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龚自珍是哪个朝代的)

时间:2023-04-2000:36:11 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龚自珍是哪个朝代的)已关闭评论 59 阅读

一、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

1、|读史|ID:dushi818

2、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后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省吴县)。1052年(皇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东南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3、宰相吕夷简大权在握,以权谋私,广开后门,朝中已经腐败不堪。范仲淹根据调查,绘制了一张“百官图”,呈给仁宗,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

4、叶落归根,但是有些人的魂魄是不肯归蛰于故土的,就像一颗射出的子弹永远不肯再次回到枪膛。他的生命虽然在徐州画上了句号,我想,他的魂魄还在奔波的路上。

5、命运就是如此荒谬且悲凉,反对力量最为集中,亦最为猛烈的,几乎全是来自与王安石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故旧亲朋那里。其中,既有王安石变法的前驱者——昔日“庆历新政”的主将们,如三朝宰相的韩琦、富弼,以及时为文坛领袖的欧阳修;亦有与王安石相交莫逆的好友,如反对派中的司马光、吕公著、韩维三人,还曾与王安石有“嘉祐四友”之称。可以说,站在王安石对立面的大臣,分明是代表了那个时代最为精英的一个士大夫集体。

6、谏官制度的存在及发扬光大

7、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8、龚自珍:字璱人,号定庵,清朝人。

9、孙纲2015

10、明黜陟,即严明官吏升降制度。那时,升降官员不看政绩好坏,只以资历为准。故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无所作为。范仲淹提出考核政绩,破格提拔有大功劳和明显政绩的,撤换有罪和不称职的官员。

11、范仲淹从小就刻苦勤奋,虽然生活清苦,但是却知足常乐,并不为现今的苦况忧思,反而将全部精力放在了读书致学上。为了更好的读书,他甚至选择远离家庭,借助到清净的佛寺,每日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以此果腹。这就是后世常说的划粥割齑的故事。

12、被任命为权集庆军节度推官期间,范仲淹遵从母亲的愿望(也是他多年的愿望),向朝廷上奏提出归宗复姓的请求,经朝廷批准后,时年二十九岁的朱说方以范仲淹(字希文)的名字行于世。本书为了行文的方便,基本上都写为范仲淹。

13、这时候,范仲淹已经五十二岁了,多年仕途的艰辛,蹉跎了岁月,苍白的头发使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十几岁。他已经老了,但是,报国的赤胆忠心被点燃,依然如火一样不减当年。

14、范仲淹不仅仅是一位有才的文臣,同时也是一位牛气的军事家。西夏反叛之后,被贬谪的范仲淹受到重用,他在边关修建工事,抵御西夏,护卫了祖国的安宁,留下了显著的军事成就。

15、1045年(庆历五年)正月,范仲淹的参知政事被罢免,改知邠州(今陕西邠县),不久又改知邓州(今河南邓州)。

16、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西夏国,调集十万大军,侵袭宋朝延州,宋朝措手不及。边境年久失修,士卒久未训练,宋将无能,大败。仁宗与吕夷简商议,派夏竦去做前线主帅,又采纳当时副帅韩琦的意见,调范仲淹作副帅。花天酒地时,眼里只有奸佞,危难之时,居然也记得谁才是肯担当、能做事之人。

17、又司马光《涑水纪闻》卷十也载:“(顷之,冬至立仗礼官定议欲媚章献太后,请天子帅百官献寿于庭,仲淹奏以为不可。晏殊大惧,召仲淹怒责之,以为狂。仲淹正色抗言曰:‘仲淹受明公误知,常惧不称,为知己羞,不意今日更以正论得罪于门下也。’殊惭无以应。”范仲淹自请河中府,见府民为宫中大兴土木而征伐林木,环境受到破坏。他上书建议减徭役,并小县,禁宫庭大兴土木,为国家开源节流,提出了积极建议。不久,他调陈州判官,又回到应天府周围三年。他在陈州,有《送真上人琴歌》:

