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无题(李商隐的无题二首)

时间:2023-04-2000:35:40 李商隐的无题(李商隐的无题二首)已关闭评论 59 阅读

一、李商隐的无题

1、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2、那么我们可以猜⼀猜,如果⼀个诗⼈不愿让别⼈读懂⾃⼰的想法,可能有什么原因?」

3、学⽣说:「因为他看参考书了。」

4、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5、第一首描写的是女主人公怀念心中所爱之人的场景。深夜之中孤枕难眠,只能依靠回忆当年两人相遇的情景聊以慰藉,抒发内心的渴望与惆怅。第二首诗表现的是女主人不愿放弃,仍然坚定地追求爱情与幸福的态度。同第一首相比,第二首诗以女主人公的人生遭际为主体。

6、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7、李商隐其实⽆意卷⼊政治⽃争中,他⽆意依附于任何⼀⽅,但他⽆法左右别⼈对他的看法评价。」

8、早晨梳妆照镜,只担忧青丝变成白发;深夜吟诗,应该感到月光寒冷侵人。

9、首联是以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气氛。颔联从景致转到人。颈联中用了两个故事来比喻爱情的美好,表达出深闺女子对爱情的向往。“一寸相思一寸灰”,将抽象的相思与具体的形象联系起来,用灰終表现相思的破灭。

10、◐◑前华为员工的一则“爆料帖”,让我看清职场上最大的真相

11、李白、杜甫也写神话,可是李白飞扬高远、杜甫现实沉雄,因为李白生活在盛唐,杜甫虽然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但他也出生在“开元全盛日”,是感受过盛唐的恢弘气度的。

12、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

13、尾联说相距本不远,但既难相见,又难通音信,希望能有人代为传递信息,带去问候。

14、我说:「如果⼀个问题我们想不出答案,还可以反向思维。你想,我们做诗歌鉴赏,⼀开始的『三看』是什么?」

15、《无题》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组七言诗。无题,是诗歌的一个类别。在中国诗歌中,传统诗词是汉语文学文化的精华,诗人常常以“无题”为题作诗篇。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无题诗有五言无题诗、七言无题诗等。

16、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东风,春风。残,凋零。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蜡炬:蜡烛。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应觉:设想之词。月光寒:指夜渐深。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这里借指所思女子的住处。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殷勤:情谊恳切深厚。探看(kān):探望。

17、学⽣:「⼗五从军征?涉江采芙蓉?」

18、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19、小诗质朴无华,耐人咀嚼。从笔法上看,一是运用排比句展示时间,以时间的推移强调了小姑娘成长为少女的全过程;二是选取有年龄特征的细节,以塑造少女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悬知”二字把少女待嫁的心情刻画得十分细腻。“泣春风”传神,道出了少女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但更通人事,精神上也出现了苦闷。从另一个层面看,小诗抒写的对象虽是一位天真烂漫的少女,似乎又可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十六岁,正是入世的年龄,诗人因前途未卜而揣揣不安的心理变化,似与“泣春风”的少女有相通之处。收处极见诗人的本意,言尽而意不尽。

20、学⽣说:「哈哈哈,不知道。」

二、李商隐的无题二首

1、无题二首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幽人不倦赏,秋暑贵招邀。竹碧转怅望,池清尤寂寥。露花终裛湿,风蝶强娇饶。此地如携手,兼君不自聊。

2、诗人甚至没有写出明确的地点,仅以周围的环境来烘托。在这样美妙的时刻、旖旎的环境中发生了什么故事,诗人只是独自在心中回味,我们则不由自主为诗中展示的风情打动了。

3、说起李商隐,估计他的话题榜排名第一位的就是:「李商隐为什么写了那么多无题诗」,这肯定不是因为义山同学太懒,不想起题目。

4、“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

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6、也说明《锦瑟》重在表达「感受」,至于「对什么事的追求和向往」反而不重要。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中的语⽂课,不同于⼤学的⽂学课,不能讲的太深,也不能漫⽆边际,因为它毕竟以应试为⽬的,⼀节课需要让学⽣切切实实学到对考试有⽤的东⻄。

9、李商隐的无题诗《锦瑟》的内容为: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作者在诗中追忆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伤感自己不幸的遭遇,寄托了悲慨、愤懑的心情,大量借用庄生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良玉生烟等典故,采用比兴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创造朦胧的境界,从而传达其真挚浓烈、幽婉深曲的深思。

10、就像这⾸《锦瑟》,它虽然有题⽬,但跟⽆题也没两样,因为它承袭了诗经的传统,⽤⾸句的前两个字作为题⽬。」

11、据传李商隐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阳山学道。其间与玉阳山灵都观女氏宋华阳相识相恋,但两人的感情却不能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内又奔涌着无法抑制的爱情狂澜,因此他只能以诗记情,并隐其题,从而使诗显得既朦胧婉曲、又深情无限。李商隐所写的以《无题》为题的诗篇,大多是抒写他们两人之间的恋情诗。此诗即其中一首。

