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翻译(隆中对翻译简短)

时间:2023-04-2000:37:45 隆中对翻译(隆中对翻译简短)已关闭评论 59 阅读

一、隆中对翻译

1、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2、将荆州之军:将:率领。

3、总揽:广泛地罗致。揽,这里有招致的意思。

4、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5、背盟败约:即“背败盟约。背,背弃。败,破坏。

6、译:益州地势险要,土地肥沃广阔,自古被誉为“天都之国”,汉高祖凭借它而建成帝业。

7、译: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见,不能委屈他来见您。

8、译:将军您亲自指挥益州的军队从秦川出击,老百姓谁不用竹篮装着饭食,用壶盛满酒浆来欢迎您呢?

9、古文名篇|杜牧《阿房宫赋》全文翻译及解析,一起学习杜牧给唐敬宗总结的历史教训!

10、这样,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秦人不敢越过韩、魏的土地远攻齐、楚、燕、赵;而齐、楚、燕、赵也就能安居后方。一旦齐、楚、燕、赵能与韩、魏通力合作,相互支援,那秦国就不能有所作为。这确是当时拯救六国危亡的良方。

11、伺其隙:窥侧着六国疲困的可乘之机。

12、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13、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

14、完:全,这里指保全国家的完整。

15、将军您既然是汉朝皇帝的后代,威信和义气闻名于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想得到贤能的人如同口渴一般,如果占据了荆州、益州,凭借两州险要的地势,西面和各族和好,南面安抚各族,对外跟孙权结成联盟,对内改善国家政治。

16、译:徐庶去拜见先主,先主很器重他,(他)对先主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卧龙啊,将军您是否愿意见他呢?”

17、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18、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19、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可如同一条卧着的龙啊,将军是否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20、孙权虽据有江东之地已历三世,但其缺乏统一天下的雄心,而诸葛亮志在结束分裂割据,完成统一大业。况且孙权承继父兄基业,属下早已有张昭、周瑜等一批元老重臣。诸葛亮深知如到孙权之处,同样难以施展其盖世之才。因此,在张昭荐亮于孙权时,诸葛亮不肯留下,人问其故,诸葛亮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

二、隆中对翻译简短

1、宝元二年(1039年),因父亲调往杭州任职,司马光辞掉华州判官,改任苏州判官。正当他怀着远大的抱负,在仕途上步步上进时,他的母亲病逝了。

2、在同州他结识了同科进士石昌言,石早有才名,在同州当推官,虽比司马光大二十多岁,但两人很谈得来,经常在一起交流学问,谈古访今,成为忘年之交。同年,他和张存的女儿结婚。

3、《隆中对》是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诸葛亮在登上政治舞台之初,就以《隆中对》的方式为刘备描述出一个战略远景。这一千古名篇,许多人能够倒背如流,在中国古代的战略思想中,隆中对具有典范价值。此篇文章入选初中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4、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5、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史学家,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历经10年艰辛,陈寿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历史巨著《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三国史,书中有440名三国历史人物的传记,全书共65卷,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6、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7、译:将军您应该委屈尊驾去拜访他。”

8、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9、众寡:人少。意思是兵力薄弱。

10、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11、乐(yuè)毅:战国时燕昭王的名将,曾率领燕、赵、韩、魏、楚五国兵攻齐,连陷七十余城。

12、箪食壶浆: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13、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

14、隆中:地名,今襄阳城西13公里古隆中。

15、古文名篇|吴均《与朱元思书》全文翻译及解析,一起体会富春江山水之美!

16、黄河颂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朗诵词在歌词前,开篇明义的指出黄河的强壮之美,我们要赞美黄河。歌词分主体和尾声两部分,通过“望黄河”和“颂黄河”,表达对黄河和中华民族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朗诵词作用:写出黄河的伟大坚强;歌词作用:赞颂黄河,学习黄河的精神。

17、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都,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并先后率军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占领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举平定南方,一统华夏的趋势。

18、诣:去,到。这里是拜访的意思。凡:总共。

19、译: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估计(自己的)力量,想向天下伸张大义,然而(自己)智谋短浅,能力有限,终于因此失败,造成今天(这种局面)。

20、箪食壶浆:形容人民群众热情迎接和款待自己所爱戴的军队。

三、隆中对翻译

1、挟天子以令诸侯: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2、这句话的完整意思是:自从董卓杀死少帝刘辩,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讨伐.由此可见,起为"起兵"之意."兴起"为何?"伐董"也~故为"起兵"

3、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4、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5、译: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欢吟咏《梁父吟》。

6、末段再从各诸侯国着笔,阐明作者为其构想的“自安之计”。

7、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8、孤:古代王侯的自称。这里是刘备自称。

9、诸侯:这里指当时割据一方的军阀。

10、在益州要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除以后北伐时的后顾之忧。

11、古文名篇|庄子《庖丁解牛》全文翻译及解析,一起体会庄子心中道法自然的魅力!