18、范仲淹自幼多病,后又几次贬谪偏远地区,晚年之时更是受严寒酷暑防卫边疆之苦,积累了许多的病症。公元1052年,已经重病在身的范仲淹在调往颍州途中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19、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20、“先忧后乐”是范仲淹思想的精髓。然而,他又何曾“乐”过呢?所以我说,历史上只有半个范仲淹。

二、龚自珍是哪个朝代的

1、范仲淹(989年一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自幼家贫但十分好学,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朝宰相,屡次遭贬。1043年,范仲淹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谨的官仕制度,减轻徭役,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宋仁宗陆续推行他的建议,史称“庆历新政”。不久由于保守派强烈反对而停止,范仲淹也被贬为陕西四路宣抚使,病死途中。

2、首先,宋朝老百姓的收入是历史上最高的,收入高就直接意味着在宋代普通人的生活水平是不错的。

3、范仲淹任职陈州,尊史爱民。诗句里有《南风诗》是《诗经·南风歌》全文是:

4、1015年,其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其1043年,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被贬出京;1052年,改知颍州,于途中逝世,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

5、文章原标题为《庆历四年春》,刊载于《学习时报》2019年5月17日第7版

6、后来宋和西夏的边关危机解除,仁宗皇帝急需稳定政局,开始显得格外开明。他将西线的三名统帅——夏竦、韩琦和范仲淹,一同调回京师,分别任命为最高军事机关的正副长官——枢密使、枢密副使;又扩大言官编制,亲自任命下四名谏官——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号称“四谏”。

7、庆历六年(1046年)九月,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邀请他为岳阳楼撰写记文。滕子京性格豪爽,与范仲淹在同一年考中进士,两人志同道合、关系密切。庆历四年(1044年),滕子京因擅自挪用政府公款犒劳军队而遭到弹劾,被贬为岳州(今湖南岳阳)知州。

8、庆历五年正月,范仲淹离开朝廷,担任邠州(今陕西彬县)知州。尽管此时新政的失败已经成为定局,但范仲淹仍然在答谢皇帝新任命的文章中表达了自己"不以毁誉累其心,不以宠辱更其守"的坚定信念。

9、如果给范仲淹画一幅像的话,他应该长着一张苦瓜脸,撑起那一袭长衫的可能就是一根竹竿吧,立在麦田里驱雀再好不过,立在朝堂上驱恶的话,乌鸦站在他的头上拉屎是必然的。

10、其实是非曲直,大家都看得很清楚。但是没有人说话。都唯恐避之不及,只怕自家受到什么牵连,哪一个肯仗义直言。

11、回复历史上的今天,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12、读范仲淹,以前读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时候,便觉出他有仁人志士的风范,顿时生出敬佩之情。而现在再读,生出的却是悲悯,因为历史上只有半个范仲淹。

13、浊酒一杯家万里将军白发征夫泪

14、在大众的印象里,宋仁宗是一个存在感非常低的人。我们可以找到其他王朝很多帝王的传记,比如像秦始皇、汉武帝、康熙、乾隆,但是要找一本仁宗皇帝的就很难。他13岁即位,在位长达42年时间,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嘉佑之治”的称号其实已经证明了他治国有方。

1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范仲淹北宋(989-1052年)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二十九日(公历10月1日),范仲淹生于河北真定府,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卒于任所。两宋三百年第一人,文韬武略。。。。。。。。范仲淹是北宋诗人。

16、绰号:小范老子、龙图老子

17、“断齑划粥”范仲淹“先忧后乐”树丰碑

18、当时商业发展细化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我们都知道宋朝人爱喝茶,但是那种点茶的工序其实是很复杂、很花时间的。对一般老百姓来说,他可能就没有那么讲究,他的需求就是要快速高效地喝到茶。

19、富弼看范仲淹一手举簿、一手执笔,说:“你这大笔一勾,可就有一家人要哭!”

