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传(宋史杨业传)

时间:2023-04-2000:34:57 杨业传(宋史杨业传)已关闭评论 59 阅读

一、杨业传

1、北宋时期的欧阳修在为杨继业族氏作墓志铭时说:"继业…延昭,父子皆乃名将,其智勇号无敌,至今天下之土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

2、有人认为元曲中的名字和行次比较可靠,我看未必尽然。“延昭即延朗”,这在《续长编》卷82明白地写着,元曲中把“昭”、“朗”分为两人,这是显著的破绽。这有破绽的演述,如何能够站得住呢?

3、佘太君(934~1010年),又称折太君,名赛花,云中(今山西大同)人,折德扆(yǐ)之女。宋代名将杨继业(杨业)之妻。这是中国古代杰出女性的代表,能文能武,是一位巾帼英雄,由于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后人愿意美化这个人物,就传说她的高寿,符合人们心中对英雄的赞扬。

4、回头,我们再分析一下雁门关外潘、杨的战迹:

5、杨延昭卒于公元1014年,根据《宋史》中对他的记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骁勇善战的人。他常年带兵在外征战,从来都不过问家事,连得到的各种赏赐、俸禄,也都用来犒赏自己的部下。而且,他跟自己的士兵们同甘苦共患难,对手下的士兵非常爱护,且常常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6、这就是国力的差距。早在后周时代,武守琦就曾经在两淮争夺战中建立功勋。北宋代周后,武守琦驻守晋州多年,北汉根本不能越雷池一步。从综合实力来说,在宋初诸将中,武守琦只能算一个二三流的将领。可是,在军队士气高涨装备精良、国运上升的时期,武守琦这个二三流将领,照样可以击败杨业这样的北汉第一流名将。

7、潘美对于杨业不以正眼看觑,平日既忌其能又夺其功的事实,前边已谈到许多。此次朔州之役,作战计划为何任凭王侁摆布,而不考虑杨业的建议?同杨业约好在陈家谷口布防,为什么制止不了王侁的自由行动?最恼人的是:已经知道杨业在前方失利,身为统帅,不派兵应援,反而自己也擅自离开防地!以上这一系列的行动,除了他有意要陷杨业于绝境以外,再得不到任何合乎逻辑的解释。他这阴毒左计,杨业同他共事七年,察言观行,具有敏感。杨业所说“奸臣所嫉”、“奸臣所迫”,就是指着潘美。

8、穆桂英人物形象是女性的化身和象征,杨家将是杨门虎将和杨门女将的总称。

9、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关于女性的英勇事迹,其中,最为英姿飒爽的当属穆桂英挂帅了。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对杨门女将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人争相传颂。正是因为杨门女将的故事流传甚广,所以,很多人都对此深信不疑,认为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10、另外,根据《宋史》的记载,杨文广应该是杨延昭的儿子。北宋赫赫有名的范仲淹曾经将其收为部下,后来,他跟随狄青一同南征,最后,被调任做了定州路副都总管,迁步军都虞侯。由此可以看出,关于“杨家将”的故事基本上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让人感到扑朔迷离,难以分辨。

11、可惜,杨业在历史上的第一次亮相很难堪。并非杨业不骁勇,实在是国主刘继元太坑爹。刘继元刚刚登基,对时任侍卫都虞侯的杨业不大放心,就让自己的老丈人马峰出任监军。马峰本是小小的将作监(负责修建工程建造),哪里懂得带兵。可是,马峰仗着自己是国丈,对杨业呼来喝去,还擅自带领军队离开城寨,想要埋伏宋军。结果在铜锅河附近,马峰遭遇宋军大将李继勋。两军交战,北汉军大败,马峰侥幸逃脱。杨业又派遣侍卫长率领几百骑兵巡查,一旦有情况,不必交战,即刻回报。不料那个侍卫长又遭遇宋军李继勋主力。几百北汉军弃械投降。

12、杨业对这一政权是拥护的,但他内心并不完全满意。在北汉和后周的几次战役中,他的战迹,没有被记录下来。北宋开国之后,经过赵匡胤和他弟弟光义的两次亲征,费了十九年的长时间,才把北汉平灭。杨业对北汉防宋的战争,他每次都在参加。现在综合各书,把他抵御宋军事迹,予以介绍。