12、诸葛亮亲自耕种田地,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与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没有谁承认这一点。只有博陵崔州平,颖川的徐庶徐元直跟他交情很好,说是确实这样。

13、译:于是先主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

14、之:代词,代与诸葛亮关系变好这件事。

15、在居丧三年的时间里,他了解了许多下层社会生活的情况。庆历四年(1044年),二十六岁的司马光服丧结束,签书武成军判官,不久又改宣德郎、将作监主簿,权知丰城县事。在短短的时间里,就取得“政声赫然,民称之”的政绩。

16、刘备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后来又到荆州投靠刘表,企图以“帝室之胄”的身份,用“恢复汉室”的名义,广揽人才,称雄天下。

17、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8、古义:物资今义:利益;有利的。

19、《六国论》是北宋文学家苏辙所写的一篇论,着重探讨了六国当时应采取的自安之计,全文抓住一个"势"字,站得高、看得远,从大处着笔,高谈阔论、说短论长,颇具战国策士纵横捭阖之风。

20、译:当时先主刘备屯兵新野。

四、隆中对翻译及原文

1、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

2、思贤如渴:也作“求贤如渴”像口渴思饮一样访求贤士。形容罗致人才的急迫。

3、译:果真能够做到这样,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王朝就可以复兴了。”

4、顾:拜访。由是:因此。

5、因此先帝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退下,说:“汉室的统治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智慧与谋略浅薄不足,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停止,先生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6、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7、益州有险要的关塞,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饶,形势险固的地方,汉高祖凭着这个地方而成就帝王业绩的。益州牧刘玲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人民兴旺富裕、国家强盛,但他不知道爱惜人民。有智谋才能的人都想得到贤明的君主。

8、当时的天下之势,一方面韩、魏不能单独杭拒强秦,另一方面,山东各诸侯国又要借助韩、魏以巴秦。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山东诸国应不惜代价去“厚韩亲魏以摒秦”。

9、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10、(84)之:代词,代与诸葛亮关系变好这件事。

11、译:但是我还不想罢休,您说该怎么办才好呢?”

12、诸葛亮高卧隆中,“躬耕陇亩”的十年,过的也并非是与那种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生活。在隆中,诸葛亮认真研读史籍,总结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密切注意当时的政治形势,冷静地观察与分析各个政治集团实力的消长和斗争的成败。并且经常与当地及因避战祸而流亡到荆州的名士司马徽、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纵论时局变换,交换政见,畅谈未来。

13、可以为援:为:作为。援:外援。

14、西和诸戎:向西和中国西部各族的和好。

15、《三国志》是一部纪传体三国史,书中有440名三国历史人物的传记,全书共65卷,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16、由是先主遂诣亮于是,就

17、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情谊一天天地深厚了。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18、乃见:才见到。因:于是,就。

19、就见:意思是到诸葛亮那里去拜访。就,接近、趋向。

20、欲信:通“伸”,伸张。想。而:表转折。智术:智谋,才识。用:因此。

五、隆中对翻译及原文出师表

1、“昭王未得韩魏之心”三句:范雌说秦王曰:“夫稚侯越韩、魏而攻齐纲寿,非计也。少出师,则不足以伤齐;多出师,则害于秦。······越人之国而攻可乎?其于计疏矣。······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也;得尺,亦王之尺也。今释此而远攻,不亦缪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刚,故刚城,今山东省宁阳县。寿,今山东省郓城县。

2、先主:先,先帝,主,刘备。屯:驻扎。

3、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可有占领它的意思呢?

4、译: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了。”

5、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6、末尾笔锋一转,回到冷酷的历史现实:即六国决策者目光短浅,不识“天下之势”,彼此“背盟致约,以自相屠灭”,以致“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突”,从而自食恶果,相继灭亡。文章截然而止,含不尽感慨。

7、不在齐、楚、燕、赵:这四国皆远离位于西部的秦国,不与其接壤,故云。

8、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西晋史学家,“二十四史”中《三国志》的作者。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

9、刘备说:“好!”从此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天天亲密起来。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于是不再说什么了。

10、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

11、不可胜数:数也数不清。胜,尽。

12、天府之国:现多指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富庶之地。

13、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14、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15、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任,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我才智与谋略短浅,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16、谓:认为。计:计策。安:疑问代词,怎么。

17、按照封建礼教,他必须辞官回家服丧三年。在此期间,北方党项族人元昊称帝,建立了西夏国,西夏为了摆脱对宋朝的臣属地位,同宋朝发生了战争,宋朝连连失败。

18、图:谋取。据:占据。利:物资。

19、译:先主解释这事说:“我有了孔明,就如同鱼儿有了水一样。

20、荆州的北面控制汉、沔二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连接吴郡和会稽郡,西边连通巴、蜀二郡,这是兵家必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主人刘表不能守住,这地方大概是老天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难道没有占领的意思吗?

点击展开全文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登金 个性说说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登金

一、登金陵凤凰台李白 1、第二卷:五言乐府(7首) 2、是李白的作品,但是不算爱国诗。下面是简单介绍:《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而创作的怀古抒情之作。全...
史记翻译(史记翻译成英 个性说说

史记翻译(史记翻译成英

一、史记翻译 1、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2、解释:喜好学习并能深入地思考,心中领会其中的意义。 3、孔子曰:“长可妻也,虽在累绁之中,非其罪...
听筝(听筝柳中庸原文及 个性说说

听筝(听筝柳中庸原文及

一、听筝 1、译文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 2、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3、想尽...
右溪记翻译(右溪记翻译 个性说说

右溪记翻译(右溪记翻译

一、右溪记翻译 1、(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22)疏凿芜秽:疏通水道,开挖乱石,去除荒草杂树。芜秽,杂草积土。 3、道州城向西走一百多步,有一条小溪。小溪...
蒹葭原文及翻译(蒹葭原 个性说说

蒹葭原文及翻译(蒹葭原

一、蒹葭原文及翻译 1、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河边芦苇密又...
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阿 个性说说

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阿

一、阿房宫赋原文及翻译 1、《阿房宫赋》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
晏子春秋翻译(晏子春秋 个性说说

晏子春秋翻译(晏子春秋

一、晏子春秋翻译 1、(译文)君主节制自己的欲望,百姓就会富裕;评判诉讼公平准确,百姓就能安定。 2、翻译:高缭在晏子手下做官,晏子要赶他走。左右的人劝说:高缭侍奉您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