20、以赤诚之心,携手共创范氏文化平台。

三、刘禹锡和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

1、以夏竦为首的政敌们,利用诽谤和构陷之手段,对范仲淹及其政治盟友韩琦、富弼、杜衍、欧阳修等人,就士大夫安身立命最为基本,亦最为重视的两个方面——政治大节和私德品行,报以种种恶意攻击和抹黑。在政治大节方面,他们就“结党”一事大做文章,而范仲淹在面圣自辩时,因自认坦荡,问心无愧,反而就势提出了“君子党”之一说。欧阳修则更猛,他直接撰写了一篇言辞激烈、文理并具的雄文上呈仁宗皇帝,题目就叫《朋党论》。可惜的是,文章是好文章,殊不知,已然犯了一个天大的忌讳。诚譬如一个医者,任其制药的本领再高,若不擅把脉,所开之药不但不能对症,反倒成为害命之药了。

2、宋朝士大夫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普遍存在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不仅是某几个人,而是整一个群体都这么认为。士以天下为己任,认为这个国家的天下事,我应该参与治理,我有责任把它治理好。这种道义担当,在其他时代很少能看得到。

3、乐善好施,却请皇帝及后宫嫔妃食以野草的忧民之心

4、庆历三年(1043年)八月,范仲淹针对内忧(官僚队伍庞大但行政效率低)外患(辽和西夏威胁着北方和西北边疆)的现状,上疏《答手诏条陈十事》,提出十项改革纲领,主张澄清吏治、改革科举、整修武备、减免徭役、发展农业生产等,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举等各个方面和领域。

5、2020年刚好是宋仁宗诞生1010周年。

6、北宋仁宗时期,著名的庆历新政和宋夏防御交界处的孤城“大顺城”都是范仲淹的手笔。可惜的是就是如此良臣,最后也免不了生死命运。

7、均公田。他建议朝廷均衡职田收入,没有发给职田的,按等级发,使他们有足够的收入养活自己。督责廉节为政,对那些违法的人,予以惩办或撤职。

8、范仲淹做到赏罚分明,奖励勇猛杀敌的士兵,提拔重用立功的将领,对克扣军饷的贪污分子毫不留情、当众斩首,训练出一批强悍敢战的士兵,涌现了能征善战的将领。范仲淹的这支军队,成为宋朝的一支劲旅。

9、苏辙把考卷交上去之后,完全不会担心自己会被抓起来,顶多就是担忧自己会不会因为骂得太过火了,不被录取。因为当时整个宋朝的氛围,大家都有一种稳定的预期,即使我说话激烈一点得罪了人,甚至得罪皇帝,也绝不会因此受到杀头的处罚。而仁宗皇帝看到苏辙的文章之后,觉得他非常年轻气盛,勇气可嘉,还给了他一个不错的分数,评为第四等次。

10、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盦(一作定庵)。汉族,浙江临安(今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11、新政实施的短短几个月间,政治局面已焕然一新:官僚机构开始精简;科举中,突出了实用议论文的考核,有特殊才干的人员,得到破格提拔;全国也普遍办起了学校。

1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马致远(?——1321至1324之间)元代杂剧作家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诗人 白居易是唐朝的呗

13、“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14、金门乍入应垂泪,因挂朝衣忆彩衣。”

15、宋朝的娱乐活动也是很丰富的,每个城市都有一个类似市民娱乐中心这么一个公共设施,叫“瓦舍勾栏”。“瓦舍”就是一片建筑群,里面有卖吃的喝的,可以购物,看表演,甚至有银行营业厅,非常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商业广场综合体。

16、电视剧《清平乐》也是围绕宋仁宗朝堂内外展开,这不是巧合。2020年农历4月,宋仁宗正好诞辰1010周年,这是个很好的纪念。

17、一生政绩卓著,晓畅军事,文学成就突出。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著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于世。

18、但他从未因此而选择妥协,忘记自己的天下之忧,从穿着一身布衣去应天府做院长而被儒生嘲讽,到他对晏殊说自己一年有三十万钱的俸禄却被发现竟是家徒四壁,只有破旧的书桌和堆满的书籍,每贬到一处都一如既往为民务实,开办书院、澄清吏治,成为人民爱戴的良吏,那么他的直言都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何惹怒一向开明的仁宗?