13、小说中更多的是表现杨家将忠心报国的伟大精神,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面对外族侵扰和西方列强欺凌,反抗侵略、保家卫国、追求和平美好希望的一种寄托。为了追求这种希望,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在杨老令公战死后,杨六郎、杨宗保、杨文广(宗保之子)继承遗志继续战斗;男人牺牲了,佘太君、穆桂英等女将继承遗志继续战斗;主人战死了,杨排风等家丁、丫环也要继承遗志继续战斗,这种精神让人钦佩。

14、10据宋敏求《长安志》卷11“万年县”条载:“洪固乡在县南一十五里,管村胄贵里。”

15、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又名《杨家将传》、《杨家将演义》)和纪振伦小说《杨家府演义》中的人物,后来杨家将相关小说被改编成戏剧和电视剧,穆桂英也因此变得家喻户晓。

16、“上遇我厚,期捍边破贼以报,而反为奸巨所嫉,逼令赴死,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于异地!”乃不食三日而死一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17、山是那座山,湾是那道湾,

18、元人刘因,致慨于史官记事不实,曾有诗云:“纪录纷纷已失真,语言轻重在词臣,若将字字论心术,恐有无边受屈人”。《宋史》记雍熙战役,潘美传则说.“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在杨业传反而只说:“诸军连拔云应寰朔四州”,好像收复四州者是“诸军”,而杨业没有参加似的。这正是记录失真而使杨业受屈了!

19、另一方面,明政府也非常推崇杨家将,希望借此宣扬忠君思想。

20、历史资料没有记载穆桂英和杨排风等人物,虽然穆桂英和杨排风都不存在,但是穆桂英人物形象是女性的化身和象征,她具有女性的象征性意义,当然象征不一定是真实。

二、宋史杨业传

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杨家将就这样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杨家将的火种没有熄灭,杨家将的精神没有熄灭。在杨家将曾经驻守过的天津地区,东北地区,雁门关地区,甚至湖南都有杨家的后人。值得一提的就是杨家将的后代,杨继业笫35代孙杨凤鸣,清末在黑龙江抗俄,杨家阵亡14人,朝庭追授光禄大夫一品建威将军,偿白银四万两。其子孙在吉林市有数十人,2004年长春的“新文化报“用整版刊登了杨凤鸣的事迹和照片。杨凤鸣的后人,有大校军官、高级工程师、主任医师、博士、局长。抗美援朝、对印反击战均有杨家将后人参加!

2、杨家将的故事读起来不免有些催人泪下,至今仍然被广为流传,代代传诵而不衰。这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应数那部白话小说《杨家将演义》,其描述了杨业、佘太君、杨六郎、杨宗保、穆桂英等人的非凡事迹,令人是钦佩不已。

3、其杨业拒绝降宋。《九国志》记载:“初,刘继业(刘继业即杨业,北汉皇帝赐杨业姓刘)为继元捍太原城,甚骁勇。及继元降,继业犹据城苦战”。在北汉皇帝刘继元已经投降的情况下,杨业坚持作战,拒绝投降。

4、《宋史·杨业传》记载为七子,《续资治通鉴长编》言杨业仅五子,而《东都事略》中则只提到杨延昭一个儿子。

5、杨无敌的大名传遍了整个北疆,传遍了整个天下。

6、此外,故事中的杨六郎,在真实的历史中,应该是杨大郎。而小说中的杨宗保,实际上应该是杨文广。

7、杨业被俘之后,愤慨地说:

8、在宋英宗赵曙时,看中了杨文广,说:“文广,名将后,且有功。”于是杨文广被提拔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遥领成州团练使。后再次外放陕西,担任秦凤路马步军副都总管,遥领兴州防御使,成为一方大将。

9、老令公不从,”智聪禅师道:“我有一言,留给将军——金沙滩双龙会;七子去六子回,”老令公以为会有个儿子回不来,便请智聪禅师解说,禅师摇头不答,老令公也不勉强,逐率七子下山出征。

10、根据史书记载,杨延昭并不是第六子,实际上是长子,其儿子也并非是杨宗保,而是杨文广。杨延昭在诸兄弟中的排次及名字,历来也都是说法不一的。杨家将第三代以杨广文的名气最大,也是杨家将最后的辉煌。历史上的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内讨贼寇,对外防御西夏。

11、《宋史.杨业传》明确记载杨业有七子,除了长子杨延玉随同杨业战死外,其余都生在!而在余下的六子中,只有杨延昭比较出名和有功绩,他后来成为北宋抗辽的著名大将,曾取得著名的遂城大捷!《中华上下五千年》中有此故事。而其余五子都不太出色,记载较少!

