe.com/gaozhongyingyu/
8、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9、《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是:,。
10、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11、以上A属于()描写,B属于()描写。
12、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
13、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海里升起来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由海洋中产生的。在曹操的想象力,眼前的大海能够吞吐日月、包蕴万千,该是一种怎样的胸襟啊?这里,作者写大海,其实是通过大海写了自己的情感——胸怀博大、踌躇满志。
14、guāncānghǎi观沧海
15、https://www.renjiaoshe.com/bubianchuzhonglishi/
16、https://www.renjiaoshe.com/gaozhongwuli/
17、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平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18、(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歌读得差不多了,那么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具体写了些什么呢?)
19、“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实写眼前的景观,神奇而又壮观。“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
20、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