19、公元1051年,范仲淹移任青州,1052年调往颍州。但是六十四岁的操劳了一生的范仲淹,已经积劳成疾,才到达徐州,就病情加重,溘然长逝。

20、康定元年(1040年),皇帝召其为陕西都转运使。康定二年(1041年),范仲淹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与韩琦镇守延安,抵御西夏,时称“韩范。”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任枢密副使,后升任参知政事,上《答手诏条陈十事》,与富弼、欧阳修等推行庆历新政。由于触动了守旧派的根本利益,受到攻击,被指为朋党,被贬。皇祐四年(1052年),范仲淹死于赴颍州途中,年葬于河南洛阳县尹樊里万安山下。宋仁宗亲书“褒贤之碑”,追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靖康元年(1126年),又追封魏国公。至清代先后从祀于孔庙和历代帝王庙。

四、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有什么代表作?

1、范仲淹的名字取得不好。“范”是姓,“仲”是排行,都无关紧要,关键是一个“淹”字不好。没顶为“淹”。当然,名字是不能改变命运的。他的先祖范履冰名字再好不过,命运不是更惨吗?范仲淹的身体也不好,贬邠州时耐不住西部的风,在青州时忍不得北方的寒。但他硬撑着不肯休病假,只是乞移颍州,结果倒在赴任途中。读到此处我禁不住潸然而泪下——为他的生命终止在奔波的路上而泪下。

2、本平台范氏文化平台,欢迎各位宗亲加入,感谢大家支持,有范氏文化相关资料请联系、投稿。

3、宋人“背诵默写天团”,

4、1033年,京东和江淮一带大旱,闹起了蝗灾,毁掉了很多庄稼,百姓和官员人心惶惶。范仲淹奏请仁宗马上派人前去救灾,但是仁宗根本不在意这些,庄稼吃了点儿就吃了,还可以再种嘛,于是没有理会这事情。

5、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由此拉开了序幕。

6、二:千金易得,良田易寻,英主却难遇

7、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以前,范仲淹从养父朱姓,名说。

8、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桥上和桥边都是小商业

9、范仲淹的去世,是北宋巨大的损失。他去世之时,凡是他为官任地百姓无不痛哭流涕,犹如生父去世,大家自发为其修建祠堂,纪念范仲淹的功劳。范仲淹可以说是真正的父母官!

10、范文正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千百年来为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传承,已经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熔铸成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美德,成为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11、王安石如此,司马光等人亦如此。这是由宋神宗一朝所开启的一个独特之政治现象,它打破了中国古代政治向来非黑即白的定律,即朝堂上的对立,正派与反派一定是极为分明的,在宋代中期的朝堂上,谁都代表了正义,谁也都不全然无辜。起初,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认定的“正义”而战,“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然相争到最后,这份“正义”亦失去了最初的味道,逐渐演变成纯粹的新党与旧党之争,这就让人始料未及了。

12、范仲淹临危不惧,经过努力坚持,治堰工程全面展开,绵延数百里的长堤,赫然横亘海滩,从此盐场和农田有了保障,往年受灾流亡的人家又扶老携幼重返家乡,建设新家园。人们感激范仲淹,就把这堤叫作“范公堤”。一些灾民还自愿改换姓氏,跟着范仲淹姓了范。

13、唐朝长安的商民开店,只能在政府制定的东西二市里面。在居民区里不允许有商店。而我们现在看北宋的《清明上河图》,开封城里,都是密密麻麻的商店,很多地方都是一家家连着的。