1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野心,而且每个人都会变得。从后面来看,赵光义不仅杀兄弑帝,还杀了李煜。我觉得即使赵匡胤没当上皇帝,他也会变坏。

13、那么,哪一种情况才是事实呢?南宋人李焘编订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认为《九国志》更可信。首先,《九国志》的为宋太宗时期路振所撰。路振乃是宋朝著名史学家,在宋真宗朝参与编修《太祖实录》和《太宗实录》。路振和杨业同处一个时代,《宋史》则为南宋史学家编订。相比之下,《九国志》的可信度更高。在太宗朝编订的《旧五代史》中,记载劝说刘继元投降的,只有其岳父马峰一人。马峰劝说的理由也不是保全百姓,而是投降可以保全性命,保全富贵。

14、虚空如何生万有 晃来晃去

15、在“杨家将”的传记中,杨府男性主角,除了老令公杨继业以外,最有名的就是杨六郎和杨宗保这父子二人了。这两个人物也非历史之本貌。杨六郎者,杨大郎之谓也。

16、“关西世家”南侧,有半月形水塘一口,常年清水满塘,面积千平方有余,不仅供村民洗涤之用,且为调节温、湿度和消防之用。塘沿樟木一株,树龄四百余年,古老雄健,粗枝繁叶,这是“关西世家”的历史见证。

17、穆桂英象征杨家将的女性善于带兵打仗,穆桂英是杨门女将的女性化身和象征,只是以穆桂英为名字作为象征性意义表达出来。

18、我们再考查宋人跟辽人记录潘、杨战迹分歧的原因。前边提到宋人的记载,根于实录,而实录却不可尽信。朱子说得好:“实录皆不敢写传闻,只据人自录来者才对”。

19、在这样的氛围中,杨家将的故事更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明代纪振伦的《杨家将通俗演义》和清代熊大木的《北宋志传》两部书,使得杨家将故事最终定型。

20、在历史上杨业是真实存在,金刀令公杨业也确实有8个儿子。在小说和电视剧里面,杨业最后是撞碑而死的,但是其实在历史上他是死于敌人手中。当时杨业率领军队跟辽国对抗,因为战术的问题没有及时得到接应,最终在陈家谷被辽国给生擒,硬骨头的杨业没有选择屈服,后来因为绝食死掉了。杨业的众多儿子,历史上有记载的只有杨延昭以及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

三、杨业传众人为什么皆感泣不肯去

1、另外,繁峙平型关堡东北一里许,有“六郎城”。辽当时也常向这方面进兵,叫做口“瓶形寨”。这是杨延朗活动的又一实迹。

2、这篇文章写于杨业去世后的第六十五年,篇名叫《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这位杨君是杨家的后人,名叫杨琪。

3、这说明杨宗明与杨家将的血缘关系。还有一点可证实杨家村对杨业奉若神明,每年农历一月十日至十二日,要去离杨家村五里地的地方,把杨令公的神像接到杨氏宗祠的古戏台上,演二日三夜戏。

4、杨延昭也继承了自己父亲的遗志和使命,他的一生都是处于宋朝对战辽国的防御战争之中,他也跟杨业一样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但是他的儿子杨文广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杨文广所处的年代跟自己的爸爸和爷爷不同,当时的宋朝已经和外国议和了。

5、所以,还是那句话,想要了解真正的历史,就要去翻阅古籍,查阅资料,去看正史。切勿单凭影视作品,或者民间传说,就轻易下判断,因为,那样会闹出很多笑话。

6、老七武功最强。比较认可的一种是杨继业有7个儿子,分别是杨延昭(官任防御使)、杨延玉(与辽国作战中阵亡)、杨延浦(官任供奉官)、杨延训(官任供奉官)、杨延瑰(官至殿直)、杨延贵(官至殿直)、杨延彬(官至殿直)。在《杨家将演义》中也是说有七个儿子,可是名字却有不同叫法,老大到老七分别是延平、延广、延庆、延朗、延徳、延昭、延嗣。《宋史·杨业传》记载为七子,《续资治通鉴长编》言杨业仅五子,而《东都事略》中则只提到杨延昭一个儿子。

