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沧海译文
1、人教版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2、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3、为了能彻底解决三郡乌丸之患,清剿袁氏残余势力,平定北方局势,曹操决心北征三郡乌丸部。“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古代战争取胜的重要策略。曹操知道河北平原一带,由于黄河多次决口改道,有不少巨大的泊淀,“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
4、曹操(155~220年),字孟德,谯(今安徽亳县)县人,建安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建安元年(196年)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子曹丕称帝,追尊为武帝。事迹见《三国志》卷一本纪。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
5、借助奇特想象,表现出大海的气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的气概。
6、译文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rì yuè zhī xíng ,ruò chū qí zhōng ;日 月之 行, 若出其 中;
8、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9、在《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对登山所见的水和山两种景物的总体感受的诗句是“,。”
10、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11、写的就是看到沧海的情形的。《观沧海》只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步出夏门行》是汉末文学家曹操用乐府旧题创作的组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作者北征乌桓胜利时。这组诗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章。全诗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作品意境开阔,气势雄浑。
12、(8)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13、dōng lín jié shí ,yǐ guān cāng hǎi 。东临碣石,以观 沧海。
14、观沧海作者: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5、https://www.renjiaoshe.com/chuzhongyingyu/
16、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
17、《观沧海》是东汉末年q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
18、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19、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20、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二、观沧海译文50字
1、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
2、观沧海作者:曹操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3、(作者):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人(现安徽亳州市),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4、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5、shù mù cóng shēng ,bǎi cǎo fēng mào 。树木 丛 生, 百草 丰茂。
6、https://www.renjiaoshe.com/bubianxiaoxueyuwen/
7、出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8、庆幸得很哪,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9、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10、“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11、《观沧海》是曹操写的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
12、xīng hàn càn làn ,ruò chū qí lǐ 。星汉灿烂, 若出其 里。
13、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帆顺着风端直高挂。
14、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15、https://www.renjiaoshe.com/chuzhonglishi/
16、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17、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18、https://www.renjiaoshe.com/xiaoxueyuwen/
19、这首四言绝句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以景托志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四字绝言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当中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体现了作者的博大胸襟,是千古名句。(1)
20、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三、观沧海译文300字
1、观沧海作者:曹操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2、https://www.renjiaoshe.com/xiaoxueshuxue/
3、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4、人教版高中英语教学资源网
5、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6、人教版初中英语教学资源网
7、《观沧海》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8、https://www.renjiaoshe.com/gaozhongyuwen/
9、写了观沧海的地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领全篇。
10、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1、在《观沧海》中,表现曹操挥师北伐,登上碣石山,初见大海的两句豪迈的诗句是“,。”
12、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13、曹操(cáo cāo )
14、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15、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16、诗人这次北上平定乌桓,目的是要解除即将挥师南下成就统一大业的后顾之忧,当然“幸甚至哉”了,为什么不“歌以咏志”呢?
17、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所以就写下此诗,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18、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1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20、曹操的《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他是一首(乐府)体(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他是一首(感怀)写景诗?
四、观沧海译文
1、https://www.renjiaoshe.com/bubianchuzhongyuwen/qishang/1337html
2、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4、原文: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翻腾着巨大的波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庆幸得很呐!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5、第二年(公元207年)五月,五十三岁的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数千辆战车北征乌桓,出奇兵攻下了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斩了乌桓首领蹋顿,攻破三郡乌桓,消灭了逃到那里的袁绍之子袁熙、袁尚等袁氏势力,统一了中国北部,结束了中国北方的分裂状态。
6、qiū fēng xiāo sè ,hóng bō yǒng qǐ 。秋 风 萧瑟, 洪波涌起。
7、(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8、(20)歌以咏志:以诗歌表达心志或理想。
9、(选自教育部组织编写,温儒敏总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第一单元。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
10、《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11、译文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2、人教版高中语文教学资源网
13、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14、《观沧海》中,表现诗人登山所见秋风和海水的总体感受的诗句是“,。”
15、《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农历七月,三国时历法,(大概是现在公历的八月中旬到九月上旬这段时间),曹操北征乌桓(在尚未与乌桓正面交战之前),进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致所做。这是曹操在进军剿灭乌桓之前所做。和乌桓对峙,是在冬天,民间还有说法是在第二年(但经不起推敲)。这首四言绝句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以景托志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四字绝言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希望能帮到你,麻烦给“好评”。
16、树木和百草一丛一丛的,十分繁茂。
17、《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18、“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19、cáo cāo han曹操 汉
20、https://www.renjiaoshe.com/chuzhonghuaxue/
五、观沧海译文及赏析
1、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2、(7)竦峙(sǒngzhì):高高耸立。竦,通耸,高。
3、于是,在征战三郡乌丸之前,曹操接受董昭的建议,征用百万余河北民众开凿了两条南北走向的水道:泉州渠和平虏渠(虏,是对敌人的蔑称,平虏渠即为扫平强虏所开之渠。平虏渠亦即京杭大运河沧州段的雏形。
4、接着,诗人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描绘俯视全景。海波动荡,暗合诗人处在动荡不安、风云变幻的时局中难以平静的心情。而山岛“竦峙”——巍然屹立,渲染了一种威严的气氛。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欣赏大海。
7、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平虏渠开凿完成(该渠从河北省饶阳县光武城(今饶阳县固店村西)经滹沱河入泒水(即沙河,今潴龙河),至沧州(今天津市宝坻县境)入海。还有一说平虏渠自青县木门店北上天津,木门店乡古称平虏城,平虏渠由此得名。
8、Tr.ZHAOYanchun
9、赏析: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10、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11、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12、《观沧海》这首诗写了三层意思,前四行诗句是写实的。
13、东行登上碣石山,来感悟大海。
14、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
15、译文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16、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诗人。东汉末年宰相,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奠基者。
17、译文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8、(6)澹澹(dàn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19、(3)沧:通“苍”,青绿色。
20、部编初中政治教学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