1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5、可见,在揣测圣意方面,他们的政敌,显然更加技高一筹。当然,或许在范仲淹这样的磊落君子看来,大丈夫既以天下为公,又何须揣测圣意?然而,在一家一姓之天下的时代,失去圣心,这一仗,亦意味着他们已呈必输之局面了。奸险如夏竦者,为使宋仁宗彻底厌弃范仲淹等人,紧接着又出了一个大招。史载,他令家中使女天天临摹太子中允石介的笔迹,等足可以假乱真时,便伪造了一封石介写给富弼的密信。其中有一段话,最是致命,即劝说富弼效尹霍二人,行废立之举。此伪密信之一出,纵范仲淹与富弼之忠心天地可鉴,文章如何了得,亦是白沙在涅,再无法自辩清白了。

16、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二十九日(公历10月1日),范仲淹生于河北真定府(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

17、仁宗朝时期的司马光(初俊辰饰)还非常年轻气盛

18、饶州在鄱阳湖畔,从开封走水路到此,要经过经十几个州。这次除扬州外,一路之上竟无人出门接待范仲淹。范仲淹没有伤心,他已经习惯了。

19、看到宋朝就发现,这个王朝有太多亮点了,它体现出来的价值观也好,审美也好,都很符合我个人的认知,所以就对宋代的历史留意得更多,越看越觉得这个朝代特别值得研究。

20、当时我还是个在报业的媒体人,陆陆续续出版了几本讲宋朝历史的书。

五、范仲淹是哪个朝代的人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1、为一个存在感很低的皇帝,

2、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 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自请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佑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年六十四。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3、冬至,太后要过生日,“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宋史)。

4、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关注、参与、转发及提出您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至本平台:

5、庆历五年(1045年)正月,以夏竦为首的反对派攻击革新派为“朋党”,仁宗外放范仲淹、富弼等大臣,改革遂以失败告终。但新政虽只推行一年,却开北宋改革风气之先,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的前奏。

6、是年冬,又有一件事情使范仲淹不能不“忧”。郭皇后因训戒后宫,不小心一巴掌掴在了仁宗的脸上。这自然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宰相因与皇后有隙而力举废后。仁宗皇帝也认为自古以来吃老婆耳光的皇帝恐怕也只有他自己一个,羞愤难当,决意废后。但是范仲淹不但不同意,还要率台谏官员“伏阁请对”,就相当于现在的静坐吧,这就有逼宫的味道了。

7、除了宋神宗的支持,王安石几乎是孤军作战。他破格提拔的一些年轻人,除了让他日后在史书上平添一笔令人诟病的话题外,并未能发挥多少实质性之助力。然而,王安石何许人也,人称“拗相公”的他,又岂会轻言认输,何况,他亦坚信,“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此当是解决宋朝积贫之唯一出路。故王安石亦是“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也”。

8、随着范仲淹、杜衍、韩琦、富弼与欧阳修等人一一被逐出朝堂,庆历新政自然也随之“流产”了。

9、范仲淹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他对清苦的生活毫不介意,每天只煮一碗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分次食用,这就是“断齑划粥”的由来。他把全部精力用来读书,显现了年少的小范同学的不同寻常之处。虽然那时候还不确定自己将来可以做什么,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也不会在这里待一辈子。

10、范仲淹“智谋过人远甚”,“文武兼备”,无沦在朝主政,出帅戍边,均系国之安危,时之重望于一身;即使在担任地方官时,也是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作为宋学开山、士林领袖,他又开风气之先,文章论议,必本儒宗仁义;以其人格魅力言传身教,一生孜孜于教育事业,悉心培养和荐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园未立”,居无定所,临终又《遗表》一言不及私事。他不凡而短促的人生,谱写了“先优后乐”的时代乐章。