12、相见本来就困难,分别让我们更加难堪,东方软弱无力,百花凋零枯萎。

13、颈联从诗人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上句是写出了年轻女子"晓妆对镜,抚鬓自伤"的形象,从中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忧愁。

14、该诗写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当时,诗人十六岁,以古文名世,受到士大夫的关注。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女的成长过程,其中似有诗人自己的影子。

15、相见时很难,离别时更难,就连东风也觉无力、百花也要凋零。

16、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17、远别相思,夜不成寐;魂梦萦绕,给诗人留下无以名状的怅恨。首联徒言期约已成“空言”,月斜高楼,只留下一片空寂。颔联写梦醒之后的思念之情,“墨未浓”三字传神,极为真切地传达了诗人悠长而又浓烈的相思之情。颈联宕开一笔,写室内之物,睹物思人,“金翡翠”、“绣芙蓉”越发令人不能相持。尾联突出“远”字,怅恨无限,追慕难求,那可望不可及给人以渺茫之感。诗似别有怀抱,故有人说这是首政治诗,诗人是在以爱情作穴,抒写政治上不遇的浩叹。

18、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19、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20、何处哀筝随急管, 樱花永巷垂杨岸。东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当天三月半。溧阳公主年 清明暖后同墙看。归来展转到五更, 梁间燕子闻长叹。

三、李商隐的无题诗有两种情况

1、(当然,文学爱好者可以众说纷纭,但是对于高中语文来说,我没讲错~)

2、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3、这首诗围绕“梦”来写,表达的是思念之情,通常的写法是:分别——思念——做梦——梦醒,这样的顺序,但李商隐却先写“梦醒”,然后“入梦”,在梦的幻觉中,又有真实,亦幻亦真,非常有艺术性,也非常烧脑,跟看《盗梦空间》似的,分不清哪里是梦,哪里是真。最后,用“更隔蓬山一万重”的艰难险阻,与开头“来是空言去绝踪”的难以见面,遥相呼应。

4、“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

5、(2)请你从内容、感情、语言或写法四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6、我说:「对。这就说明了,题⽬可以帮助我们读懂诗歌。在⼤多数情况下,看到诗题,我们⾃然就知道了它的内容分类,也就知道了它的通⽤感情,⻛格和⼿法。

7、赏析: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

8、哪儿传来阵阵清亮的筝声,伴随着急骤的箫管?在樱花怒放的深巷,在垂杨轻拂的河岸。东邻的贫家中有位姑娘,年纪大了还嫁不出去,对着这当空的丽日,对着这暮春三月半。

9、学⽣说:「所以,就不是这个原因……难道是李商隐不知道该起什么题⽬好吗?」

10、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11、学⽣:「呃,蒹葭算不算?」

12、我说:「是的,为什么会不知道题⽬和作者呢?因为它们是⺠歌,是集体创作,啊,古诗⼗九⾸虽然是⽂⼈诗,但我们也不知道题⽬和作者的名字,它们写作的朝代离我们都太遥远了。

13、唐李商隐《无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千古名句;宋代宋祁《鹧鸪天》直接引用此句

14、⽂⾔⽂让我们翻译,⽽诗歌让我们赏析。赏是欣赏,就是写得好。析是分析,就是好在哪⾥。

15、用"/"为下面两句诗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

16、我说:「哇,虽然我知道你们很厉害,但怎么能⼀下就猜到了?」

17、第一卷:五言古诗(33首)

18、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19、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点:表现的内容——“哀乐循环无端”的感情境界。艺术手法——重内心深处的开拓。艺术构思——循环跳跃。意象的独特——典故和象征。无题,是诗歌的一个类别。在中国诗歌中,传统诗词是汉语文学文化的精华,诗人常常以“无题”为题作诗篇。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无题诗有五言无题诗、七言无题诗等。古代无题诗代表人物李商隐。

20、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首七律无题,内容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

四、李商隐的无题诗大多属于什么诗

1、我说:「对,⽆论是以⾸句前两个字为题,还是以⾸句整句为题,这⾸诗都可以算成『没有题⽬』。

2、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3、我:「对,继续想,还有吗?」

4、作者介绍: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那⼤家再想想,刚才我们所说的⼏⾸诗,有什么共同特征?提示⼀下,可以往作者和朝代⽅⾯想想?」

6、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易考多选)

7、(1)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够根据诗的内容或情感为本诗拟写一个题目吗?请写出你拟的诗题。

8、无题近知名阿侯,住处小江流。腰细不胜舞,眉长惟是愁。黄金堪作屋,何不作重楼。

9、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10、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11、该诗的意思: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12、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

13、这就是李商隐的晦涩,来自于哀伤和惆怅。

14、学⽣说:「呃,因为在流传的过程中散失了题⽬吗?」

15、我说:「⽂为⼼声。不想让别⼈读懂⾃⼰的诗,也就是不愿意让别⼈读懂⾃⼰的想法和⼼声。

16、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17、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8、颔联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