7、花纸伞韦秋西编曲:杨业传撑开了天上星撑开了月亮船撑开了一朵花纸伞在小河边闪哟闪跳起了铜鼓舞吃起了五色饭撑开了一朵花纸伞风雨桥头转一转迎来了青的山送走了白的帆撑开了一朵花纸伞在碧波上转呀转撑开了天蓝蓝撑开了风淡淡撑开了一朵花纸伞走过水路十八弯花纸伞哎花纸伞谁能告诉我你可是壮乡的木棉花开也开不完花纸伞哎花纸伞谁能告诉我你可是三姐在唱山歌红了江两岸江两岸迎来了青的山送走了白的帆撑开了一朵花纸伞在碧波上转呀转撑开了天蓝蓝撑开了风淡淡撑开了一朵花纸伞走过水路十八弯花纸伞哎花纸伞谁能告诉我你可是壮乡的木棉花开也开不完花纸伞哎花纸伞谁能告诉我你可是三姐在唱山歌红了江两岸江两岸江两岸

8、清初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里,也讲到杨信起兵火山地区。还说他亲自去过这个地方,看到杨信屯兵的一座城堡遗址,当地居民称之为“杨家城”。至今,河曲旧城东数十里仍有“杨家城”“杨家寨”等村寨多处。又据清朝初年山西人康基田讲,在河曲附近的岢岚州(今山西岢岚县),出土了杨氏墓碣,上面写着杨业夫人折太君的事。还有,晚清人李慈铭的《荀爽斋日志》说:“今山西保德州折窝村,有大中祥符三年折太君碑,即杨业妻也。”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是宋真宗统治的年代。所以,说杨业是保德人,不仅有文字记载,而且有出土文物可以为证。

9、这些遗迹并没有叫做“六郎寨”,也没有人说它和六郎有关系。这一反证,就说明凡被称为“杨六郎寨”者,一定有它的来历,不能全说成“附会”。相反地,这些实物,正可补文献记载的不足。

10、在少年杨家将中,萧太后假意与宋室议和,将杨家军引至金沙滩,辽国十万大军早已埋伏,在潘仁美和辽军的种种阴谋之下,杨家将虽然个个英勇,但难敌辽军如潮水汹涌,金沙滩一役,大郎、二郎、三郎惨烈战死,四郎重伤身中剧毒不知所踪,之后被俘,四郎被辽人公主银镜所救。为保四郎性命,银镜不得已,让四郎失去记忆。

11、杨业,又名杨继业,他是杨家将当中的代表性人物。一般的说法是杨业有七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但是史书记载的却也并不是很一致。《宋史》中的《杨业传》记载曰:"业既其子延玉亦殁焉。朝廷录其子供奉官延昭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环、延贵、延彬并为殿直。"

12、我国自西周以后,规定了一套严辨嫡庶的宗法制度,“立子以长”(《淮南子·汜论训》)爵位由长子继承,民间也形成“绝次不绝长”的风俗。从《续资治治通鉴长编》“廷朗等五人及贵子二人”看来,杨业共有七子。同时以延朗“领衔”,分明他是长子。《宋史》所说杨业儿子的人数、排行都和《续长编》相合,而名宇提得更加具休。

13、那么佘太君的太君称谓又是如何来的呢?

14、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径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15、其杨业主动降宋。《宋史·杨业传》云:“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开宝元年宋太祖虽然没有拿下北汉都城太原,但是在撤军时把太原附近多个州县的百姓带离北汉。到北汉灭亡时,辖区内十个州,只有三万户(约10万人)百姓,三万士兵。这样弱小的北汉,在北宋大军的打击下,注定了要灭亡。但五代以来有一个传统,城池被攻破,城内官军常常被屠戮;若主动归降,则可保一方平安。在这样的情况下,杨业劝说刘继业投降。在杨业的本传中,杨业是一个骁勇善战,且仁德爱民的好将领。