11、范纯仁回到家中,没敢提及此事。范仲淹问他在苏州遇到朋友了没有,范纯仁回答说:“路过丹阳时,碰到了石曼卿,他因亲人丧事,没钱运柩回乡,而被困在那里。”

12、不管是去旅游,还是去外地做生意,只要你盘缠够了,就可以说走就走。比如三四月份,洛阳周边无论市民还是农民,都会赶往洛阳去看牡丹,就类似于我们现在的人都想去武汉看樱花一样,旅行观光的风俗很接近。

13、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14、儿子:长子范纯佑、次子范纯仁、三子范纯礼、四子范纯粹

15、这仁宗朝廷贬官快,急需用人时恢复官职也快。范仲淹先被恢复了天章阁待制的职衔,随后又获任龙图阁直学士,进京面辞仁宗之后,范仲淹就挂帅赶赴前线。一路奔波,抬头望望天空南飞的大雁,心中无限感慨。好在,夫人给他生了好儿子,陪伴他凄风冷雨,跟随他万里赴戎机,征战沙场。

16、由于自己的早年经历和为官的坎坷仕途,这使得范仲淹更对民间疾苦而熟悉,也屡次毫不忌讳地对民间利病提出自己的意见。已是四十四岁的范仲淹,在一次江淮和东京发生蝗虫灾害而奏请仁宗安排人员前去巡视救灾,而仁宗却以情况不实为由拒绝理会。

17、宋之“重文轻武”,乃是太祖立国之初便制定的国策。且终两宋300多年的王朝统治,赵宋的后嗣君主们或许有各种毛病,但他们大多皆能恪守宋太祖遗训。同样是勒石为戒,偏安一隅的南宋君主,在国破碑失后,震慑犹在;而明朝倒好,直接让一个叫王振的太监将铁碑搬走砸坏了。

18、仲淹(名)和希文(字),均由饱读诗书且做事细致的范仲淹所取。

19、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

20、范隋夫人陈氏,有子二人:范梦龄和范梦均。

点击展开全文
醉翁亭记(醉翁亭记的醉 个性说说

醉翁亭记(醉翁亭记的醉

一、醉翁亭记 1、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们的出游啊。到溪边来钓鱼...
毛滂(毛滂体是什么意思 个性说说

毛滂(毛滂体是什么意思

一、毛滂 1、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 2、门外东风糁玉尘。曲房花气蔼,博山春。小槽珠滴桂椒芬。梅蕊绽,谁共醉中闻。睡起静无人。曲屏横远翠,锦为邻。十年旧事梦加...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什 个性说说

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什

一、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1、对于陶渊明来说,他的一生也是艰难坎坷,前半生为了追求仕途而不断在官场进行周旋,但好在后半生陶渊明有所醒悟,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生活方式,而...
张籍的秋思(张籍的秋思 个性说说

张籍的秋思(张籍的秋思

一、张籍的秋思 1、张籍(约767~约830年)唐代诗人。张籍写秋思真迹落款为戊子霜降,可推出时间为808年农历九月廿三。张籍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
八大家(八大家是哪八大 个性说说

八大家(八大家是哪八大

一、八大家 1、韩柳加欧阳,三苏并曾王。 2、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八代:宋、齐、梁、陈、魏、齐、周、隋);明人推崇他为唐宋...
袁枚是哪个朝代的(袁枚 个性说说

袁枚是哪个朝代的(袁枚

一、袁枚是哪个朝代的 1、D  CBAD 2、“这么好的文章,朋友圈分享一波吧” 3、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表示,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深刻影响于小说。其实也正揭示了《金瓶梅》...
雨巷诗人是谁(被称为雨 个性说说

雨巷诗人是谁(被称为雨

一、雨巷诗人是谁 1、京沪、京京广三条南北铁路干线都通过的省区是? 2、长江横贯四川境内,宜宾以上的称为? 3、我的恋人是一个羞涩的人 4、一年后,穆丽娟为戴望舒生下一个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