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言诗大全
1、我被江边上的春花弄得烦恼不堪,无处讲述这种心倩只好到处乱走。来到南邻想寻找酷爱饮酒的伙伴,不料他床已空十天前便外出饮酒。繁花乱蕊像锦绣一样裹住江边,脚步歪斜走入其间心里着实怕春天。不过眼下诗和酒还能听我驱遣,不必为我这白头人有什么心理负担。深江岸边静竹林中住着两三户人家,撩人的红花映衬着白花。我有去处来报答春光的盛意,酒店的琼桨可以送走我的年华。
2、将军出使拥楼船,江上旌旗拂紫烟。万里横戈探虎穴,
3、锦瑟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回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答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答百度问友题藏头诗(原创自作)张目眺远登高临,芳草茵茵蜂蝶勤。希言敢付鸿雁翅,望语岂托青鸟心。君子有道缘好客,能者无愧座上宾。幸得此处逢佳友,福祉多求送知音。
4、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文天祥,七律·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5、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6、亦称"转韵"。诗韵术语。除律诗、绝句不得换韵外,古体诗尤其是长篇古体诗,换韵较自由,既不限平声韵、仄声韵,也不限于邻韵。转韵时往往在换韵那一联的出句先转,接着联末韵脚跟着转。
7、(名家面对面)系列专访之一——石开先生访谈(下)
8、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9、谋篇指诗词的结构章法而言。对于诗,前人总结的经验很多,但归结起来一般不出“起”、“承”、“转”、“合”四字。
10、但是,没有“现代七言诗”这个说法。你可以说“近体七律”。拓展资料七言诗是中国诗歌体裁之一。全诗每句七字或以七字句为主。起源于楚辞和汉代的民间歌谣。
11、这是日本书法家山内観对本幅傅山草书《七言绝句》的一段赏评,翻译自其所著的《傅山の书法》一书。的确,当这样一幅高逾两米,宽半米的绫本行草书大轴悬挂在我们眼前时,那自由奔腾、无拘无束的气势,其圆转流畅、跳跃生姿的线条总能抓住你的目光,随着他的笔触一起腾转挪移,笔墨与板绫的接触自有轻重疾缓,墨色晕染的效果也不尽相同,绮丽飞舞,酣畅淋漓,给人以生命力的思考。傅山的书法很少署有年款,这可能出於他的民族气节和遗民身份,这为他的书法具体创作年代留下了一定的难度。但通过对其传世作品比较,此轴无疑是其晚年风格成熟期的精绝之作,代表了其草书艺术水准高度。
12、先用了拗(不合律),再救一下,合起来就叫拗救。如果我们在“一三五”这些可灵活处理的地方,该用平声字而用了仄声字(或该用仄声字而用了平声字),那么往往就要在本句或对句适当的地方把仄声字改用平声字(或把平声字改用仄声字),以保持一联之中平、仄数量的平衡。
13、邻句相粘:指上一联的下句起句平仄,与下一联的上句起句平仄相同。
1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6、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鸣叫,一行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开来的万里船。
17、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18、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
19、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0、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二、七言诗大全共八句
1、诗体名。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起于汉代。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2、这是近体诗押韵的基本规则,即上句不押韵,仄声收,下句押平声韵。
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4、翻译: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5、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6、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7、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8、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
9、马嘶人语乱斜阳,漠漠连阡水稻香。
10、即"绝诗"。亦称"截句"、"断句"。诗体名。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要求。
11、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12、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13、魏庆之《诗人玉屑》引《缃素杂记》说,唐代郑谷与僧齐己、黄损等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第六句用甲韵,第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寒"、"删"或"鱼"、"虞"等,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称。
14、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15、回文诗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世界上为中国仅有的一种艺术形式。回文诗是既可顺读又可倒读的诗体,无论怎样读意思大同小异,颇具欣赏价值。它将汉字遣词造句的独特奇妙之处发挥的淋漓尽致!古代文人中精于此道者不人。据说,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拜访秦观。家人告诉苏轼,他出外游玩,很可能上佛印和尚寺里去了。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他的情况。秦少游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信上的14个字排成一圈:暮已赏时花醒归微去力马酒如飞
16、出处:唐代,杜牧《清明》
17、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18、闲游的过客驻马临摹碑上之字,富家子弟拨弄佛前灯芯。尘世辛劳,凡人几时醒悟。
19、咏菊辰箫百花魂破犹识君,犹识君芳几回临。几回临近秋风落,秋风落尽百花魂。
20、释义:(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三、七言诗大全古诗书法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2、万里横戈探虎穴,三杯拔剑舞龙泉。
3、一作"谐韵"、"协韵"。诗韵术语。谓有些韵字如读本音,便与同诗其他韵脚不和,须改读某音,以协调声韵,故称。
4、诗体名。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起于汉代,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5、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6、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7、虽远为慰——王羲之传本手札墨迹十三帖
8、诗体名,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每首至少十句,有多至百韵者。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9、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1、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诗。现存最早的集句,为西晋傅咸的《七经诗》。
12、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3、诗体名。也称"赋得体"。起源于唐代,由"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内容必须切题。清代限制尤严。
14、律诗每一联为两句,同一联的上句与下句称为对句,上一联的下句与下一联的上句称为邻句。
15、《赠荷花》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16、句式是指一句诗的节奏。参考(节奏)
17、进退格是两韵间押,即第第六句用甲韵,第第八则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如"寒"、"删"或"鱼"、"虞"等,一进一退,相间押韵,故称。
18、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截取前人一代、一家或数家的诗句,拼集而成一诗,现存最早的集句,为西晋傅咸的《七经诗》。
19、对不讲平仄的古体绝句的通称相对今体的绝句"律绝"而言。古绝多用拗句,可押平韵也可押仄韵,有些绝句用的是仄韵,但全诗用律句,或用律诗容许的变格和拗救。
20、(对句相对,邻句相粘,首尾相应)
四、夫妻七言诗大全
1、散乱的首蓿长满了上林苑,西风里天马望着剩料独自沉吟:到哪里把招贤的黄金台遗迹找寻?