16、杨业共有7个儿子,而不是8个

17、4“季”当为“几”之误。

18、清高宗批《历代通鉴辑览》,往往有武断的地方,但作为封建帝王来说,他对于用人行政,是有一套经验的。他对杨业殉难这件事,认为王侁罪不容诛,潘美失职愤事。而宋太宗对这事的处置,只是轻轻地削潘美三任,王侁除名配金州,刘文裕配登州。其实潘美所削去的,只是检校太师等类的虚衔。雍照三年八月明令降官,这年十二月间,他仍是驻节太原负军事重责的人(以上都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这又是宋太宗掩人耳目的手法。

19、淳熙十二年,王称编《东都事略》,情况与《续资治通鉴长编》略同。

20、《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说,杨业死后,宋政府“录其子供养官延朗等五人及贵子二人”。延朗以外,其他没有名字。

四、杨业传

1、“刘继业为继元掉太原城,甚骁勇。及继元降,继业犹据城苦战。上(宋太宗)素知其勇,欲生致之。令中使谕继元招继业。继元遣所亲信往,继业乃北面再拜,大恸,释甲来见。上喜,慰抚之甚厚。复姓杨,止名业。寻受左领军卫大将军”。

2、3李飞雄(?-978),秦州节度判官若愚之子。太平兴国三年,以假传圣旨、企图谋反,被处死。事见《宋史》卷4

3、他是杨业的儿子杨延朗(后改名为杨延昭),这没错,但他却并非杨业的第六个儿子,而是长子。他卒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l014年)。

4、其后杨崇勋又归附了后周。

5、不讨论那些改姓的。杨是三国两晋魏唐的豪门世家之也就是弘农杨氏,广义上说天上姓杨的皆出自弘农杨氏

6、柴成务(934-1004)、吴淑(947-1002)、杨亿(974-1020)纂修《太宗实录》80卷。写入雍熙三年(986)条下的《杨业传》中。此传的作者很可能是杨亿,因为他是本书主要的撰写人,共写了56卷。又是他在《杨文公谈苑》中首次介绍杨业的具体情况。在宋代,国史、实录是不许外传的。他写到笔记中,使得杨业的英雄形象在世人中广泛流传。他所谈、所写的杨业事迹,依据的原始资料只能是李若拙的《杨继业传》。时仅距《杨继业传》成书12年。

7、另方面是他死后跟他有关系的人给他所作的传状。这类传状的浮夸性,当时人已有所揭穿。如赵彦卫说“近世行状、墓志、家传,皆出于门生故吏之手,往往文过其实”(云麓漫钞卷8)。史官们根据“自录来者”的材料以写实录,所以得出“美独拔寰朔云应州”的结论了。

8、而关于“杨门女将”的故事,那更是无处寻觅,在正史中,连一点影儿都摸不到。在《宋史·杨业传》的记载中,只将杨继业及其子延昭等七人,和其孙杨文广记录其中,对于杨氏家族中的女眷,一个都没有提起。假如,杨门中真的出现了小说中的女中豪杰带军征战,那么,一定会有一个专门收录义妇、节妇相关事迹的传记出现。

9、[5]欧阳修.归田录:卷1[M].李伟国,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

10、“杨家将”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到了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曾写过一篇文章,称赞杨业、杨延昭“父子皆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并且指出杨家将故事在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广泛流传。

11、根据正史记载,杨六郎是杨业的儿子杨延郎(后改名为杨延昭),这没错,但他却并非杨业的第六个儿子,而是长子,只是被称为六郎。

12、很多传说故事非常美丽,例如相关杨门女将的故事,自古以来始终吸引着大伙儿的兴致,以致于我们对这段历史坚信不疑。但历史也经常跟人们说笑,通常人们坚信不疑的“客观事实”,一直以来被持续充实的一段美丽传说,并不是真实的历史——杨门女将的故事就是这样一段美丽的“假历史”。

13、这一情况,朱子看得很清楚,因而就说:“作史大抵皆不实,紧切处不敢上史”(朱子语类卷128)。我们对于宋人所记录潘美在雁门关外的战绩,也应作如是观。辽国将领与杨业直接交锋,他们知道面对的敌人是谁,所以《辽史》列传所说杨业的活动是真实的。