19、无题 ——凤尾香罗薄几重

20、颈联转换笔锋,拟想对方的心理活动,更进一层写出诗人的一片痴情苦意。这二句是悬想猜测之辞,设想对方的情况。“晓镜”的“镜”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照镜”。“云鬓改”指青春消逝,容颜憔悴。

五、李商隐的无题表达了什么感情

1、无题二首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学⽣:「嗯……孔雀东南⻜?把第⼀句当成题⽬?」

4、点上方“唐诗宋词朗读者”,再点击“关注”。

5、此诗描写了女子爱情的失意,及失意之后的幽怨之情。女主人公的心理的精彩独白,构成了该诗的主体。

6、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

7、✦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应觉:设想之词。

8、全篇围绕“梦”来写离别之恨。但它并没有按远别——思念——入梦——梦醒的顺序来写。而是先从梦醒时情景写起,然后将梦中与梦后、实境与幻觉来柔合在一起,创造出疑梦疑真、亦梦亦真的艺术境界,最后才点明蓬山万重的阻隔之恨,与首句遥相呼应。这样的艺术构思,曲折宕荡,有力地突出爱情阻隔的主题和梦幻式的心理氛围,使全诗充满迷离恍惚的情怀。

9、『庄⽣晓梦迷蝴蝶』关键词是『迷』,它想表达的是⼀种迷惘的感受,⽽『望帝春⼼托杜鹃』关键词是『托』,是⼀种从⽣到死的执着。

10、拂晓照镜子只愁鬓发变白,夜晚吟诗会觉得月光凄寒。

11、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12、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

13、我说:「那是我们,不是李商隐。我们写⽂章不会起题⽬时写《⽆题》,是我们写作⽔平不够⾼,这是能⼒的缺失。李商隐作为只⽐李⽩次⼀等的『⼩李』,我想他不⾄于出现这样的问题。」

14、第五卷:五言律诗(80首)

15、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扩展资料文章赏析:

16、⽐如,当我们看到《归园⽥居》,就知道它是⽥园诗。当我们看到《使⾄塞上》,就知道它是边塞诗。当我们看到《送元⼆使安⻄》,就知道它是送别诗。

17、从古代或现代的诗文中常常看到以“无题”为题的诗文,他们看似没有标题,实则诗人表达的感情更加的强烈、深刻。无题胜有题,之所以用“无题“作题目,是因为作者不便于或不想直接用题目来显露诗歌的主旨。

18、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19、如果我让你翻译『庄⽣晓梦迷蝴蝶,望帝春⼼托杜鹃』,你也知道这两句意思是『庄周做梦梦到⾃⼰变成蝴蝶,望帝死后变成了杜鹃』,然后我再问你,那这到底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20、我还是要表扬刚才那个同学,因为这句话看上去平平⽆奇,因为我们知道的,很多诗⼈⼀⽣都很不得志。

点击展开全文
安定城楼(安定城楼李商 个性说说

安定城楼(安定城楼李商

一、安定城楼 1、江湖归白发:年老时归隐。 2、王粲为建安七子之汉末长安大乱,往荆州依附刘表多年,颇不得志,曾于春日登城楼,有感于远游不遇,作《登楼赋》以抒怀。这两句对...
李商隐无题(李商隐无题 个性说说

李商隐无题(李商隐无题

一、李商隐无题 1、李商隐的诗,历来被称作“诗谜”,不知道他是为谁写的诗,也不知道诗的内容具体描述了什么,更难确定诗的意旨是什么。尤其是他的一系列《无题》诗,更是谜...
杜工部蜀中离席(杜工部 个性说说

杜工部蜀中离席(杜工部

一、杜工部蜀中离席 1、“……于是乎金城石郭,兼帀中区。既丽且崇,实号成都。辟二九之通门,画方轨之广涂。营新宫于爽垲,拟承明而起庐。结阳城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开高...
江行无题(江行无题100首 个性说说

江行无题(江行无题100首

一、江行无题 1、水涵秋色静,云带夕阳高。诗癖非吾病,何妨吮短毫。 2、润色非东里,官曹更建章。宦游难自定,来唤棹船郎。 3、尽 是 厌 兵 人 。 4、客船虽狭小,容得瘦将军。...
李商隐贾生(李商隐贾生 个性说说

李商隐贾生(李商隐贾生

一、李商隐贾生 1、注释(1)贾生:指贾谊(前200—前168),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力主改革弊政,提出了许多重要政治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2)宣室:汉代长安城中...
李商隐咏史(李商隐咏史 个性说说

李商隐咏史(李商隐咏史

一、李商隐咏史 1、但是,武宗朝也存在着不少弊政,特别是武宗本人宠女色、好游猎,后期更加热衷于求仙服丹,奢望长生不死。李商隐作为一个正直的诗人,他的政治抱负是挽救危...
嫦娥应悔偷灵药下一句 个性说说

嫦娥应悔偷灵药下一句

一、嫦娥应悔偷灵药下一句 1、中秋、月饼、团圆、嫦娥奔月,都是美到令人讶异的词语。国人素来充满智慧,即便再寻常的事物,经千世流传,也会被赋予美不可言的蕴含。中国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