2、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的意思,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
3、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4、邮箱:cmlwf@1com
5、《纨扇七言诗》,上写有“掠水燕翎寒自转,堕泥花片湿相重14个字,其笔法婉转秀丽,连贯如龙蛇,也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物
6、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
7、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南朝梁元帝即已有《赋得兰泽多芳草》一诗。科举时代之试帖诗,因诗题多取成句,故题前均冠以"赋得"二字,后遂将"赋得"实用为一种诗体,即景赋诗者亦往往以"赋得"为题。
8、展开全部石鱼湖上醉歌·并序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韩碑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听安万善吹筚篥歌古意琴歌古柏行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丹青引赠曹霸将军寄韩谏议夜归鹿门山歌渔翁登幽州台歌石鼓歌山石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并序送人游岭南望江南·梳洗罢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送陈章甫金陵酒肆留别江城子·密州出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渔家傲·秋思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等等,由于不能留网址,请见谅
9、眷恋芬芳花间彩蝶时时在飞舞,自由自在娇软黄莺恰恰欢声啼。并不是说爱花爱得就要死,只因害怕花尽时迁老境逼来。花到盛时就容易纷纷飘落,嫩蕊啊请你们商量着慢慢开。
10、南宋时,平水人刘渊编《壬子新刊礼部韵略》,把同用的韵合并为107韵,后人又减为106韵,并称为平水韵,这便是沿用至今的诗韵。唐代实际所用的韵部,和平水韵所编大致相同。
1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13、明·邢侗行书李白七言诗
14、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5、鸿图霸业谁与争锋龙在沙滩被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虎伏深山听风啸,龙卧浅滩等海潮.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如日东山能在起,大鹏展翅恨天低。谁无虎落平阳日,待我风山再起时.有朝一日龙得水,必令长江水倒流.有朝一日凤回巢,必让长城永不倒.有朝一日虎归山,必要血染半边天.有朝一日狮入林,我要气吼山河震.有朝一日游地府,我让地府底朝天.有朝一日游天边,众神跪在我身边.有朝一日凤翔天,我要天下尽我鸣.有朝一日我出头,我要天下唯我尊.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宏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16、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自南朝宋齐以后,作者渐少。
17、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18、干枯凋落的树叶堆积在溪上,水已结冰。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依然照着长亭短亭。来到一座废寺前,寺的门额上已经看不清寺名。
19、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20、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五、七言诗大全
1、翻译: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2、锦官城每日弦乐管乐杂纷纷,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有,人世间芸芸众生能得几回闻?
3、五言的仄起平收句:仄仄仄平平中,第三字如果用了平声字,成了:仄仄平平平,就犯了三平调。
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一联之中对仗的上下两句,一般内容不同或相反。如果两句完全同义或基本同义,叫作“合掌”,是作诗的大忌。
6、不过,汉、魏之际七言诗发展滞后,在南北朝时期至隋渐有发展,直到唐代,才真正发达起来,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又一种主要形式。
7、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8、渔翁柳宗元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9、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10、有你更精彩!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智慧!
11、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12、《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
13、作"唱酬"、"酬唱"。谓作诗与别人相酬和。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和诗,只作诗酬和,不用被和诗原韵;依韵,亦称同韵,和诗与被和诗同属一韵,但不必用其原字;用韵,即用原诗韵的字而不必顺其次序;次序,亦称步韵,即用其原韵原字,且先后次序都须相同。
14、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15、为您的长风万里,深入虎穴干上一杯,酒酣后拔出龙泉剑舞个天昏地暗,意气昂扬。
16、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7、释义:曾经领略过苍茫的大海,就觉得别处的水相形见绌;曾经领略过巫山的云霭,就觉得别处的云黯然失色。即使身处万花丛中,我也懒于回头一望,这也许是因为修道,也许是因为你的缘故吧。
18、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19、出版:《傅山の书法》山内観編,第22页,二玄社,1994年4月5日初版发行。
20、送险亭边一回首,万蜂飞舞下陈仓。