14、北宋在雁门关、宁武关沿线,修建堡寨很多,今天还有不少的遗存。如从阳明堡至平型关,沿路上有许多烽火台。从烽火台和伴随的碎片砖瓦来看,可以断定它是宋朝遗迹。

15、时公之力,未出番禺,太宗晚驾(997),转金部郎中。入觐日,今上面慰出疆之劳,仍赐座,对数刻。召试三题,迁兵部郎中、充史馆修撰。越旬,与吏部郎中王禹偁7并命知制诰。咸平初(998),天下诸侯十二荐士,圣上谅闇不言,诏公同知贡举,一依唐室故事,放榜后,序门生,谢衣钵,醵宴题名,绰有元和、会昌之风焉。南郊礼毕,加上骑都尉。公再使鸢城,染郁蒸之气,渐成疾疹,数乞假告,除右谏议大夫(1000),封陇西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经半载,病稍间,奉诏出河朔,密计边事,引进使何承矩8副焉。复命差知昇州,未发轫,改知贝州军州事。甘陵在渭北,水陆冲要,甲兵屯聚。是时,单于飞骑,颇有侵轶,朝廷以公文武之才,故赖兹任。

16、大中祥符九年(1016)二月,王旦等编《两朝(太祖太宗)国史》120卷,有《杨业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引《国史·杨业传》即《两朝国史》之《杨业传》。

17、在戏曲舞台上,“金沙滩”一战,杨氏兄弟死伤殆尽,令公碰碑、七郎被害,五郎出家,四郎、八郎失踪。仅剩的六郎依然为国征战。六郎死后,他的子孙――杨宗保和杨文广,仍在保家卫国。

18、“业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衄”。不食三日而死一一《东都事略》杨业传。

19、根据史料可知,七子分别是:延朗、延玉、延浦、延训、延瑰、延贵、延彬。有事迹可考的只有延玉和延昭。至于排名次序,史料中没有记载。

20、淳熙十年(1183),李焘(1115-1184)编《续资治通鉴长编》,所记杨业事迹来自《国史》,可证此时李若拙的《杨继业传》在世上已经绝迹。

五、杨业传出自宋史第几卷

1、然而,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事实,往往都不是历史中真实发生的事情,比如:关于杨氏家族各位女性的描写和刻画,实际上,它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罢了。

2、根据实录写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7),“三月、潘美出雁门,……逐北至寰州”,“潘美进围朔州”,“潘美转攻应州,;“夏四月辛丑(按系初三日),潘美克云州”。《东都事略》潘美传更直截了当地说:

3、文章作者孙莱芙,摘自孙莱芙的博客。

4、杨业当然不会知道,这些举动成为他在北宋官场的重大污点,间接导致了日后的死亡。

5、绣球抛起来,抛起爱一段,

6、而对于杨五郎,他也是一直是后人争议不断的人物。他在元代杂剧中被唤作杨延郎,而在小说《杨家将》之中又被叫作杨延玉,明、清时期的戏剧之中又被叫为杨延德。不过大多数的观点是杨五郎在两狼山大战之后,看破红尘,到五台山出家当了一位和尚。而杨五郎削发为僧的说法却在正史之中也同样是没有任何记述的。

7、《烬余录》(徐大焯著)说:杨业长子渊平(随殉)、次子延浦、三子延训、四子延环〔初名延朗〕、五子延贵、六子延昭、七子延彬(初名延嗣);延昭子名宗保,世称杨家将。徐大焯为宋遗民,元初尚在,他这说法大约是很据南宋人的杨家将评话而来。

8、王侁为后周枢密使王朴之子。入宋以后,曾从征江南。太平兴国三年,送契丹使至境上并出使灵州,官通事舍人。从征太原,领兵分守石岭关。以征服河西有功,领蔚州刺史。雍熙三年北伐,任并州驻泊都监,又为云雁等州兵马都监。这时他是潘美的部属,潘美有指挥他的权力。

9、绝密军事会议如何会惊现于世

10、宋军出动之初,三路一齐节节胜利。三月间,曹彬收复涿州,田重进收复了飞孤、灵邱。出雁门关的这一路也收复了寰州、朔州、应州。四月间继续前进,潘美收复云州,田重进又收复蔚州。

11、其实历史上杨家将没有杨宗保,也没有穆桂英。但是的确有佘太君的存在,佘太君原姓折掘(沙陀族),和杨家同为山西豪强,共同抗击契丹,保一方安宁,后归汉,其弟名叫折御卿时任府州刺史。在949年与杨继业成婚。

12、西岳史风||于赓哲:学者走上大众媒体,要有心理准备

13、石敬瑭死了以后,他的侄子石重贵即位,对契丹不再那么恭顺。耶律德光以此为借口,于契丹会同九年(946年)大举出兵南下灭掉后晋。第二年耶律德光进入开封,改国号为辽。他纵兵大肆掳掠,中原人民纷纷武装反抗,耶律德光被迫退出开封北归,途中病死。杨信带领儿子杨业,在耶律德光攻入开封之时,联合府州的折氏父子,共渡黄河北上,攻克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北),自为州主。这时杨业已有十八九岁。

14、西岳史风||李裕民先生讲座纪要:历史文献的阅读与研究

15、“诏美及曹彬、崔彦进等北伐,美独拨寰、朔,云、寰、应州”。

16、杨业带着数万北汉精锐冲出城门,冲击宋军西寨。宋军西路军多数睡着。发觉敌军来袭,主帅赵赞匆忙迎战,被弩箭射穿了脚。北汉士气高涨,宋军疲于应付,死伤很多。就在北汉前锋快要冲到宋军中军大帐的时刻,忽然千余宋军带着五六千拿着斧头的民夫冲入战团。杨业的北汉军腹背受敌,不得已只能退却。原来,东路军的一只后勤部队正在附近砍伐木头,听到厮杀声,急忙来救援。

17、后来,杨延昭卒于任上,终年五十七岁。宋真宗听到这个消息后,极为悲痛,派使者护灵而归,河朔的百姓,多望柩而泣,为他落泪。

18、12王曙《雷有终墓志铭》:“雍熙中,海县无事,财力丰富,太宗欲扬威荒外,观兵塞垣,十乘启行,五将分道,瞻彼飞狐之口,实惟束马之途。既衔枚而进师,须輓粟以济众。董兹军食,必藉通才。敕公带本职,充蔚州飞狐路随军转运使。”参见中国文物研究所、陕西省古籍整理办公室编《新中国出土墓志·陕西[壹]》,文物出版社2000年版,下册。

19、西岳史风||李裕民先生讲座纪要:如何撰写一篇高质量的学位论文

20、王师取代北诸县(986),将足兵食,诏公同河东漕运,飞蒭挽粟,智计如神。随大军入云中,登城,望而叹曰:“古郡也,既得之,患失之,守之者将何人乎?”乘传赴阙,奏便宜事,太宗益加赞叹。飞狐北副将杨继业不还,公惜其勇而有谋,为众不救,虑史氏失其功实,乃撰《杨继业传》传于世。

点击展开全文
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送 个性说说

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送

一、山中送别(唐)王维 1、原文: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2、译文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忆江南三首(忆江南三首 个性说说

忆江南三首(忆江南三首

一、忆江南三首 1、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人...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有 个性说说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有

一、楚有养狙以为生者 1、(1)每天早上,他一定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叫老猴率领着小猴子上山去,摘取草木的果实,赋收十分之一来奉养自己。 2、“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派老猕猴...
茂陵(茂陵出土了哪些文 个性说说

茂陵(茂陵出土了哪些文

一、茂陵 1、春节拍张全家福、随手拍,拍了之后传给风尚兴平! 2、鎏金银高擎竹节熏炉:这件国宝文物与“鎏金马”同时被发现。高58厘米,底径3厘米,口径9厘米,盖高6厘米。 3、...
金陵酒肆留别(金陵酒肆 个性说说

金陵酒肆留别(金陵酒肆

一、金陵酒肆留别 1、情感是抽象的,即使再深再浓,也看不见摸不着;而江水是形象的,给人的印象是绵绵不绝。但诗人不是简单的相喻,而是设问比较,迷迷茫茫地,似收而未收住...
汉乐府的诗(汉乐府的诗 个性说说

汉乐府的诗(汉乐府的诗

一、汉乐府的诗 1、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2、拼音shǎoshào(本诗中读音) 3、艳歌行本是汉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曲名,本篇当是汉艳歌行古辞中的一体,录于《御览》,但是《乐府诗集...
桃花源记翻译(桃花源记 个性说说

桃花源记翻译(桃花源记

一、桃花源记翻译 1、黄发垂髻(tiao):指老人和小孩。垂腾,垂下来的头发,这里指小孩子。黄发,旧指长寿的特征,这指老人。 2、(4)桃花源里的人见到渔人,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